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學者訪問青藏高原所

2020-12-14 中國科學院

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學者訪問青藏高原所

2015-12-23 青藏高原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12月19日,應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樸世龍和梁爾源邀請,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副教授Sergio Rossi訪問青藏高原所,並作題為Bud break across black spruce ecotypes under experimental warming conditions的學術報告。在京部分師生、博士後等科研人員參加報告會並進行相關學術討論。

  報告中,Sergio Rossi重點介紹多種可適用於不同觀察尺度和可控行水平上的物候實驗方法,並展示生長室中不同生態型黑雲杉在不同溫度和光周期下,現蕾各階段所體現的變化規律。會後,與會者圍繞不同觀測對象如森林和草地的物候觀測方法和手段、存在問題等展開了熱烈討論。此外,Sergio Rossi就生態統計分析方面的問題與相關師生多次深入交流探討。

  Sergio Rossi是樹木形成層活動和物候研究領域的知名國際專家,他建立了樹木形成層樣品採集、實驗分析的系列方法,推動了國際上樹木形成層活動監測研究的發展,尤其是在高緯度樹木形成層活動的氣候閾值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並先後在Global Change Biology,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New Phytologist等國際知名刊物上發表論文50多篇。此外,Sergio Rossi為魁北克大學本科生開設了統計學課程,在大數據處理和模型分析方面頗有建樹。

學術報告會現場

  12月19日,應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樸世龍和梁爾源邀請,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副教授Sergio Rossi訪問青藏高原所,並作題為Bud break across black spruce ecotypes under experimental warming conditions的學術報告。在京部分師生、博士後等科研人員參加報告會並進行相關學術討論。
  報告中,Sergio Rossi重點介紹多種可適用於不同觀察尺度和可控行水平上的物候實驗方法,並展示生長室中不同生態型黑雲杉在不同溫度和光周期下,現蕾各階段所體現的變化規律。會後,與會者圍繞不同觀測對象如森林和草地的物候觀測方法和手段、存在問題等展開了熱烈討論。此外,Sergio Rossi就生態統計分析方面的問題與相關師生多次深入交流探討。
  Sergio Rossi是樹木形成層活動和物候研究領域的知名國際專家,他建立了樹木形成層樣品採集、實驗分析的系列方法,推動了國際上樹木形成層活動監測研究的發展,尤其是在高緯度樹木形成層活動的氣候閾值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並先後在Global Change Biology,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New Phytologist等國際知名刊物上發表論文50多篇。此外,Sergio Rossi為魁北克大學本科生開設了統計學課程,在大數據處理和模型分析方面頗有建樹。

學術報告會現場

列印 責任編輯:麻曉東

相關焦點

  • 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者訪問青藏高原所
    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者訪問青藏高原所 2016-06-01 青藏高原研究所 Kirschvink以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助理教授Nicholas Swanson-Hysell來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交流。  在顏茂都陪同下,Kirschvink等參觀了大陸碰撞與高原隆升重點實驗室古地磁室,就超導磁力儀-RAPID 系統的運行、管理和可能存在的問題等諸多方面交換了意見,並就今後古地磁實驗室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許多建設性意見。
  • 美國普度大學教授莊欠來訪問青藏高原所
    美國普度大學教授莊欠來訪問青藏高原所 2017-06-06 青藏高原研究所 【字體:   5月31日,應高寒生態學與生物多樣性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生態實驗室」)研究員羅天祥邀請,美國普度大學教授莊欠來訪問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論文獲評國際環境期刊2019年度最佳
    中新網北京6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9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與合作者完成的關於青藏高原含氮氣溶膠相關研究成果論文,在國際環境領域頂級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ES&T)近日公布的2019年度最佳論文名單中,從1500
  • 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南京大學學者訪問江西農大
    江西文明網7月31日南昌訊:7月30日上午,加拿大魁北克大學環境研究所彭長輝博士、陳槐博士,南京大學國際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所江洪教授一行來到江西農業大學訪問並作了有關環境方面的學術報告。
  •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任殿東訪問青藏高原所
    4月22日下午,應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環境變化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陽坤研究員和葉慶華副研究員的邀請,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大學任殿東博士來青藏高原研究所訪問,並作了題為Greenland ice sheet responses
  • 美國中央華盛頓大學科學家訪問青藏高原所
    報告會現場5月12日,應青藏高原環境變化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康世昌研究員邀請,美國中央華盛頓大學Dr.Susan Kaspari訪問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並作了題為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ility as Inferred from a Mt. Everest ice core的學術報告。Dr. Susan Kaspari在美國緬因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在瑞士的Paul Scherrer Institute進行過博士後研究工作。
  • 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葉明副教授訪問青藏高原所
    9月5日,應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張凡研究員邀請,Water Resources Research、Journal of Hydrology雜誌副主編、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科學計算系葉明副教授訪問青藏高原所,並作題為A Bayesian Framework for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 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彭長輝教授訪問成都生物所
    受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長吳寧邀請,7月23日,加拿大魁北克大學蒙特婁分校(University of Quebec at Montreal)彭長輝教授訪問了成都生物所並作了題為「模擬森林生長、生產力和碳動態―從末次冰川期到未來」的學術報告。報告吸引了眾多科研人員前來聆聽,其中包括成都山地所、四川大學在內的相關領域科研人員。
  • 加拿大魁北克大學蒙特婁分校Oestreicher女士訪問地化所
    Jordan Autumn Sky Mycyk Oestreicher女士作報告10月30日至11月1日,應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馮新斌研究員課題組邀請,加拿大魁北克大學蒙特婁分校Marc Lucotte教授課題組的
  • 加拿大魁北克國家研究院教授孫書會訪問蘇州納米所
    加拿大魁北克國家研究院教授孫書會訪問蘇州納米所 2015-05-05 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4月30日上午,加拿大魁北克國家研究院教授孫書會應邀訪問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 西藏民族大學教授陳立明到青藏高原所交流
    西藏民族大學教授陳立明到青藏高原所交流 2018-07-06 青藏高原研究所 【字體:   7月5日,應中國科學院墨脫地球景觀與地球系統綜合觀測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墨脫中心」)特聘研究員紀明波邀請,西藏民族大學教授陳立明訪問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加拿大魁北克大學Jerome Claverie教授應邀訪問我校
    新聞網訊:3月18-20日,加拿大魁北克大學蒙特婁分校高分子科學系教授Jerome Claverie教授應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訪問我校,並作了題為「Nanoencapsulation of Nanoparticles by Polymers to Make Hybrid Nanomaterials」的學術報告,受到了師生們的熱烈歡迎
  •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楊其恩博士訪問西北高原所
    4月15日至16日,應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邀請,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楊其恩博士到西北高原所進行了訪問和學術交流。楊其恩目前在華盛頓州立大學分子生物學學院生殖生物學中心Jon Oatley 教授實驗室從事生殖幹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分子調控方面的博士後研究工作。
  • 來自加拿大魁北克大學的一封感謝信
    近日,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商學院教授、中加國際MBA協調人那士榮博士親筆致信,感謝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所捐贈的防護物資。中國礦業大學與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合作培養MBA項目已經走過了16個春秋,作為長期的合作夥伴,此次加拿大疫情爆發後,管理學院積極與魁北克大學溝通,了解到對方已經採取封校政策,老師們購買不到口罩,防護物資緊缺。
  • 陳旭訪問蒙特婁大學和拉瓦爾大學
    陳旭訪問蒙特婁大學和拉瓦爾大學推動與加拿大院校的深度合作清華新聞網6月7日電 (通訊員 石哲)當地時間6月1日至3日,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陳旭赴加拿大訪問蒙特婁大學和拉瓦爾大學,會見大學校長、籤署合作協議、參觀相關實驗室,並與教授研究人員座談交流,
  • 青藏高原所揭示青藏高原不同生態區表層土壤中萜類化合物分布特徵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新生代環境團隊、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副研究員白豔與陝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天然產物穩定同位素組學團隊博士周友平合作,選取青藏高原周緣兩個具有明顯垂直地帶性的高度斷面,對其土壤和植被中的萜類化合物進行分析。
  • 亞拉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中華民族以及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華夏文明史上聞名遐邇的伏羲、炎帝、夏禹、烈山氏、共工氏、四嶽氏、金田氏等都是高原古羌人。其間,河流縱橫、湖泊密布,叢林茂盛,但青藏高原仍是世界上最年輕的一個高原。其中部以風化為主,而邊緣仍在不斷上升。
  • 中美科學家在青藏高原取得高原醫學研究歷史突破
    新華社西寧5月17日電(記者馬勇)由青海大學醫學院和美國猶他州大學鹽湖城分校學者組成的聯合科研小組經過大量科學探索,在青藏高原成功發現了兩種藏族人適應高原環境的特殊基因。5月14日,這一成果由國際權威自然科學雜誌《科學》正式發布,有關專家認為,它對於人類預防和治療高原病將產生劃時代的意義。
  • 青藏高原「大湖期」之謎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生張帥和張繼峰博士等在Science Bulletin2020年第16期發表了題為:Spatiotemporal complexity of the 「Greatest Lake Period」 in the Tibetan Plateau的「News & Views」欄目文章。
  • 麥吉爾大學——加拿大的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