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案例:精神分裂症出現之前,這些表現要當心

2020-12-17 騰訊網

審閱者: 趙靖平(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小明(化名)是一個剛升入高中的學生,初中時成績中等偏上,可上高中後經常注意力不集中,成績下降。

他和其他同學的關係也不好,總覺得別人看不起自己。因為一些瑣事,小明生了幾次氣,同學們慢慢地就不找他玩了。

獨來獨往的小明感覺自己被孤立、針對了,認為有人在背後對自己指指點點,說自己是個「怪胎」。

因成績下降,父母把小明臭罵了一頓,這讓他感覺很苦惱,求助於學校的心理老師,並在老師的建議下來醫院就診。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一、診療過程

問診過程中,精神科醫生發現,小明認為的「被針對」「被指指點點」缺乏事實依據,他自己也拿不出合理的證據。

醫生仔細詢問小明,發現他存在情緒焦慮、煩躁、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等情況,還有一些短暫的奇怪體驗,比如,有時覺得別人在背後對自己指指點點、疑心比較重等。

醫生通過一系列的專業篩查工具和識別工具對他進行了評估,根據結果判斷,他可能處於精神心理疾病的前驅期。

目前,關於精神分裂症前驅期的識別及診斷仍有待進一步研究,當前也沒有具體的診斷標準,較公認的說法是,將這一階段表現稱為精神病風險症候群,這屬於研究用的過渡診斷或狀態診斷,而不是臨床診斷。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二、應對建議

醫生給小明的建議是,定期來醫院複診,積極監測,可以對疾病早發現,早治療,縮短未治療時間;接受心理幹預(如認知行為治療),由心理諮詢師評估效果。

如果規律心理治療後症狀仍未緩解或正在加重,可使用小劑量的藥物治療來實現一定程度的症狀穩定[1]。

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在疾病前驅期,患者的症狀表現不是特別明顯,此時家屬往往意識不到患者屬於病態,把這種情況歸咎於「平時壓力過大,思想有負擔。」

如果家屬能意識到上述表現可能是異常的,及時將患者帶到專業的醫療機構診治,早期採取系統有效的治療,不僅治療時間短、開銷少,而且治療效果好、不易復發,能幫患者早日擺脫「心魔」。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共同作者: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科醫生 龍雨君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相關焦點

  • 精神分裂症前兆,當你出現這些表現就要警惕了!
    精神分裂症前兆,當你出現這些表現就要警惕了!當人們的內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心理壓力過大甚至是親人離世的時候,很可能都會導致患上精神分裂症。這種精神疾病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影響非常嚴重,所以當出現疾病前兆的時候就應該及時到醫院診治。   精神分裂症前兆,當你出現這些表現就要警惕了!
  • 青春型分裂症 | 孩子叛逆不聽話,要當心
    生活無比麻木,沒有人理解我的痛苦,像藏在海底的冰山,無法看見卻又真實存在。但由於在青春期,這些原本由於疾病所引發的症狀全部被「叛逆期」的標籤所掩蓋了。許多患有分裂症的青少年習慣性的把自己封閉在狹小的內心世界,很少主動與父母交流。
  •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狀及表現有哪些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如果人們患有這種疾病,就會出現一些異常表現,有的人可能會出現幻想、抑鬱或者焦慮症,如果長期不治療,還有可能會出現認知障礙,人們的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就會下降,而且有可能會出現自殘的傾向。如果一個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對於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顯然是不利的。
  • 經常出現幻聽幻視、被害妄想,很可能是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這篇文章給大家介紹一種非常嚴重的精神疾病,它的名字叫精神分裂症,這種疾病可以說是非常嚴重的,一組病因未明的慢性疾病,多在青壯年緩慢或亞急性起病,涉及感知覺、思維、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及精神活動的不協調,患者意識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過程中會出現認知功能的損害,部分患者最終出現衰退和精神殘疾
  • 主任提醒:經常出現幻聽妄想,很可能是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以精神活動與現實環境相脫離,認知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互不協調、相互分裂的特徵性症狀為突出表現,並且伴有幻覺、妄想、緊張症候群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分裂」特徵的其他症狀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的症狀是什麼?
  • 心理科普 | 精神分裂症
    (二)思維障礙1、聯想過程障礙在與精神分裂症患者交談時,常有「費勁」的感覺,其原因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思推聯想過程中缺乏連貫性以及必輯性是最具有特徵性的表現。被害妄想(例如無故懷疑有人在飯裡、水裡下毒害自己)、關係妄想(如無故把別人的動作、談話內容與自己聯繫在一起)是精神分裂症譜系常見的妄想內容。思維貧乏與妄想相反,表現為話語少,缺乏主動言語,在回答問題時非常簡短,多為「是」或「否」,每次應答問題時總要延遲很長時間,即使患者在回答問題時語量足夠,內容也含糊、過於概括,傳達的信息量非常有限。
  • 什麼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由於大腦功能出現問題,導致不正常的思維、情感及行為的疾病。它是屬於重性精神病之一,嚴重影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工作、社交、生活及自我照顧的能力。那麼精神分裂症它的初期表現是什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分析一下。
  •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我用自己的嘴,將幻聽說沒了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每日康復訓練10分鐘之8:上一期講了不吃藥解決幻聽的問題,本期用實例示範怎樣用嘴將精神分裂症的幻聽消除。因為微頭條不能超過2000字,所以發在這裡了。 託人找到心理學博士,博士認為精神分裂,建議去精神病院。看完精神科大夫,醫生考慮孩子得了精神分裂症,要住院治療。家長看孩子太小,就未同意,通過心理學培訓班的學員介紹,輾轉找到了我。
  • 出現幻覺就能診斷為精神分裂症嗎?
    在諮詢過程中我遇到很多因為僅僅出現幻覺而被醫院「診斷」為精神分裂症的諮客。因為醫院的診斷,而讓他們在求治道路上越走越遠,耽誤了極佳治療時間,讓人揪心!愛情湮滅後,女孩情緒低落,出現幻覺,感覺那個男孩時而出現在自己身邊。母親認為其有病,把他送入某著名精神病院。醫生以其出現幻覺,診斷其為精神分裂症,要求住院治療。女孩認為自己是心理因素引起的,需要心理諮詢調整,其主治醫師對此不理不睬,住院兩年多沒有任何效果,女孩要求出院也不被理睬,多次尋求自殺未遂。有一次趁護理人員疏忽,跳樓自殺。好在是在二樓住院,沒有生命危險,但雙腿骨折。
  • 心靈深處的湍流:解讀自閉症與精神分裂症
    恰恰是這種缺乏責任感,會導致患者在認知方面出現一些問題。而這通常被稱作執行力弱。 幻覺、妄想和精神錯亂,這三大類症狀構成了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狀,另外還有一些患者表現出來的特殊行為,比如說躁狂抑鬱或者一些攻擊性行為。
  • 怎麼識別早期精神分裂症,為何要劃分陽性與陰性?
    目前,越來越多的醫生已經習慣將精神分裂症的多種表現劃分為兩大類——陽性症狀和陰性症狀。前者包括一些外在的、顯露的症狀,比如幻覺、妄想、行為紊亂等;後者包括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症狀,比如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意向缺乏等。
  • 精神分裂症為什麼叫「分裂」?#精神障礙專題#
    神經病是人的神經系統發生了病變,通常都是器質性的,比如腦卒中(中風)、腦腫瘤、神經炎等,這些病是要去醫院神經科看的。而精神病是因大腦功能失調導致的心理障礙。患者的認識、情感、思維、意志、動作行為等出現異常,難以被一般人理解。精神疾病有很多種,主要有精神分裂症(簡稱精分)、抑鬱症、自閉症等。
  • 強迫症患者怎樣克服自己會得精神分裂症的恐懼
    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疫情期間被困家中無事可做,於是比之前在工作時有了更多的時間來關注自己的強迫思維,對自己的各種感覺更加敏感,並且不斷誇大自己的思維和感覺。為了想要自己控制強迫思維,開始在網上查看各種關於強迫症的知識。
  • 高喜翠:如何與精神分裂症病人溝通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狀態非常敏感,所以與精神分裂症患者進行溝通時,常常會不被信任,同時患者也不願意吐露心聲,加大病情治癒難度。下面介紹幾種與精神分裂症病人溝通的技巧,可以使患者心理防備降低,有益於吐露心聲,解開心結。1.耐心──患者的康復需要時間。患者的康復過程是長期的,進步是微小的,家屬要有耐心去等待,期望值不要過高。每個患者恢復的速度也各不相同,都有各自的病程發展規律。
  • 精神分列症的表現有哪些
    核心提示:精神分裂症或許是具爭議的精神疾病之一。它的症狀多種多樣,科學家很難了解它是單一疾病還是僅僅是不同綜合症的組合。普通人經常將分裂的人格(例如,著名的擁有24個人格的比利·米利根)與精神分裂症混淆,但這些是完全不同的疾病。雖然患精神分裂症的風險僅在千分之四的人中,但其症狀可能會突然出現,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意識到這種危險疾病的可能跡象。
  • 精神分裂症的初期表現形式
    思維聯想過程缺乏連貫性和邏輯性,是精神分裂症最具有特徵性的障礙。其特點是病人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思維聯想散漫或分裂,缺乏具體性和現實性。有時邏輯推理荒謬離奇(邏輯倒錯性思維)或表現為中心思想無法捉摸,缺乏實效的空洞議論(詭辯症)。嚴重時言語支離破碎,甚至個別詞語句之間也缺乏聯繫,即破裂性思維。
  • 王強:精神分裂症的誤解與事實
    我們更情願於講精神分裂是他的整個的精神活動,他的理性思維和他的病態思維,不能用理性的思維來批判他的病態思維,就像納什這樣,他最主要的症狀是幻視,幻聽,還有被害妄想,被跟蹤感,這些我們在電影當中也看到非常生動的描寫。在影片的前半部,如果不仔細觀察的話,我們會覺得非常真實的,其實這是導演故意安排出來的,這其實就是一個精神病人真實的情感體驗。
  • 考點複習 · 精神障礙與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學-精神障礙、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礙一、腦器質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礙1.概念:由腦變性、腦血管疾病、顱內感染、顱腦創傷、顱內腫瘤、癲癇等器質性因素直接損害腦部所致的精神障礙,可表現為意識障礙、智能障礙、人格改變、精神病症狀、情感障礙、神經症樣表現和行為障礙。
  • 九大問題全面解析兒童精神分裂症「專家觀點」
    全世界範圍內的早發性精神分裂症患病率,即18歲之前出現症狀的,估計約佔人口的0.5%,而兒童發病或非常早的精神分裂症始於13歲之前。據估計,美國的兒童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估計為0.04%。 2、有哪個年齡的孩子會因為太小而不能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我們對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診斷了解多少?它要多久才能被診斷出來?
  • 納什:戰勝精神分裂症的重生
    [摘要]納什的人生充滿傳奇,值得銘記的不是這場意外的結局,也不僅是一個天才的偉大與瘋狂,還有納什最終戰勝精神分裂症的重生。雖然納什多次表示電影沒有真實反映他30歲之前的生活,但依舊被人們認定是納什精神狀態的寫照。納什的人生可以說是一部三幕劇,經歷了青年時的天才,中年時的抗爭,還有老年時的平靜。如同納什的傳記作者西爾維婭·納薩爾所說,納什的人生充滿傳奇,值得銘記的不是這場意外的結局,也不僅是一個天才的偉大與瘋狂,還有納什最終戰勝精神分裂症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