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小夥伴們,大家好!前段時間有鐵粉留言,希望豆豆能夠解說一部叫做《死亡詩社》的影片,後期為了滿足鐵粉的要求,豆豆奉上了這部影片的視頻解說,此時也寫寫對影片的觀後感!
簡介
首先簡單的介紹下這部影片,《死亡詩社》是在1989年的6月份上映,導演是彼得·威爾主演有羅賓·威廉士、羅伯特·肖恩·萊納德、伊桑·霍克 / 喬西·查爾斯、蓋爾·漢森等等。
目前某瓣評分已經達到9分,而且排名第49位,曾在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四個最佳」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本。
可能介紹到這,小夥伴們會忍不住想要去一探究竟,看看這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其實當豆豆看到介紹後也是有這樣的想法與衝動。
影片故事
《死亡詩社》這部影片單單看名稱一位是一部恐怖片,其實「她」是一部關於思想關於教育方面的影片。影片主要講述了在當時有一所名為威爾頓預備學院以古板保守傳統的教學方式從而取得很高的升學率,很多孩子為了考入名校紛紛轉學到這裡,就算你不想來,你的父母都會替你做選擇。
在這所學校裡的老師各各都是半百以上的老頭,從他們臉上你能看到笑容那就是奇蹟,他們每天板著臉似乎他們認為作為老師就應該是這樣的表情。
不過就在新學期開學時,一位曾經在這所學校畢業的優秀畢業生小有成就回來任職。他就是影片男主約翰·基廷(羅賓·威廉士 飾),基廷的到來猶如一陣春風,讓這所傳統學校泛起了漣漪。
基廷第一堂課帶著學生們去參觀學校的榮譽教室,而學生們還以為會像以前那樣按部就班的讀書,但是基廷卻詼諧幽默的讓學生們叫自己「船長」並且讓他們看學校畢業生的照片,他告訴學生們時間有限要學會珍惜,活在當下,不要後悔!
接下來的幾堂課,基廷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新的視角俯瞰世界,並且讓學生們學會釋放自我,突破自我,進行潛力的發揮。
讓學生們在綠茵場上聽著音樂宣讀自己的理想,學會釋放自己的壓力,學會有目標有樂趣。跟學生玩「跟著走」的遊戲。教會學生突破束縛,要學會與眾不同,學會有自己的主見
甚至基廷讓學生們把書本前言的內容全部撕掉,當時學生都很愣住了,基廷卻告訴大家別人的思想與見解不能代表每個人對詩的理解與感悟,即便他是名人。
也因為這樣班裡很多同學開始喜歡基廷,班裡陽光灑脫的尼爾甚至調查了基廷過去的資料,發現曾經他建立一個叫「死亡詩社」的組織,他們會在山洞自由大聲的朗讀詩歌。尼爾決定復活這個「死亡詩社」。
轉學過來的室友託德·安德森是一個思想保守,比較內向害羞的學生,在尼爾的強烈邀請下他也參加了。
晚上大家都會偷偷到學校附近的山洞裡自由的朗讀詩歌,慢慢的學生們開始打破以往的束縛,他們運動跳舞寫詩,尼爾甚至想要演話劇。
當尼爾想要演話劇時,卻遭到了尼爾父親的反對,從小到大都是父親幫他選擇人生的道路,這次也不例外。就在父親出差時尼爾偷偷的去演了一場話劇,當時大家為他精彩的表演歡呼鼓掌。不料尼爾的父親卻悄悄來到了現場。
事後回到家裡父親卻要讓尼爾轉學去軍校,然後去當一名出色的醫生,起初尼爾還在抗爭,但是他發現爭吵沒有一點意義。
夜晚趁著父母熟睡的時候,他跑到父親書房,拿出父親的槍自殺了。
而後學校開始調查「死亡詩社」成員,為了找到替罪羊,矛頭指向了基廷,並且學校威脅託德·安德森他們,要是不承認不去指正基廷,那麼他們都會被開除。
就這樣基廷被學校開除,臨走時,託德·安德森帶頭站在課桌上為基廷送行。
觀後感
《死亡詩社》主要想要表達就是當時固定傳統的教育對學生們造成的影響,很多網友看完後可能先會想到去批判這種教育方式,還有尼爾的家庭教育方式。
首先看下學校的傳統教育,學生們必須按部就班的去學習,路已經擺在這,你必須按照這樣的路走才能成功,每個人不能有其他的想法或者疑問。想要成功就得照著做。
而基廷這個角色,他是這個學校畢業的優秀學生,曾經肯定是受這樣的教育才獲得成就,回來後他想要改變這樣的現狀,他已經知道這樣的教育存在的弊端,但是憑藉他一人之力是不可能改變的。畢竟當時不是一所學校是這樣,而是整個國家的教育方式都是這樣,所以這一縷春風當時不能吹綠校園,後期教育方式改變,他只能成為先驅。
再來看看學生們的表現,當他們思想慢慢打破束縛時,他們做了些什麼?
在山洞裡他們抽菸,學者談情說愛,而且看一些色情雜誌。當然這只是一方面,負面的我們忽略不看。他們能突破自我,從內向變得活潑,學著自信,顯然自由的思想也有好的一面。只不過他們卻改變不了學校,改變不了社會,只能說他們的下一代可能會更受益。
再來說說尼爾的父母,他們肯定也是接受這樣的教育,所以他們希望尼爾能按照他們說的做,尼爾背負著兩代人的使命,沒有興趣只有壓力,以至於他選擇輕生。
這樣看確實是尼爾父母的不對,什麼都為孩子做決定,這一點只能說他們有點過了。
其實在豆豆眼裡,尼爾的父母只是做的有點過,並不是全都錯,畢竟父母也是經歷過很多事情的,他們肯定有一定的經驗,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他們看到自己的孩子像「另類」一樣,他們肯定著急,因為那時候的成功,就是要按照那樣的方式走。如果他們放任尼爾,他們也會擔心尼爾會走入歧途,現實的例子很多。
還有很多網友藉此來反觀中國的教育方式,感覺國外的而教育方式好,感覺國外的小孩比中國的小孩聰明,思維開闊,能力更強。
其實豆豆覺得中國的教育方式從傳統教育到素質教育,已經突破改變了太多太多,現在很多家長也不在非逼著孩子學習,更加希望他們能快樂開心的成長,而現在的孩子一代比一代聰明。主要在於社會環境,父輩那一代跟現在是沒法比的。因為社會發展還有文化習俗也會影響著孩子們。家庭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影響。
反觀《死亡詩社》其實主要就是體現孩子在努力學習的同時,能多方面的去發展,通過一些興趣愛好讓孩子們思維更開闊些,不再那麼枯燥乏味,讓他們開心的去學習知識;而家長也要懂孩子們的內心想法,學會與孩子溝通。這部影片影響力非常大,豆豆也是希望小夥伴們能去觀看下。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這就結束了,喜歡的小夥伴們可以點擊關注支持下豆豆說電影,每天一個有趣的電影故事,讓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