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嫌"臺灣門面"圓山飯店簡陋 臺灣痛砸5億裝修

2020-12-20 環球網

「臺灣的門面」——圓山大飯店

環球網記者範凌志報導,一向被視為「臺灣門面」的臺北圓山飯店,日前被大陸經貿團嫌棄「破舊」,大陸人搖頭表示,圓山太簡陋,不適合舉辦大型會議。因此,臺灣「觀光局」與圓山飯店「痛定思痛」,決定砸下5億元臺幣進行內部大整修,淘汰30年的老家具,要趕在2011年前,以「舊瓶新裝」之姿「重返榮耀」。

據臺灣《聯合報》17日消息,1968年,圓山飯店曾榮獲美國《財星雜誌》評定為「世界十大飯店之一」。1973年14層中國宮殿式大樓落成時,圓山飯店在國際上大放異彩,尤其它金碧輝煌的大廳內七彩畫梁、丹朱潤柱,加上處處掛著故宮授權的複製畫,讓圓山不僅是臺北的地標,更是臺當局重要「國宴」的招待所。

然而歷經30多年,圓山仍以老舊建物及裝潢做生意,但風華不再,還讓大量聞名而至的大陸遊客搖頭,不少住過的大陸企業家直言「見面不如聞名」,更有某官員對董事長張學勞說:「裝潢與設備都太老舊了,真的該修修門面了!」

臺灣「觀光局」表示,開放大陸遊客來臺後,許多大陸經貿團來臺都指定要住圓山,大陸各大航空業舉辦大型活動也「非圓山不可」,臺北圓山在本業虧損十多年後,去年11月起獲利2000萬元,現在「賺了裡子」,就要好好整修「把面子賺回來」。

相關焦點

  • 圓山:臺灣故事最多的飯店
    >    5月10日,臺北圓山飯店將迎來一甲子的生日。  臺灣飯店的故事之多,恐怕沒有一家飯店比得上圓山。美臺「斷交」談判,民進黨、親民黨成立,兩岸兩會商談……這些標誌時代風氣流轉和社會變遷的事件無一不是發生在圓山大飯店。  見證歷史  1949年國民黨退居臺灣,沒有一座像樣的飯店接待貴賓。在蔣介石指示下,其夫人宋美齡籌劃創辦所謂的「國賓館」。
  • 圓山飯店大陸遊客最愛
    它曾經落寞凋零,一蹶不振,如今,拜兩岸交流所賜,又重拾往日風華,成為大陸遊客赴島遊的必去之所。它就是著名的圓山飯店。曾經是臺灣的「國賓館」圓山飯店位於臺北基隆河畔、劍潭山際,是臺北乃至臺灣島的一道風景。無論什麼時候,無論哪個角度,這座雕梁畫棟、飛簷翹角、金色琉璃覆頂、高達14層的中國宮殿、庭院式建築,都散發著高貴典雅的氣息。
  • 臺北圓山大飯店砸7億美顏 驚豔迎賓
    有朋自遠方來,Welcome臺北圓山大飯店砸7億美顏,驚豔迎賓據臺灣《旺報》28日報導 臺北圓山大飯店歷時一年半的三階段修繕工程本月完工,如今兼具老傳統和新時尚,舒適新穎又風味迷人,不但將飯店帶進新的裡程碑
  • 陳雲林圓山飯店演講 轉達13億大陸人民的祝福[組圖]
    陳雲林圓山飯店演講 轉達13億大陸人民的祝福[組圖] 2008年11月03日 13:51陳雲林發表演講中新網臺北11月3日電 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一行今天中午抵達臺北圓山大飯店,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圓山大飯店舉行簡短儀式歡迎陳雲林一行。
  • 圓山飯店:大陸遊客最愛 兩岸在這裡握手
    鄧麗君常在這裡打球   在圓山飯店的肘腋處,還有一神秘會所,叫做圓山聯誼會。與圓山大飯店一樣,聯誼會也是中國宮殿式建築,除了高級餐廳、酒吧,還有許多運動設施,露天遊泳池具有奧運賽場標準,網球場則採用美國進口礦石粉打造。至於會員,當然都是當時臺灣社會的政商名流和演藝明星。沈葆楨第五代孫、知名建築師沈祖海,曾經是圓山聯誼會的第一號個人會員,後來低調改為第二號。其他如李登輝、蕭萬長、郝柏村、林洋港等都曾是聯誼會的貴賓會員,宋楚瑜的卡號是H0050。
  • 圓山飯店,何時能驅走臺灣的殖民幽靈?
    在臺北,多次路過圓山飯店。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圓山飯店建築飛簷翹角,古樸端莊,顏色雖豔,但與周圍山色融為一體,仿佛它天生就該建在這圓山之顛。據說這14層高的圓山飯店是宋美齡主導修建的。宋看中的是這圓山的風景秀麗和風水之利。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看中這風景的,不僅是宋美齡,捷足先登的卻是日本殖民者。
  • 臺灣圓山飯店不為人知的故事
    欄目名稱:臺灣圓山飯店不為人知的故事 首播頻道: 首播時間: 欄目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一直被外界認作「神秘人物」、宋美齡最愛的外甥女孔令偉,60年前受宋美齡之命籌建圓山飯店,60年來,圓山飯店接待了大量的各國元首、政要、名人等不下2000
  • 圓山飯店60年:蔣介石昔日「反攻」要地今迎陸客
    在臺灣,沒有哪家飯店比臺北的圓山飯店更有故事,宋美齡創辦、臺灣的迎賓館、飛簷翹角的中國風……今年圓山飯店邁入第  蔣介石時代,圓山飯店不是一般意義上開門迎客的飯店,而是迎賓館,美國總統艾森豪、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等到訪臺灣的重要政治人物都下榻於此,很多影響臺灣的歷史事件在此上演,比如1978年美國和臺灣斷交、1986年民進黨成立大會、2000年親民黨成立大會、2008年海協會首次赴臺協商等都在此舉行。
  • 圓山大飯店:廳內銅龍雕塑被鍍上24K金(圖)
    ,加上伴隨而來一連串示威抗議新聞,使得這個在臺灣近代史上具有獨特地位的國際大飯店再次躍登上歷史大舞臺,成為全球矚目的報導焦點  ★ 文/梁良  近年來受虧損之苦的圓山大飯店,剛由臺灣觀光協會會長張學勞接任董事長,最近接到了大陸海協會來臺下榻處這個具有指針意義的大訂單,
  • 探秘圓山飯店:與龍有若干淵源的"國賓館"
    上個世紀50年代,臺北還沒有一家五星級飯店,蔣介石感到接待外賓尤其是外國政要很不方便,於是就想蓋一座「國賓館」。那麼,飯店蓋在哪裡好呢?宋美齡認為位於基隆河濱、圓山山腰的臺灣飯店就很好。因為傳說這是塊風水寶地,當年日本人就看中這裡是所謂的「龍尾穴」,建起了神社。臺灣光復後,在神社的廢墟上蓋起了臺灣飯店,由本地的旅行社經營。
  • 臺灣圓山飯店有兩條「逃生密道」
    她組織一幫人馬,強行接管了圓山飯店。1988年6月,周宏濤辭去圓山飯店董事長職務,聲言不再過問飯店的事務。  就這樣,「孔二小姐」成功奪權。但她沒有料到,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與臺灣有「邦交」的國家越來越少,到臺灣去的外國政客、商人、記者人數銳減,圓山飯店的門庭日漸冷落,效益急劇下滑。
  • 探秘圓山飯店:與龍有若干淵源的"國賓館"(圖)
    圓山飯店是臺北甚至是臺灣島的一道風景。而臺灣特殊的歷史發展過程,又給其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上個世紀50年代,臺北還沒有一家五星級飯店,蔣介石感到接待外賓尤其是外國政要很不方便,於是就想蓋一座「國賓館」。那麼,飯店蓋在哪裡好呢?宋美齡認為位於基隆河濱、圓山山腰的臺灣飯店就很好。
  • 張學勞將接掌臺灣圓山飯店 宗才怡本周下臺
    張學勞將接掌臺灣圓山飯店 宗才怡本周下臺 2008年07月21日 07:0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圓山飯店:大陸遊客最愛 兩岸在這裡握手(組圖)
    圓山飯店:大陸遊客最愛 兩岸在這裡握手(組圖) 它曾經是臺灣的「國賓館」,世界十大飯店之一。臺美「斷交」談判在這裡舉行,民進黨和親民黨在這裡成立,兩岸分離幾十年後第一次在島內舉行的兩會協商也在這裡舉行。它有兩條神秘的逃生通道,它有宋美齡最愛的紅豆松糕,它旗下的高級會所更曾是島內達官貴人、演藝明星飲宴歡娛的專屬之地。它曾經落寞凋零,一蹶不振,如今,拜兩岸交流所賜,又重拾往日風華,成為大陸遊客赴島遊的必去之所。它就是著名的圓山飯店。
  • 臺灣政權交接前夕國民黨緊急出售黨產 或賣圓山飯店
    國民黨以為公布166億黨產便可大白天下了,可萬萬沒想到,臺灣媒體近日爆料有黨內大佬欲將圓山飯店賣給美國大亨,此舉招致民進黨指責國民黨涉嫌「公產變私產」。除此之外,這位大佬還向對方詢問是否有意購買圓山。整個會面歷時約1個小時,過程十分低調。 由於這名大亨對臺灣開放博弈仍抱一絲希望,此次來臺就是要收購飯店,圓山飯店是否會在政黨輪替前夕落入賭場大亨之手,引發關切。 兩人會面結束後,這名大亨特別找來臺灣友人諮詢。
  • 圓山飯店故事多
    昨日晚上,上百名身在臺灣的湖南人齊聚在臺北圓山飯店敦睦廳內,共敘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受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徐守盛邀請,他們特地趕來參加設在這裡的晚宴。同時,這也是同一天內,徐守盛第三次出現在圓山飯店敦睦廳。敦睦,一作名詞,意為「親善和睦,親厚和睦」;一作動詞,有「使和睦,指使親厚和睦」的含義。
  • 圓山故事集 印刻近代臺灣歷史縮影
    即將於5月10日邁入甲子之年的圓山飯店,這座臺灣最資深的飯店,不單以其放眼全球絕無僅有的中國宮殿式建築外型馳名這次經由眾人以故事接龍方式逐一聚合的記憶拼圖,讓許多讓人淡忘或重未提及的珍貴歷史片段,得以再度鮮活呈現,並具體的完成記錄,再現圓山飯店「紅塵回步舊煙霞」的華彩,也留下了那個時代的溫度與興味,不僅「是圓山飯店的回憶錄,也是社會群體的生命印記」。
  • [臺灣萬象]臺北圓山飯店興衰記
    [臺灣萬象]臺北圓山飯店興衰記  CCTV.com  2008年04月02日 10:14  來源:CCTV.com   進入[臺灣萬象
  • 臺北圓山飯店見證兩岸和解 傳言有一條秘密通道
    相較於101大樓的時尚現代,同樣作為臺北市地標的圓山大飯店,多了些許歷史的厚重感。它興建的初衷,是為了方便退守臺灣的國民黨當局接待外賓之用。  從1952年興建至今,圓山飯店不但歷經了大陸、臺灣、美國三方的關係劇變,也見證了兩岸從對立到和解的歷史。
  • 臺北圓山飯店中神秘的蔣介石秘道一探虛實[圖文]
    圓山飯店外景東方網12月26日消息:提起臺北圓山飯店,臺灣人沒有不知道的,而它最有名的就是蔣介石秘道。而臺灣特殊的歷史發展過程,又給圓山飯店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圓山飯店建於1952年5月,由臺灣省敦睦聯誼會主持,宋美齡曾任會長,現在的會長是前「經濟部長」宗才怡。上個世紀50年代,臺北還沒有一家五星級飯店,蔣介石感到接待外賓尤其是外國政要很不方便,於是就想蓋一座「國賓館」。那麼,飯店蓋在哪裡好呢?宋美齡認為位於基隆河濱、圓山山腰的臺灣飯店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