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普通中國公民,你會想到給遠在不列顛群島上的英國現任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寫信嗎?昭通市第一中學(下稱昭一中)18歲的高三女生馬思雯說寫就寫,她在信中向女王隆重推薦了家鄉昭通,並邀請女王前來做客。女孩的真誠與熱忱,打動了英國女王,不僅回了信,還在信中表達了對馬思雯再次回信的期待。
馬思雯去信
(主要內容)
「敬愛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我是中國雲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學高中464班學生馬思雯,首先祝賀你在今年9月9日起連任女王,祝賀你創造了英國國王和女王歷史上在位女王時間的最長紀錄。熱忱歡迎你來我家鄉——昭通市做客。如果信中有什麼語法錯誤,請您不要介意。」
英女王回信
(秘書執筆)
「馬小姐,你好,你寫來的信,女王已經看了,對於你請她來昭通做客的邀請,她(女王)來不了。對於你對女王的祝賀,她十分感謝,也對昭通這個城市的事情十分感興趣,期待你再次回信。」
真的 英國女王給她回信了
「太不可思議了!」前天一早,晚報記者接到了李先生的電話:「我剛才聽說,昭一中有個女學生收到了英國女王的回信……」
真的嗎?晚報記者找到了故事的主人公——昭一中高中464班女生馬思雯。
在昭一中,馬思雯激動地向記者展示了女王回信。信是全英文的,回信時間為去年10月3日,去年11月2日從英國寄往昭通。信封上蓋有英國王室標誌的白金漢宮郵戳,信封和信紙均屬伊莉莎白二世專用,信紙上有伊莉莎白二世的親筆籤名,生活秘書按照英國女王的意思回了信。
馬思雯展示女王的回信
初衷 她為何要給英國女王寫信
「說實話,沒有同班同學鄒唯的鼓勵,我很可能不會寫!」馬思雯說,鄒唯喜歡跟在全國各地的同學和外國朋友用英語來交筆友,同時提高英語水平。在鄒唯的影響和帶動下,她也很想用英文交筆友,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
馬思雯說,去年9月初,她和鄒唯去郵局,無意間聽到一個郵遞員大叔在抱怨:「唉,現在的這些小娃娃,書麼不好好讀,竟然要給大人物寫信,耽誤學習……」
「當時,我們聽了這些話後,心裡有點不服氣,就想證明一下自己,跟大人物寫信通信,(既)把學習搞好,又可通過書信來表達自己的願望。」馬思雯說,她從書上看到英國現任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去年9月9日連任,成為英國歷史上就任時間最長的女王,加之看過不少關於英國女王及王室親民愛民、與民同樂的新聞報導,她決定試一試,和鄒唯一起給英國女王寫信。
熱議 「小不點」有「大膽魄」
馬思雯回憶,去年9月3日,她和鄒唯經過商議,要把寫信內容的重點放在推薦家鄉上。經過反覆修改,兩人用英文寫下了一封信,當天就按從網上查閱來的收信地址寄出了。
今年1月3日,伊莉莎白二世的回信順利寄到昭一中收發室,工作人員立即電話通知馬思雯,叫她快去領一封全用英文寫給她的來信。拿到信打開一看,正是由英國女王親筆籤名的回信。
1月5日,在課堂上,馬思雯的語文老師陳丹在課堂上朗讀了被翻譯成中文的女王回信。馬思雯的母親馬蘭在電話裡得知愛女收到英國女王的回信後,鼓勵女兒多多努力,為家鄉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
外僑辦 這個女生的行為值得倡導
昭通市外事僑務辦公室工作人員韓燕認為,這是值得支持和倡導的好事情。
「其實,涉外事務離大家並不遠。從大外事、大外交的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應該是促進一個地方或者是一個國家對外開放的形象大使,必須要處理好個人涉外事務,包括比較常見的與外國筆友進行書信往來。」對於如何處理好個人涉外信函這個問題,韓燕還建議,大家在對待和處理涉外信函、郵件時,一定要遵紀守法,注重中國與外國的文化差異。
個人如果遇到涉外信函時,可向外事部門諮詢。
(記者 申時勳 易科彥 攝影報導 春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