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還沒過半,還有另外一件神奇的事情。
滿足所有人的胃口後,麥當勞於4月15日正式推出了新產品5G炸雞。一夜之間,快餐品牌麥當勞和通訊技術5G產生了某種不清楚的關係。
善於把握中國消費者購買心理的麥當勞,這次掀起了一波「 5G」熱潮,並在B站認真召開了名為「全球首發」的雲發布會。
這是成功的營銷嗎?從宣傳效果來看,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能否將產品的成功展示轉化為消費者對品牌本身的認可,是一個值得不斷觀察和思考的問題。
無論在手機行業還是餐飲行業,中國5G市場的誘惑都很大。
8個微博上有6張海報,蹭了幾個熱度?
大品牌營銷轉變的案例並不多。麥當勞這次翻了嗎?
4月13日8:00,麥當勞在官方微博上發布了第一張預熱的「 5G新產品」海報,然後每小時發布一次。麥當勞將海報和文案作為一個整體,這遠遠超過了「 5G」,基本上每個微博都要蹭上一個。
這是有計劃,有組織和有效的「精準打擊」,這並不是開玩笑。
「你的下一部新機,何必是手機。」
發布首張預熱海報時,麥當勞官微並配文:「你的下一部新機,何必是手機。」
新機,全球首發,5G新產品,B站直播等字眼似乎激起了網友的好奇心。越來越多的網友加入了討論和預測的隊伍。一切都像預熱一樣。一項技術產品發布活動使人們感到奇怪:麥當勞真的要跨界了?
顯然,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當麥當勞透露最終謎底的時候,許多期待它的網民開始大吃一驚:
「鬧了半天,你的下一部新機,不還是炸雞?」
聲音深入人心+雲的力量
在吸引了許多技術愛好者之後,麥當勞仍然不會忘記再次吸引娛樂迷。
在隨後的預熱微博中,麥當勞的海報中出現了「聲入人心」。細心的網民發現,「雲次方」一詞出現在評論區域的麥當勞自動回復文案裡。
據了解,《聲入人心》是湖南衛視原創的人聲演唱節目,而「雲次方」則是參與錄製該節目的兩位歌手阿雲嘎、鄭雲龍的正式組合名。
這兩個詞同時出現,使許多歌迷暗自興奮。麥當勞的新產品會與阿雲嘎和鄭雲龍合作嗎?
似乎一切已是實錘,粉絲的熱情不斷上升,但是一天後麥當勞在評論區澄清:沒有合作。
在缺乏合作的情況下,官方宣傳內容中使用「聲入人心」和「雲次方」受到了許多粉絲的質疑。
令人尷尬的是,官方回復也打錯了阿雲嘎的名字。
曾經收穫過多少粉絲的興奮和期望,如今就要承受多少來自他們的質疑與憤怒。
「交個朋友」
羅永浩的直播帶貨首秀沒過幾天,麥當勞也學到了這個技巧:交個朋友。
同樣是宣傳,老羅「交個朋友」或許是假,但「基本上不賺錢」有可能是真。而麥當勞強調的「誠意」,你感受到了嗎?
面部解鎖
要蹭,就必須蹭全套,從屏幕,攝像頭,聲音,晶片再到面部識別都是必不可少的,隨著預熱海報的發布,網民對麥當勞5G新產品的猜測逐漸「清晰」。技術產品,例如手機,相機,音箱,機器人和自助點餐機。
4月15日,5G炸雞官宣布,網友們一邊苦笑一邊感嘆:真香。
從容地回顧了麥當勞的高能量運作之後,許多人的最大感悟是:認真,你就輸了。
線上5G、線下麥麥,是否邏輯自洽?
新浪科技還發現,在麥當勞的官方網站,小程序,APP和門店上比較新產品促銷時,「 5G」似乎只是在微博,微信和其他在線渠道上促銷的「特供」噱頭。線下門店並沒有出現5G元素,偶爾可以看到一個或兩個5G單詞,但看起來有點不和諧。
北京市門頭溝區的一家麥當勞商店
北京市東城區的一家麥當勞商店
麥當勞商店中唯一的5G海報
我不得不承認麥當勞在處理客戶偏好方面非常準確。在線促銷重點放在5G噱頭上,輕輕利用數位技術和娛樂迷,輕鬆吸引數億流量;線下促銷會恢復其原始名稱,這便於商店客戶理解並避免在選擇訂單時給客戶增加麻煩。
回顧麥當勞的漢堡,小吃和飲料,大多數命名都與食物本身的做法和口味有關,這也符合一般消費者在菜單中選擇食物的習慣。 「這也使人們感到口味是產品名稱的主要賣點。
但是,麥麥脆皮雞如何成為5G炸雞?麥麥同意了嗎? 「 5G」的正式解釋是:5大黑「科技」,即大塊技、香脆技、多汁技、鮮嫩技、入味技。
「還能這樣玩嗎?邏輯是否敢更粗糙些嗎?」
「別說,還真敢!」
「 5G = 5雞= 一個麥麥炸雞桶中的5塊炸雞?」
「沒問題 ...」
同樣的炸雞,稱為5G在線,而Maimai離線,這邏輯自洽嗎?在這一波營銷浪潮之後,客戶真的記得誰?是5G,還是麥麥脆汁雞,亦或是麥當勞?
微博截圖
麥當勞車站B直播
在留言中,不乏質疑麥當勞營銷的聲音。矛頭直接對準了麥麥脆汁雞蹭了5G,《聲入人心》、「雲次方」等熱度。
回顧過去65年來的麥當勞,有許多經典的營銷案例讓人讚嘆不已。誇張,聯想,象徵等都擅長玩遊戲。即使是其他諧音營銷,也不會讓人覺得那麼尷尬。
花哨的宣傳是「表」。真正吸引顧客的是「裡」的味道。從這個角度來看,麥麥脆汁雞在及格線上,而大多數在爭議也都集中在麥當勞的營銷方式上。
超速變道「碰瓷」5G,麥當勞是否「違章」?
超車道「摸瓷」 5G,是麥當勞的「非法」嗎?
任性的命名,大膽的遊戲玩法,粗暴的邏輯,麥當勞的「碰瓷」 5G是無疑的,粉絲們也被質疑有關其涉及「聲入人心」、「雲次方」的廣告文案的虛假宣傳。麥當勞真的在「違反規定」了嗎?
對此,上海漢生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敏告訴新浪科技,麥當勞的廣告只提到了5G新品」、「補課雲次方」、「音質清脆,聲入人心」等,它並不直接指向麥當勞產品的質量,或是承諾與聲入人心達成具體業務合作等。不符合《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與服務有關的信息及其他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內容,不構成《廣告法》的欺詐。
李旻補充說,儘管其「蹭熱度」行為可能涉及行業之間的不正當競爭,但由於它「聰明」選擇了其在不同行業中經營的對象,因此構成不公平競爭也更加困難。
如果5G炸雞的營銷常規很好,我們會看到更多的信息,例如自動駕駛炸雞,8K炸雞,AI炸雞,四曲面炸雞,潛望炸雞...或者5G奶茶、5G飲水機、5G洗衣液這樣的無釐頭花式營銷?
5G用於產品促銷,但實際上是諧音(如武技、烏雞、無極等),對消費者具有欺騙性嗎?
對於麥當勞而言,這種「碰瓷」營銷不僅沒有違反規則,而且成功地帶來了預期的受歡迎程度和主題,但是在那之後,其他品牌希望使用相同的策略來跨界蹭5G熱度,應該不會容易。
隨著5G的逐步發展和推廣,公眾只會對此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新鮮感和好奇心消失之後,想要佔領5G市場分一杯羹的玩家。
麥當勞的「5G炸雞」或許只是一顆看似光彩但一觸就破的營銷泡沫、一場存在於網際網路世界的空歡喜,蹭熱度也好、創意也罷,終將伴隨著每小時數不盡的信息碎片消逝在人們的視野中,但它的確找對了一個方向——5G。
最後,希望越來越多的「5G炸雞」們能帶著貨真價實的黑科技出現,而不僅僅是「蹭熱度」那麼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