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法養殖中蜂,如何自動分蜂?

2020-12-22 蜂部落

其實對於土養的中蜂來說,幾乎都是自動分蜂的,只是我們應該避免蜜蜂自動分蜂后逃跑,所以桶養的中蜂如果可以的話,最安全的方法還是人工分蜂。當然,也不是說不可以讓桶養的中蜂自動分蜂,只是這種分蜂方式具有一定的風險,我們不一定能夠完全的收捕到新分的蜂群,如果收捕不了,就會帶來損失。那麼我們如何給土法飼養的中蜂進行人工分蜂?又如何讓桶養的中蜂進行自動分蜂呢?蜂部落分享一下自己的方法。

桶養的中蜂人工分蜂方法

當我們桶養的中蜂發生分蜂情緒的時候,我們可以檢查一下蜂群中的情況,方法是將蜂桶傾斜三四十度,觀察巢脾下方,如果看到有王臺產生,說明蜜蜂已經快要分蜂,在王臺封蓋以後,我們就可以準備給桶養的中蜂進行人工分蜂了。王臺都在巢脾稜上,看起來有點像花生殼子,只要封蓋以後,我們就可以進行人工分蜂了。

人工分蜂需要準備的工具:蜂桶、噴煙器、割蜜刀、竹籤、瓢。準備好這些工具以後,我們可以選擇在下午的時候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

操作步驟

第一:移走原來的蜂桶

先把原來的蜂桶移到旁邊,把新的蜂桶放在原來的蜂桶的位置,關閉巢門。

第二步:割取王臺

打開原來的蜂桶的側門擋板,然後用割蜜刀取下巢脾上已經封蓋的王臺,為了避免弄傷王臺,可以取帶有王臺的比較大的一塊巢脾,也不要太大,巴掌大小就夠了,因為我們還要穿脾。

第三步:固定王臺

把我們取下來的巴掌大小的王臺用竹籤穿起來,固定在新的蜂桶中的蜂桶壁上。

第四步:舀蜂入桶

我們可以用敲擊的方式或者噴煙的方式讓蜜蜂向上集結,然後用準備好的瓢先舀一瓢蜜蜂進入新的蜂桶中,輕輕從我們固定王臺的地方倒進去,這時候我們要注意看看有沒有工蜂護臺,只要有一群工蜂保護王臺,我們繼續從原來的蜂群中舀幾瓢蜜蜂進入新的蜂桶中,然後蓋好擋板,打開巢門,整個過程就算是完成了。

這種分蜂是提前分蜂的,蜜蜂不用飛出巢門,避免了我們收捕蜂團和蜂團飛走的麻煩和損失。

讓蜜蜂自動分蜂的方法

這種方法是我們準備好蜂桶,根據蜜蜂分蜂的習性,讓蜜蜂自動進入我們準備好的蜂桶中。方法是把舊的蜂桶準備好,然後在蜂箱巢門的前方30米搭建支架,在支架上放置舊蜂桶,蜂桶中準備一些蜂蠟,蜂箱上也進行塗抹,支架距離地面50到60釐米,這樣設置好以後,蜜蜂在分蜂的季節,會直接進入蜂桶中入住,

這種方法看起來簡單,但是也帶有一定的風險,蜜蜂有可能不會進入蜂桶,而是飛到其它地方。所以蜂部落認為比較好的方式還是採用人工分蜂的方式,雖然有點麻煩,但是沒有風險。

相關焦點

  • 土法養殖為什麼比標準箱發展的快?標準箱養殖中蜂有三個致命缺點
    中蜂是東方蜜蜂的一個亞種,是中國獨有的蜜蜂當家品種,是以雜木樹為主的森林群落及傳統農業的主要授粉昆蟲,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採集力強、利用率較高、採蜜期長及適應性、抗蟎抗病能力強、消耗飼料少等義大利蜂無法比擬的優點,非常適合中國山區定點飼養,多採用土法養殖,由於標準蜂箱在意蜂養殖顯現出來的高效率
  • 新手養蜂,如何才能養殖成功?蜂種選對,努力不白費
    1.中蜂,也被稱為中華蜜蜂,在農村簡稱為土蜂,是我國的蜂種,在早些年,蜂農都是採用土法飼養,就是用一些廢舊的木質箱具給蜜蜂做一個簡易生存空間,主要是能遮風避雨和防曬,蜜蜂就能自由繁殖發展,這也是中蜂比較好養的原因之一,對於新手蜂友來說容易上手,如今雖然有不少養蜂人改為活框養殖,但是在農村依然還有不少蜂農使用土法飼養,中蜂生存習性是求生欲強,極少會全軍覆沒,在遇到人為因素或者病蟲入侵
  • 如何用自流蜜蜂箱養殖中蜂?
    關於如何用自流蜜蜂箱養殖中蜂的問題,蜂部落認為目前的自流蜜蜂箱養殖中蜂並不現實,原因主要是很多朋友對於中蜂並不了解,而自流蜜蜂箱由於價格較高,養殖中蜂的基本上沒有人去選擇,除非不會養蜂,而養殖意蜂的在我國並不會受到青睞,原因是我國的意蜂養殖模式不適合採用自流蜜的蜂箱,我們來仔細看看
  • 同樣是中蜂,為何在蜂桶中和蜂箱中分蜂性不同?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由於現在中蜂養殖的方式主要有土法養殖和活框養殖兩種方式,而且採用活框養殖的蜜蜂數量要大大多於土法養殖的蜜蜂,很多朋友都發現在採用活框養殖中蜂的時候,中蜂的分蜂性增強了,能夠維持的群勢沒有土法飼養的那麼大。
  • 東北黑蜂具有中蜂和意蜂特點,為何沒有大量推廣?養殖區域是關鍵
    關於想要訂購蜜性蜂,東北黑蜂蜂王如何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蜂產品的種類比較多,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蜂王漿和蜂蜜,而蜂王是產漿厲害還是產蜜厲害,在研究中通過不斷的選育,蜂王已經形成了各自的特點,我們把擁有強大的產蜜能力的蜂王叫做蜜性王,擁有強大的產漿能力的蜂王叫做漿王,在實際養殖中我們常說的是蜜王或者漿王。東北黑蜂具有什麼特點?
  • 來鳳中蜂養殖超4萬群 有望成武陵山區最大中蜂基地
    農業農村部掛職來鳳縣的副縣長杜建斌回憶,2018年之前,來鳳蜂農基本是傳統土法養殖,產量低,蜂蜜含水量偏高。如果遇到馬蜂或病蟲害,中蜂會大量死亡。農民將產的原蜜提籃售賣,價格僅為市價的三分之一。不到一年,就結束了傳統土法養蜂歷史,形成統一的養蜂技術標準。恩施州尚風寨蜂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姚俊坦言,養殖技術提升後,來鳳蜂蜜質量顯著提升,部分蜂蜜香氣提高了20%,濃度增加了2度,每群蜂產蜜量達20斤,較過去增加了1倍。
  • 傳統土法養殖的中蜂如何轉場?問題只有3個,2招輕鬆解決
    關於傳統土法養殖的中蜂如何轉場的問題,根據蜂部落小編的觀察,其實在實際養殖中,現代化活框養殖的中蜂進行轉場的情況倒是比較常見,但是如果是傳統土養的蜜蜂, 在實際養殖中進行轉場的並不多。既然在實際養殖中土法養殖中的中蜂進行轉場的不多,那麼是不是說傳統養殖的中蜂就不適合轉場呢?
  • 論中蜂的生存之道與養殖之術
    從事中蜂活框飼養技術以來,筆者長期比較研究中蜂新舊飼養方式之優劣,參悟養蜂之道,思考養蜂之術,借鑑傳統養殖中蜂的優勢,完善現代活框養蜂技術,追求道法自然、統一,終有所獲。;其好咬舊脾、喜新脾,分蜂,飛遷習性,有利於蜂群的世代繁衍和種族發展;而就近蜜源,選擇背風向陽、高燥、遮陽地方營巢的特性,不僅有利於蜂群的發展與延續,更為人工養殖中蜂提供了參考和依據。
  • 蜂箱雖小,但講究可不少,中蜂用什麼蜂箱養最好?養蜂的你知道嗎
    蜂箱雖小,但講究可不少,中蜂用什麼蜂箱養最好?養蜂的你知道嗎農村土法養殖蜜蜂蜂箱做工都是比較粗糙的,比如四四方方的蜂箱就是用鐵釘把木板拼接起來,然後在開個巢門就好了。這種蜂箱有個弊端,蜂箱空間大,氣溫低時不利於蜜蜂保溫;空氣不流通,氣溫高時蜂箱過於悶熱,極易導致蜜蜂產生分蜂熱或飛逃。關於中蜂最好用的蜂箱的,要看我們的具體用途來目前使用較多的蜂箱主要有傳統的土法飼養延伸蜂箱、幾種標準箱的改版蜂箱。從材質來說,主要以桐木和杉木為主,在我們養蜂的過程中可以靈活的來進行選擇。
  • 分蜂飛逃總是收不到,自動誘捕蜜蜂技術,1個竹籠全搞定
    春季人工養殖蜜蜂,讓養蜂人損失最大,莫過於自然分蜂而養蜂人卻沒有發現,最終蜂蜜損失不少,蜜蜂飛走過半,真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老蜂農可是費盡了心思,不僅試驗了市面上的自動分蜂器,還自己發明了自動誘捕蜜蜂技術。
  • 水火不容的中蜂和意蜂,養蜂人用了一計,意蜂乖乖給中蜂「打工」
    說到中蜂和意蜂,相信我們很多朋友都不陌生,這兩種蜜蜂可以說是水火不容,在蜜蜂養殖中因為中蜂和意蜂混合養殖引發的糾紛並不少,所以說中蜂和意蜂之間,可以說是真正的水火不容,養殖意蜂的人由於長期在外追花奪蜜,都害怕被養殖中蜂的人驅逐,養殖中蜂的人,也害怕自己附近有意蜂存在,但是有的養殖中蜂的朋友卻反過來了
  • 養殖1000箱中蜂,前景如何?養蜂人給你分析
    關於想要養殖1000箱中蜂,是不是會有出路的問題。以蜂部落的經驗來看,在國內機械化程度較低的情況下,就說養蜂技術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想要單人養殖1000箱蜜蜂也根本不可能,國外的機械化程度高,單人養殖1000箱蜜蜂是可以做到的,那麼如果我們想要養殖1000箱蜜蜂該怎麼養殖呢?不妨從這幾個方面來考慮。
  • 談春繁複壯後的中蜂管理,注意觀察雄蜂脾,做好育王分蜂安排
    蜂群在春季是一年中發展最快,是容易分蜂遷徙的季節,順應蜂性可增產增收,實現蜂場效益最大化。路邊的蜂群老一輩養蜂人如何面對分蜂熱老一輩養蜂人對於中蜂春季分蜂熱來臨前的管理就是不管理。這個需要我們在養殖過程中做好蜂群的記錄,即每一群都要能夠追溯蜂王的檔案,在優選蜂種的同時儘可能地避免同化,避免近親繁殖。如果你確定要長久養殖,這項工作還是建議做好,就算以前沒有做好,那麼就從這一次開始,做好蜂場的記錄和檔案管理。
  • 定點養殖中蜂,都需要一些什麼方面的管理技術呢?如何養殖呢?
    這就是土養中蜂,雖然產量一般,但是管理極其簡單,非常適合新手養蜂,或者是少數量養殖中蜂的散戶,也適合養幾群蜂,豐富業餘生活的業餘養蜂人。活框養殖中蜂,是當下已經開始規模化,產業化的一種養殖方式,具有一套成系統的管理方法與技術。這種養殖方式,專業性要求非常強,最好是有當地專業的養蜂人指導下學習,才會避免新手養蜂朋友們,少走變路。
  • 蜜蜂怎麼分蜂?什麼時候分蜂最好?其實蜜蜂已經告訴你了
    關於蜜蜂如何分蜂以及什麼時候分蜂最好的問題,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的話,蜜蜂在實際生活中他們的生活習性早就已經表現出來了。所以在我們養殖蜜蜂的時候,不但要學會養蜂的技術,還應該學會看懂蜜蜂的語言,這樣的話,我們能從蜜蜂的日常活動中發現許多問題,減少我們對蜜蜂養殖技術的探索。
  • 四種原地分蜂方法既簡單又安全而且回蜂少
    中蜂分蜂性強,每一位飼養過中蜂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在分蜂季,自然分蜂的話,中蜂一群可以分到2-4群,稍不注意就虧大了。養殖中蜂的蜂農,分蜂基本都是在當地春季第一個大蜜源期間。以出現大量雄蜂巢為信號。筆者經歷過最早的是上午9點左右,最晚的是下午4點,群數比較多的還要注意多群同時分蜂,稍不注意就會造成多個分蜂群結成一個大蜂團的情況,最後肯定會只留下一個蜂王,多個分蜂群自然組成一個很大的新蜂群。春季一般自然分蜂都會持續2-3次,很多蜂農都會在王臺封蓋後進行人工分蜂,避免損失蜂群。
  • 中蜂活框養為什麼比土法養好?
    中蜂在我國人工馴養了上千年的歷史,以前人們都是採用古老的土養飼養居多。一個舊木桶或舊木箱,將蜂群放進去讓它們自己築巢採集自給自足。土養中蜂雖然保暖越冬好,群勢發展快,但是管理起來比較麻煩。因為土法養時根本沒法檢查蜂群內部進蜜粉和是否分蜂的情況,所以便被國外的活框養技術慢慢取代了。
  • 怎麼養殖蜂,如何管理蜂王,如何收箱
    把野蜂也用袋子收回來後,放入準備好的蜂箱,一定不能使勁兒把蜂都抖落出來。先把蜂箱裡準備好蜜粉脾或者糖漿,用來誘惑蜜蜂出來。再把裝著蜜蜂的袋子輕輕的倒提起來,讓蜂團滑落到袋口,讓部分蜂出來。剩下的蜂不要勉強,把袋子口撐開,讓蜂能自由爬出就行了。
  • 人工分蜂前一天晚上需要關閉巢門嗎?老蜂農:分蜂后比分蜂前重要
    關於人工分蜂的前一天晚上要不要把巢門關著的問題,蜂部落小編認為是沒有必要的,而且在蜜蜂養殖中也不要隨便關閉蜜蜂巢門,如果不是有突發情況,巢門還是打開比較好,一邊巢門只是控制大小常用,完全關閉是比較少的操作,就算有這樣的操作,也是短時間的處理危機,危機過後就要打開的,比如我們的蜜蜂發生飛逃
  • 中蜂群分蜂后期人工模擬自然分蜂的兩種方法
    在蜂群分蜂階段的後期,蜂群內出現王臺,而且王臺封蓋,蜂群分蜂的意念強烈,採取人工模擬自然分蜂的方法順應蜂群發展規律,易被蜂群接受,對蜂群的應激較小,利用對蜂群分蜂過程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