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值得一看的紀錄片,看手機上癮真的不是你的錯!

2020-12-09 美國續航教育

這是我們的第 1140 篇文章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一部出自Netflix的高品質紀錄片The Social Dilemma。這部紀錄片是9月份上映的,時長90分鐘,中文翻譯為智能陷阱。剛剛過去不到3個月,已經在豆瓣上評分高達8.7,有將近2萬條影評。紀錄片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講述了現在大家最普遍的手機上癮問題。

通過採訪來自世界上最大的技術公司的工程師,他們都曾經在谷歌、臉書、推特、還有各種知名的社交媒體公司工作過。通過他們的講述,我們可以了解社交媒體工作的原理,更重要的是讓我們認識到社交媒體的弊端。

說道社交媒體,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方便。實際上,社交媒體的功能有多強大多方便,其背後就隱含著同樣強大的負面影響。

「世界上只有兩種行業

把他們的客戶叫做「用戶」(user):

毒品和軟體」

如果你覺得自己對某一個軟體很上癮,那就代表開發這個軟體的技術公司成功了!是的,他們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讓你上癮!開發各種手機app的公司主要為了盈利。他們盈利的遠離就是要賣一種確定性,能把廣告準確的推送給用戶。為了這種確定性,他們需要的是準確的預判能力。而預判的能力就來自於大量的數據。

社交媒體泛濫的時代,每個人都在創造各種數據。我們點擊過的每一個地方,我們看過的視頻,點讚過的內容,這些數據都會被返回去用來建造一個越來越精準的模型。一旦有了這個精準的模型,就能預判人們會做什麼樣的事兒。

很多人把現在稱為監視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利用大型技術公司對每個人去的每一個地方進行無限追蹤獲利。大型技術公司的商業模式是保證廣告商最大可能成功,有了預判能力,他們就能實現這種成功。

技術公司主要有三個目標:

第一、參與度目標,就是增加的使用,讓你一直滑動屏幕。

第二、增長目標,就是讓你儘可能不斷回來,不斷的邀請朋友和家人,讓他們邀請更多的朋友。

第三、廣告目標,確保一切按照預期發展,這樣就能把廣告收益最大化。

每一個目標都有一個算法驅動,算法的作用就是找出應該給你展示什麼,讓數據上漲。現在很過公司都能做到精準的調控。比如聊天的時候可以給你自動填寫,還有自動推薦表情包。為了不讓你下線,還會顯示對方長在輸入。

所以,社交媒體已經不是簡單的工具了。這些高級工程師認為,社交媒體不是原地等在那裡被使用的工具。它有自己的目標,而且有自己的辦法去實現這些目標。這些方法就是利用你的心理來對付你。

現在的技術發展已經不是研究工具技術了,現在是一個以致癮和操縱為基礎的技術環境。

哈佛商學院教授認為,這是現在的一種新市場,這種市場以前從未出現過。這個市場交易的只有人類期貨,就像五花肉、石油的市場。我們現在有了大範圍人類交易的市場,這些市場創造了萬億美元,讓技術公司成為了人類歷史上最富有的公司。

斯坦福醫學院的教授說了,社交媒體就是一種毒品我們人類有基本的生物學欲望,那就是去和別人聯繫。這直接影響著我們大腦釋放多巴胺產生的獎勵體制。這種幾百年進化形成的體制讓我們人類聚在一起過著群居生活。所以,毫無疑問,社交媒體這種載體是會優化人們之前的聯繫,自然也會有致癮的可能性。

交易的不是數據,而是注意力

很多人會誤解,認為被賣掉的是我們的數據。其實,像谷歌和臉書這些大公司的商業興趣肯定不只是這些數據。他們用這些數據做什麼呢?他們做出預判我們行為的模型,擁有最優秀模型的公司就贏了。這種預判模型就是在研究我們的心理。

有一個專門的學科叫「增長量黑客學」,有無數的工程師團隊,他們的工作就是黑入人們的心理。讓一個平臺可以得到更多的用戶註冊,更高的參與度,能讓用戶邀請更多人。大公司會通過小實驗在用戶身上測試,然後就發現了最好的能讓用戶採取行動的方式(我們就是小白鼠)。比如說讓你在幾天之內邀請幾個好友。現在,用戶增長的手段已經非常成熟。

科技公司的開放就像是一個個智能的陷阱,讓你一下掉進去,無法自拔。甚至開發這個軟體的工程師下班都離不開手機。雖然家裡有孩子需要照顧,他還是情不自禁的看手機。他覺得非常諷刺,自己白天去工作就像是一個獵人創造了一個陷阱,下班之後,自己居然會跳進這個陷阱。

有一位工程師為了幫助自己戒癮,還專門寫了一個程序來阻止自己一直看社交媒體。即使是了解這些軟體的工作原理,這些工程師還是沒法控制自己的行為,隨手拿起手機,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當這些軟體抓住我們的注意力,佔據我們的時間,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我們的心理和感受都會被影響甚至是操縱

因為編程中的算法不是客觀的,比如現在最火的人工智慧,就是你給電腦一個目標,然後電腦會自己學習達到這個目標。通過一次次選擇和推送數據,會讓你在這個產品上花費越來越長的時間。大家可能都聽過「個性化」,個性化的智能系統會決定我們看到什麼,我們被這個系統控制。

舉個例子,如果我們搜索關鍵詞「氣候變化」,系統會根據你所的地址、你的興趣,根據以往使用留下的痕跡收集、分析出你的意圖,然後自動匹配生成完整句子。而且,搜索出來的答案也是個性化的,也就是說不同的人搜索同樣的問題會得到不同的答案,這就會影響我們個人觀點的形成。

久而久之,你會局限在一個小世界中,沒法接受和自己不一樣的觀點,或者說你也沒機會看到其他的觀點。因為我們都被系統操控了,我們接觸的世界是一個被第三方付費者操控的、只有部分事實的世界被打造出來

所以,不僅僅是注意力,我們的主觀意志都可能會被一步步吞噬!是不是非常恐怖?想要了解更多,大家可以觀看一下紀錄片。相信在觀影后,你下一次拿起手機之前會有所猶豫。

本文系留學每日談原創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Pictures credited to Google Images

相關焦點

  • 十部最值得一看的紀錄片推薦,你對我們生存的世界一無所知!
    沒有多餘的煽情,也沒有高端的旁白; 有的只是實實在在的一爐炭火,一把蔥花、孜然造就的令人口齒間涎水四溢的串串; 肉嫩皮酥、炭香繚繞,這裡有最真實的記錄。
  • 孩子為什麼沉迷手機?紀錄片《智能陷阱》:與意志力沒有關係
    幾乎所有家長都為孩子使用手機的問題頭疼過,而家長們都關心一個問題:喜歡玩手機的孩子,是不是意志力不強?不是的,沉迷手機和意志力沒什麼太大關係。,不是意志力不強該紀錄片採訪了眾多網際網路龍頭行業的前高管或者核心技術人員,分析玩手機令人「上癮」的感覺從哪裡來?
  • 從李玫瑾教授管小外孫看手機的方法,不得不佩服,值得父母學習
    你讓他看吧,一點自覺性都沒有,有時候對付這樣的孩子真的需要鬥智鬥勇,想辦法不讓他看,如果強硬的態度反而會讓他們很逆反。看看專家李玫瑾老師是怎麼應對家裡小孫子手機上癮的吧。這個方法真的是值得很多父母學習的。李玫瑾教授說對付她的小外孫,看手機之前就要把時間說好,只要看手機的時間到了,馬上就會搶過來。可是沒有想到這個孩子居然打了我兩巴掌,原因就是沒有滿足他的要求。李教授不會像其他家長一樣,馬上就去訓斥孩子,而是不說話了,開始冷處理這個事情。
  • 5部最值得釣魚人看的經典紀錄片!
    《釣魚的人》這部紀錄片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種不同職業、不同性格和經歷的人的故事,從他們釣魚的緣由甚至對水的傾訴可以發現許多道理,獲得很多啟示,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紀錄片,或許你能從中產生共鳴。《我為釣魚狂》不釣魚的人也許不太理解,他們生命中一半的時間在水邊,而另一半的時間在去水邊的路上,兩個釣魚狂人遊釣了大半個中國,每到一地都會尋找屬於自己的那條魚,在釣魚的過程中尋找答案,收穫釣魚帶來的快樂。這部紀錄片裡,你能看到熱愛釣魚的人在各地釣魚的奇聞趣事,在這裡找到一份歸屬感和快感。
  • 這不是第一部McQueen的紀錄片,卻絕對是最值得看的一部|Voicer Now
    廣 播 地 球 上 的 最 酷 新 鮮 事 ?文 中 圖 片 向 左 滑 動 可 看 更 多   01你有機會在上海電影節看到《臉龐,村莊》了   這部在2017年橫掃國際電影節的紀錄片,終於將登陸上海電影節,與中國的影迷見面了。 本屆上海電影節中,除了《臉龐,村莊》將放映之外,瓦爾達更是會親臨電影節現場,並主動向官方提出了擔任金爵獎紀錄片單元頒獎嘉賓的請求。瓦爾達年事已高,這也許是你唯一一次能夠親眼見到她的機會了。所以粉絲們記得抓住機會,參加上海電影節的見面會哦。
  • 書希望被人看,這部紀錄片也值得被你們看
    這句話是團媽最近在一部網生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裡面看到的。這部紀錄片去年一上線,便收穫了豆瓣9.5和B站9.9的高分評價。這樣的魔法讓他們在最叛逆的時候,在心裡最有失敗感的時候,在遇到孤單和死亡陰影的時候,去支撐他們,去選擇真正近乎心靈最光明的那一條路。
  • 玩手機上癮?錯不全在你!真實原因竟是這樣
    如今,沉迷手機已經成為了現代人的一種通病。也難怪有人感嘆:「以前不離不棄的叫夫妻,現在不離不棄的是手機」。一機在手,天長地久!機不在手,魂都沒有。怪不得古人要專門發明一個成語,叫「機不可失」。那麼,你有沒有想過,人們為什麼會沉迷手機呢?
  • 網飛紀錄片看完,嚇得我扔了手機
    不看手機的你,無聊煩悶到難以忍受。而別人看你,也覺得像是個奇怪的異類。沒錯,我們早已離不開手機,離不開手機裡的各種社交軟體。最近這部Netflix的紀錄片《監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就深刻地探討了這一話題。
  •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紀錄片?
    毫無疑問,[遷徙的鳥]直接界定了世界頂級紀錄片「獲取真實」的標準——前後共600多人參與拍攝,歷時3年多、耗資4000多萬美元,景地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記錄膠片長達460多公裡。這部動用了17個世界上最優秀的飛行員和兩個科學考察隊的電影甫一出世,就引起轟動。
  • 2020 最值得一看的影視作品,你打卡了幾部?
    一起來看看吧! 基於 2020 年你和萬千豆瓣用戶的電影標記數據 排名依據評分、人數和時間綜合考慮 ▼
  • 看電視|這五部經典紀錄片,讓你陪孩子清涼一夏
    如果看完片子,孩子有很多疑問,你別理他,裝作自己知道但不想說(有可能你還真不知道),讓他自己去書中尋找答案,好處頗多。今天我推薦幾部適合帶娃一起看的紀錄片,尤其適合暑期裡小朋友看的紀錄片。葛大爺正好在沙發上,您老換個姿勢?一起來吧。
  • 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上癮對學習的影響有多大?父母該怎麼控制?
    在如今這個資訊時代,科技發展迅速,手機,電腦,電視都已經是習以為常的日用品。成年人現在幾乎已經是人手一部了,甚至更高。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現在的人幾乎是「人不離機,機不離手。「而現在小學生玩手機的情況也是越來越嚴重,玩遊戲、刷抖音、看小視頻等等。
  • 讓業內人士冒冷汗的紀錄片,告訴你為什麼孩子會掉進手機的陷阱
    先回答一個所有父母關心的問題,意志力強的孩子是不是不那麼容易手機上癮?不是的,沉迷手機和意志力沒什麼太大關係。Netfilx上個月推出了一部紀錄片《智能陷阱 The Social Dilemma》,目前豆瓣評分8.6分。
  • 「你對上癮的所有認知都是錯的」
    上癮是每一個人都在面對的問題。沒錯,每一個人。大部分人或許沒有吸食毒品,或者賭博成性,上癮的程度也有不同,但我們每個人都在面對自己的癮,比如手機、網絡、韓劇、遊戲、購物、工作等等。成癮分為物質上癮和行為上癮。煙、酒、毒品之類都是物質,而遊戲、購物、工作等則是行為。成癮是指一種重複性的強迫行為,即使這些行為已知會造成不良後果,有不少人想要戒斷,卻是欲罷不能。
  • 這部值得一看的軍事類紀錄片
    (俄語: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該片是俄羅斯第一頻道為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在2010年拍攝的紀錄片。2010年3月29日,第一季八集紀錄片開始首播。2012年5月7日,第一季播出結束整整兩年後,第二季十集走上螢屏。
  • 推薦給您四部最值得陪孩子一起看的紀錄片,開拓大腦感受美
    有數據證明,3-6歲是一個孩子最願意去接受管束的時期,所以說是孩子最早起的一個習慣形成時間段。 但是那個年齡段孩子接受不了太複雜的東西,所以動畫片、繪本、紀錄片是最好的選擇。紀錄片雖然小眾,但是其真實性卻吸引著很多觀眾。 但是,紀錄片中,真的適合孩子觀看的並不是那麼多。所以爸爸媽媽在挑選時一定要注意了。
  • 看了就上癮的十部電影,值得多刷幾遍,你看過幾部?
    人類社會的本質從來就不是溫馨的,要不然人們也不會倍加珍惜甚至誓死捍衛彌足珍貴的和平。「一個地區發現資源只會給當地人們帶來災難」。3、《盜夢空間》;電影還能這麼拍,真是絕了,環環相扣,步步為棋,邏輯嚴密,條理清晰,講清了原理,還留有了結尾的懸念,是真是假已經不重要了。
  • 看了紀錄片《中國》,每個娃都能對中國歷史說出個子醜寅卯來
    最初我對芒果臺做的紀錄片,是拒絕的。芒果臺在我眼裡一直是大型流量製造現場。流水的綜藝,鐵打的芒果;流水的明星,鐵打的芒果;流水的熱搜,鐵打的芒果。這,才是芒果臺的正確打開方式。但是看完第一集記錄片《中國》,我知道我錯了。這是一部乍一看,還以為是央視爸爸拍的紀錄片。
  • 手機上癮不想戒,怎麼辦?關鍵先看這四個字:停止規則
    從字意看似乎好理解,其實裡面大有玄機,」吃透「它之前,我們不妨來個大膽設想:2、但今天,你卻可以隨時從當下直接穿入另一個"當下」。現實生活很多的問題和困擾在另一個」當下「即虛擬世界裡都不會有,最重要的是裡面給你帶來的變化、驚喜、刺激永無止境,讓你很難停下,就是說可以讓你的快樂和滿足一直跳躍持續著。
  • 看視頻賺錢,真的值得嗎?
    ,真的值得嗎?說實話,在我看到這個消息的那一刻,心裡有一絲絲不痛快。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繫了,好不容易發來條消息,還是誘導我幫他賺錢的消息。後來一想,也是啊,現在這類軟體的廣告宣傳力度比較大,很多人都上鉤了。      現在的「刷寶」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手機APP,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系列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