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民工不舍留言的東莞圖書館有何魅力?

2020-12-15 央廣網

央廣網東莞6月27日消息(記者鄭澍 肖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這兩天,東莞圖書館的一張讀者留言表感動了很多人。一位名叫吳桂春的湖北籍農民工,因工作沒有著落不得不離開東莞。離別前,這位農民工前往東莞圖書館退還讀者卡時,在讀者留言表上寫下了這番話:「我來東莞十七年……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東莞圖書館,願你越辦越興旺。識惠東莞,識惠外來農民工。」

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幫助下,吳桂春找到了一份環衛清潔工作,可以繼續常來東莞圖書館讀書了。吳桂春為何對東莞圖書館如此眷戀?在電子閱讀興起的當下,東莞圖書館怎樣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這樣的圖書館又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怎樣的思考?6月26日,記者來到這裡,探尋東莞飄散書香的秘密。

假日裡的東莞讀書館,前來借書、看書的讀者人流如織,現場有著與人數不相稱的安靜。

館員王豔君接待著操著各地口音的讀者。6月24日那天,湖北農民工吳桂春就是在她面前,寫下了那段感人的留言。王豔君說:「他剛好過來退卡,我們照流程做,一般人會放在那裡,他一直看著那個卡。我說怎麼了?他說不捨得退。我說不捨得退就不退,你拿著它就好了,他說不行,他要回去了……」

王豔君說,其實每天留言的人都很多,但是,打動她的是吳桂春說的那句話,回去了,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

來這裡的都是和自己一樣愛書的人。對王豔君來說,圖書館是有歸屬感的地方,在這裡,人心裡會特別踏實。王豔君表示:「我們自己是很有歸屬感的,我是因為很喜歡書相關的東西,學的也是相關的東西,覺得在這裡特別適合我。」

因為多了一份感情,做事情就有了更多的耐心,王豔君和同事們對讀者也多了幾分溫情。王豔君說:「我想找的書我都能找到,我想呆的地方都可以呆得下去。當我不知道什麼的時候,我找人詢問,可以有人告訴我,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好地方。除了家和工作的地方,讀者願意把這當成第三個最願意去的一個空間。」

在很多讀者眼裡,東莞圖書館確實就是這樣的地方。羅女士告訴記者,其實現在電子化閱讀也非常方便,圖書館也提供了這樣的服務,但還是喜歡帶著四年級的兒子到這裡來,看重的是這裡的書香。羅女士說:「比如一進來,有書香,進到書的海洋裡,看到這麼多書,心裡馬上興奮起來了,當找到喜歡的書,他(孩子)感受最明顯,馬上就衝過去,我們作為家長非常能體會到這感受。」

2002年畢業後就來東莞圖書館工作的楊曉偉,見證了新館建設的全過程,現在,他是讀者服務中心副主任。楊曉偉覺得,如果說東莞圖書館有什麼特別之處,恐怕就是它很在乎讀者的意見和建議。楊曉偉說:「讀者關注什麼、喜歡什麼,我們就針對這個需求,提供他想要的一種服務,這是我們目前挖掘、分析讀者的需求。」

數據顯示,2019年末,東莞的外來暫住人口達到967萬,佔到這個城市總人口的70%多。換句話說,在東莞,每五個人當中,就有四個是外來暫住人員。2005年,東莞圖書館新館開創了24小時閱讀服務,成為了全國首家真正意義上的自助圖書館。楊曉偉說:「這個城市跟其他城市不一樣,它有很多外來務工群體,各個層次的務工群體對知識都有自己的一種需求。有很多人需要這種場所、空間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你提供這個空間正好給他一個港灣,累了歇一歇,或者在這裡『充電』,都挺好的。」

東莞圖書館讀者服務中心主任莫啟儀說,圖書館還有針對性地梳理資源,打造平臺,讓讀者特別是外來務工人員能夠在圖書館找到適合他們的資源和服務。莫啟儀介紹:「比如邀請志願老師,針對技能型讀者,他需要充電,學習一些新技能、新知識的時候,我們開辦一些基礎英語、日語,還有廣東話的日常對話(課程),都挺受歡迎的。」

楊曉偉說,結合東莞外來務工人員數量多、比例大,上下班時間不統一的特點,圖書館不但24小時開門營業,還主動免費送書進廠。「企業工廠裡面管理比較規範和嚴格,他來圖書館不方便,包括我們的流動車,我們送書進企業建固定服務點、流動服務點,把服務由被動變為主動。一是節省了他的時間;二是彌補了他業餘生活的空虛感,因為很多工廠沒有什麼娛樂;第三也可以提供充電的學習機會。」楊曉偉表示。

截至2019年底,東莞圖書館在全市範圍內建立起1個總館、52個分館、400個村(社區)服務點、102個圖書流動車服務站, 建立了覆蓋全市、惠及全民的圖書館集群網絡,實現了「一館辦證,多館借書;一館借書,多館還書」的一體化服務。

下午4點45分,圖書館裡響起了閉館的廣播,楊曉偉說,有讀者反饋,現在每天開館的時間還是太短了,讓圖書館延長開館時間。聽到讀者們這樣的聲音,館員們很自豪也很開心。「等疫情過去以後,我們會恢復到以前24小時開放,為讀者提供無時不在、無刻不在的全方位服務。」

農民工與圖書館,這仿佛不太協調的搭配,或許正是吳桂春的留言觸動很多人的地方。從吳桂春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座群像,感受到一股積極向上的力量,也發現了一座圖書館最好的樣子。圖書館不僅僅是一座城市藏書的地方,更是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安放精神的家園。

採訪後,記者表示,在東莞圖書館裡,不論是館員還是讀者,他們的眼裡是有光的。「知識惠東莞」,希望這束光能照亮更多的地方,希望農民工,還有千千萬萬的讀者朋友們與東莞圖書館的緣分,一直綿延下去。

相關焦點

  • 東莞圖書館留言「走紅」農民工離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持續多月找不到工作的湖北籍農民工吳桂春,在今年6月底離開東莞前,來到東莞圖書館辦理退卡手續並在留言簿上表達不舍之情:「我來東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一害的,唯書也。
  • 圖書館留言的湖北農民工:我又辦了東莞圖書館讀者證
    在東莞務工17年的湖北農民工吳桂春與東莞圖書館結緣12年「我叫吳桂春,今年54歲,是來自湖北的農民工。6月26日下午,在人們視野當中消失了一天的我,再次走進東莞市圖書館,重新辦回端午節前一天剛剛退了的讀者證。僅僅經過一天,我在東莞已經找到了新工作,又能繼續來圖書館讀書了。
  • 對話東莞圖書館留言農民工:餘生永不忘東莞書香
    「我來東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一害的唯書也。今年疫情讓好多產業(企業)倒閉,農民工也無事可做了,選擇了回鄉。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雖萬般不舍,然生活所迫,餘生永不忘你,東莞圖書館。願你越辦越興旺。識惠東莞,識惠外來農民工。」
  • 圖書館留言農民工離開東莞了,原因很現實
    來來去去,在東莞打工17年的湖北孝感農民工吳桂春失業後在圖書館留言而爆紅網絡,原本準備回鄉的他又重新獲得的一份工作,留在了東莞。半年後,他還是選擇離職回到武漢。「我來東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
  • 湖北農民工在東莞圖書館留言,讓人動容!
    今日,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報導,說的是在東莞圖書館,一位湖北農民工的留言:我來東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一害的唯書也。今年疫情讓好多產業倒閉,農民工也無事可做了,選擇了回鄉。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雖萬般不舍,然生活所迫,餘生永不忘你,東莞圖書館。願你越辦越興旺。識惠東莞,識惠外來農民工。
  • 東莞圖書館留言農民工 有了自己的「小書屋」
    南都記者 韓成良 攝昨日上午,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有關負責同志來到「留言東莞圖書館」農民工——吳桂春工作的東莞市光大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為企業贈送1000冊圖書,支持企業改造升級職工書屋,旨在更好地通過吳桂春熱愛讀書的事跡推動農家書屋、職工書屋、社區書屋建設,營造更加濃厚的「書香嶺南」全民閱讀氛圍。
  • 留言東莞圖書館的湖北農民工愛讀《春秋》,人社局已為其推薦工作
    昨日至今,「湖北農民工東莞圖書館留言」火了全網絡!南都記者剛剛了解到的最新消息,這位留言的農民工吳桂春今年54歲,獨自在東莞打工17年,一直在南城鴻福、新基社區附近的鞋廠做流水線工人,去年的月薪約在3500元到7000元之間。
  • 農民工在圖書館借讀12年後留言告別 政府協助找新工作
    6月24日,一則湖北農民工在廣東東莞圖書館留言表中的離別留言被熱傳,留言中字裡行間透露不舍與無奈。25日,東莞圖書館官微對此事作出回應,並引發網友熱議。據悉,留言者為在東莞打工17年的吳桂香。2008年起,吳桂香連續12年在圖書館讀書。
  • 馬上評丨農民工留言東莞圖書館,這故事為何激動人心
    湖北農民工吳桂春在退還東莞圖書館讀者卡那天寫在留言簿上的留言。在東莞打工17年的湖北農民工吳桂春,所工作的鞋廠因疫情原因停工。打算返鄉的他,在退還東莞圖書館讀者卡那天寫在留言簿上的一段話,在社交媒體上刷了屏。
  • 圖書館留言農民工獲聘「東莞職工書屋公益代言人」
    →4日,東莞農民工吳桂春在「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全國職工主題閱讀活動暨「粵讀點亮人生」廣東省十大書香企業評選活動啟動儀式上發言。通訊員供圖7月4日,「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全國職工主題閱讀活動暨「粵讀點亮人生」廣東省十大書香企業評選活動啟動儀式在東莞舉行。打工之餘沉浸圖書館12年的東莞農民工吳桂春被聘為「東莞職工書屋公益代言人」。據悉,全國總工會將定點支持吳桂春所在企業建設職工書屋,在2020年全國工會職工書屋建設過程中,贈予價值3.5萬元的圖書。
  • 東莞圖書館留言農民工離職回武漢:應在需要我的圖書館裡上班
    今年6月,因在東莞圖書館留下一則讀者留言,湖北農民工吳桂春走紅網絡。本人供圖談圖書館留言:那是他40多年來寫下的第一篇文章記者(以下簡稱記):您是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在東莞圖書館的留言引發巨大關注的?吳桂春(以下簡稱吳):應該是在我留言當天的晚上。有人聯繫我要進行採訪,有人為我介紹工作。很多陌生人出現在我的生活中,因為留言,有人稱我為網紅。
  • 東莞圖書館留言農民工回漢工作:希望有圖書館用我,讓我價值更大
    今年6月,因在東莞圖書館留下一則讀者留言,湖北農民工吳桂春走紅網絡。本人供圖 談圖書館留言:那是他40多年來寫下的第一篇文章 記者(以下簡稱記):您是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在東莞圖書館的留言引發巨大關注的? 吳桂春(以下簡稱吳):應該是在我留言當天的晚上。有人聯繫我要進行採訪,有人為我介紹工作。
  • 圖書館留言農民工在東莞找到工作了!往後他又能常去鑽書堆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圖書館留言農民工在東莞找到工作了!往後他又能常去鑽書堆了! 對東莞圖書館萬般不舍的吳桂春,可以繼續去東莞圖書館看書了!就在剛剛,吳桂春通過了東莞市光大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面試,將在南城一小區裡從事綠化養護工作,體檢通過就可以入職。
  • 東莞圖書館留言農民工離職回武漢:應在需要我的圖書館裡上班--上觀
    今年6月,因在東莞圖書館留下一則讀者留言,湖北農民工吳桂春走紅網絡。有一陣兒,吳桂春以關機方式不接受任何媒體採訪。談圖書館留言:那是他40多年來寫下的第一篇文章記者(以下簡稱記):您是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在東莞圖書館的留言引發巨大關注的?吳桂春(以下簡稱吳):應該是在我留言當天的晚上。有人聯繫我要進行採訪,有人為我介紹工作。
  • 農民工給東莞圖書館留言「餘生不忘」,在上海,我們找到了這些對...
    「我來東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一害的唯書也。今年疫情讓好多產業(企業)倒閉,農民工也無事可做了,選擇了回鄉。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雖萬般不舍,然生活所迫,餘生永不忘你,東莞圖書館。願你越辦越興旺。識惠東莞,識惠外來農民工。」這些天,東莞圖書館的一則讀者留言引起網友熱議,短短130多字讓很多人深受感動。 留言的主人公是在東莞打工17年的吳桂春。圖書館是他在這個城市,除了工廠、出租屋之外,去得最多的地方。這則刷屏的留言,改變了吳桂春的命運。
  • 圖書館留言農民工在東莞找到工作 人社局:協助他尋找新工作
    圖書館留言農民工在東莞找到工作 人社局:協助他尋找新工作 【圖書館留言農民工在東莞找到工作】近日,一位湖北農民工因疫情找不到工作決定回鄉,向東莞圖書館留言告別一事引發社會關注。據最新消息,在當地政府幫助下,他將在東莞一小區從事環衛工作。
  • 圖書館留言農民工返鄉:想去圖書館工作,不確定還回不回東莞
    來來去去,在東莞打工17年的湖北孝感農民工吳桂春失業後在圖書館留言而爆紅網絡,原本準備回鄉的他又重新獲得的一份工作,留在了東莞。半年後,他還是選擇離職回到武漢。「我來東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
  • 農民工圖書館讀書12年,遇到生字就查,翻爛一本字典,一段留言震撼無...
    一位在東莞打工17年的湖北農民工,疫情之下選擇了回鄉,但是在臨走之前,他特意前往東莞圖書館寫下了留言。 吳桂春留言 我來東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一害的唯書也。
  • 農民工圖書館臨別留言,全網動容!
    從6月24日開始,一張湖北農民工在東莞圖書館讀者留言表中的留言圖片在朋友圈熱傳,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真誠和無奈讓無數網友為之動容。這則留言寫著:我來東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一害的唯書也。今年疫情讓好多產業倒閉,農民工也無事可做了,選擇了回鄉。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雖萬般不舍,然生活所迫,餘生永不忘你,東莞圖書館。願你越辦越興旺。識惠東莞,識惠外來農民工。
  • 農民工圖書館臨別留言,網友都看哭了……
    從6月24日開始,一張湖北農民工在廣東東莞圖書館讀者留言表中的留言圖片在朋友圈熱傳,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真誠和無奈這則留言寫著:我來東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一害的唯書也。今年疫情讓好多產業倒閉,農民工也無事可做了,選擇了回鄉。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雖萬般不舍,然生活所迫,餘生永不忘你,東莞圖書館。願你越辦越興旺。識惠東莞,識惠外來農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