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秋季開學時間確定啦!
關於做好2020年秋季學期各級各類學校開學工作及核查驗收工作的通知
各縣(市、區)教體局、市直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
根據《河北省2020年秋季學期學校開學工作方案》(冀教明電〔2020〕171號)文件精神,為做好秋季開學各項準備工作,特通知如下:
一、明確各級各類返校報到時間
各縣(市、區)和有關學校要嚴格按照省教育廳關於各級各類學校返校報到時間安排,綜合考慮區域交通狀況、應急準備、學校人群密度、學齡階段特點等,錯區域、錯層次、錯時間、分批漸次復學複課,確保安全、平穩、有序。
(一)中小學校
9月1日—2日:小學四年級至六年級,初二、初三,高二、高三年級開學。
9月3日:小學一至三年級,初一年級,高一年級開學。
(二)職業學校
9月1日—2日:中職學校二年級、三年級開學。
9月3日:中職學校一年級開學。
(三)幼兒園
9月7日:幼兒園中班、大班開園。
9月8日:幼兒園小班開園。
(四)校外培訓機構
9月1日起,全市各類已審批的校外培訓機構可向屬地教育行政部門提出開班書面申請,經教育、衛健、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聯合驗收批准後,可安全有序開班。
二、按照「六到位」要求紮實做好
返校開學工作
(一)物資儲備到位
各學校要在前期物資儲備工作的基礎上,根據學校規模、學生及教職工數量,結合防控要求和實際繼續統籌做好口罩、體溫檢測設備、消殺用品和隔離衣等校園基本防控物資的調度、儲備,確保返校開學後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下的持續供應。
(二)核酸檢測到位
所有未在邯的學生和教職工儘快返邯,做好14天居家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工作。如確需不能返回的,可自行檢測後,開學返校前提供有效核酸檢測證明。根據省要求,此次核酸檢測費用由學生和教職工自行承擔。對於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檢測費用由財政負擔。檢測採取混檢1次方式進行,檢測費用經市衛健委與有關醫院協調,暫定每人50元。各學校要做好政策解釋宣傳工作,切實為師生提供優質服務,密切關注輿情,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杜絕因方法簡單和工作不到位引發負面輿情。
(三)開學驗收到位
市教育局結合省最新要求,對《邯鄲市2020年秋季學期復學複課條件核查驗收細則》進行了重新修訂,各縣(市、區)教育部門會同衛健、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建立的聯合檢查驗收組,要嚴格按照修訂後的驗收細則對屬地學校進行返校開學條件核驗檢查,及時發現問題,進行整政,確保各類方案預案符合學校實際、應急措施可操作可執行。核驗實行籤字背書制度,嚴格責任落實。核查驗收不合格的學校不得復學複課,要及時整改,再次驗收合格後方可復學複課。全市各級各類學校核查驗收工作要在8月29日前完成。
(四)摸排統計到位
繼續嚴格執行並實施「五包一」「一生一檔」和「三包一」「一師一檔」的全面摸排、精準摸排、重點摸排工作,嚴格執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如實填寫上報《個人14天健康登記表》和《個人健康登記承諾書》,安排專人逐一嚴格核實,摸清本校師生返校前14天身體健康狀況、旅居情況以及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情況,精準研判每名師生是否符合返校複課條件。學校教職員工都要申領「河北健康碼」,實現領碼、掃碼、亮碼,所持健康碼為「紅碼」「黃碼」的人員,或者有發熱、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症狀的人員以及中高風險地區師生員工暫不返校報到。要繼續加強對重點人員的排查管理,落實包聯責任,落實核酸檢測、醫學隨訪、健康監測等防控措施。境外師生未接到學校通知一律不返校,新生不報到。
(五)常態防控到位
要落實學校常態防控的要求,嚴把返校師生研判關,精準研判,科學研判。嚴把入校體溫檢測關,寄宿生一日三檢、走讀生一日兩檢,出現可疑症狀,按規定流程送發熱門診。嚴把學校出入關,簡化優化報到流程,校門口順暢不聚集,落實寄宿制學校封閉管理要求和走讀生一日一出入、兩點一線要求。嚴把開學第一課關,把安全防疫、加強愛國情懷教育作為專題內容,強化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和普及,充分激發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情感。嚴把場所定位關,在教室、宿舍、食堂等重點區域做好重點防控,消除隱患。嚴把洗手關,學校設置充足的洗手水龍頭,特別是要在廁所、食堂等重點區域附近設置大量水龍頭,配備洗手液或肥皂供師生使用。嚴把應急處置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成立應急處置工作機構,健全應急處置工作機制,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積極開展應急處置實戰演練,全面提升處理能力,對發現發熱、咳嗽等症狀者,按規定做好應急處置。嚴把通風消殺關,每周進行1-2次衛生大掃除,加強重點場所衛生清潔,每天至少消毒兩次,實行物品消毒制度,各類學習、生活、工作場所加強通風換氣,每日通風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每日消毒1次。
(六)督導落實到位
加強對學校指導和監督,嚴格禁止學校擅自提前復學複課,教師違規集中補課,學生提前返校等行為,學校要堅持自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對復學複課前後學校的抽査檢查力度,對麻痺大意、敷衍塞責、有令不行等行為予以通報批評。對因工作失職、瀆職而造成不良影響的按照有關規定追責問責。
三、進一步做好相關工作
(一)強化屬地管理責任
各縣(市、區)和學校要壓實學校主體責任,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培訓,完善防控流程,加強防控應急演練,提升突發事件處理能力,加大對條件相對薄弱學校改善衛生基礎設施和防疫物資配備支持力度,以科學精準防控,築牢校園疫情防控網,全面做好開學準備,確保師生身心健康。
(二)提前公布返校開學時間
要及時通過校園網、公眾號、微信、簡訊、電話等渠道向學生和家長發布本校本年級本班復學複課通知要求、返校批次、返校時間等,同時要及時發布防控信息,確保每一名學生、每一名家長、每一個家庭都了解返校開學工作及防控要求。
(三)做好校外培訓機構開班核驗工作
按照「依申請核驗,按標準核驗,按要求整改,按規定開班」的原則,各縣(市、區)對所轄區域內審批的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含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逐個開展聯合安全核驗工作,特別是做好教師核酸檢測、教學環境消毒通風、防控物資儲備等重點環節,確保校外培訓機構(含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安全有序開班。嚴禁任何校外培訓機構組織學生提前開展線下培訓。
邯鄲市教育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8月18日
「我打了兩針新冠肺炎疫苗,沒啥不良反應。」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敬楨說。
日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通過國家相關部門組織的生物安全聯合檢查,具備了使用條件。
疫苗是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殺手鐧」,人們一直翹首以盼。當前,新冠肺炎疫苗研發進展如何?何時能量產上市?價格貴不貴?有效性怎樣?記者圍繞相關熱點問題專訪了劉敬楨。
滅活疫苗預計12月底上市,年產量超2億劑
「新冠肺炎疫苗研究實際上有5個路線,即全病毒滅活疫苗、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以及核酸疫苗。其中,核酸疫苗即mRNA和DNA疫苗。」劉敬楨介紹,疫情發生後,國藥集團集中精力在全病毒滅活疫苗和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兩條路線上進行重點突破。其中,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和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兩個單位在滅活疫苗路線上並行研究,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研究院則是在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方面進行研究。
劉敬楨表示,滅活疫苗,簡單說就是先把病毒毒株分離出來,就像選「種子」似的,得選一個好「種子」;之後再進行繁殖培養,比如放大幾十倍、幾百倍等;然後再把這些活病毒殺死,使其失去感染性和複製力,但同時保留它刺激人體產生免疫應答的部分功能,最後經過純化等工藝變成疫苗。相較而言,滅活疫苗研發速度快,但投入巨大。目前,國藥集團已投入資金約20億元,建設了兩個P3(三級生物安全水平)生產車間。
「2月16日起,我們遵守國際慣例在大鼠、小鼠、豚鼠、恆河猴、食蟹猴、兔子等7種試驗動物身上開展疫苗免疫原性研究,以驗證疫苗的有效性。接著,我們開始進行小規模人體測試,之後進入了臨床研究。」劉敬楨說,臨床研究通常分為三期。其中,一期主要評價疫苗安全性;二期主要評價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同時探索免疫程序;三期主要在更大人群範圍內評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月12日,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進入一、二期臨床研究,6月16日公布了臨床試驗階段性揭盲結果,結果顯示疫苗接種後安全性好,無一例嚴重不良反應,不同程序、不同劑量接種後,接種者均產生高滴度抗體;4月27日,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滅活疫苗進入臨床研究,6月28日公布了臨床一、二期階段性成果。6月23日,國藥集團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啟動國際臨床三期試驗。這意味著我國在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技術路線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劉敬楨表示,國際臨床三期試驗結束後,滅活疫苗就可以進入審批環節,預計今年12月底能夠上市。預計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的滅活疫苗年產量能達1.2億劑,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的滅活疫苗年產量能達1億劑。另外,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預計今年10月份能進入臨床研究,一旦研發成功後就能快速大規模量產。
除了關注疫苗研發進展外,人們也很關心疫苗的價格。那麼,滅活疫苗到底貴不貴?
「滅活疫苗上市後,價格不會很高,預計幾百塊錢一針。如果打兩針的話,價格應在1000塊錢以內。」劉敬楨告訴記者,打一針疫苗,保護率大概是97%,抗體產生是緩慢的,像曲線一樣在緩慢增長,一般情況下大概半個月可以達到能抵抗新冠病毒的水平;如果打兩針疫苗,保護率能達到100%。
劉敬楨介紹,打第一針疫苗與第二針的時間間隔一般是28天,但特殊情況下可以同時打,左胳膊一針、右胳膊一針。一針疫苗劑量是4微克。
「我國14億人不是人人都有必要打,比如居住在人口密集城市的學生、上班族等是有必要的,而居住在人口稀少的農村地區的人們就可以不用打。」劉敬楨說。
開足馬力,儘快讓老百姓用上放心疫苗
「新冠病毒是全球範圍內首次出現,我們對它的了解非常有限,它的傳染性、致病性、毒力等均無參考標準。但即使是針對這樣一種全新的病毒,我們也要在儘量短的時間內研發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劉敬楨說,截至目前,疫苗研發、臨床試驗、生產設施建造等方面的相關工作進展順利,今後要開足馬力、緊鑼密鼓地攻關試驗,儘快讓老百姓用上放心的疫苗。
針對此次疫情暴露出的一些短板問題,劉敬楨建議,將疫病防控科技力量和科研能力納入儲備。積極進行聯合攻關和技術共享,用尖端技術帶動應急儲備能力建設;設立疫苗研發重大專項基金,持續加大對疫苗研發企業的支持,推動疫苗產業發展創新,提升疫苗「中國製造」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同時,加強生物安全體系建設。把疫苗、血液製品納入國家生物安全範疇,進一步提高生物安全地位,推進生物製品行業研發、生產的規模化、集約化,對免疫規劃疫苗實行定點生產、集中配送。
劉敬楨認為,要面向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需要,根據災情、疫情和突發事件的新情況、新問題,修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出臺現有法律法規的實施細則,發布專項法規和規章,使應急醫療物資保障有法可依。聚焦產、儲、採、供四大主要環節的短板,充分發揮信息的核心紐帶作用,建立中央、地方、企業統一領導、分級分工、協同聯動、動態調整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
「要完善國家中央儲備品類,合理配置儲備規模結構。」劉敬楨說,開展基於風險評估的需求分析,擴充中央儲備物資分類和產品目錄,優化儲備結構,科學調整儲備品種和數量;建立中央儲備品類目錄動態更新機制,分類制定應急物資儲備策略;建立基於需求分級布局物資儲備以及儲備規模動態調整機制;加強中央儲備的時效性管理,完善物資儲備定期更新機制,加快物資輪換速度。
節日快樂!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病毒肆虐之時。有一群人毅然披上戰袍,與病魔近身搏鬥,救回一條條寶貴的生命。
他們,是醫生!今天(8月19日)是中國醫師節。讓我們一起祝他們節日快樂!
- THE END -
來源:綜合整理自央視新聞、學校共青團、河北共青團、邯鄲發布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輯:申 豔
■責編:龐 濤
■審核:王曉靜
■主辦:大名縣融媒體中心
您的關注
是我們更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