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加工到深加工 從廚房到藥房

2020-12-23 四川日報

從初加工到深加工 從廚房到藥房

    

打造「花椒第一省」,延伸產業鏈、發展深加工勢在必行

食用
做火鍋、川菜佐料熬製花椒油,為川菜的主要配料可作為主要原料,加工成方便麵等速食品的配料
藥用
富含山椒素,是製作麻醉劑的主要成分
富含亞麻酸,可有效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是中醫治療腹瀉等疾病的主要藥物之一
保健品
可開發成飲品、飲片用於中老年人心腦血管保健、腸胃保健
日用品
可作為主要原料之一
製成洗髮水、洗手液、清涼油等化工產品

  「忙得很,在研究花椒中有哪些成分,能治療哪些疾病。」11月21日傍晚,採訪進行不到五分鐘,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吳純潔就被助手們喊走。
  去年,他帶領的團隊研發成功了花椒醯胺類物質分離方法,被視為花椒藥理性研究的一大突破。看來,花椒從廚房進到藥房,又往前走了一大步。
  製作麻辣火鍋,不是四川花椒唯一的用途。打造「花椒第一省」,延伸花椒產業鏈、發展深加工,是必須解決的課題。

往哪個方向延伸產業鏈
全省花椒加工企業94家
在藥品保健品生產上仍是空白
  「指望每斤花椒都能賣上三萬元,那肯定不現實。但要搞好了加工,附加值是很大的。」看了本報昨(22)日的本系列報導後,趙躍軍主動聯繫記者,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這位四川洪雅縣么麻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早已嘗到花椒加工的甜頭。
  趙躍軍舉例,藤椒(青花椒的一種)的鮮果售價只有14元/斤,如果加工成藤椒油,利潤起碼增加15%左右。更進一步,做成方便麵配料等,利潤率則會提升至20%以上。
  記者多方走訪了解到,經初加工後,花椒的價格往往會上浮10%—20%左右。
  「么麻子的加工能力是5000噸/年,是四川最大的花椒加工企業,也算是加工程度比較深的了。」省林業廳產業處調研員秦茂說,目前尚無法統計全省花椒的加工產能。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四川花椒加工比例不會超過15%;已有的加工企業(含有加工能力的合作社)共計94家,均以初加工為主,產品主要是花椒油和花椒粉。
  「我們也是初加工為主。」趙躍軍坦言,通過市場分析發現,公司的系列產品中,用鮮藤椒加工的食品利潤空間最高。而對比省外,如開發成藥品、保健品,利潤空間則會更大。
  但遺憾的是,省林業廳的調查顯示,全國花椒種植第一、產量第三的四川,在花椒藥品、保健品的加工生產上仍是空白。
在哪些地方布局深加工
重視花椒藥用價值
就近就地加工
  「不管是著眼當下還是今後,都要早一點著手。」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認為,即便產銷兩旺、市場危機遠未到來,但深加工的布局已經是刻不容緩。
  根據此前摸底,去年,加上外省入川花椒,四川每年加工、消費、出口的花椒總量為10萬噸。隨著近年來種植的花椒將陸續進入豐產期,四川花椒乾果產量在2022年前後會達到30萬噸,其中保鮮難度較大的青花椒產能將會超過20萬噸。
  加工業該如何布局?「首先要跳出『花椒就是調味品』這個刻板印象,尋找其他的用途和價值,特別是要重視其藥用價值。」省林科院實習研究員王麗華說,花椒,特別是紅花椒的藥用價值早已被證明。而生物醫藥,又被認為是潛力極大的朝陽產業。
  好消息是,省林科院與成都中醫藥大學合作,今年已經向全國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提交了第一份花椒藥理成分的標準化研究報告,一旦獲批,花椒藥用的最後阻礙將會被掃除。
  「主要是山椒素,這個是製作麻醉劑的主要成分。」王麗華認為,弄清了四川花椒的藥用價值,距藥用產業化就是一步之遙。
  其次,要做到就近就地加工。「這麼做的好處有兩個。」前述省林業廳負責人認為,就近就地加工可以就近就地吸引貧困人口就業,「因為花椒種植區與貧困地區重合度很高」;其次,把加工基地布局在主產區,可有效減少物流等費用,起到維護花椒收購價格穩定作用。
花椒多嚼
川人吃花椒 人均一年一斤
  麻婆豆腐、火鍋……這些招牌川菜,花椒都是當家調味品。家常菜,也少不了放幾顆花椒。四川人到底每年要消費多少花椒?
  據全省首次花椒市場摸底調查,2016年四川人均消費一斤乾花椒。去年全省花椒產量5.9萬噸,即七成以上是被四川人吃掉了。
  據省林業廳、省林科院組織的監測和估算,每年還有甘肅、陝西等省的花椒流入四川。綜合測算,全年川人吃掉的花椒總量約在4.5萬噸左右。
  監測還顯示,花椒主要是被當做調味品。「最主要的消費場所是火鍋店和川菜館,除了晾曬,幾乎沒有經過加工。」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也表明四川人的花椒消費過於簡單,並沒有開發其他方面的價值。
  花椒,特別是紅花椒,還有藥用及美容功能。中醫認為,花椒溫中散寒,可除溼止痛殺蟲,對腹瀉等腸胃疾病具有治療功效。業界認為,花椒作為藥品、保健品的研發,有著極為廣泛的前景。
  「要改變花椒用途過於單一的狀況,必須在拓展產業鏈、開展深加工上下足功夫。」前述負責人說。
對話
到2022年花椒初加工率不低於60%
對話嘉賓: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農產品加工處處長何開華
  記者:花椒加工布局,我省有沒有規劃?
  何開華:今年8月,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把花椒納入其中。四川農產品加工體系中,食品飲料是支柱,輕工紡織、現代中醫藥是支撐。花椒既可以食用,又有醫藥價值,花椒的深加工將會是農產品加工的一個重點領域。我想,關於花椒加工,它的目標應該與其他農產品一致:到2022年,初加工率不低於60%,加工總產值與種植產值比不低於2.6:1。
  記者:將怎麼扶持四川花椒加工業走向深加工、精品化?
  何開華:思路其實已經很明確,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引導經營主體集中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依託龍頭企業進行深加工。
  我們有具體的扶持措施。去年,漢源的花椒加工企業五豐黎紅食品有限公司進行了一次產品質量升級,省經信委通過項目補貼等方式,給企業下達了獎補資金。今後,只要是川內花椒加工企業進行類似的提質增效,或者設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加工實驗室,都可以享受相關的政策支持。
  我們還會逐步建立花椒的監控體系和質量安全信息發布制度,推動企業建立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本欄撰稿 本報記者 王成棟 朱雪黎本報製圖 朱濉

相關焦點

  • 大荔沙苑紅蘿蔔深加工深加工身價倍增
    國家地標產品;陝西大荔沙苑紅蘿蔔深加工深加工身價倍增【李世居】12月19日,在陝西大荔縣黃花菜集團公司,工人們忙著深加工紅蘿蔔。面對市場的需求,該公司開展沙苑紅蘿蔔「供給側」深加工,投資900餘萬元,購置了有分選,清洗切片,切條,切丁,殺青,裝盤,烘乾完成的一條龍加工的三條生產線,加工紅蘿蔔脆片,蘿蔔丁,蘿蔔乾,蘿蔔飲料,蘿蔔罐頭、蘿蔔醬等系列產品,每天加工紅蘿蔔50噸,讓大荔縣15萬畝紅蘿蔔身價倍增,插上快速發展翅膀。
  • 大蒜深加工延長產業鏈 從粗到精蒜出來的出口紅利
    從粗加工到深加工滿足嚴苛的出口國際標準   「大蒜加工企業最初大多停留在粗加工階段,利潤不高,實現深加工後,帶來的利潤卻是粗加工難以比擬的。」金鄉某蒜片加工出口企業負責人魏立民告訴記者,雖然大蒜加工企業有不少涉及到蒜片、蒜粒和蒜粉的生產,但同樣的產品經過粗加工和深加工就有明顯的不同,「雖然看起來都是蒜粒,但經過粗加工和深加工的蒜粒在質量上大不相同,這些在蒜粒的色澤、大小、水分的含量以及農藥殘留方面都能體現出來。」
  • 本溪做大鋼鐵深加工製品產業
    8月初,本溪經貿洽談團到香港招商取得豐碩成果。**引人注目的是鋼鐵深加工製品項目:籤約項目兩個,合同額600萬美元;協議項目1個,合同額1750萬美元。這讓本溪人又一次感到,鋼鐵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依然是吸引外來投資的法寶,而對鋼鐵深加工 製品產業發展進行全方位的部署與規劃,將促進本溪未來的產業結構加快調整。
  • 加工貿易保稅貨物跨關區深加工結轉的管理辦法解讀
    據統計,全國有一半左右的加工貿易企業涉及深加工結轉業務,2003年,全國加工貿易深加工結轉貿易額達到806億美元,佔全年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的19.9%。在加工貿易量最大的廣東省,七成以上的企業涉及深加工結轉業務。由於其涉及的產品品種多、數量大、企業面廣,改革深加工結轉模式,適應企業生產經營需求,對加工貿易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 消費者偏愛肉類半成品 深加工設備助力企業轉型
    當前,在消費者需求轉向即食、速食類產品的影響下,以羊雜湯、羊肉火鍋等為代表的肉類深加工產業蓬勃發展。  我國南方與北方由於地理環境、人文環境等方面的差異,在美食方面向來有許多不同,不過對於冬天吃羊肉這一點,倒是難得的展現出一致性。隨著近來大雪節氣一過,吃羊肉更顯得愈發急迫。有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羊肉消費量為512.7萬噸,較2015年增長了50多萬噸。
  • 【兩會關鍵詞|深加工】葉千瓊:借力發展中藥材深加工模式 提升附加...
    【兩會關鍵詞|深加工】葉千瓊:借力發展中藥材深加工模式 提升附加值延伸產業鏈 【時間:2018-01-05 09:49:33】【來源:四川新聞網】【編輯:賈洪博】 巴中市政協委員葉千瓊  四川新聞網巴中1月5日訊(兩會報導組)
  • 煤焦油深加工盈利情況好轉
    從2018年煤焦油深加工企業理論盈虧圖分析,二季度深加工企業基本處於虧損狀態,理論上虧損幅度在50-100元/噸,因此深加工企業停工檢修陸續增多。
  • 15噸玉米深加工設備
    玉米深加工設備 產品介紹: 15噸級玉米深加工設備採用幹法玉米脫皮脫胚技術,皮胚脫淨率達到90%玉米加工設備可生產精製玉米粉(口感細膩、純淨,細度可達60~80目)等產品。使用附加設備可以進一步加工成玉米粥片、快餐玉米粉、玉米油、玉米面條等產品。該設備能耗低,裝機功率30kW,自動化程度高、操作可靠方便。產量為400~500kg/h。成品率可達到80%~85%。操作人員2-3名。
  • 五穀粉也算加工食物!?哪些加工食物不發胖
    到底什麼樣的食物算是加工食品?芝麻糊五穀粉也算加工食品嗎?即食雞胸肉算嗎?所有加工食品都不能吃嗎?所以今天就乾脆寫一篇有關於加工食品的吧, 什麼算是加工食品?哪些加工食品一定不要吃,又有哪些可以吃?什麼是加工食品?
  • 東興邊境深加工產業園開工建設
    【原標題】東興邊境深加工產業園開工建設  12月26日,華立·中越跨境產業平臺中國側園區——廣西東興邊境深加工產業園區項目在東興舉行開工暨企業籤約儀式,這標誌著東興邊境深加工產業園區進入實質性開發建設和招商階段。
  • 玉米澱粉深加工項目
    項目名稱:玉米澱粉深加工項目  承辦單位:朝陽縣大平房澱粉廠  項目概況: 玉米營養成份齊全,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主要原料之一-14%,脂肪3.1%-5.7%,18種胺基酸,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玉米籽粒的加工是玉米深加工的核心部分
  • 電熱食品加工設備合格率:從26.2%躍升到96.1 %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電熱食品加工設備主要包括商用箱式電烤爐、商用旋轉電烤爐、商用熱風電烤爐、商用燒烤爐、商用電炸爐、商用電熱鐺、商用電平鍋、商用電爐灶、商用電蒸鍋、商用電煮鍋、商用電開水器和工業電烤爐產品等12個種類,是我國飲食加工和食品加工業最重要的產品,規格品牌眾多,也是廚房必備器具。
  • 【深加工是向現代漁業轉型的關鍵】
    >2019年01月28日 17:23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李勇鋒 編輯:覃心 「廣西水產資源豐富,但缺乏有效引導,沒有形成規模的水產品深加工產業
  • 《海關關於加工貿易保稅貨物跨關區深加工結轉的管理辦法》解讀
    ,海關總署制定《海關關於加工貿易保稅貨物跨關區深加工結轉的管理辦法》,新辦法對1999年《海關關於加工貿易保稅貨物跨關區深加工結轉的管理辦法》做了全面的修訂,並將於3月1日實行。新辦法施行後,加工貿易企業開展結轉的,轉入、轉出企業無需經外經貿主管部門批准,只需經主管海關備案後,就可辦理實際收發貨及報關手續。本文擬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解讀。  一、結轉的定義  《辦法》第二條:「本辦法中的加工貿易保稅貨物跨關區深加工結轉是指加工貿易企業將保稅進口料件加工的產品轉至另一直屬海關關區內的加工貿易企業進一步加工後復出口的經營活動(以下簡稱「結轉」)。」
  • 濟南市商河縣建設全省規模最大的大蒜深加工專業園區
    據了解,濟南大蒜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示範園是全省規模最大的大蒜深加工專業園區,主要業態是大蒜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採用國內先進的高標準生產線,完成大蒜切片加工,引進大蒜酵素提取、大蒜精油加工等企業進行大蒜精深加工,包括加工環節的全產業鏈,從規模和技術上看是全省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園區。
  • 椰子水、椰子油等深加工「網紅」產品 期盼「海南造」
    熱作深加工「網紅」產品期盼「海南造」  海南日報記者王玉潔 實習生劉妞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網購節來臨,在各大購物網站的滾動頁面上,初榨椰子油護髮護膚精油、維他coco椰子水、乳膠枕頭床墊等產品霸屏,成為「網紅」產品。
  • 河北承德:杏仁深加工企業生產忙
    這是1月5日拍攝的承德縣一家杏仁深加工企業的杏仁露生產車間。小寒時節,河北省承德市杏仁深加工企業迎來生產和銷售旺季。承德市杏仁資源豐富,當地採用杏仁快速脫苦、超細研磨等工藝,加工成杏仁露等產品,讓小的杏仁成為高附加值的產品走進千家萬戶。新華社發(劉環宇 攝)1月5日,在承德縣一家杏仁深加工企業,員工在杏仁脫苦車間查看杏仁質量。小寒時節,河北省承德市杏仁深加工企業迎來生產和銷售旺季。
  • 從「來料加工」到「進料加工」 寧波海關助力企業轉型
    從「來料加工」到「進料加工」 寧波海關助力企業轉型
  • 中國林蛙油深加工
    一、項目概況1、項目名稱:中國林蛙油深加工5、合作方式:(1)擬選場地及所需用地面積:該項目在清源縣健康食品加工園區>3、所有制形式:私營4、經營範圍:生產、加工
  • 科普:深加工食品可能使人更容易發胖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加工好的食品吃起來方便快捷。但一項新研究表明,它們可能會「誘使」人們吃得更多,從而導致超重和肥胖。這項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下屬的國家糖尿病、消化系統疾病和腎病研究所進行的研究,首次通過隨機控制實驗來觀察深加工食品對人們進食的影響。該研究體系定義的深加工食品指的是含氫化油、高果糖玉米糖漿、調味劑和乳化劑等食品工業中常見添加成分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