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花椒第一省」,延伸產業鏈、發展深加工勢在必行
食用
做火鍋、川菜佐料熬製花椒油,為川菜的主要配料可作為主要原料,加工成方便麵等速食品的配料
藥用
富含山椒素,是製作麻醉劑的主要成分
富含亞麻酸,可有效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是中醫治療腹瀉等疾病的主要藥物之一
保健品
可開發成飲品、飲片用於中老年人心腦血管保健、腸胃保健
日用品
可作為主要原料之一
製成洗髮水、洗手液、清涼油等化工產品
「忙得很,在研究花椒中有哪些成分,能治療哪些疾病。」11月21日傍晚,採訪進行不到五分鐘,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吳純潔就被助手們喊走。
去年,他帶領的團隊研發成功了花椒醯胺類物質分離方法,被視為花椒藥理性研究的一大突破。看來,花椒從廚房進到藥房,又往前走了一大步。
製作麻辣火鍋,不是四川花椒唯一的用途。打造「花椒第一省」,延伸花椒產業鏈、發展深加工,是必須解決的課題。
往哪個方向延伸產業鏈
全省花椒加工企業94家
在藥品保健品生產上仍是空白
「指望每斤花椒都能賣上三萬元,那肯定不現實。但要搞好了加工,附加值是很大的。」看了本報昨(22)日的本系列報導後,趙躍軍主動聯繫記者,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這位四川洪雅縣么麻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早已嘗到花椒加工的甜頭。
趙躍軍舉例,藤椒(青花椒的一種)的鮮果售價只有14元/斤,如果加工成藤椒油,利潤起碼增加15%左右。更進一步,做成方便麵配料等,利潤率則會提升至20%以上。
記者多方走訪了解到,經初加工後,花椒的價格往往會上浮10%—20%左右。
「么麻子的加工能力是5000噸/年,是四川最大的花椒加工企業,也算是加工程度比較深的了。」省林業廳產業處調研員秦茂說,目前尚無法統計全省花椒的加工產能。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四川花椒加工比例不會超過15%;已有的加工企業(含有加工能力的合作社)共計94家,均以初加工為主,產品主要是花椒油和花椒粉。
「我們也是初加工為主。」趙躍軍坦言,通過市場分析發現,公司的系列產品中,用鮮藤椒加工的食品利潤空間最高。而對比省外,如開發成藥品、保健品,利潤空間則會更大。
但遺憾的是,省林業廳的調查顯示,全國花椒種植第一、產量第三的四川,在花椒藥品、保健品的加工生產上仍是空白。
在哪些地方布局深加工
重視花椒藥用價值
就近就地加工
「不管是著眼當下還是今後,都要早一點著手。」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認為,即便產銷兩旺、市場危機遠未到來,但深加工的布局已經是刻不容緩。
根據此前摸底,去年,加上外省入川花椒,四川每年加工、消費、出口的花椒總量為10萬噸。隨著近年來種植的花椒將陸續進入豐產期,四川花椒乾果產量在2022年前後會達到30萬噸,其中保鮮難度較大的青花椒產能將會超過20萬噸。
加工業該如何布局?「首先要跳出『花椒就是調味品』這個刻板印象,尋找其他的用途和價值,特別是要重視其藥用價值。」省林科院實習研究員王麗華說,花椒,特別是紅花椒的藥用價值早已被證明。而生物醫藥,又被認為是潛力極大的朝陽產業。
好消息是,省林科院與成都中醫藥大學合作,今年已經向全國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提交了第一份花椒藥理成分的標準化研究報告,一旦獲批,花椒藥用的最後阻礙將會被掃除。
「主要是山椒素,這個是製作麻醉劑的主要成分。」王麗華認為,弄清了四川花椒的藥用價值,距藥用產業化就是一步之遙。
其次,要做到就近就地加工。「這麼做的好處有兩個。」前述省林業廳負責人認為,就近就地加工可以就近就地吸引貧困人口就業,「因為花椒種植區與貧困地區重合度很高」;其次,把加工基地布局在主產區,可有效減少物流等費用,起到維護花椒收購價格穩定作用。
花椒多嚼
川人吃花椒 人均一年一斤
麻婆豆腐、火鍋……這些招牌川菜,花椒都是當家調味品。家常菜,也少不了放幾顆花椒。四川人到底每年要消費多少花椒?
據全省首次花椒市場摸底調查,2016年四川人均消費一斤乾花椒。去年全省花椒產量5.9萬噸,即七成以上是被四川人吃掉了。
據省林業廳、省林科院組織的監測和估算,每年還有甘肅、陝西等省的花椒流入四川。綜合測算,全年川人吃掉的花椒總量約在4.5萬噸左右。
監測還顯示,花椒主要是被當做調味品。「最主要的消費場所是火鍋店和川菜館,除了晾曬,幾乎沒有經過加工。」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也表明四川人的花椒消費過於簡單,並沒有開發其他方面的價值。
花椒,特別是紅花椒,還有藥用及美容功能。中醫認為,花椒溫中散寒,可除溼止痛殺蟲,對腹瀉等腸胃疾病具有治療功效。業界認為,花椒作為藥品、保健品的研發,有著極為廣泛的前景。
「要改變花椒用途過於單一的狀況,必須在拓展產業鏈、開展深加工上下足功夫。」前述負責人說。
對話
到2022年花椒初加工率不低於60%
對話嘉賓: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農產品加工處處長何開華
記者:花椒加工布局,我省有沒有規劃?
何開華:今年8月,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把花椒納入其中。四川農產品加工體系中,食品飲料是支柱,輕工紡織、現代中醫藥是支撐。花椒既可以食用,又有醫藥價值,花椒的深加工將會是農產品加工的一個重點領域。我想,關於花椒加工,它的目標應該與其他農產品一致:到2022年,初加工率不低於60%,加工總產值與種植產值比不低於2.6:1。
記者:將怎麼扶持四川花椒加工業走向深加工、精品化?
何開華:思路其實已經很明確,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引導經營主體集中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依託龍頭企業進行深加工。
我們有具體的扶持措施。去年,漢源的花椒加工企業五豐黎紅食品有限公司進行了一次產品質量升級,省經信委通過項目補貼等方式,給企業下達了獎補資金。今後,只要是川內花椒加工企業進行類似的提質增效,或者設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加工實驗室,都可以享受相關的政策支持。
我們還會逐步建立花椒的監控體系和質量安全信息發布制度,推動企業建立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本欄撰稿 本報記者 王成棟 朱雪黎本報製圖 朱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