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病應遵循優質低蛋白飲食法

2020-12-22 騰訊網

談到腎病,大多數人都知道要控制飲食,其中最基本應該低鹽低脂飲食,因為鹽攝入、脂質代謝的紊亂均可以加重腎臟負擔,通常建議每日鹽攝入6克以下,但如有水腫或高血壓,可最低至每日3克。

除了低鹽低脂,還有最重要的一項是優質低蛋白飲食,患者應該限制膳食中蛋白質攝入量,並儘可能提高優質蛋白質的比例,至少達到攝入總量的50%~70%。

雖然要限制蛋白質攝入量,但是能量攝入還是要充足,每日應攝入30-35千卡/公斤×體重,全日提供的優質蛋白質食品應均分在三餐中,這樣既能減輕腎臟負擔,又可以保證身體更好地吸收利用。

「限制蛋白質飲食」是治療慢性腎臟病,特別是慢性腎衰竭的一個重要環節。低蛋白飲食可以減少尿液中蛋白質的排出量,減輕腎臟蛋白質、胺基酸代謝的負擔,延緩腎功能減退的速率,推遲進入透析的時間。

不過,低蛋白飲食不是不能食用蛋白,而是既要保證蛋白攝入適量,不引起營養不良,又不給腎臟造成太多負擔,只是要比正常攝入標準偏低。

那麼慢性腎臟病飲食對蛋白質的要求有哪些?其實人體攝入的蛋白質主要來源於膳食,患者應當合理組合穀物和豆類攝入。

植物蛋白質主要是穀物和豆類,穀類蛋白質含量約為10%,蛋白質含量不高,但由於我國膳食模式的特點,穀類仍然是我國居民膳食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組成也比較合理,是植物蛋白質中的優質蛋白質。

另外,動物蛋白質,所含必需胺基酸種類齊全,這類食物如:蛋清、牛奶、牛肉、家禽、魚等,營養價值優於植物蛋白質。蔬菜及水果都含有大量水分,但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很低,因此不能作為蛋白質的來源。

具體來說,可利用的蛋白質來源如下:

肉類(動物蛋白)

腎功能衰竭患者,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因其在體內可代謝產生一些含氮廢物,並通過腎臟隨尿排出。這並非不吃肉類,正相反,肉類、雞蛋、牛奶中含有的是高生理價值蛋白質,被人體吸收利用的程度高,是必須攝取的。動物蛋白中含必需胺基酸較多,生物利用度高。只要每天攝取量不超過建議的分量就行。

蛋類

雞蛋所含蛋白質是我們身體最需要的完全蛋白質,其中的脂肪、鐵、鈣,也容易被身體吸收利用。雞蛋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B1等,都是我們身體迫切需要而且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

豆製品

傳統觀念認為豆製品為植物蛋白,腎功能衰竭患者不能吃。但近年來研究顯示大豆蛋白為高生物價完全蛋白,消化吸收率達84%~98%,並且相對於動物蛋白,大豆蛋白對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沒有明顯影響。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目前並無特殊或者可治癒腎病的「神藥」,尤其各大廣泛宣傳的無良網站,所以大家不能隨意聽信或者迷信廣告,科學治療、科學保健、科學養生才是最重要、最有效的辦法。」

相關焦點

  • 慢性腎病的2大飲食原則--中國數字科技館
    根據國家衛計委出臺的《慢性腎病飲食指導》(以下簡稱《指導》),其中兩大原則最為關鍵,有需要的人不妨看看。  限制蛋白質飲食:「5個1」法《指導》:慢性腎病1~2期患者,不論是否患有糖尿病,蛋白質攝入推薦量為0.8~1.0克/千克體重/天(含0.8克/千克體重/天)。
  • 腎病患者的疑惑:到底怎麼才算「低蛋白飲食」?
    常有腎病患者發出這樣的疑問:「慢性腎病患者要求低蛋白飲食,那每天要吃多少蛋白質才算是『低』呀? 蛋白質分成兩種,一是動物蛋白,二是植物蛋白。而慢性腎病患者要求的是低蛋白飲食,為了可以補充體內蛋白質所需,又不能加重腎臟的負荷,因此在攝入蛋白質時以優質蛋白為主,即動物蛋白為主,比如瘦肉、牛奶、雞蛋、瘦肉、牛奶、魚類等。值得關注的是,在慢性腎病患者的「低蛋白」飲食中,優質蛋白必須佔一半以上。為什麼要低蛋白飲食?在慢性腎臟病的治療中,控制飲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吃飽了會加速腎病發展?其實,低蛋白飲食並非不讓腎友吃不飽!
    周遜 腎內科主任都知道腎病患者需要控制飲食,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尤其不能高蛋白飲食,當慢性腎臟病(CKD)發展到了CKD 2-5期或慢性腎功能不全(CRF)階段,則還需優質低蛋白飲食,即不僅不能超量攝入食物中的蛋白質,而且還必須嚴格限制蛋白質總攝入量
  • 慢性腎病患者能吃豆製品嗎?
    大豆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有很多人都喜歡吃豆製品,但是民間一直流傳著「慢性腎病患者不能吃豆製品」的說法。這種說法有道理嗎?慢性腎病患者真的不能吃豆製品嗎?為什麼會有「慢性腎病患者不能吃豆製品」的說法呢?
  • 腎病水腫、腎衰尿毒症肌酐高應該怎麼吃
    慢性腎病腎病治療中分為治和養,而這個養其中就包括了吃,吃好,對於慢性腎病患者能起到一定治療和幫助作用。  首先,所有的慢性腎病患者應該遵循:  一個原則:「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飲食原則,血糖和尿酸高,還應該注意低糖和禁嘌呤飲食。
  • 腎病症候群最佳飲食是什麼
    腎病症候群最佳飲食是什麼一、腎病症候群蛋白轉陰,浮腫病友飲食1、鈉鹽攝入:相信大家都知道,鹽分納入過多的話會導致身體的水腫,這個時候應進低鹽飲食,以免加重水腫,一般以每日食鹽量不超過2g為宜,禁用醃製食品,少用味精及食鹼,浮腫消退,血漿蛋白接近正常時,可恢復普通飲食。
  • 濮陽哪家中醫院看慢性腎病比較有名?
    核心提示:腎病在我國是屬於發病率比較高的疾病,調查表明,我國約有百分之十的人患有慢性腎病。而慢性腎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就可能慢慢變成尿毒症。腎病在治療的同時,還要注意飲食上的問題,如果飲食不恰當,不僅影響治療,還可能加重病情。
  • 慢性腎臟病除了限鹽、限制蛋白質外,為何還要低磷飲食?如何做到?
    60年代以前,慢性腎臟病營養治療僅限於應用傳統的低蛋白飲食,這種治療可使尿毒症患者的臨床症狀獲得短期緩解。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在低蛋白飲食的基礎上,必需胺基酸、酮酸、低磷飲食的治療應用於臨床,使營養療法的療效顯著提高。
  • 蝦和三文魚是優質蛋白,是不是所有腎病患者都適合?
    大夫:蝦,三文魚跟肉一樣都是優質蛋白,但是對於慢性腎臟病人來說,長期高蛋白飲食會導致腎臟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增加進而加重腎功能惡化。   那是不是所有蛋白質都是優質蛋白呢?不是的。蛋白質分為優質蛋白和非優質蛋白。   優質蛋白是指蛋白質中的胺基酸利用率高,各種胺基酸的比率符合人體蛋白質胺基酸的比率,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稱為優質蛋白質。   那優質蛋白都包括那些食物呢?
  • 尿蛋白的日常飲食應注意哪些事情?
    1.低鹽低脂  限鹽:腎病如出現浮腫或高血壓時,應限制食鹽用量,一般日攝鹽量以2—4g為宜。因為低鹽飲食有利於避免水鈉滯留,防止加重水腫及高血壓。  低脂:脂肪可致動脈硬化,而腎病本身就是腎臟動脈硬化的表現,因此我們應多採用植物脂肪,少食動物脂肪,並將每日植物油攝入量控制在60—70g以下。
  • 患有腎病必須堅持個體化飲食原則,可惜,不少腎友吃錯了!
    IgA腎病患者,有的有水腫、有的沒有水腫、有的伴有高血壓、有的有血尿酸升高、有的已經出現血肌酐升高、有的容易出現高鉀或低鉀血症等,這些患者的飲食都不可能一樣。因此,結合到某一位腎病患者,其飲食必須堅持個體化飲食原則。下面介紹一下腎友最容易吃錯的四種情況,不僅不利於腎病康復,反而會越吃越壞。
  • |沙坦類|蛋白|藥物|水腫|腎病|皮質|-健康界
    尿蛋白治療相對來說比較複雜一些,總的來說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一般治療,適當休息,避免到公共場所和預防感染,病情穩定者可以適當活動,防止靜脈血栓的形成,給予正常量,每天0.8到1.0每公斤體重的優質蛋白,同時熱量攝入要保證每日不應少於
  • 蛋白尿用中醫治療怎麼樣?蛋白尿的有效護理方法
    2、補腎固澀法:腎主固澀,腎虛造成精微不固,出現蛋白尿。患者表現腰酸,下肢酸軟,乏力,脈沉弱無力。並有滋腎補陰和溫補腎陽的區別。可見於慢性腎炎、腎病症候群、隱匿性腎炎、高血壓腎損害、老年腎病等。   3、清熱解毒法:熱毒侵襲,可出現蛋白尿。患者見咽喉腫痛,皮膚瘡癤,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脈數。多見於慢性腎炎急性發作、急性腎炎或腎病症候群的復發。
  • 腎病飲食5項原則,涵蓋全部忌口食物,值得收藏
    腎病朋友們經常會看到自己的醫囑中寫到:「低鹽低脂優質低蛋白飲食」,如果是腎功能已經受損的患者,還會看到升級版的「低鹽低脂低磷低鉀優質低蛋白飲食」。很多患者都不明白:這麼多繞口的「低」,到底是讓我咋吃?這是腎病的飲食原則,叫做「5低」。
  • 慢性腎病患者,多吃水果對身體好,醫生提醒:這種情況,要管住嘴
    很多朋友可能還不知道,慢性腎病的發病率是很高的。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中國人慢性腎病的患病率大致在11%-13%之間,計算下來腎病患者的總人數不會少於1億人。近年來,高血壓和糖尿病成為造成慢性腎損傷的主要原因,也是眾多慢性腎病患者的重要來源。
  • 糖尿病 腎病患者的飲食治療法?
    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控制血糖、血壓、血脂,飲食治療,以及發展至腎衰竭期的透析及腎移植等,下面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下糖尿病腎病的飲食治療[1]:1、優質低蛋白在糖尿病腎病早期即應限制蛋白質攝入量
  • 得了慢性腎炎,就一定會尿毒症嗎?
    如果已經表現為腎病症候群(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的話,腎功能惡化的速度更快。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平均6~7年就會發展成尿毒症。2、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進展最快。目前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措施,大概10年就會發展成尿毒症。
  • 壁虎醫生:慢性腎臟病飲食注意事項指南和食譜……
    寒流來了不用怕,蔥姜蒜齊力護駕 腎病專家認為,改變飲食有助於保護腎臟。飲食還可以幫助控制其他健康狀況,如糖尿病和高血壓,而這可能導致腎病問題。 如果你有腎病,你需要密切關注你吃什麼,喝什麼可以保持健康。腎病醫生可以專門制定腎病飲食方案,但患者本人應該了解一些腎病飲食的基本原則或注意事項。
  • 慢性腎病患者謹記不能吃這7類食物
    慢性腎病危害著我們的健康,如果我們一旦發現自己患了慢性腎病,那麼一定要及時的就醫,除此之外在飲食上也需要多加的注意,有幾類食物是不能吃的,那麼你知道哪些是不能吃的嗎?下面小編就為您一一介紹。
  • 這些指標預示腎功能下降,恐患慢性腎病,啥時候透析?醫生告訴您
    尿中有蛋白應考慮腎病通過腎小球濾過率也可以判斷是否有慢性腎臟疾病,如果濾過率連續三個月低於60ml/min*1.73㎡,就可能是慢性腎病了。其次,判斷腎臟疾病還可以通過尿液中的蛋白含量,一般來說人體除去劇烈運動、大量進食蛋白等生理性尿蛋白外,一般24小時尿液中的蛋白含量不會超過150mg,超過就應該考慮是否有慢性腎病,表示腎臟可能受到損傷。此外,尿中如果發現了血,那麼也可能是腎臟的早期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