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呈半島型地貌,海岸線長達四百多公裡,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構成了霞浦獨特的地理風貌。
霞浦縣境內有霞浦江和霞浦山,「海中有青、黑、元、黃四嶼,日出照映,江水如霞彩」,因此而名霞浦。
霞浦的海洋資源特別豐富,海水養殖和捕撈量名列閩東各縣市之首,有「八閩海鮮出霞浦」之美譽,號稱中國刺參之鄉、海帶之鄉和紫菜之鄉。
霞浦獨特的地理風貌,與海耕海殖的海洋文化藝術相融合,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灘涂。
霞浦號稱國際灘涂攝影基地,各地遠道而來的遊客和攝影愛好者,絡繹不絕。
霞浦人民經年累月養殖海產,種類包括魚類、蝦蟹類、貝類、藻類等,形成了豐富深厚的養殖文化與景觀,灘涂養殖場面,蔚為大觀。
霞浦縣溪南鎮東安村等地,是欣賞拍攝海產養殖場面的好地方,場面龐大,氣勢恢宏。
海上漁村東安村,有島名叫東安島,周圍有10多萬個海產網箱,串連為海上漁排。
成千上萬的漁民,就居住在漁排上的木屋裡,構成了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大城鎮,因此被稱為中國的「海上威尼斯」。
東安漁排,延綿不見盡頭,網箱羅列,漁船往來穿梭於漁排之間,溫馨、靜謐而有生命力,仿佛海上田園風光。
霞浦的漁排就是如此的壯觀。
霞浦縣沙江鎮有個臨海而居的古村落,名叫沙江村。
沙江村前的兩條漁船航道,把村莊與竹江島相連,並且通向大海,航道由竹竿穿插而成,呈S型,因此而名S灣。
2016年巴西裡約奧運會的開幕式宣傳片,曾經來此取景,彰顯海洋文化。
當地為了方便遠道而來的遊客拍照攝影,專門修建一幢高樓,並在房頂建了觀景平臺。
三沙鎮小皓沙灘,左右兩邊都有山坡,是霞浦縣風景度最好的一片沙灘。
由於特殊的地理條件,小皓沙灘的潮水呈S形,潮水與沙灘的紋理,以及漁船來往,各地攝影愛好者慕名而來。
霞浦縣鹽田鄉鵝灣村溼地紅樹林,面向大片灘涂和海灣,遠山近水,煙波浩渺,船家,漁人,紅樹點綴,如仙境般,如夢似幻。
無論清晨、黃昏、晴天、陰雨,也無論潮起、潮落,總會給攝影人不一樣的驚喜,濃妝淡抹總相宜,成為霞浦的攝影主題之一。
霞浦縣牙城鎮渡頭村,楊家溪榕樹群,虯枝伸展,遮天蔽日,據稱是全球緯度最北的古榕樹群。
榕樹下,一對老村民,戴著鬥笠,披著蓑衣,扛著鋤頭,牽著牛,挑著桶,夫唱婦隨、男耕女作,田園牧歌,恬淡而溫馨。
霞浦縣溪南鎮白露坑村半月裡,迄今有300多年的歷史,是一座純畲族村,也是我國五大畬族文化村之一。
半月裡畲族古村,因村居形似月牙而得名,環境古樸靜謐,山清水秀,村頭數百年的古榕樹,盤龍虯曲、枝繁葉茂、遮天蔽日。
霞浦縣長春鎮的北兜沙灘,三沙鎮的花竹村,是欣賞海上日出的好地方。
北兜沙灘,總長約3公裡,是拍攝海上日出和漁民趕海歸來的主要拍攝景點,還有漁家姑娘編織、修補漁網等勞動場景可供拍攝。
三沙鎮的花竹村,居高臨下,鳥瞰大海,魚排木屋、島嶼帆影,水天相連,攝人心魄。
只可惜我們去的時候,天氣不給力,雲層太厚,錯過了霞浦海上日出之緣。
留個念想,有緣再向霞浦行!
錯過了的海上日出,我們在高速公路虎嶼島服務區,卻意外目睹了霞光萬丈。
霞浦之行,全景錄。
有緣再向霞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