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浪費食物的時候,全球有8.8億人正在忍飢挨餓 | 各國拯救剩食大作戰

2021-01-13 丹尼爾先生

有溫度 有深度 有廣度

就等你來關注



主編:丹尼爾 | ID:MRDANIEL777

編輯:耀勻 | 圖:Google

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



「聯合國糧食危機報告」指出,全球仍有53個國家的1.2億人,處於重度飢餓狀態。還有42個國家的1.43億人,距重度飢餓僅一步之遙。 


進入2020年,由於疫情的肆虐等各種天災人禍,全球糧食儲備降至歷史最低點,更多低收入國家的民眾,即將陷入更為深重的飢餓和貧困之中。然而諷刺的是,我們一方面面臨糧食不足引發的溫飽問題;另一方面,卻又煩惱著食物過剩而導致的巨大浪費。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浪費的食物近13億公噸。在發達國家,食品丟棄量比10年前增加了50%。每年糧產1/3被肆意浪費(價值1萬億美金),同時,全球每天約8.8億人挨餓。


圖片:crscp


這些食物大多因為過了保質期、相貌或包裝不佳等因素,導致被「丟進垃圾桶」的悲慘命運。而如果僅將其中的1/4回收或有效利用,就足以讓9億人飽足。央視報導,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食物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


有什麼方式,能夠解決這種巨大的反差,縮減貧富,讓珍貴的食物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本期特別聚焦幾個國家幾個著名的案例,但願能給更多人帶去啟發,也願更多人發起/參與這樣美好的事。



雖然大家知道,超過保存期的食品不一定腐壞,但出於健康原因,會選擇將食品丟棄。然而,這些看似「不好」的食物其實並未腐壞,其中大多數可以正常食用。


事實上,對於連維持基本溫飽和生存,都成問題的貧民而言,這已經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三餐,以及遙不可及的珍饈美味了。


如果能夠將雖然超出保存期,但品質完好的食品充分發揮效益,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受益,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嗎?


全世界陸續有很多人注意到食物過剩的狀況,為了讓這些食物再次發揮功效,他們開啟了全新的商業模式 ——「剩食超商」。






丹麥 WeFood

全球首家「剩食超市」


「剩食超市」的計劃,最初在2015年,由丹麥當地非盈利組織丹麥教會(Dan Church Aid)發起。


提議後雖然引發一定的法律爭議,但依舊獲得了丹麥食品部長 Eva Kjer Hansen 的讚許和推動,她強調,食物浪費已經到了荒唐的地步。


被拋棄的食品就等於被浪費的珍貴資源,畢竟在那麼多的過期食品當中,絕大多數都是仍能食用的食品。


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浪費,Dan Church Aid 在一年的時間裡,不斷通過各種渠道,推廣「剩食再利用」的理念,向民眾普及這些食品的安全性,以及社會效益。


經過不懈努力,2017年,終於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開幕了世界首家「剩食超市」WeFood —— 專門販售包裝損毀、即將或剛過期的食物,包括玉米片、通心粉以及各種包裝食品和蔬果。


WeFood 與當地各大連鎖超市、餐廳、多家進口商合作,志願者直接從這些供應商挑選適合食用的食物,收集起來並上架至 WeFood 販售,由於商品來源取決於供應商的供貨,所以每天的商品皆不同。


WeFood 售賣的食物雖然過期,但經鑑定並不影響食用,而且價格極其低廉。這樣一來可以減少浪費,二來可以讓低收入人群,有機會以極低的價格買到需要的食品,可謂一舉兩得。


WeFood 不僅面向預算有限的低收入人群,更歡迎有環保意識的顧客,WeFood 賺取的利潤全數捐獻給慈善企業。



WeFood 開幕當天就獲得巨大成功,人們在店門口大排長龍,貨架上的東西幾乎一掃而空。丹麥王妃和糧食環境部長等人也特別到場,為有如此卓越理念的超市,表示支持和鼓勵。



WeFood 將所得盈利悉數捐贈給各種慈善機構,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度過生命中的艱難時刻。在協助社會弱勢群體,以及減少物資浪費領域,發揮著難以估量的價值。


過期食品能否食用,依舊備受爭議,這也是該項目能否推廣的關鍵。對此有專業人士指出,保質期只是商家給消費者的建議,大部分略過保質期的食物也可放心食用,並不影響健康。


如何減少生活中不必要的浪費,讓更多食品發揮應有的價值,給有需要的人帶來生活切實的改變和幸福感,也是 Wefood 真正的價值所在。






垃圾食品咖啡館

用丟棄食品製作的珍饈美味


許多致力於解決貧窮飢餓、食品浪費的人們,也通過再加工解決問題。英國利茲阿姆雷區就有一家「垃圾食品咖啡店」的餐廳,使用剛過期或品相不佳的食物製作菜餚。



食物原材料來源於超市倉庫,或田間地頭的廢棄農產品,志願者每天為顧客提供不重樣的菜單,通常包括肉類和蔬菜,有時也有三明治和甜點。



菜餚質量高得驚人:從咖喱雜蔬、手撕豬肉沙拉、什錦雞肉飯、果仁巧克力泡芙等家常美味,到魚子醬、松露、煙燻鮭魚、龍蝦等昂貴食材,大多是由垃圾食品咖啡館的200名志願者,從超市倉庫、或農場地裡收集材料烹製的。



英國《獨立報》稱,外出度假的人們,經常會將冰箱吃不完的食材送來,而當地餐廳會捐贈當天沒賣完的鮭魚、扇貝甚至牛排,就連明星也會將派對後的多餘食物送到這裡。



「超市是浪費最嚴重的地方,整瓶的特級橄欖油、葡萄酒和魚子醬都被拋棄。看到他們扔掉食物,我們就等個10分鐘,然後去把它們撿回來。超過90%的東西是非常好的。」


由於英國法律禁止售賣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因此咖啡館並不定價,顧客可隨心支付,甚至可以通過洗碗掃地來「抵債」。


這些食物並非「專供」窮人,而是平等地聚集了從無家可歸者,到社會名流的各色人等,但低收入者是主要群體。


如今,全球範圍內已有約120家咖啡館加盟「真正垃圾食品計劃」 Real Junk Food Project,分布在澳大利亞、巴西、瑞士、南非、印尼、法國、韓國、美國和奈及利亞。這一計劃於2013年建立以來,已經拯救了大約600噸食物。


不過,計劃也遇到了不少阻力。Adam Smith 告訴《獨立報》,「許多人看不起我們,一家知名超市的經理曾將唾沫吐在我臉上。他們認為如果顧客能免費得到食物,就不會掏錢了。它們盡最大努力阻止我們『攔截』過期食物,甚至往垃圾箱裡倒漂白劑。」


不過,最終人們開始意識到這是一個嚴肅的組織。我們應該將多餘的食物分給飢餓的人,而不是扔掉,這個全球性問題有著巨大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意義。


英國《獨立報》坦言,通過社會企業來幫助窮人,不僅不會帶來羞恥感,還能提供營養更豐富的飲食。






德國 The Good Food

讓「廢棄農作物」重回餐桌


無獨有偶,在德國也有一間專門收集「廢棄農作物」的專賣店 The Good Food。


The Good Food 的貨品,大都來自周邊的農田,許多農作物因為形狀不佳、顏色不漂亮而無法正常販售,原本這些「廢棄的農作物」都要被丟棄,現在則有了重生的機會。



創辦人 Nicole Klaski 表示,一開始只是小範圍和熟識的農夫進貨,收取他們準備丟棄的品相不佳的農產品。但商品上架到 The Good Food 意外受到歡迎,常常供不應求,因此廣招農夫加入,拯救更多被廢棄的農作物。 


Nicole 認為,大多數前來消費的顧客,都抱有與他們相同的環保理念,來到店裡消費不僅僅是購買食物,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作為德國首家專售「廢棄農作物」的超市,與一般商店獲利模式不同,The Good Food 賣的是「不浪費的價值觀」。除了致力於減少食物浪費外,還希望帶來更廣泛的社會效應,讓公眾思考「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澳大利亞 OzHarvest 

你可以隨便拿,也鼓勵捐贈


從外觀看,澳大利亞的 OzHarvest 超市跟普通超市沒什麼不同。而最大的不同,就是這家超市沒有任何標價,意味著你可以自由拿架上的新鮮蔬果,或各類加工食品,不用付錢,或者你想付多少都可以。


OzHarvest Market 搜集一般超市或商家,過了賞味期限,卻仍能食用的食物。有些物品會稍有瑕疵,可能是超市剩下的「殘次品」,或者其他商家的贈品。同時,也接受因商業原因如更換包裝、錯誤訂購所造成的剩食。



那些帶疤的蘋果,包裝被磕壞的食物,形狀不規則的蔬菜... 這些物品的食用性和功能性都是完好的,既沒有腐壞也絕非粗製濫造,只是被嫌棄或不重視罷了。

OzHarvest 的商品皆無標價,並放置「拿你所需,給你所有」「Take What You Need, Give If You Can」的標語牌,只要有需要即可拿取架上的食物,再視自己的能力支付。

反之,顧客也能向超市捐出過剩但仍能食用的食品,給予需要的人。每份捐獻的錢, OzHarvest 都將供應給需要的群眾。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澳洲的「浪費食物」現象同樣極其嚴重。每年都有多達400萬噸食物被扔進垃圾場。澳大利亞因為食品浪費現象,每年至少損失200億澳幣。


諷刺的是,在澳大利亞食物銀行發布的飢餓報告指出,依然有許多澳大利亞人,每月都必須接受食物救濟才能維持基本溫飽。



OzHarvest 創辦人 Ronni Kahn 早在 2004 年就開始一連串「拯救剩餘食物大作戰」,她從澳洲各大食品通路「搶救」可以食用,但即將被銷毀的過期良品,將這些食物收集整理後,分送給澳洲 900 個慈善機構。



除此之外,Ronni Kahn 也收集航空公司剩下的飛機餐,光從布裡斯本機場就能收集約400 公斤的食物,在2小時內將食物送到慈善機構,供給無家可歸的人們食用。



2年時間,OzHarvest 拯救超過2萬噸食物免於浪費。還致力於修改法律條款,讓更多企業和組織,能夠順利捐獻剩餘的食物給慈善機構,鼓勵大家珍惜和善用每份食物。



Ronni Kahn 表示開設 OzHarvest 的初衷不僅在於減少食品浪費,幫助有需要卻經濟困難的人們。更希望藉此喚起社會對食物的珍惜,讓大家都能享受到便利和實惠。


這裡的工作人員都是志願者,每個人都有著同樣的目標和使命感。走進店裡,能夠感覺到他們的愛心和熱情。你可以自由挑選,但也請只拿自己需要的,同時把機會分享給其他人。記得為了保護環境,請帶上購物袋。


你可以很有錢,但請不要浪費自然資源。


現在的生活,已經比之前有了質的飛躍

但根據總理報告,中國仍有六億月收入

不足千元的同胞,依然在為生存而掙扎






只有我們每個人,節制無限增長的欲望

都為減少浪費,做出自己的改變

只買真正需要的東西

未來才有可期



愛爾蘭創意公益廣告

看完你還會浪費嗎?



1. thisismold|THIS FOOD WASTE SUPERMARKET AIMS TO BE YOUR 「FIRST STOP」 FOR GROCERIES2. npr|Denmark's New Grocer Is Selling Expired Food, And It's A Hit3. tiredearth|Real Junk Food Project Turns Supermarket Waste into Tasty Meals
4. EveningPost|There is no shortage of food' says Real Junk Food Project founder5. CISION|UK's Real Junk Food Project Is in Serious Jeopard6. express.de|「The Good Food」 In diesem Laden zahlt jeder, was er will – und tut dabei 7. Gutes!Forbes|TASTE IT, DON』T WASTE IT8. fluxfm.de|Reste-Supermarkt The Good Food9. family Inspiration Daily|Pay What You Want- Sydney's Cheapest Supermarket10. Stuff|Pop-up supermarket lets shoppers pay what they can

© Copyright

丹尼爾主編作品 | 盡情分享朋友圈 | 轉載請聯繫授權






請人公告


「丹尼爾工作室」正在持續請人,申請全職的,請在後臺輸入「招人」;申請兼職的,請在後臺輸入「全球招募」。請按要求,發送郵件給我們。誠邀海內外各路英雄豪傑的加入,尤其歡迎身懷絕技的精緻的利他主義者。


 

- 溫馨提示 -


微信又改版了,為了不失聯走散

大家可以根據下面圖中的小教程

點亮公眾號星標,和文章的在看

這樣就可以第一時間看到更新啦




相關焦點

  • 忍飢挨餓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忍飢挨餓,忍受飢餓。形容極其貧困。出自: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14回:「忍飢挨餓進廟殺僧,少水無茶開門揖盜。」近義詞有:忍飢受餓,反義詞有:酒足飯飽,忍飢挨餓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貧困。忍飢挨餓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忍飢挨餓(rěn jī āi è)成語釋義:忍受飢餓。
  • 「剩食PARTY」魔都登場 珍惜食物,生生不息
    ,讓剩食變美食,旨在開啟一場以食為名、不浪費美好生活的行動。 所謂「剩食」,是指因為長得「醜」、快過期、多買了、被遺忘等原因即將被丟掉,但仍然可以被安全食用的食物。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全球每年超過三分之一(約有13億噸)的食物被丟棄,而全球每年卻還有7.9億人口受饑荒所苦。 一名叫Tristram Stuart 的英國年輕人締造」剩食PARTY」。
  • 你知道,全球還有8億多人長期挨餓嗎?
    當地居民正在領取糧食包員工去發糧食的時候,遇到一個小女孩,她說因為疫情她家所在的社區都隔離了,但她老是偷偷跑出來,去學校看有沒有開學,就怕開學了沒人通知她,因為家裡一直沒飯吃根據當地政策,有了固定的居住地方,吉爾瑪就可以免費入讀公立小學了。經過調研,中國扶貧基金會選中了蒙特巴巴公立小學為微笑兒童供餐項目受益學校開始學校供餐,吉爾瑪可以在學校吃到免費的早午餐了。為了不再讓媽媽上街乞討,吉爾瑪每天都會省下一部分食物帶回家,為了能保存的久一些,他讓媽媽把食物曬乾,吃的時候再泡水食用。
  • 身體力行處理剩食 離職DJ一家四口行實踐「零浪費」
    人們的生活模式,甚至連主要的糧食供應都受到一定的影響,越來越多人擔心2020年浪費的食物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還要多,而香港三個堆填區更預計快將飽和,不勝負荷。有見及此,星展香港夥拍本地慈善機構「膳心連基金」,大力推動星展「Care more, Waste less」計劃,旨在實踐減少剩食零浪費,透過主動收集及處理剩食,及時分發給弱勢社群,展出大意義。
  • 學會這4個減脂原則,脂肪不知不覺間「溜走」,再也不用忍飢挨餓
    導語:正在減肥的人,學會正確的運動方式和飲食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許多減肥失敗的人,都是因為運動方式不正確,和吃了不應該的吃的東西才導致減肥失敗。許多人都在用結石的方法讓自己快速瘦下來,這種方法會導致代謝水平降低,肌肉被分解反而成為了易胖體質,那麼究竟該怎麼減肥呢?
  • 6.9億人還在挨餓!酒足飯飽的我們該做點什麼?
    @中國新聞網今天,你「光碟」了嗎?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8.9%的人口處於飢餓狀態。聯合國此前預警,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瀕臨近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特殊之年,我們如何能夠端牢飯碗,又怎樣做到厲行節約?
  • 剩食餵飽5000人、剩菜做衣服、廢棄麵包釀酒,這屆「垃圾」網友腦洞開到雲彩裡!
    2009年開始有一項活動開始在英國流行開來「餵飽5000人」(Feeding the 5000)用人們平時浪費的食物為5000個市民提供免費午餐05▼全世界有8億人仍在挨餓全世界有14億人因為營養過剩而肥胖!每年被白白浪費的糧食多達13億噸!佔到了全球食物總量的約30%!
  • 全世界每天有8.21億人在挨餓,2020年了為何饑荒人口還能破紀錄?
    今年4月份,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布了一篇《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報告數據顯示,因為疫情衝擊,今年全世界每天有8.21億人在挨餓,將有2.5億人遭受嚴重飢餓,比去年多出1億3千萬人,世界饑荒人口數額巨大。
  • 七八十年代的農民,還記得當時忍飢挨餓的日子嗎?
    我清楚的記得當年貧窮的樣子,家裡窮的連買根針的錢都找不到,零食只是一種渴望,最為要命的就是吃飯,用面勾兌一下開水,就是早晨的稀飯,母親為了能讓我們兄弟兩個吃飽飯,自己偷偷的喝開水壓餓,小麥、大豆收穫後,需要拿一部分到集市賣掉,換回生活必須的油鹽,用大鍋煉的豬油讓我饞涎欲滴,油放到柜子裡茶缸裡,我常常忍不住偷吃,吃的時候用大饃挖個洞,用勺子挖點油,撒點鹽,那就是人間美味了
  • 掀起可持續生產消費新風尚 各國出招制止食物浪費
    這段視頻只是網絡上千千萬萬有關浪費食物的視頻之一,而其評論區的回覆更令人大跌眼鏡:「為了視頻的影響力而浪費糧食永遠不會令人作嘔。」 然而,就在一些人肆無忌憚浪費糧食的同時,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全球範圍內,每年約有1/3的糧食被損失或浪費,這個數字高達約13億噸。
  • 剩食、廚餘與環保的未來
    港式飲食就是一個例子,無論是酒樓宴會裡吃剩的飯菜、高級食肆的廚餘,抑或菜市場賣剩的蔬菜,最終都變成了垃圾,尤其是香港這樣一個人煙稠密、但尺土寸金的都市,每天必須有大量新鮮食物迅速進口,還要滿足香港市民對各式佳餚的口腹之慾,港人的飲食排場也表現出繁華時代的無憂心態,但時至今日,當糧食問題逐漸響起紅燈時,「剩食」也成為一種必須革除的社會病徵。
  • ...大致相當於9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挨餓。根據國際救濟機構Mercy...
    【全球每年浪費食物高達16億噸】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全球每年浪費的食物高達16億噸,其中可食用部分達到13億噸。如果將社會,環境和經濟影響全部計算在內, 那麼聯合國估計,食物浪費每年的成本高達2.5萬億美元。在大量浪費的同時,全球還有8.2億人面臨飢餓,大致相當於9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挨餓。
  • 世界糧食日|如果你不知道浪費糧食有多殘酷,請讀這篇文章
    貧窮會限制我們的想像力,富有也會讓我們想像力受限,因為當你吃飽穿暖時,是不會想到挨餓受凍的。這也許是環境所致,也許是個人認知導致。但你可以不相信,但不能忽視它的存在。這個世界上還有6.9億人在挨餓!聯合國統計顯示,目前全球有近6.9億人(佔全球總人口的8.9%)處於飢餓狀態,預計到2030年,將有超過8.9億人,即全球人口的9.8%受到飢餓影響。或許大家會問,每年不是都有大量的糧食生產嗎?這些糧食還不夠用嗎?
  • 全球2.7億人挨餓 聯合國糧食計劃署呼籲貝佐斯等億萬富翁伸援手
    據路透社18日報導,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主任戴維·比斯利(David Beasley)周四表示,全球大約有2.7億人正挨餓,其中有3000萬人如果沒有得到世界糧食計劃署的救助就會有生命危險。他呼籲全球億萬富翁加緊行動,向這些飢餓人群伸出援手。
  • 被遺忘的國軍,忍飢挨餓4年,見到解放軍哭著說:終於有人換崗了
    那是一個奇蹟,雖然它只存在於小說之中,但是每當我們讀到關於絕境長城的描述時,在腦海中想像一下絕境長城那雄偉壯觀的樣子依舊讓人為之一震。在小說中那條長城的作用是保護國家免遭異鬼的侵襲。先人們歷經重重困難後,聯合各方終於打退了異鬼,由於並沒有消滅異鬼,為了安全,先人又建造了這個偉大的防禦工事,並組建了一支名為「守夜人」的軍團駐紮在絕境長城並在上面巡視。
  • ...人、剩菜做衣服、廢棄麵包釀酒,這屆「垃圾」網友腦洞開到雲彩裡!
    2009年開始有一項活動開始在英國流行開來「餵飽5000人」(Feeding the 5000)用人們平時浪費的食物為5000個市民提供免費午餐05▼全世界有8億人仍在挨餓創新型節約全世界有14億人因為營養過剩而肥胖!每年被白白浪費的糧食多達13億噸!佔到了全球食物總量的約30%!
  • 食物那麼好,可惜還沒等到上桌就被浪費了|正確剩食觀
    對食物的浪費也是如此,處在供應鏈的末端的人類,有大量豐盛、完美、光鮮的食材可供挑選,因而並不了解整個產業鏈中看不見的消耗,以及因為這些大量浪費而即將面臨的生態極限。對於人們每年浪費掉的食物,有幾組驚人的數據。如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一項統計中稱,目前全球有三成食物在未達到餐桌前就已經被浪費掉,而這些食物可以餵飽20億的人口。
  • 全球最火氣候女孩Greta Thunberg:拯救地球還剩8年
    這位零零後生於2003年1月3日,瑞典人,因2018年8月號召青少年學生「為氣候變暖罷課」而聞名。演講視頻(中文字幕)如果有人告訴你地球還剩8年,估計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真的假的?!」,那Thunberg這位接受聯合國政要們集體鼓掌的「氣候紅人」如此說,你會更相信嗎?請再看一遍她的演講,閉上眼冷靜三秒,嗯?
  • 當貧窮讓他們忍飢挨餓,尊嚴變得毫無價值,做人的底線在哪裡呢?
    初聞此消息,感覺很詫異,現在中國還有吃不上飯的人嗎?細思之後,又感覺很難受,中國雖然已經很強大了,但依然屬於發展中國家,仍然有幾千萬人掙扎在貧困線上。周某大概就屬於這個群體吧。再次瀏覽新聞,不覺又很疑惑,為了供周某上學,周某的三個兄妹已經輟學打工,掙錢供他上學,加上周某父母,共五個人賺錢供他,難道依然不夠?再者,大學裡面都有勤工儉學項目,學校也都有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