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格理衍生工具部裁員 散戶窩輪牛熊證無礙

2020-12-25 TechWeb

新浪財經訊 11月4日消息,據港媒報導,澳洲最大投資銀行麥格理關閉其本港衍生工具部部分業務,一度惹外界揣測麥格理將撤出本港窩輪及牛熊證市常該行衍生工具部認股證市場推广部主管徐凱琳其後澄清,事件僅涉及面向機構投資者的員工。

據香港明報報導,環球經濟震蕩影響陸續浮現,外電報導,澳洲最大投資銀行麥格理關閉其本港衍生工具部部分業務,一度惹外界揣測麥格理將撤出本港窩輪及牛熊證市常該行衍生工具部認股證市場推广部主管徐凱琳其後澄清,事件僅涉及面向機構投資者的員工,該行將繼續經營本港窩輪及牛熊證業務。

彭博通訊社昨日引述消息指,麥格理將關閉香港衍生工具部部分業務,並裁減7名員工,其中包括亞洲股票衍生工具業務主管Olaf Kasten。報導又引述Kasten證實,他已離開麥格理。

徐凱琳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除了窩輪及牛熊證,衍生工具部門涉及的還有其它業務,如股指產品,而是次事件僅涉向機構投資者的運作,該行零售層面的現有產品會繼續經營,包括窩輪及牛熊證。

雖然近期香港輪證成交極為活躍,佔大市成交比重屢創新高,但輪商似乎未見受惠。市場上周已傳出,德銀擬退出輪證市場,而德銀髮言人僅稱有關衍生產品如常操作及開價,至於會否推出新窩輪及新牛熊證,則要視乎市場需求而定。

按成交金額計,截至本月1日止,德銀及麥格理於香港輪證市場的市佔率分別4.1%及3.7%,在各發行商中排行第6及第9。而排榜首的兩家發行商瑞信及瑞銀,市佔率均逾15%。

相關焦點

  • 窩輪與牛熊證:四兩撥千斤的槓桿投資工具
    這兩類產品每天佔香港股市總成交額約10%,即每天約有200億港元的成交額來自窩輪和牛熊證。不過,仍有不少新手投資者對這兩類產品不太了解,將它們和股票混淆。其實,窩輪和牛熊證屬於上市的衍生產品,在本質上較股票複雜,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窩輪牛熊與股票一樣嗎?
  • 港股牛熊證瘋炒大鱷吞散戶 瑞銀稱忌選重街貨證
    有經紀指出,散戶見成交大湊熱鬧,通常輸錢而回,更有人一鋪清袋,專家指牛熊證與賭大小「沒有分別」,投資者如堅持炒賣,除要實市況,耶要適時止蝕或換籌碼。  佔成交23.8%創新高  港股昨天主板成交574億元,衍生工具已佔237.7億元,佔大市比例為41.37%的歷史新高,對上一次高位要追溯至08年2月的39%;牛熊證成交取得136.5億元,佔比23.8%,也為紀錄新高。至於窩輪成交額則為101.2億元,佔總成交17.6%。昨日共有四隻熊證躋身10大成交榜,反映投資者博大市下跌。
  • 富途證券:港股窩輪牛熊證怎麼玩?你應該先知道這些
    富途證券提醒普通投資者,買賣窩輪牛熊證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識與操作技巧,在嘗試窩輪牛熊證交易之前,應先掌握必要的金融交易知識,詳細了解渦輪牛熊證的相關風險,否則很容易面臨巨額虧損!    在進行窩輪牛熊證的實際操作前,還需要解決券商和交易產品的選擇。港股不同於A股,交易佣金費率普遍千分之二三。
  • 法興料明年窩輪及牛熊證成交佔大市約30%-32%
    法興證券指,今年窩輪及牛熊證佔大市成交比例創新高,佔42.4%,牛熊證成交額曾達157.7億元,佔大市成交比例創新高至25.2%與上半年比較,下半年窩輪成交縮減,成交額跌23.5%至1.1萬億元,每日平均成交額跌20.1%至96.7億元,新上市窩輪跌19.2%至2971隻下半年恆指輪佔整體成交44.03%牛熊證方面,與上半年比較下半年成交額升61.2%至1.1萬億元,每日平均成交額升68.1%至96.3
  • 黃麗幗:恆指窩輪牛熊證無法對衝 部分輪商未能報價
    新浪港股訊 據經濟通報導,港股昨日大升近千點後,港交所(00388)衍生產品市場今日卻罕有地迎來「死機災難」,期指、期權市場於早上陷於半停頓的狀態,不少散戶未能成功進行買賣。由於午後港交所仍未解決技術性問題,其後更於下午2時宣布暫停期指及期權的買賣,但投資者仍可進行牛熊證及窩輪的交易。海通國際投資策略副總裁黃麗幗則表示,由早市開始,期貨買賣系統已經出現問題,令投資者未能成功落盤,在缺乏相關參考指標的情況下,恆指窩輪牛熊證均無法對衝,部分輪商未能報價,即使個別發行商會向投資者提供報價,但買賣差價會較平常差價僅一至兩格明顯擴闊。
  • 窩輪是什麼意思?港股窩輪與牛熊證有什麼區別
    具體而言,「窩輪」其專業的名稱應該是「認股證」,新聞媒體上常提到的是備兌認股證和股票認股證在香港就是窩輪。這也是香港市場上最為常見的兩種,備兌認股證是衍生認股證的其中一種,而衍生認股證則是認股證的一種,認股證還包括股票認股證,而它本身則是期權的一種。
  • 什麼是窩輪?與期權區別之處
    之所以說這種權利是虛擬的,關鍵在於無論認購證還是認沽證最後都不以實物而是以現金交割,並且大多數窩輪投資者也只是把它看作一種投資工具來博取差價,並非真想購買這種權利。  一種認股權證  一般而言,因標的資產的不同,存在兩種不同的認股證,一種是公司認股證或謂之股票認股證,另一種則是衍生認股證或謂之備兌認股證。
  • 麥格理:牛熊證行使價與收回價的微妙關係
    Q:當牛熊證剛登場時,當時部分牛熊證行使價與收回價的距離一般達1,000點,近年發行商紛紛收窄收回價與行使價的差距,大部分收窄至200點,甚至更窄,此舉帶來甚麼影響?  林泓昕:牛熊證收回價與行使價差距收窄,最直接的影響是若發生強制收回事件,可得到的剩餘價值有機會減少。這類牛熊證價格一般較低,槓桿相對較高,在臨近收回前,其價格會變得波動,內在價及價格下降速度較快。
  • 法興證券推出人民幣認股證及牛熊證產品
    香港《文匯報》1月6日報導稱,法興證券環球股票產品部董事李錦昨日表示,該行就人民幣相關的衍生產品進行初步研討,若港交所(00388.HK)允許發行商推出人民幣認股證及牛熊證產品,該行希望成為首批推出該產品的發行商。報導並引述其透露,聽聞有1至2家內地中資券商對參與認股證及牛熊證表示有很大興趣。
  • 聊聊幾個常用的做空工具
    那怎麼做空呢,用啥工具比較好?下面簡單的介紹下看空小散們常用的幾個辦法:(1)直接做空股票,借入股票賣出;(2)買入交易所看空期權;(3)牛熊證和窩輪。因為富途證券的交互做的特別好,符合國內網際網路用戶的使用習慣,所以以下將採用富途證券的APP截圖作為工具解釋。
  • 窩輪王 | 恆指跌近200點一度失守兩萬六,25隻熊證漲逾40%
    牛牛君敲黑板:今日所有窩輪牛熊證合計成交144.88億港元,佔大市成交11.17%。窩輪牛熊證總成交今日窩輪總成交77.1億港元,其中認購證成交62.64億港元,認沽證成交14.41億港元。牛熊證總成交67.87億港元,其中牛證成交36.43億港元,熊證成交31.44億港元。所有窩輪牛熊證合計成交144.88億港元,佔大市成交11.17%。
  • 融慧財經:【策略員復盤:大盤不波動該怎麼買牛熊】
    主板成交694.54億元,為逾兩周最少成交,根據摩通網站資料顯示,認股證與牛熊證成交各佔大市成交15.73%和5.81%。另外,今日拋空額為74.07億元,佔大市成交11%,拋空股份有583隻。其中中國平安(02318.hk)拋空最多達7.13億元,盈富基金(02800.hk)和騰訊(00700.hk)則分別拋空5.36億元和4.04億元。
  • 詳解香港衍生品市場系列之三:窩輪的缺點和牛熊證的優點
    本文來自「雪球」,作者:「柳下惠的氣質」  窩輪的壞處是什麼呢?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寫過的前一篇文章裡痛斥窩輪,覺得窩輪是世界上最爛的衍生品。當然了或許有更爛的只是我不知道而已。下面我具體說說窩輪的缺點。最早我是在一篇新聞上看到騰訊發完第一季度報窩輪暴漲十倍開始正式研究窩輪的 。
  • 【窩輪市場】麥格理:渣打願意和解股價急升,留意購19733
    如看好渣打,可留意渣打認購證19733,行使價200元,明年6月初到期。騰訊控股(00700-HK)即將公布半年業績,其股價今早回試100天線約226元附近,MACD轉為負數。欲捕捉騰訊股價業績前後變化者,可留意騰訊認購證17562,行使價240元,11月初到期,或騰訊認沽證17585,行使價210元,10月初到期。
  • 贏在輪證|小米遭遇黑天鵝,6隻認沽證漲超300%
    輪證總成交今日所有窩輪牛熊證合計成交239.5億港元,佔大市成交9.94%。其中,窩輪總成交131.82億港元,牛熊證總成交107.68億港元。資金流向方面,好倉淨流入3.49億港元,淡倉淨流出3.2億港元。漲幅榜中移摩利一一購B(26114)漲780%佔據漲幅榜第一,但全日無成交。
  • 獨角獸麥格理Macquarie的神話與陰影
    麥格理的生存和成長密碼,就是傾向於基礎建設投資的「麥格理模式」:控股及投資哥本哈根機場、雪梨機場等全球十多個知名機場、參股世界第二大水務集團英國泰晤士水務等等。  「基礎設施」是投資大、周期長、回報低的投資項目,外界看來,正是因為這一因素,讓麥格理躲過了金融危機的風浪,也使麥格理成為擅長基建投資的獨角獸投行。
  • 衍生解碼:正股暫停買賣 牛熊證也停牌
    文/曹夢媛    我們今天專訪了法國巴黎銀行股票及衍生產品部聯席董事趙海珠小姐。首先我們關注香港地區衍生產品最新的資金流情況,截至星期三為止的五個交易日,建設銀行(00939.HK)認購證資金流入較多,五天共有4107萬港元流入,周三有1575萬港元流入。中國人壽(02628.HK)認購證五天共有2844萬港元流入,單是周三就有1098萬港元流入。
  • 衍生解碼:A50購證街貨量較高 注意風險
    文/曹夢媛    我們今天專訪了法國興業證券(香港)有限公司衍生工具部亞洲區董事(日本除外)李錦先生,為大家介紹香港地區衍生產品市場的特點。    A50日均成交約2億港元    據李錦介紹,在香港地區,ETF表示交易所買賣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