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買菜還要操持家務,晚年胡適的寓公生活

2020-12-17 飲冰歷史

胡適青年時留學美國,住了七年,中年做美國大使,住了八年。一九四九年春,他偕江冬秀離開上海,乘海輪到美國,一住就是十年。這位大學者在美國過著怎麼樣的生活呢?

上街買菜操持家務

胡適於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船抵舊金山,這一天是百萬大軍飛渡長江的一天,他在舊金山船上哀嘆一聲:「我願意用我道義力量來支持蔣介石先生的政府。」後來,他在紐約城定居,紐約是世界第一大都市,可說「紐約居,更不易」了。他住在紐約東城八十一街簡陋的小公寓裡。他們所住的是大使級的住宅區。

晚年工作的胡適

一次,胡適外出,胡太太江冬秀一人正在廚房燒飯,一個彪形大漢的竊賊,忽然自防火樓梯破窗而入。幸好胡老太太沒有學會一般美國女人臨危時的尖叫,她老人家只是下意識地走向公寓大門,把門打開,反身對那悍賊大叫一聲「Go!」那位大黑賊,看了胡老太太一眼,真的從門口「Go」了。

歐美各國的生活費用,房租最貴,可是「適之先生夫婦,年高多病,縛雞無力,自然更是坐吃山空。他的經濟情況和他的健康情況一樣,顯然已漸入絕境。人怕老來窮,他的有限的儲蓄和少許的養老金,斷難填補他那流亡寓公生活的無底深淵。在朝不保夕的情況下,他只好住在破爛的公寓裡了。

江冬秀原來擅長做家鄉徽州菜,數十年在外,又學會了一些外地的風味。胡適幼年在農村長大,少年在康乃爾讀過農科,飯來張口,茶來伸手,這是他過慣的生涯。江冬秀語言不通,不會買菜,這樣,買菜事就落在胡適的肩上了。他不能像在國內那樣,四體不勤了。

胡適在國內有汽車代步,他在資本主義的美國社會,手無縛雞之力,發財乏術,就有「出無車」之嘆了。唐德剛只好常拿打工用的汽車來接送他。    

胡適與唐德剛

江冬秀在國內就愛打麻將,喜熱鬧,今天到東家,明天串西家,藉以消磨歲月,她在紐約怎麼辦?言語不通,交通不便,只好蜷伏在小公寓裡,燒飯,打麻將,看武俠小說。江冬秀一打牌,家裡客人多,房子小,胡適不能安心讀書寫文章,乾脆侍候她打牌,有時他也親自參加牌戰。江冬秀可以終日過燒飯、打牌、看武俠小說的生活。胡適不能這樣,要吃飯,要生活,就要幹工作。他在這十年中幹什麼工作呢?

門可羅雀老調重彈

胡適到美國,初在紐約普林斯頓大學任格斯德中文藏書部館長之職。這一職位,很少洋學者可以擔任,是一份閒差,每年領取幾千美金貼補家用而已。他也在美國著名學府作過短期講學,零星講演的機會當然更多,但這些都算不上是長期性的工作。胡適經常在哥倫比亞圖書館內看書,那時唐德剛在哥倫比亞大學半工半讀,去時胡總是找唐,因為唐是館內他所認識的唯一的一位華裔小職員。唐替他借借書,查查書。從此唐變成為胡適的朋友了。   

唐德剛說,胡適之的確把哥大看成北大,但哥大並沒有把胡適看成胡適。哥大羅致人才來充實有關漢學之教研,卻把胡適排除在外。胡適閒得無聊,常去哥大圖書館看中文報紙,所有的僑報都看,而且有時「批閱紐約舊金山出版的僑報副刊,比他太太靠打牌消磨歲月,實在好不了多少」。可見,他真是閒得無聊之極了。這時,胡適在紐約連一個學生都找不到了,他空虛無比,難過無比,變成了「無人打影」的拳師。幸好唐德剛恰巧變成胡適唯一「可打」之人。

胡適在紐約時,與唐德剛等年齡和地位相差一大截,但老少同處,一齊嘻嘻哈哈。那時,唐德剛、周策縱、吳納孫、周文中、蔡寶瑜等一班人,在紐約組織了一個「白馬文藝社」,是一個純友誼小組織,是一個吃吃喝喝的文藝俱樂部。胡適也就樂意變成這個團體的指導員和贊助人了。他有閒工夫,仔細評閱他們的著作。

胡適返臺的情形

一九五二年,他回到臺灣,在臺灣大學講了《治學方法》。它的主要內容還是兩句老話:「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後來又講了《杜威哲學》,還是二三十年代所說的實驗主義。一九五四年,他在臺大講了《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個新看法》,主要內容有四點:第一,是無政府的抗議,以老子為代表。第二,是孔孟一班人提倡的一種自由主義的教育哲學。第三,是中國古代極權政治的起來,也就是集體主義(極權主義)的起來。第四,極權國家的打倒,無為政治的試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迄於當時,三十年來中國文化史上忽然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一批「留美學人」。他們基本上是在中國受過大中學教育,然後浮洋至新大陸,在那裡留學取得了或大或小的功名;嗣後又向美國政府申請「綠卡」以至「公民權」;從此便在異國定居。胡適之先生事實上也是這個新興行業中的基本隊員。

胡適所以與眾不同者:一是他未申請過「綠卡」,二是未同美國搶飯吃。可見,他就是身填溝壑,也不會「降志辱身」,到洋衙門去看人臉色,乞討救濟。可是他既不能像伯夷叔齊那樣餓死,唯有回到臺灣討飯吃,終於一九五八年離開美國,回到臺灣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了。

相關焦點

  • 81歲老媽媽上街買菜,頭卡護欄中窒息死亡,關注老年人晚年生活
    前幾年有一則新聞報導,說的是一位81歲的老媽媽,上街買菜,因為頭暈,手扶護欄,可能腿軟,就將頭放在護欄上,誰知這一個動作就導致了窒息死亡的結果。110、120來的時候,老媽媽舌頭都伸出來了,人已經沒氣了。
  • 晚年的胡適,住破爛小公寓,落魄到圖書館打小工!妻子:裝啥慈善家
    晚年胡適。郎靜山攝,胡適題字並鈐印 在這群人中,論文化人,最有名的,當屬作為知識分子精神領袖的安徽績溪胡適之。 新婚前後 這位前北大校長、前駐美大使,暫時卸掉了一身榮華,至此過起了自力更生大學領薪,完全寓公流民式的數年異國落魄生活。
  • 批判胡適思想,使胡適感慨40年傳播常識沒有白費,並拒絕返回大陸
    1949年,自由派知識分子胡適離開了大陸,遠赴美國,開始了10年的寓公生活。批判1954年大陸開始批判胡適思想運動,這是胡適思想的第一次集體亮相,參與批判的有胡適的朋友、同事、論敵、學生還有八竿子夠不著的一些人,批判的文章洋洋灑灑,一共收集了八大本,並在海外發行。
  • 殷海光評胡適:晚年只有四十分
    殷海光評胡適:晚年只有四十分史飛翔      殷海光與胡適都深受「五四精神」影響,二人同為自由主義在中國的代表人物。殷海光小胡適三十歲,早年曾崇拜胡適,但隨著思想的發展,二人很快出現分歧、衝突,以至於後來殷海光對胡適多有不滿,且評價不高。
  • 晚年胡適:美國、臺灣與蔣介石——專訪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
    晚年胡適:美國、臺灣與蔣介石——專訪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所長」、研究員黃克武 2012-05-25 11:30 作者:李偉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胡適在南港 史飛翔
    胡適在南港的這所住宅是一棟平式小洋房,佔地50坪(165平米)。有書房一間、客廳連餐廳一間、臥室兩間、客房一間。此外還有廚房、配餐廳及傭人的小房間。胡適對這座房子有三點不滿意:一、書房是格子窗,像監獄一樣;二、潮溼,東西容易發黴;三、昏暗,白天也要開燈。儘管有些不滿意,但與在美國的流亡寓公生活想比總算是有了一個幽靜的讀書做學問的環境,所以胡適也就欣然接受了。
  • 9旬老人獨自上街買菜,6個子女無人幫忙,大兒子表示自己也老了
    後來,畢業了成家了,又開始擔心我們的生活過得好不好,可以說,他們總是關心我們的生活,噓寒問暖。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述的這件事情,也和父母之間對我們的愛有關係。但是和其他充滿溫情、有愛、孝敬的家庭不同,這名90歲的老爺爺獨自一人去買菜。六個子女均無人來幫忙,其中他的大兒子還表示自己也老了,作為理由不想來看望這名老爺爺。
  • 洪金寶坐輪椅上街買菜,戴帽子戴口罩,防護措施做的非常好!
    近日,有網友曬出偶遇六十八歲的洪金寶上街買菜的照片,並激動的說:"上街偶遇洪金寶。"當日,洪金寶穿著格子衫粉色西褲,戴著帽子和口罩,防護措施非常好。想想之前混的那麼好,現在看到他一個人上街買菜的場景,總覺得有點悽慘。很多網友吐槽:"都這副樣子了,還趾高氣昂的指揮別人。""雖然人家沒有你有錢,但起碼要尊重別人啊。" 不過有人解釋說是因為他的長相,給人的感覺就是壞人,但是他本人是很善良和藹可親的。
  • 魯迅罵胡適10多年,為何後者從不還口?晚年胡適:魯迅是我們的人
    總體來說,胡適對魯迅始終都很尊重,年輕時寫日記都不忘誇上「最」高級,說什麼「周氏兄弟最可愛,他們的天才都很高」(《胡適日記》1922年3月10日)。魯迅出書,胡適更不吝施以「彩虹屁」,譽之為「開山的創作」。檢遍胡適所有作品、所有言論,你我看不到他非議魯迅的一句一字。但魯迅對胡適,開始敷衍,很快就破口責罵。
  • 晚年胡適,經濟條件一落千丈,僅應聘到圖書館館長,還被解僱
    這其中,就有著名文學家胡適。今天,小編就來說一說胡適的晚年生活。胡適的前半生可謂是開了掛的人生,他19歲留學美國,26歲回國,之後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年紀輕輕就已經有如此高的榮譽,人生之路起點頗高。27歲時,他加入《新青年》編輯部,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領導者之一。「五四運動」後,他倡導改良,開始代辦各種周刊,暢談自己的政治觀點。
  • 胡適晚年讀書"不要命":經搶救保命後坐病床看報
    胡適晚年讀書"不要命":經搶救保命後坐病床看報 2014-09-11 10:59:26  胡適很小就與書結下不解之緣。少年時代受梁啓超的影響極為深刻,他最愛看梁的《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但報紙上連續刊載幾章後,卻不再見有後文出現。胡適眼巴巴地盼了幾年後,暗下決心:「我將來若能替梁任公先生補作這幾章缺了的中國學術思想史,豈不是很光榮的事業?」多年以後,胡適說:「這一點野心,就是我後來做中國哲學史的種子。」  胡適能成為學者,得益於父親留下的遺囑。
  • Cindy拉手Kimi上街買菜 翻包找錢一絲不苟
    Cindy拉手Kimi上街買菜 翻包找錢一絲不苟
  • 聰明狗仔幫主人提籃上街買菜(圖)
    昌叔的三隻愛犬money、泉泉與阿珍已經逐漸地成為了小區的明星狗,昨天記者來到市場目睹了狗狗買菜這有趣的一幕。   絕活 主人挑菜愛犬提菜籃   幾乎每天早上,松南市場周邊總是熱鬧非凡,三隻頗有靈性的狗狗,「money」、「泉泉」與「阿珍」咬著菜籃子來到市場,所到之處無不吸引著路人的目光,儼然成為了小區裡的大明星。
  • 胡適與蔣介石交往檔案解密
    在當天的日記中胡適寫道:「二十一年的獨立自由的生活,今日起,為國家犧牲了。」27日胡適向羅斯福總統遞呈國書,在國事維艱之時,從事戰時的外交工作。  胡適在美國期間,把大量精力放在宣傳上。1938年12月4日,胡適應邀在紐約律師俱樂部演講,題為《北美獨立與中國抗日戰爭》。
  • 女人能跟著你吃苦,能為你生兒育女操持家務,但卻不能忍受你這點
    二、小鳳:我能跟你吃苦,能為你生兒育女操持家務,但卻不能忍受你不心疼我小鳳和老公結婚2年,兩人的女兒才半歲,自從女兒出生以後,小鳳和老公的爭吵的次數就開始變多了。他們最近的一次吵架也是因為孩子。小鳳可以跟著老公吃苦,能為他生兒育女操持家務,但卻不能忍受老公不心疼她。尤其是生下女兒之後,月子沒做好,孩子沒有幫忙帶。婆婆在月子期間就抱過一次孩子,而老公呢說是坐月子期間不能和妻子在同一張床睡,所以孩子的餵奶哭鬧全程都只有小鳳一個人管。似乎在坐月子期間所有人都不存在了,只有她一個人還活著。
  • 學貫中西的大學者胡適,為何會與目不識丁的江東秀白頭偕老?
    那麼作為其中的一員——胡適為什麼願意接受父母安排的婚姻,和長相平平、沒什麼文化的江冬秀結婚呢?胡適很小的時候父親便去世了,一直跟母親相依為命。母親的養育之恩,胡適一直銘記在心。胡適與江冬秀家其實還是有點親戚關係,而且江冬秀家境也不錯。
  • 做家務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女人整天操持卑微到老公和孩子都看不清她的臉,更不記得她曾經有多麼嬌美。更令人生氣的是,即使家裡其他人在穿上乾淨的衣服、吃到美味的食物,卻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夫妻,也許就是相愛的兩個人在平凡的日子裡同甘共苦,一起白頭。
  • 「老人,還能自理,就別把自己的晚年生活放在子女的家裡」你怎麼看?
    01生活習慣不同,帶來諸多不便 很多老人三四點就睡不著了,五點就起床,六點忙活起來給孩子做早飯,就算再躡手躡腳也會發出聲響。有的孩子是淺睡的一點動靜就醒了。還有年輕人大多都愛晚睡晚起,有的半夜 還要起來泡奶粉,經常睡眠不足,老人正好相反早睡早起。
  • 《光焰不熄:胡適思想與現代中國》胡適的反共產思想
    在現有大陸出版的胡適著作中,胡適晚年所寫重要的反共文字多未收入, 而所有大陸所出有關胡適的研究著作,對胡適思想中的這部分不是輕描淡寫,就是痛下批判。因此,胡適的這方面思想在大陸始終沒有得到全面的展現和受到認真的對待。這個情形也相當程度的反映在臺灣和海外的胡適研究上。形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並不是政治上的忌諱,而是胡適重要的反共言論大多是1949年以後以英文發表的。
  • 晚年生活靠「孩子養」還是「自力更生」?兩種選擇,兩種人生
    忙碌了一輩子,孩子都成家立業以後,自己也進入了晚年生活,準備養老的時間,不少老人會思考,自己將來是要「靠孩子」還是「自力更生」。準備「靠孩子養老」的王阿姨,晚年生活不如意王阿姨就是很傳統的到了年紀就嫁人、之後就一直相夫教子的女性,老伴去世得早,王阿姨就老了就準備和兒子一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