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旬老人獨自上街買菜,6個子女無人幫忙,大兒子表示自己也老了

2020-12-20 王豔說社會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的父母可以說是最無私的存在了。他們總是將我們放在第一位,無論是好吃的還是一切好的東西,都會想著先留給我們。小的時候,照顧我們的飲食起居,教會我們使用筷子、走路、叫第一聲爸爸媽媽。長大後,擔心我們的學習,每時每刻的輔導我們。後來,畢業了成家了,又開始擔心我們的生活過得好不好,可以說,他們總是關心我們的生活,噓寒問暖。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述的這件事情,也和父母之間對我們的愛有關係。但是和其他充滿溫情、有愛、孝敬的家庭不同,這名90歲的老爺爺獨自一人去買菜。六個子女均無人來幫忙,其中他的大兒子還表示自己也老了,作為理由不想來看望這名老爺爺。這件事情在網絡上傳播以後,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讓我們詳細的去了解一下這件事情吧。

90多歲老人獨自上街買菜的事情,發生在河南洛陽的一個小超市的門前,11月27日這一天,老人獨自一人來到這所超市買菜。因為年齡大了,手腳都不是很方便,在買菜的過程中也總是不能順利的,將買的東西放到自己的袋子裡。許多好心人看到這一幕,紛紛來幫助這位老爺爺。

其中的一名工作人員也向我們表示,這位老爺爺幾乎每天都來超市裡買菜。每次看到他,工作人員都會自覺的將他買的東西放到袋子裡,方便他拿著。同時,工作人員也表示,看著這位老爺爺很可憐,所以每次都會熱心的幫助他。

已經90多歲了,為什麼還要獨自出來買菜呢?他的子女又都在哪裡呢?通過老爺爺的介紹,我們才了解了這件事情的原委。他並不是獨自一人,而是有三個兒子和三個女兒。現在自己是跟著小女兒一起生活的,這幾個女兒對自己還是不錯的,但是這其中的三個兒子日常生活中,是極少來看望他的。老人想他了,就會給他打電話,希望他能來看一下自己,但是大兒子的回答,卻讓人感到很心酸,他表示自己也老了。基本每一次上街買菜,都只能看到老爺爺一個人的身影,他的六個孩子都沒有人來幫忙。

看到這樣的新聞,許多網友紛紛對老人的子女做出了批評。很多網友認為,自己的父母在小的時候養了你小,在他們老了就要照顧和進行贍養,容不得一點的馬虎。要知道,在你還不會說話、不會走路的時候,你的父母為你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和耐心。

也有很多網友認為,現在老人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他的子女或許不會覺得有什麼。但是當老人真正離開了,你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你是很孤苦的,自己的父母沒了,說明自己才是真正的老了,希望每一個人都能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好好的陪伴他們,孝敬他們。

相關焦點

  • 7旬兒子訓9旬老母親:你啥時候死,「新型養老壓力」開始蔓延
    7旬老人訓9旬老母親,「新型養老壓力」開始蔓延劉先生已經70多歲了,靠退休金生活,還需要照顧癱瘓在床的老母親,他還有兩個妹妹,但都遠嫁他鄉了,自己獨自照顧母親,劉先生的老伴去世得早,自己把兒子拉扯大。劉大爺表示,兒子剛結婚生子,需要經濟上的支持,而他還要照顧自己的老母親,自己還要吃藥,每個月的退休金並不多,讓他每天心裡很壓抑,天天愁眉苦臉的,一天,他在餵老母親吃飯時,她因飯菜不合胃口直接把碗打翻在地,劉大爺本來就很壓抑,一下子爆發出來了,大聲說道「你啥時候死,你能把我拖累死」。
  • 家中老人太長壽,對子女來說是好是壞?9旬老人一席話扎心又無奈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中有長壽的老人,常常是被看作家裡有福氣的象徵,也好讓兒孫盡些孝順老人的職責。高齡老人雖然常常被人誇讚,但是老人年事已高,生活多少有所不便,需要麻煩兒女。9旬老人一席話扎心又現實沈大爺是小區裡有名的長壽老人,已經95歲了,他這些年已經送別了太多好友,一直靜靜地等待著自己的大限。對沈大爺來說,太長壽並不是好事,很多事常常困擾著他,又不知道和誰訴說。他甚至覺得自己還活著是兒女的負擔,兒女已經七十了,還要照顧他。
  • 9旬老人道出心酸真相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人辛苦操勞一輩子,只有到晚年才能享受到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聽起來十分美好,但現實情況卻並不如此,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漸漸明白,自己就是子女孫輩身上一個沉重的「累贅」。人活得久,究竟是「享福」還是「害人」呢?
  • 孕婦上街買菜,突然破水見紅,就地分娩,生完獨自一人抱寶寶離開
    文 /關注胡胡育兒,幫您輕鬆育兒女性生孩子是很辛苦的,從懷孕到生產一般需要十月的待產孕育,隨著孕期的不斷增加,孕媽的肚子會像氣球一樣不斷變大,孕媽到了孕晚期後,孕肚就會變很大。孕婦上街買菜突然破水見紅,就地分娩來自廣東浮雲的一位孕婦,挺著大肚子上街買菜期間,買完菜在街上往家走時突然破水見紅了,這位連衣裙的孕婦走到一半看到突然見紅出血後,突然站在原地不動了,讓人沒想到的是胎兒的頭也已經出來了。
  • 8旬老人育7子女卻無人贍養 孫子替祖父母狀告父親
    87歲的陳大爺和老伴張婆婆在狄家溝生活了一輩子,老人生育10個子女,養活了七個。在當地村民眼裡,陳大爺五個兒子兩個女兒,是有福之人。大兒子陳文曾做過十多年民辦教師還當過校長,其他子女不是打工就是做生意,多人家境不錯。更讓老人驕傲的是,孫輩們都很出息,早已在宜賓城區安家置業,有車有房。
  • 6旬老人不領兩個孫子,卻遭兒媳咒罵,每個月只給老人生活費150元
    6旬老人不領兩個孫子,卻遭兒媳咒罵,每個月只給老人生活費150元作為一個成年人,有了掙錢的能力,卻還要伸手給父母要錢。父母年紀大了,做子女的應該盡本分去贍養照顧老人,而不是從父母的身上榨取其血汗。父母老了,精力遠遠不如年輕的時候,不管是在家種地還是在家帶孩子,都感覺力不從心我們要體諒父母。就像接下來要講述的這位汪老伯一樣,年過六旬,兒子還有逼迫他老兩口帶孩子。兒媳婦還揚言,老棺材,老媽子,你們只有等死了。汪老伯說,之所以和兒子鬧翻,是因為小孫子的原因。之後汪老伯先說了一下,兒子的婚姻情況。
  • 男子為防止9旬母親老年痴呆讓其每天做算術題
    原標題:男子為防止9旬母親老年痴呆讓其每天做算術題 二年級數學題男子讓9旬母親每天做算術題  14+72=86,86+52=  徐振洪說,父親去世得早,老母親把四個孩子拉扯大不容易,他們兄弟姐妹四人都很孝順。母親患有心臟病和高血壓,平時不肯動。老母親退休之前在居委會工作,他退休之後也選擇到居委會的老年頤養中心幫忙打掃衛生、進行管理。  徐振洪表示,他聽養生專家說走路就是鍛鍊,因此他每天帶著母親來到老年活動中心跟大夥聊天。
  • 人老了,子女越來越討厭自己怎麼辦?
    娶了兒媳後,兒子媳婦還是比較尊重她,大事小事她發了話,基本都依她。今年楊奶奶93歲了,除了耳聾外,身體硬朗,沒有其他毛病。老人活到這麼大,還能自理,就算是兒女的福氣了。可前一陣在微信上聽她兒媳吐槽,老太太已趕走家裡第四個保姆了!
  • 老人帶孫輩,子女要給「保姆費」嗎?
    曾經的「老人幫忙照顧孫輩、補貼子女」的中國傳統老觀念正在發生變化,小家庭和大家庭的獨立關係越發明朗,以往順理成章的親情關係如今卻演變出許多親情和金錢的矛盾……即日起,金陵晚報將連續推出「談錢傷不傷親情?」系列報導,講述小家庭和雙方父母之間的故事。您可以掃描二維碼,登陸金陵晚報官方微信留言,談談您的看法;如果遇到同樣的問題,您將如何處理?
  • 「別在醫院燒錢了」,8旬老人生病手術費2萬,兒女態度截然不同
    可到頭來,能真心給自己養老送終的未必是兒子!張大爺年輕的時候愛喝酒,如今年過8旬仍舊改不了貪杯的老毛病,也因此進了幾次醫院,可連醫生的勸告都不聽。果不其然,在一次喝酒以後身體浮腫又進了醫院,這次醫生下了手術通知書,再不手術容易有生命危險。可四個兒女看著病床上昏睡的老人,和2萬塊的手術費,態度卻截然不同。
  • 老人將房產贈與小兒子,導致其它子女不撫養老人,被告上法庭
    老張育有三子一女,由於老張將自己的房屋給了小兒子從而引起其他子女的不滿,自此開始其他子女便與老張「斷絕了來往」並稱:「誰拿房子,誰養老人!」一氣之下,老張將他的四個子女一併告上了法庭,要求子女們都付給贍養費!
  • 老了才看清,女兒和兒子不孝的理由截然不同,8旬老母親現身說法
    那些想要生二胎的父母,也許都認為子女多,以後照顧老人就會比較輕鬆,而且在以後父母年老去世之後,幾個孩子還能互相依照顧。但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看透多子家庭的矛盾。不少人年輕時辛辛苦苦養大幾個孩子,老了就沒人照顧了。年輕時辛辛苦苦養育子女,期望子女能孝順父母,晚年可以過得好些。
  • 老人自己存錢養老,不靠子女,最後結局怎麼樣了?72歲老人說實話
    中間兒子也再次回來請我回去幫忙照顧孫子,可我就是不想去,這次兒子徹底火了跟我說:「你真的太自私了!這可是你親孫子,現在你對孫子就不管不顧,以後你老了別再想起我們!」自此以後我們的關係正式出現了裂隙。老了後自己出錢住養老院,結局很真實時間過得很快,我還真的憑自己的勞動力攢了一些養老錢,我對自己的晚年生活很有信心,我不需要幫忙帶孫子,也不需要依靠子女,自給自足就很好。當然期間也有想孫子的時候,我想去看看孫子,可最後還是忍住沒去。
  • 兒子一家三口在家「啃老」,7旬夫婦起訴兒子,法院判其搬離
    育兒防老是很多人想要孩子的主要原因,花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育兒一兩個孩子,是為了日後自己能老一些。但如今卻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啃老族」,指的是父母含辛茹苦養育子女,長大後子女仍然不願自己生活,還要父母照顧。老人的父母不但不能讓他們的孩子照看,還得一把年紀照看年輕的孩子。
  • 「人老了,子女不給老人養老怎麼辦?」3位老人說的方法,很聰明
    可如今陳奶奶老了,因為之前子女結婚都是陳奶奶一手操辦的,自己的存款早就用完了,便希望子女能寄些錢回來,也不多,只要一個月一千就行,本以為三個子女會爭先恐後地給自己寄錢,卻不想他們互相推卸責任,老大說老二家更富有,老二又說老三在城裡掙大錢,反正就是找各種藉口不想自己被佔了便宜。
  • 俗話說:「多子不是福,到老住破屋」,老人表示養兒不一定防老
    之前看到很多新聞裡寫道:「在某某街上看到上了年紀的老人,一開始以為是孤寡老人,一問就說家裡好幾個兒女,可是無人贍養這個為孩子奮鬥了一輩子的老人家。最後,還是村裡幫忙去了鎮上的養老院,像無兒無女的老人一樣,安靜地度過餘生。」這種事情,並不是只有現在才開始發生,自古以來都有。
  • 老人和子女同時沉默
    原創/貓說隨著父母慢慢老去,子女多的家庭在養老的問題上的矛盾也逐漸展示出來,有些子女還以為自己真的很孝順,殊不知已經掉進自己編造的「偽孝順」裡,解開面具後,老人和子女同時沉默了。01老年生活都是給孩子帶娃了,可子女還覺得我做得不夠李大爺老兩口已經退休好幾年了,有一個獨生子,在退休後兒子也結婚生子了,於是老兩口就到城裡幫忙帶孩子,住三室一廳的房子。平時兒子和兒媳上班,家裡的家務活和帶孩子都是老兩口做的,早上起來大早去買菜。
  • 6旬老人被騙2萬元為何不敢報警?色字頭上一把刀,越老越需廉恥心
    此次案件的受害人三名6旬的老人,讓人匪夷所思的是,當今社會竟然還有人冒充警察騙錢,最奇怪的是三個人竟然都相信了,而且詐騙犯不止一次成功了,而是分組作案向被害人索要「罰款」進一步了解,我們發現,被騙的三名6旬老人竟然相約一起經常性地進行嫖娼活動,可謂是「人老心不老」,令人感到羞恥。
  • 有種「假孝順」正在蔓延,老人有苦說不出,子女們還未察覺
    「我出錢出力幫帶娃,子女還嫌棄我做得不夠好」張大爺和老伴已經退休幾年了,恰逢獨生的兒子結婚生子,老兩口就答應去城裡幫忙帶孩子。兩個成年人一個小孩子,住在三室的房子裡,也不算太擁擠。可是日常的生活習慣還是有些不合拍,張大爺和老伴習慣早睡,可是兒子兒媳婦習慣轉鍾再睡,有時候在客廳打遊戲看電視,他們即使再小心還是會有聲音。
  • 87歲老人無人照顧,5個女兒成為「冤家」,子女們卻振振有詞
    養育子女是責任,贍養老人是義務。父母對我們的恩情,作為子女永遠報答不完,但看她給予我們生命,這一點就是我們永遠都無法報答的,我們沒有理由去抱怨自己的出身,也沒有理由去責怪父母,沒有給我們更好的生活,對待父母應該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同時等父母老了我們的態度,也是將來子女對待我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