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完雙十一的花唄放下手機,我不禁感到一陣涼意,帳單金額只是其一,主要是當我拉開購買記錄突然意識到,2020,生活已經又向著流量的深淵下沉了一點。
不知不覺,錢包幹癟癟
*edubirdie.com
李子柒的螺獅粉、謝霆鋒的拌麵醬,連為年底加班屯的枸杞都是某音同款。作為一個已經卸載掉手機裡90%社交應用的SNS僻谷人士,我的購物車太不給面子;而作為一名原消費類媒體碼字工,我又想:在消費主義曠日持久的攻佔下,我們又有哪一次掏腰包能保持完全理性呢?
只不過,在追一部《沉默的真相》都能因為某酸辣粉植入而被迫跳戲100次的今天,我倒真有點懷念那個廣告商都還只會赤裸裸地給人洗腦的年代,哪怕它是「給我O泡給我O泡,我要O泡我要O泡OOO……」。
可能這個酸辣粉才是全劇主角吧
*《沉默的真相》
那是一個電視熒幕還是4:3的時代,寫完作業按下電視機開關,再拿吸管戳開一瓶AD鈣奶的那一刻充滿儀式感,就像《快樂星球》裡的丁凱樂必須從學校電腦室穿越顯示器才能去找蓮蓉包一樣,那一方閃爍的畫面曾是我與世界相通的唯一路徑,所以每分每秒都不捨得浪費。包括夜禮服假面剛從天而降,就插播進來的廣告:
「請注意,三年級六班,李子明同學,你媽媽拿了兩罐旺仔牛奶要給你!」
*b站:旺旺旺仔俱樂部
「告訴你哦,媽媽很愛我的,在冰箱裡準備了很多的旺旺碎冰冰~~~」
「將來我一定要比你聰明!比!你!強!「
*b站
對比就知道限制我吃零食的老媽,子明媽媽那麼溫柔;而敢於把旺仔牛奶擱在爸爸腦袋上的小男孩,大概一定能在如此開明的家庭裡長成優秀的大人,總之這也算是向我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親子關係參照,所以多看幾遍又如何?不虧。
這位媽媽不僅讓你吃冰,還幫你填滿庫存
*b站:旺旺旺仔俱樂部
如果說李子明的生活還不免有些市井氣,另一種可謂就是如假包換的「千禧年中產幻像」了。脫離早年臺商叫賣式的銷售策略,一上來就透露出一種只有外企才有的高大上,甚至還有那麼一絲凡爾賽。
屏幕上打著中瑞合資大字的雀巢咖啡,用「味道怎麼樣?」,「味道好極了」兩句話,成功把速溶咖啡打造成了都市麗人的必備飲品。
*好奇心日報
由一群外國小孩花式演繹「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的奧利奧至今都被我的潛意識默認為高級餅乾。
同樣是外國小孩戰略,高樂高的廣告總有樣板房一樣的裝修加持,使那種小資幻想更多了一份真實,白人小朋友坐在美式開放式廚房裡,忽閃著大眼睛問「喝高樂高,我會長得更強壯嗎?」的畫面打動了不少家長,至少包括多年以後《家有兒女》裡的劉梅女士。
*《家有兒女》
事實上,一個外來食品要贏得這樣的影響力並不容易,就算它是二戰時期就被發明出來的西班牙國民飲料。
上個世紀40年代的高樂高
*nesquik.com
今天再聽到「喝了高樂高,吃飯就是香」這樣魔幻的廣告詞你一定會不禁發笑,但在當年,他們確實就是靠著如此吃準中國人「望子成龍」心切的營銷策略,在中國站穩腳跟的。
1990 年西班牙著名食品公司努德萊斯巴集團帶著旗下最有名的產品「Cola Cao」進入大陸市場,在天津成立合資公司,成為第一撥入駐中國大陸的西方食品企業。「Cola Cao」是1946年為了應對當時戰時物資不足,而被研發出來的一種可可味粉末,和牛奶一起衝調就是物美價廉的熱巧代替品。
高樂高也算是老營銷高手了,在收音機年代,他們曾經靠一首廣告歌洗腦了全西班牙的聽眾「高樂高是你理想的早餐和午點。喝了它,自行車運動員成為公路上的主宰者……」。
1966年|法國的高樂高廣告
*ebay.com
可中國人的早餐和午點裡可沒有牛奶和熱巧,拿什麼說服我們花10袋酸梅精的價錢去買這玩意?當時他們卻聰明地找到了一個精準的消費者畫像:如今看來碩果僅存的第一代獨生子女家長。
成功地將產品和補營養、長身體建立聯繫以後,高樂高在各大媒體大量投放廣告,配合老百姓見都沒見過的電動攪拌棒和搖搖杯,算是在祖國各地一炮打響。
1995年|正在介紹攪拌棒的高樂高廣告
*b站:中國廣告博物館
橫觀同時期從瑞士來的阿華田和美祿,在90年代的衝調飲料消費升級大混戰裡,幾乎家家都在用差不多的策略。其中美祿還因為打出過「要健康成長每天都要喝一杯」的廣告詞,被當作違反廣告法的典型案例收錄在中國廣告博物館裡。
*b站:中國廣告博物館
儘管如此,用一些虛構的生活場景為身在改革開放初中期的國人畫畫餅,多少還算委婉。事實上,精明的企業家們早就瞄準了一個更簡單粗暴的方法:明星帶貨。
再教科書級別的廣告文案,也比不上在Windows桌面一樣的背景裡,手拿金嗓子喉寶憨憨登場的羅納爾多。
*vgtime.com
而代言了十七年露露的許晴,早就讓人不知道露露是叫許晴,還是許晴叫露露。更不知道當年全中國有多少爸爸,私心把露露加入了孩子的零食白名單。(誰還能記得,當年《來來往往》的婚外戀CP……)
*b站
爸媽們不知道,其實在孩子心裡,也有一個藏滿私心的白名單——電視上播到他們絕對不願意換臺!
那裡面有拉著小提琴給礦泉水做廣告的王力宏、有在鏡頭前做著嬌羞表情的高圓圓,剪輯的蒙太奇何其生硬,廣告詞何其不搭,但它就能夠精準擊中少男少女的青春荷爾蒙,將食慾和不知道什麼欲混合發酵,並最終體現到超市收銀臺:農夫山泉是有點甜,但想想那青春飛揚,顏值巔峰期的王力宏,手不知怎麼地就挪到小白瓶那兒去了。
*b站
可誰曾想潮流浮沉,顏值頂峰的力宏也沒擋得住臺灣淡水吹來的龍捲風,陰鬱的小城青年替代了陽光男孩,當256兆的紐曼MP3裡存進周杰倫的最新專輯,有一種純粹的追星叫做:用著動感地帶套餐,喝著百事可樂,吃著可比克薯片,聽窗外的麻雀在電線桿上多嘴。
冷知識:當年搭檔的廣告女孩是劉濤
*b站
周董:「我的選擇可比克」
*b站
很久以後,當已經開始養生帶娃的M-zone人再次團結起來,為當年的偶像刷超話的時候,比重新學習使用微博更讓人感慨的,大概是桌上的可樂薯片如今竟然換成了紅棗枸杞。
看洗腦廣告的這代人也到了養生的年齡
*艾格吃飽了
我們的生活變得太快,當我們獨立到終於可以實現「高樂高自由」的時候,卻發現從前那個閃閃發光的西班牙飲料早就被收購和上好佳成了一家人。
如今,巧克力奶和蝦片成為一家人了
*上好佳官網
而當我們感嘆從前的電視廣告如此魔性卻帶有溫度時,實際上連電視本身都快從生活當中消失了。而再細想想,哪兒是廣告有溫度呀?明明是那個記憶裡烘著小太陽,喝著熱茶,一家人一起圍坐在電視前的「從前」總是暖洋洋的罷了。
*美食達人資訊網
作者:alka
排版:風味君
頭圖:娃哈哈礦泉水廣告MV《愛無所不在》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