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馬超 通訊員 王嬋 攝影 宗琪琪)11月9日至10日,中國化學會第一屆全國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學術會議在南開大學八裡臺校區主樓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化學會主辦,南開大學、中國化學會綠色化學專業委員會承辦。大會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何鳴元,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化學會綠色化學專業委員會主任韓布興,南開大學副校長李靖,天津化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出席大會開幕式並致辭。開幕式由會議組織委員會主席、化學學院教授何良年主持。
李靖對各位嘉賓來校參會表示歡迎,對長期以來支持南開大學各項事業發展的領導、專家學者表示感謝。李靖說,召開本次會議,旨在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全面展示二氧化碳化學領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成果,深入探討二氧化碳化學領域所面臨的機遇、挑戰和未來發展方向,以推動學科的發展和進步,貢獻於可持續發展。希望通過會議的召開,與頂尖科學家面對面交流,聆聽大師的科研心路,觸碰本領域的前沿,從而共同探討二氧化碳領域的科學問題與技術難題,推動二氧化碳資源化的研究與應用。
何鳴元對會議召開表示祝賀,何鳴元說,有效利用可再生碳資源、保護環境、發展綠色化學已成為大勢所趨,二氧化碳過量排放引發的溫室效應是影響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環境問題,二氧化碳資源化的高效利用是實現減排的重要途徑,是目前研究熱點但也是難點。二氧化碳化學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希望通過此次會議的召開,進一步發展綠色碳科學,不斷推動碳的資源化利用,為人類資源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韓布興代表中國化學學會對南開大學承辦此次會議表示感謝,對大會召開表示祝賀。韓布興說,無論從環境角度還是資源角度講,二氧化碳轉化利用都是十分重要的課題,但這一領域當前還面臨很多科學和技術上的挑戰。相信此次會議能夠推動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陳軍代表天津市化學會對大會召開表示祝賀,對參會嘉賓表示歡迎。陳軍說,天津市在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方面一直努力前行,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這個課題由來已久,在新時代,要有新理念、新方法、新目標,推動這一課題煥發新的活力,推動化學學科的不斷發展前進。
何鳴元院士、韓布興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麻生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燦,加拿大女王大學菲利普·傑索普院士、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山田富魯教授先後以「綠色生態與化學化工」「綠色介質中二氧化碳轉化研究」「人工光合成太陽燃料:可再生能源還原二氧化碳制甲醇及化學品」「二氧化碳基轉化」「通過分子和過程的綠色設計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利用二氧化碳作為刺激響應材料的觸發器」「二氧化碳摻入反應與二氧化碳介導反應」為題作大會報告。
本次會議共有126所高校與科研院所、10餘家企業的400餘名代表參會,共收到論文152篇。大會將圍繞二氧化碳化學領域的基礎、應用和前沿問題,以二氧化碳化學原理與應用(催化活化、反應機理與催化劑設計)、二氧化碳轉化新反應/新途徑/新方法、光化學催化反應、電催化方法、二氧化碳 製備化學品/能源產品/聚合物以及捕集與分離等為主題進行交流研討,全面展示我國科學家在二氧化碳化學領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成果,深入探討二氧化碳領域所面臨的機遇、挑戰和未來發展方向。
在牆報展示環節,與會人員之間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學術氛圍濃烈。會務組邀請出席本次論壇的17位大會及邀請報告人作為評審專家,遴選出了20個優秀牆報獎。會議得到了天津聯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步思特科技有限公司等的大力支持,韓布興院士、Philip Jessop院士、 何良年教授、聯博公司總經理薛定同志等為獲獎同學頒發了「聯博化工」優秀牆報獎證書以及獎金獎品。
會議閉幕式由何良年教授主持並發言,他指出此次大會是二氧化碳資源化領域多學科交叉的一次盛會,旨在為我國從事二氧化碳相關研究的學者搭建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發揮我國在有機化學、催化材料、綠色介質及高分子合成等研究領域的優勢,造就高水平、結構合理的研究隊伍,推動二氧化碳化學研究以及相關學科的進一步發展,提升我國在二氧化碳化學理論研究和新技術研發方面這一領域的競爭力和國際地位。
本次大會由中國化學會綠色化學專業委員會創辦,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及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精心組織。本會議將每兩年舉行一次,旨在為我國從事二氧化碳相關研究的學者搭建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發揮我國在有機化學、催化材料、綠色介質及高分子合成等研究領域的優勢,造就高水平、結構合理的研究隊伍,推動二氧化碳化學研究以及相關學科的進一步發展,提升我國在二氧化碳化學理論研究和新技術研發方面這一領域的競爭力和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