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良年|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二氧化碳化學

2020-12-11 騰訊網

編者按: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二氧化碳化學(I)

何良年,南開大學教授, 英國皇家化學會士(FRSC)。從事綠色化學、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生物質高值化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在二氧化碳化學及可再生碳基能源化學領域取得了系列創新成果, 編著了《二氧化碳化學》與《綠色化學基本原理》, 推動了二氧化碳化學領域的發展。

有效利用資源、保護環境、發展綠色化學已成為大勢所趨。二氧化碳過度排放是全球變暖、極端天氣和荒漠化等全球環境變化的主要誘導因素。將CO2定向轉化為有價值的化學品、能源與材料, 也可一定程度上緩解環境問題, 並減緩人類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將豐富、價廉、可再生的CO2「變廢為寶、高值化利用」, 以部分替代化石原料, 滿足可持續發展需求。當今世界正處於能源供給從過度依賴化石能源向基於太陽燃料轉型的過渡時期, 利用太陽能以及可再生電能將CO2還原為生產碳氫燃料, 已經成為本領域有巨大應用潛力及挑戰的熱點課題。總之,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二氧化碳化學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與石化工業相比, 現有CO2基的化工產品種類還不多, 尤其是對映選擇性催化反應少; CO2熱力學上的低能態, 能量是其轉化利用的基礎。CO2的惰性決定了活化是進行CO2轉化反應前提, 而活化的關鍵取決於高效催化體系。關鍵科學問題源於CO2活化反應機理還不明確, 難以進行催化劑的理性設計。因此, 需探討催化作用機制, 形成催化劑設計新方法; 突破CO2還原產物精準調控問題, 以實現CO2定向轉化。最引人注目的是光電催化還原CO2領域, 通過光及可再生電催化還原, 以克服轉化中的能源問題, 開闢利用太陽能光解水制氫與轉化CO2相結合的新途徑, 即可再生能源儲存和CO2 轉化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此外, 將CO2轉化為大宗化學品甲醇、甲酸、一氧化碳和苯酚以及高附加值產品如丙烯酸酯、雜環化合物等, 有利於提高經濟性。從有害試劑替代及原子經濟性來看, 作為替代化石資源的合成方法, 基於CO2的合成路線具有低碳、環境友好的巨大應用潛力。

我國在二氧化碳化學領域的研究與開發隊伍規模大, 所取得的成就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圍繞二氧化碳化學與資源化利用領域的基礎、應用和前沿問題, 在與CO2轉化反應相關的活化機理、高活性催化劑設計開發、轉化新方法、新反應、新途徑與新策略、光、電催化方法、CO2製備化學品/能源產品/聚合物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因此, 以「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二氧化碳化學」為主題的中國化學會首屆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大會, 於2019 年11 月8~10 日在南開大學成功召開。在中國化學會綠色化學專業委員會及韓布興院士支持下, 組織基於本次大會成果的「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二氧化碳化學」專題, 以展現我國學者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 促進學術交流, 發揮我國在有機化學、精準合成、催化材料、綠色介質及高分子合成等研究領域的學科優勢, 推動二氧化碳化學研究。本專題側重於收錄二氧化碳化學與資源化利用領域, 包括二氧化碳化學原理與應用(催化活化與催化劑設計)、二氧化碳定向轉化的新反應/新途徑/新方法、光電催化方法、CO2製備化學品/CO2基聚合物以及捕集與分離等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與進展評述; 並分析與探討CO2領域的科學問題與技術難題、所面臨的機遇、挑戰和未來發展方向。

本專題共收錄17 篇論文, 分兩期刊出。本期包含1 篇進展、4 篇評述和3 篇研究論文。孫建敏課題組圍繞CO2與鄰氨基苯腈羧環化合成喹唑啉-2,4(1H,3H)-二酮反應, 系統綜述了不同類型催化劑設計、製備方法及催化性能等研究進展, 分析了所存在的關鍵科學問題, 並對適用於CO2轉化反應的催化材料進行了展望。魯統部課題組對電催化CO2還原製備C2產物進展作了簡要評述, 闡明催化劑晶面、尺寸、形貌、擔載密度、表面原子氧化態等對C2產物催化活性和選擇性的影響。李康康、於海、劉恢等人針對如何提高酮基催化劑在CO2電還原為C2+的效率以及產物難以定向調控的共性科學問題, 從催化劑本徵特性、催化環境與電解裝置等方面進行了分析與總結。韓寶航課題組介紹了多孔聚咔唑的製備方法及其在CO2吸附與催化轉化等方面的應用, 分析了材料結構與性能的關係, 總結歸納了高性能聚合物所需的關鍵因素。劉寧課題組綜述了基於羥基、羧基、氨基、多氫鍵給體和特殊氫鍵給體促進的CO2與環氧化物的環加成反應的研究進展, 以期為高效有機催化劑的設計合成提供一種新思路。呂小兵課題組以手性2,3-丁二醇為起始原料, 通過迭代合成方法, 採用三光氣為羰化試劑, 製備全同和間同結構的CO2/順式-2,3-環氧丁烷交替共聚物(聚碳酸-2,3-丁烯酯)的四聚體和八聚體, 並用13C核磁共振譜精確分析其微結構。王萬輝、包明等人利用廉價金屬銅鹽和N,N,N',N'-四甲基乙二胺、N,N'-二甲基乙二胺、乙二胺、聯嘧啶等配體原位生成金屬配合物, 並用於催化硼氫化鈉還原CO2製備甲醇, 提出了可能的催化機理. 宋清文、張侃等人設計熱力學有利的CO2、炔丙醇和甲醇的三組分串聯反應, 成功製備碳酸二甲酯和α-羥基酮, 使用廉價鋅與有機鹼的協同催化體系, 對該串聯反應進行了系統研究。

值此專題出版之際, 對所有作者、審稿人以及《科學通報》編輯部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表示誠摯感謝! 希望本專題能引起更多關注, 激發年輕學者興趣, 拋磚引玉, 旨在推動CO2資源化研究與應用及相關學科的進一步發展, 提升我國在CO2化學理論研究和新技術研發的競爭力和國際地位.

* 以下為專刊文章目次,歡迎關注!(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獲取完整文章)

編者按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二氧化碳化學

何良年

進展

CO2催化轉化合成喹唑啉-2,4(1H,3H)-二酮及其衍生物研究進展

劉猛帥, 平冉, 孫建敏

評述

銅基催化劑電還原CO2為多碳產物的提升策略

向開松, 劉雨程, 於海, 劉恢, 李康康

氫鍵給體促進有機催化的CO2與環氧化物的環加成反應

劉寧, 陳飛, 陶晟

多孔聚咔唑用於二氧化碳捕獲與催化轉化

王天雄, 韓寶航

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合成二碳產物

張超, 魯統部

論文

CO2/順式-2,3-環氧丁烷交替共聚物的立體寡聚物合成及微結構分析

羅婧, 孫星宇, 王霞弟, 周輝, 呂小兵

多組分串聯策略固定CO2制碳酸二甲酯和α-羥基酮

張乾霞, 劉平, 張侃, 韓麗華, 宋清文

Cu配合物催化硼氫化鈉還原CO2製備甲醇

王萬輝, 劉平, 邱立春, 王加升, 包明

相關焦點

  •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何良年教授:二氧化碳固定方面新突破
    【成果簡介】近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何良年教授課題組在二氧化碳固定方面的新突破。該課題組利用三甲銨乙內酯(Betaine,也叫甜菜鹼)作為高效、可持續的有機小分子催化劑,在胺和二苯基矽烷存在下實現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級可控地還原功能化反應,這是首例同時實現二氧化碳可調的2-、4-、6-電子還原與C-N鍵構築相結合的報導,可用於甲醯胺、縮醛胺和甲胺類化合物的合成和製備。
  • 中國化學會第一屆全國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學術會議在我校召開
    本次會議由中國化學會主辦,南開大學、中國化學會綠色化學專業委員會承辦。大會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何鳴元,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化學會綠色化學專業委員會主任韓布興,南開大學副校長李靖,天津化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出席大會開幕式並致辭。開幕式由會議組織委員會主席、化學學院教授何良年主持。
  • 初三化學上冊,二氧化碳的物理與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應用舉例
    二氧化碳的物理與化學性質及應用是初中化學重點學習的物質之一,也是中考必考的內容。下面學習一下二氧化碳的性質與應用。文字表達式與化學方程式如下:2.5、二氧化碳與碳反應二氧化碳在高溫條件下和碳發生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文字表達式與化學方程式如下:2.6、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 Science:綠色化學助力可持續發展
    2020年一月,美國《科學》雜誌推出專刊:Chemistry for Tomorrow's Earth,從地球與人類可持續發展角度來闡述未來化學的發展思路。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一下這期專刊的其中一篇文章,由綠色化學之父,耶魯大學教授Paul T.
  • 輕鬆學化學-二氧化碳的製取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如下圖:這個實驗可以考察的內容很多,不但能考察實驗室一般操作的注意事項,還能考察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還包括碳酸鈣、(濃、稀)鹽酸、(濃、稀)硫酸、硫酸鈣等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等,讓我們共同討論一下實驗(製取)
  • 人教版初中化學知識點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人教版初中化學知識點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知識點總結 本節包括空氣的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氣中氧氣百分含量測定實驗、空氣汙染及其防治幾個知識點。知識的特點是容易理解,但需要記憶的東西較多,因此記住這些知識是學好本節的關鍵。
  •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教育倡議》中英文版發布!
    大會期間,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美國、日本、英國、以色列、菲律賓、泰國等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科學教育專家與我國科學家一道,在「科協素質促進:科學教育與可持續發展」專題論壇上,共同發布《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教育倡議》(以下簡稱《倡議》)中英文版。《倡議》內容中文版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從強代表宣讀,英文版由美國詹姆斯麥迪遜大學綜合科學與工程學院創始院長Bob Kolvoord宣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能源化學」發展規劃和布局概況
    本文對化學科學三處開展的能源化學十四五及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學科布局工作進行簡要介紹,供從事相關研究的科研人員參考。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溫室氣體排放國, 能源是關係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
  • 2021年初中化學方程式:二氧化碳相關方程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方程式:二氧化碳相關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二氧化碳的相關化學方程式:   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實驗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碳酸不穩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二氧化碳可溶於水: H2O + CO2== H2CO3   高溫煅燒石灰石(工業制二氧化碳
  • 莊臣公司發布最新公共可持續發展報告
    --該公司繼續關注可持續性環保選擇 --創新的廢物縮減計劃,可再生能源項目以及在產品中運用更環保的化學成分等方面的不斷探索,都積極地向該公司2016年的環保目標推進。 威斯康辛州拉辛2013年3月29日電 /美通社/ -- 未公開上市企業莊臣 (SC Johnson) 今天發布了其2012年度公共可持續發展報告 (www.scjohnson.com/report),分享了這個家族企業不斷通過使用更多清潔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及製造出使用更少資源的創新產品來達成其2016年環保目標的最新信息。
  • 化學小知識: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的區別
    初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同學們一定會遇到,兩種常見的碳與氧組成的氣體,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少同學傻傻分不清楚兩種氣體,它倆不僅化學式表達有些類似,而且摸不到也看不到,比較「虛」,不是很容易理解。其實兩種氣體的性質天差地別,有相似的地方,更多的是不同的。但兩種氣體在生活和工業生產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初中化學的重點內容。
  • 三大「核心」成關鍵詞 日產發布可持續發展規劃
    日前,日產汽車正式發布了「日產中國可持續發展規劃2022」。作為指導日產汽車在華業務可持續發展的經營與管理,同時也是首個面向中國市場發布的可持續發展綱領,其主要包含環境保護、社會發展以及公司治理三大層面。「日產中國可持續發展規劃2022」響應了日產汽車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也將從這三方面推進其在中國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的性質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的性質,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二氧化碳的性質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於水,高壓低溫下可得固體——乾冰   2、化學性質:   1)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   H2CO3 =
  • 加快開創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春天」——來自河南、浙江等地...
    伴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和技術不斷升級,石化行業開始呈現規模化、鏈條式增長,因自身所具有的資源消耗和高危高排放特性,階段性地造成了國內化工「三廢」排放量大、安全環保事故頻發的問題,繼而引發了民眾「談化色變」的社會氛圍,對化工行業的形象和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
  • 中考化學高頻考點—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的區別、鑑別與淨化
    [方法歸納]熟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質及其差異的原因是解答此類題型的關鍵,特別注意的是如果CO中混有CO時不能用燃燒法除去CO,因為CO2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把少量雜質CO燒掉。CO和CO2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也相同B.碳在空氣中充分燃燒時生成CO2 ,不充分燃燒時生成COC.
  • 巴斯夫明確助力2030可持續農業量化目標,關注點主要有……
    (廣告也是極好看的,別讓廣告溜走)農信傳媒巴斯夫明確了企業助力2030可持續農業的量化目標,重點關注一系列能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滿足社會最迫切需求的關鍵措施……>●每噸農作物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30%●逐年提高對可持續發展有重大貢獻的「超越型」解決方案的銷售佔比,每年提高7
  • 尋求公司可持續發展 LG化學加入負責任礦產計劃(RMI)
    SMM10月22日訊:LG化學周一表示,LG化學已成為韓國首家加入負責任礦產計劃(RMI)的電動汽車(EV)電池製造商,提高供應鏈可持續性。RMI成立於2008年,是一個全球性諮詢組織,幫助各個行業的公司解決其供應鏈中的礦物採購問題。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的製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的製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二氧化碳的製法   1、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思路:(原理、裝置、檢驗)   (1)發生裝置:由反應物狀態及反應條件決定:   反應物是固體,需加熱,制氣體時則用高錳酸鉀制O2的發生裝置。
  • 新方法可從空氣中高效分離二氧化碳
    新方法可從空氣中高效分離二氧化碳 2019-10-29 13:16:25 ,高效分離空氣等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
  • 面料課堂|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纖維——聚乳酸纖維
    聚乳酸纖維是一種原料可種植、易種植,廢棄物在自然界中可自然降解的合成纖維。它在土壤或海水中經微生物作用可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燃燒時,不會散發毒氣,不會造成汙染,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纖維。其織物面料手感、懸垂性好,抗紫外線,具有較低的可燃性和優良的加工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