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產汽車正式發布了「日產中國可持續發展規劃2022」。作為指導日產汽車在華業務可持續發展的經營與管理,同時也是首個面向中國市場發布的可持續發展綱領,其主要包含環境保護、社會發展以及公司治理三大層面。「日產中國可持續發展規劃2022」響應了日產汽車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也將從這三方面推進其在中國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日產汽車執行副總裁、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川口均(Hitoshi Kawaguchi)表示:「在日產汽車『豐富人們的生活』願景的指引下,日產汽車通過提供獨特、創新的產品與服務,為消費者提供卓越價值。為實現這一願景,作為一家企業,我們必須採取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來工作、思考以及進行生產製造。」
他認為,日產汽車在做各項工作時,都應該首先考慮如何實現社會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們所處的社會與環境方面正在面臨諸多方面的壓力與挑戰,而從消費者到企業,所有這一大家庭的成員都在共同期盼實現可持續發展。
對此他還談到:「日產汽車作為一家企業,首先是企業自身的活動,包括生產、銷售、盈利、保證股東分紅、承擔員工薪酬等。但除了這種面向企業內部的活動,更重要的是我們對社會做出的貢獻。企業對社會、對地球環境做出了貢獻,這也是我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也就是說企業活動需要為社會做出貢獻。」
從左到右依次為: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鈴木昭壽(Akihisa SUZUKI);日產汽車執行副總裁、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川口均(Hitoshi Kawaguchi);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西林隆(Takashi NISHIBAYASHI))
在川口均看來,作為車企首先應該通過產品,為社會做出貢獻。正如日產汽車目前正大力推廣的「日產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理念,從導入輔助駕駛技術到ProPILOT智控領航技術,這也是為「零排放、零傷亡」的美好願景尋求更多可能,減少人為失誤引起的交通事故,降低事故率及傷亡率。
而在產品本身之外的企業生產和銷售活動中,日產汽車也致力於最大限度地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這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
構成日產在華可持續發展規劃的三大核心
正如剛才所提到的,環境保護、社會發展以及公司治理是日產中國可持續發展規劃2022的關鍵所在。環境保護方面,早在去年8月,日產汽車在華合資企業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就制定了「綠色2022」計劃,將在產品、製造、資源循環利用等環節上進行加強。其中包括更新高能耗設備3600多臺套,建立光伏發電園區3處,導入電池再生技術等等。
截至2022年,日產汽車及其在華合資企業的用水量將比2015年降低35%,有害氣體排放量將比2015年降低50%,目標均高於國家標準。
另外在產品及技術研上,日產汽車也將導入更多的電動化車型(包括純電及搭載e-POWER智充電動技術的車型)。其中,日產軒逸·純電已於2018年率先投放於市場,啟辰品牌包括D60EV、e30在內得三款新車也在2019年陸續推出。
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西林隆(Takashi NISHIBAYASHI)對此表示:「通過面向中國市場逐步導入日產汽車的電動化技術和相關車型,我們期望在2022年成為智行科技領域首屈一指的汽車製造商。通過一系列的相關舉措,能夠對削減二氧化碳排放做出貢獻。我們總是希望挑戰更高水平的目標,為中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做出我們的貢獻。」
社會發展層面,日產汽車積極投身於提升中國道路交通安全、人才培養以及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
目前,日產汽車已連續13年與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合作舉辦中國道路交通安全論壇,共有3,200多名業內專家參與論壇,為提升中國交通安全獻言建策;聯合東風日產連續14年舉辦「日產安全駕駛訓練營」,累計超過七百萬消費者參與其中,提升大眾交通安全意識;連續7年參與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藍皮書》的編寫工作,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安全的交通社會是「日產中國可持續發展規劃2022」最為重要的目標之一,而對於日產汽車來說,人才培養也是達成這一願景的重要因素。值得一提的是,日產中國於2013年創立「日產築夢課堂」 項目,主要通過STEAM(代表科學、技術、工程、美術和數學)教育理念作為課程設計基礎,以激發小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普及汽車相關知識,培養動手能力。
就在幾天前的9月10日,「日產築夢課堂」 2019-2020學年度公益課程正式啟動。目前,這一項目已於全國11個省與直轄市的360餘所小學授課,累計受益學生人數超過35萬名。預計到2020年,「日產築夢課堂」項目累計受益學生人數將超過100萬人。至2022年,「日產築夢課堂」項目將擴展到更多省份,累計受益學生人數將達到200萬人。
對此,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鈴木昭壽(Akihisa SUZUKI)談到:「我們認為小學生這一群體極具無限潛能。因此,日產(中國)在2013年發生四川雅安地震之後,第一時間通過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資,幫助重建受災小學。我們以此為契機,開發出了日產築夢課堂課件。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們與社會各界緊密合作,進一步豐富了我們的課程內容。」
另外,日產汽車也在通過其產品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日產汽車自2016年起,陸續在全車型上搭載i-SAFTY智能主動安全系統,以提升車輛安全性能。而在「日產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理念下研發的ProPILOT智控領航等先進駕駛輔助技術,目前已率先應用於第七代日產天籟ALTIMA上,未來將在更多車型上推廣。日產汽車期望通過更多最新安全技術的使用,實現降低交通事故、構建「零傷亡」社會的企業願景。
而在談及公司治理這一話題時,西林隆先生開誠布公的表示:「確實,我們在公司治理方面曾有過一些不足,但是最近已經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完善我們公司治理的整個體制,就不能很好地產生利益,也就不能很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為他們提供最新的產品。這其中的關鍵就是企業的健康運營和發展,因此,我們需要加強體制建設。」
對於日產汽車來說,加強公司治理的同時,也要確保更加統一的合規管理。通過一個短期的目標、或是憑藉一個短期的增長來帶動企業的發展規劃,是不可行的,也無法很好地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此,日產中國設立了「三重防禦體系」以加強公司治理,確保更加統一的合規管理。其中,公司內部所推行的匿名檢舉系統SpeakUp,意在通過一些具體的舉措,來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
就像西林隆先生所說到的那樣,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日產汽車希望在中國市場實現全方位的健康的發展。為了順應中國的市場的不斷發展,日產汽車也希望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因此,日產汽車需要在焦距環境保護、社會發展的同時,實現在華企業自身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圖/文 網通社 張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