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教育倡議》中英文版發布!

2020-12-11 中國科協

10月16日,2019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期間,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美國、日本、英國、以色列、菲律賓、泰國等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科學教育專家與我國科學家一道,在「科協素質促進:科學教育與可持續發展」專題論壇上,共同發布《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教育倡議》(以下簡稱《倡議》)中英文版。《倡議》內容中文版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從強代表宣讀,英文版由美國詹姆斯麥迪遜大學綜合科學與工程學院創始院長Bob Kolvoord宣讀。《倡議》內容中英文版如下: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教育倡議》

聯合國於2000年提出千年發展目標,2015年提出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可持續發展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應對可持續發展目標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意識到科學教育在普及可持續發展理念、培育創新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通過科學教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效能還需要進一步發揮。為此,我們提出如下倡議。

一、優化課程體系。基於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要求,全面優化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學校科學教育體系,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習方法和評價方式等方面,將可持續發展理念和內容融入各學科和各階段的課程體系中。

二、協同教育資源。豐富教育供給方式,鼓勵並引導社會各界(包括政府部門、學校、科研機構、企業和非營利性組織等)為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教育研發合適的教育資源。從與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的真實問題出發,兼顧全球問題、各國國情及地方特色。

三、提升教學能力。提升教師(包括學校教師和青少年活動輔導員等)的跨領域知識和教學能力,幫助教師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促使他們將可持續發展內容融入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

四、創新教學實踐。以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指導實踐,組織論辯、探究等多種多樣的科學教育活動,積極使用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新媒體在內的方式,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五、營造社會氛圍。在各種形式的校外場所和家庭環境中提供可持續發展主題的科學教育活動,宣揚支撐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念與道德標準,提升公眾可持續發展的意識,營造關注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氛圍。通過豐富多樣的科學教育活動,幫助學生具備相應的科學知識、方法與態度,使其自覺並積極參與可持續發展行動。

《Initiative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Educ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global concern, as evidenced by 8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 in 2000 and 17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in 2015 launch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To embrace the opportunities and address the challeng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real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We are proposing the following initiatives to further expedite the efficacy of science education on boos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rst,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K-16 education system. The concept and cont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st be coherently integrated into the curriculum of multiple disciplines in the K-16 education system. Further, a series of relevant learning objectives, contents, pedagogies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should be explicitly addressed in the curriculum.

Second, the enrichment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It is encouraged to all education providers to collaboratively develop educational resources for the authentic issu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local, regional, national and global scales.

Thir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competences.It is critical to helping teachers and trainers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rging them to incorpora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o daily teaching, and enhancing their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teaching skills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urth, the innovations of educational practices.Innovative technologies and new media offer powerful tools for delivering science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raising the public’s awarenes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arious science activities, such as argumentation and inquiry, should be employed to improv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Last but not least,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ociety-wide atmosphere. A variety of science education activities target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diversified settings, including formal, informal and non-formal education contexts. Citizens should be equipped with scientific knowledge, methods and attitudes to enable them to consciously take act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文/科協改革進行時 編輯整理

相關焦點

  • 中國民辦教育發展「杭州倡議」在海亮教育園發布
    」在海亮教育園隆重發布,該倡議主題為「新法、新政、新發展」。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名民辦教育研究者、管理者和工作者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2019年4月20日,首屆中國民辦教育發展高峰論壇在美麗的杭州隆重舉行,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和民辦教育工作者共768代表匯聚一堂,立足現實,面向未來,圍繞「新法·新政·新展望」的主題,展開了熱烈而深入的討論。
  • 什麼是共同可持續發展 (Together for Sustainability (TfS))倡議
    csr01Feng多年一直在Ecovadis審計和Tfs審核領域諮詢的奮飛諮詢有必要介紹下「共同可持續發展 (Together for Sustainability (TfS))」1.什麼是「共同可持續發展 (Together for Sustainability (TfS))」倡議?
  • 何良年|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二氧化碳化學
    編者按: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二氧化碳化學(I) 總之,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二氧化碳化學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與石化工業相比, 現有CO2基的化工產品種類還不多, 尤其是對映選擇性催化反應少; CO2熱力學上的低能態, 能量是其轉化利用的基礎。CO2的惰性決定了活化是進行CO2轉化反應前提, 而活化的關鍵取決於高效催化體系。關鍵科學問題源於CO2活化反應機理還不明確, 難以進行催化劑的理性設計。
  • 【重磅】上海高院在線發布2019年中英文版智慧財產權審判白皮書和...
    在第20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來臨之際,今天(4月23日)上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各界發布中英文版《2019年上海法院智慧財產權審判白皮書》、《上海法院專利審判白皮書》,公布「2019年上海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件」、「2019年上海法院加大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典型案件
  • 肯德基發布「自然自在」可持續發展宣言,號召環保同行
    肯德基作為一家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一直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020年12月,肯德基中國正式發布「自然自在」可持續發展宣言,涵蓋可持續餐廳建設、可持續行業生態搭建、社區可持續生活方式引領三大領域,並著重闡釋了在環境保護方面的主張和舉措。
  • 中國MBA聯盟領袖年會發布《西安倡議》——探索MBA教育發展新模式
    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山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全國200多所高校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師生代表及知名企業家代表近千人出席會議,共商大變局之下中國MBA未來發展之路。中國MBA聯盟是中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成員單位最多的MBA/EMBA全國性組織,覆蓋全國247所院校。聯盟年會暨高峰論壇每年舉辦一次,迄今已連續舉辦十四屆。
  • 蓋璞集團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
    上海2019年9月25日 /美通社/ -- 全球零售服飾領導企業蓋璞集團日前發布了全新的全球可持續發展報告,從社會、環境和產品等層面闡述了該公司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承諾和最新進展。 這份報告記錄了蓋璞集團為回饋社區、改善製衣工人的工作條件、減少環境影響及崇尚多樣性和包容性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 三大「核心」成關鍵詞 日產發布可持續發展規劃
    日前,日產汽車正式發布了「日產中國可持續發展規劃2022」。作為指導日產汽車在華業務可持續發展的經營與管理,同時也是首個面向中國市場發布的可持續發展綱領,其主要包含環境保護、社會發展以及公司治理三大層面。「日產中國可持續發展規劃2022」響應了日產汽車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也將從這三方面推進其在中國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 6年節水112億升,致力可持續時尚:Gap集團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
    上海2020年12月2日 /美通社/ -- 全球零售服飾領導企業Gap集團日前發布了全新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從社會、環境和產品等層面闡述了該公司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承諾和最新進展,以實際行動致力可持續時尚。
  • 寶潔發布白皮書:環境可持續發展
    平等與包容、環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行動進行了介紹。中國白皮書是在12月10日全球發布的《寶潔企業公民責任報告》的基礎上專門編寫發布。在全球範圍內,寶潔已經連續21年不間斷髮布報告,介紹公司如何努力為世界帶去積極的影響。中國白皮書部分主要將目光聚焦於中國市場,其中主要包括:社區影響:「寶潔馳援,湖北加油」,懸掛著這一口號條幅的數十輛運輸車,在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停歇地為省內各地運送著所需物資。
  • 重磅!2020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發布
    2020年11月8-9日,主題為「信任·合作·發展」的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在11月9日的閉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Research》編委周濟和《柳葉刀》主編,愛思唯爾柳葉刀系列期刊總編輯理察·霍頓共同發布了「2020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
  • 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發布我國首個全球性物種保護倡議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31日消息(記者 譚琦)記者從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獲悉,12月17日,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主導並聯合天合公益基金會、IUCN全球物種存續委員會小猿組發起的《全球長臂猿保護網絡倡議》(以下簡稱《倡議》)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CUN)官網發布,這是第一個由中國機構主導
  • 可持續發展教育:從理念到行動
    在這項議程中,教育作為其中重要的可持續發展專項目標,對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轉型升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全球許多國家在推進可持續發展教育,將可持續發展理念納入課程、教科書及教育教學實踐,富有成效。在新冠疫情的緊張態勢之下,我們縱觀全球,繼續探討如何推進可持續發展教育。
  • 全球結伴 以科技創新推動人類可持續發展
    原標題:全球結伴 以科技創新推動人類可持續發展 ——訪國際科學理事會主席達亞·瑞迪  科學家正利用先進科學和技術應對人類面臨的挑戰,在此過程中,全球結成夥伴關係,注重科技可持續創新,對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至關重要。」
  • 教育科學出版社學術外譯成果在滬發布
    11月21日,在華東師範大學教育高等研究院主辦的第六屆「教育文化與社會發展」學術論壇上,教育科學出版社的三項學術外譯成果——《中國教育:研究與評論(四卷本)》《嵌入村莊的學校:仁村教育的歷史人類學探究
  • 首屆可持續發展教育與兒童友好綜合發展研討會在深召開
    本次會議內容以《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全球行動計劃(GAP)》為綱領,聚焦可持續發展教育和兒童友好發展、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SDG公益活動。本次會議是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全球協作項目工作委員會(SDG Action 35553)指導下,由中國社區發展協會兒童友好社區工作委員會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管理學院共同主辦,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北京永真公益基金會、中宏網、上海市人口早期發展學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北京眾一公益基金會、深圳市恆暉公益基金會、兒童友好時間銀行、北京世聯可持續教育科技院、中童兒友好(北京)信息諮詢有限公司
  • 深圳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7—2030年)發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北極星環保網獲悉,深圳市人民政府發布深圳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7—2030年),到2020年,經濟、社會與環境可持續發展質量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探索形成深圳環境治理與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系統解決方案,成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的典範城市,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深圳經驗
  • 《16+1合作五年:成就總結》中英文版正式發布
    人民網訊  由16+1智庫交流與合作網絡組織,黃平、劉作奎等學者撰寫的《16+1合作五年:成就總結》(中英文版)正式發布,並在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高級別智庫研討會上正式與讀者見面。
  • 大都會人壽發布2019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
    本網訊 記者周軒千報導 近日,美國大都會集團(以下簡稱「大都會人壽」)發布2019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報告披露,大都會人壽和大都會人壽基金會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提供的救濟和支持的總價值已逾2.5億美元。
  • 發布丨科技部徵集適宜向「一帶一路」轉移的可持續發展技術
    11月30日,科技部國際合作司發布通知公開徵集適宜向「一帶一路」國家轉移的可持續發展技術成果。通知要求,技術成果需符合「一帶一路」國家的產業政策、標準和相關法律,契合「一帶一路」國家可持續發展需求,技術智慧財產權明晰、風險可控、經濟性突出等條件。申報截止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將根據徵集結果編制《適宜向「一帶一路」國家轉移的可持續發展技術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