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鄰居聊天:可憐天下父母心
前兩天在小區裡遛娃看到兒子同學在滑梯那玩,兒子就走過去了,他同學手裡正拿著一本《唐詩三百詩》,我誇了一句「真棒,出來玩都不忘記學習!」,
不說還好,一說他的媽媽就訴苦道:
「為什麼啊,我要求他每天背誦一首詩詞,就是不聽話,這麼簡單的幾句,背了忘,忘了背,被他整瘋掉啦……」。打開了話匣子,中年人的人生簡直就是一部血淚史。」
上班一整天本來很累了,回到家看到孩子不乖,我心情敗壞,忍不住吼孩子,嫌他們磨磨蹭蹭,嫌他們不夠自律,覺得他們學習不刻苦。
我這焦躁又敗壞的磁場,傳到孩子們那裡,讓他們也變得浮躁又叛逆,甚至對出門上補習班,一次次產生牴觸情緒。」
這真是中年人的真實寫照,工作和生活不易,我們都活在極限的邊緣,一邊帶娃補課,一邊拼命賺錢,一邊強作歡顏,一邊淚流滿面。
雖然心疼這位媽媽,但孩子也可憐,被逼迫學習,天性被壓迫,璐瑤媽媽告訴我們,作為父母不了解孩子三大天性。
孩子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法,付出太多都是無用功。
了解孩子三大天性,讓孩子輕鬆愛上學習
天性一:豐富的想像力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愛因斯坦
孩子在課堂上吸引齒輪
想像力的作用就是它可以使你享受快樂,享受驚奇,享受自由,享受現實生活中少有的感受。想像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當你說起大米,我馬上腦海中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大米加工成的食品形象。
所以我們了解了孩子的這一特性,不要強行灌輸知識,要引導孩子學會觀察,學會提問,讓孩子思考,打開想像力的大門,把知識轉換成能力。
天性二:強烈的好奇心
「媽媽,這是什麼?」
「媽媽,為什麼這些樹被砍掉了?」
……
孩子一連串的問號,讓我們本就風風火火的爭分奪秒的時間更加緊迫,所以我們試圖敷衍,或者轉移話題「我讓你背的詩詞你會了嗎?」
甚至喊出「閉嘴!學習都還沒學好,管這些閒事幹什麼?」孩子的好奇心被一點一點磨滅了,他不再提問,不再思考,他們變得跟我們大多數成人一樣,按部就班,毫無靈性,失去學習的興趣,被迫接受知識,每走一步都是大人催促,毫無內驅力。
一天放學路上,小區的樹木被修剪,兒子看到後問「媽媽,這些樹為什麼被砍掉了?」我回答他「因為樹木遮擋了一樓的陽光,所以修剪。」他默默說了句「也不要砍的只剩樹幹吧,長這麼大砍掉太可惜了」,顯然他對我的回答不滿意,他是一個特別有愛心的孩子,他心疼這些樹。
以後每次路過都要問一句,我也沒理會他,直到有一天樹幹了發了小小的芽,他驚喜地說說「我終於知道了,原來這是為了讓樹重生啊!」我也開始有所觸動,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好奇心如果轉化為內驅力和學習力,你還愁他不主動學習嗎?
天性三.愛玩
愛玩是孩子天性,不會玩的孩子才是沒有未來的。玩能提高孩子創造力,玩能增加孩子思考力,玩能改善親子關係。但純玩不行,我們要會引導,在玩中潛移默化中學到東西,提升能力。
大咖知識學堂獨創的情境法利用孩子愛玩這種天性,讓學習和遊戲結合起來,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讓孩子擁有學習內驅力。
扮演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