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片白茶大葉都能叫冬片,簡單五點,教你辨別真假荒野冬片

2021-01-15 騰訊網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接連兩年,2017年、2018年,荒野冬片沒有採,也沒有產。

蓋因為,受到臺地冬片的衝擊,實在太大了。

真正的荒野冬片,採摘不易,壓制不易,產量極低。

早五、六年前的時候,市場上還沒有同類的產品。

那會兒,大家還不知道,這荒野茶冬天的老葉子,居然可以做茶。

不過,方大師除外。

方大師很早就有在做冬片,但是他做的是散茶,沒有壓餅。

而我們的S師傅,有志成為方大師第二。

所以,在2015年的時候,他開始做冬片,並且選擇了工藝難度比散茶更大的壓餅。

做一批荒野冬片,是很辛苦的。

太姥山上,絕大部分的制茶師,都不喜歡做。

既麻煩,還費時,壓一個荒野冬片餅,抵得過壓五個壽眉餅的時間。

再加上,受臺地冬片的衝擊太大,做荒野冬片不大掙錢。

那兩年,只有茶瘋子S師傅,堅持了下來,做這款茶。

並且,將自己的費心費力做出來的得意之作,介紹給了村姑陳。

再通過村姑陳的辛苦寫文,讓茶友們知道了這款茶。

(現在去網上搜索荒野冬片的資料,幾乎所有的內容,都來自村姑陳這。)

然而,等到不少茶友們紛紛被荒野冬片的薄荷感湯韻折服後,市面上的各類仿品洶湧而至。

成本極低的臺地冬片,紛紛貼上了荒野冬片的標籤,憑藉著低價衝擊著整個市場。

市場的劣幣驅逐良幣,讓茶農心冷。

所以S師傅一度宣稱,從今後不做冬片了。

到底,這來勢洶洶的臺地冬片,究竟和荒野冬片,有哪裡不同?

今天很有必要,再來專門的介紹。

《2》

第一點不同,是來源不同。

荒野冬片,顧名思義,是冬季從荒野茶樹上採下來的老葉子。

太姥山上的荒野白茶樹,長在人跡罕至的山上,天生天養,分布很不集中。

所以,上山去採荒野冬片時,採摘難度很大,費時費力。

再加上,沒有經過臺刈的荒野茶樹,能夠長得很高。

採荒野茶樹的老葉子時,甚至還得搭梯子去採,用人工逐片的採下來,很費人力,

而臺地冬片,是臺地茶樹們冬日修剪的時候,減下來的老葉子。

臺刈,人工養殖下的白茶樹,常見的一種打理方式。

像道路兩旁的樹木,定期都有專門的綠化工人休整,是一樣的。

經過臺刈,茶樹可以消除頂端優勢,從而能夠在來年春天,擁有更多的枝椏,以供嫩芽的生長。

臺地茶冬天的修剪,是整枝整丫剪掉的,再用布包將剪下來的老葉,收集起來,挑選出比較大的葉子,再壓成餅,就成了臺地冬片了。

從採摘難度上看,臺地冬片要比荒野冬片輕鬆不少。

畢竟,臺地茶修剪下來的老葉,原本是要化作花肥,匯於泥土的。

對茶農來說,收集臺地冬片不過是廢品利用,根本不需要花力氣。

《3》

第二點不同,是外觀不同。

雖然同樣是葉張圓闊的老葉子,但臺地冬片和荒野冬片在外觀上有很多的區分。

餐風露宿的環境下,生存下來的荒野茶,葉片不像臺地茶那般枝繁葉茂,而是長得有些疏落。

正因為這樣,荒野茶內部的養分,才能更好的集中在葉片內,紛紛的長得極為厚實。

葉片寬大,比起一般壽眉的葉片,可以用碩大來形容。

由於生長期漫長,葉片表面的蠟質層極厚極硬的,這個的葉片十分硬朗。

而葉片內部的纖維,長得極粗極硬,彈性很好。

而臺地茶樹的冬片,哪怕是從整枝整椏裡挑選出來,葉片仍然會比較小。

由於生長過程中,備受呵護,所以葉片長得並不足夠厚實,葉片要薄一些。

葉片較為軟弱,葉脈細而不顯。

掂起一片臺地茶的冬片,明顯的能感受到,纖維裡沒有力量感。

從外觀上區分臺地冬片和荒野冬片,可以從很多細節分辨。

比對葉片的大小,厚度。

再通過手感,分別捏一捏,感受葉脈和葉梗的硬度。

細節的區分,就很顯然了。

真正的荒野冬片,葉更大,更厚,更硬,模樣碩壯。

《4》

第三點不同,是顏色和光澤感的不同。

荒野冬片,有個別號,黃金葉。

黃金葉這個名字,取自冬片茶的顏色。

冬片的原葉,採下來,攤晾,乾燥後,顏色呈金黃與灰綠,還有小部分紅褐,遠遠看去以金色居多。

所以,得了「黃金葉」這個霸氣的名字。

再來說到荒野冬片和臺地冬片上,雖然都是冬片,但它們的顏色還是不大一樣的。

荒野冬片的顏色,是綠加黃。

而臺地冬片的顏色,是黃加綠,

荒野的綠,是有點類似和田玉裡的鴨蛋青,更有光澤感。

而臺地的綠,是芒果綠,或者是楊桃綠,少了點身光頸靚的貴氣。

其次,它們倆之間,葉片的光澤度也不同。

荒野冬片,生長期長,所以葉表的蠟質異常的厚。

這層厚厚的蠟質,容易反光,即便經過壓餅過程的包揉和壓制,表面的蠟質層保留,依舊很充分,以至整塊茶餅,表面看上去極為的光滑。

而衝泡時,蠟質層擁有一定的防水作用,能夠延緩茶味物質的過多釋放。

所以,真荒野冬片要更加的耐泡,泡上六、七衝,葉身和葉梗,依舊有沒泡透、浸溼的痕跡。

而臺地冬片不同,由於蠟質層薄一些,看上去沒有光彩熠熠的光澤感,耐泡表現也一般。

《5》

第四點不同,壓餅難易程度不同。

荒野茶的冬片,由於葉脈較硬,加上梗又粗又長,葉片內部的纖維粗壯。

所以,直接拿來壓餅,難度很高。

來自荒野的老葉,葉片厚實,蠟質層厚,彈性強。

壓餅時,包揉難度大,壓制後極難定型,容易反彈回來,恢復成葉片的原狀。

荒野茶桀驁不馴愛自由的老葉子,一下子根本壓不成形。

所以,真正的荒野茶,通常是第一年採摘,曬乾後烘乾,收起來。

由於荒野冬片的蠟質層厚,野勁足,陳化慢,第一年採下來是不能馬上壓餅的,必須要是散茶的形式存放一年,第二年才能壓。

這屬於,荒野冬片獨有的特性。

即便是這樣,在陳了一年後壓餅,福鼎當地也沒有幾位壓荒野冬片出色的制茶師。

也當年S師傅嘗試壓荒野冬片,也是失敗了N遍,最後再N+1遍的時候,才能壓成完美的,不松不緊,葉片不鬆散,餅身光滑的荒野冬片餅。

而換作了臺地冬片的壓餅,難度就大大降低了。

臺地茶的冬片,葉片纖維沒那麼老和硬,葉片質感更加的柔軟和服帖,纖維比較細。

基本上有壓制茶餅功底的制茶師,都能將臺地冬片,一次壓成型。

失敗率和損耗率的成本,沒有荒野冬片高。

並且,由於臺地茶不必存放一年,馬上就可以壓餅,從倉儲成本上看,也省事了不少。

正是這方方面面的不同,臺地冬片的成本低,荒野冬片成本大。

所以,臺地茶才能憑藉極其低的價格優勢,排擠掉了真正荒野冬片。

想到了,未免讓人一聲嘆息!

《6》

第五點不同,香氣和滋味不同。

太姥山上,真正的荒野冬片,整整消失了兩年。

2017年、2018年,S師傅都沒有再繼續做荒野冬片。

這讓不少的老茶友,惦念了許久。

曾經滄海難為水,不少茶友在喝過我們家的真正荒野冬片後,再去喝外邊的普通臺地冬片。

一喝,就能知道差別。

香氣和滋味的不同,是拉開臺地冬片和荒野冬片的最大距離。

臺地冬片,生長在臺地茶園裡,有專門的人去打理。

方方面面,拔草、澆水、修剪,受到主人的精心照顧。

在生活極其有規律的狀態下,自然長得茂盛,枝繁葉茂,產量高。

但是表現在湯水裡,卻是中規中矩,不出彩。

在營養價值和茶湯質感上,比荒野冬片矮了一大截。

荒野冬片,純粹的野蠻生長,擁有強勁的生命力。

表現在茶湯裡,呈現出來的是茶湯極為的勁道,有野勁,有內涵,有韻味。

並且,由於茶氨酸含量更高,所以茶湯滋味異常的鮮與爽。

而在香氣上,荒野冬片更是具備臺地冬片,所不能及的薄荷感。

荒野冬片裡的葉片纖維粗大,天然的就具備出不少粽葉、芭蕉葉等老葉片的清爽氣韻。

再加上,在寒冷的天氣下,荒野茶的老葉們,紛紛生出了豐沛的膠質物禦寒。

所以,荒野冬片的薄荷湯質感,便在這樣獨特的條件下,生成了。

等到喝茶時,喝太姥山上的真正荒野冬片,或者喝秋分茶、寒露茶、霜降茶的茶湯,也能找出相似的感覺。

這是獨特的天氣條件,以及太姥山的鐘靈毓秀,造就出來的獨特好茶風味!

《7》

論價格優勢,荒野冬片比不過臺地冬片。

臺地冬片的制茶成本低,最初的原料,不過是臺地茶園例行公事剪下來的廢棄枝葉。

現在,有了荒野冬片的出現後,臺地冬片緊隨其後登場。

臺地冬片們披上了馬甲,貼上了荒野冬片的標,出現在了江湖裡。

本身,從臺刈下來的枝葉中選出最大的葉片,收集起來曬乾,再壓成餅,成本很低。

這樣的「餅」,葉片比一般的壽眉大,但普遍要比真正的荒野冬片小。

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在沒有一睹荒野冬片的真容時,就很容易上這類廉價臺地冬片的當。

其實呢,除了模樣有幾分接近外,不論是香氣還是風韻,臺地冬片都遠不如真荒野茶。

臺地冬片,像是金庸筆下的裘千丈。

沒有真實力,卻有一身招搖撞騙的把戲。

茶友們在買白茶,特別是買荒野冬片時,可要多擦亮雙眼了!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四個特徵教你認準白茶中荒野冬片,荒山大葉餅,臺地冬片!
    要說起來,荒野茶樹上老葉子的那股子冰涼感,薄荷般的清新味道,在白茶當中還真的是獨樹一幟的。特別是陳化一年後才壓餅的荒野冬片茶,那股子清新中帶著溫和的湯感,像武俠世界裡青衫磊落的書生,靜則溫文爾雅,動則凌冽如鋒。
  • 沒有芽頭的壽眉叫冬片?那冬片該改名「四季茶」了
    原因很容易推斷:那些買了臺地冬片的茶友,看的是村姑陳介紹荒野冬片的文章,結果用荒野冬片的香氣滋味去對比臺地冬片,一比,就完蛋了。完全不是那個味道嘛。沒退貨都是好的。故此大多數人,從此不再買冬片——真的沒有,假的,不如沒有。
  • 白茶圈的指鹿為馬,沒有芽頭的壽眉叫冬片?那冬片該改名四季茶了
    連棲息的鳥類都如此相似。也就難怪,安吉白茶要被人當成白茶買回家了。《2》往常,到冬至,S師傅就要開始在荒野茶樹身上採冬片了。不過,從2016年之後,他就停止了採摘。原因很容易推斷:那些買了臺地冬片的茶友,看的是村姑陳介紹荒野冬片的文章,結果用荒野冬片的香氣滋味去對比臺地冬片,一比,就完蛋了。完全不是那個味道嘛。沒退貨都是好的。故此大多數人,從此不再買冬片——真的沒有,假的,不如沒有。
  • 老白茶都有哪些香型,藥香,花香,毫香,陳香,棗香該如何辨別?
    花香,就簡單了。是相比新白茶而言,花香變簡單了。成為老白茶之後,花香變得簡單,不再是新白茶時期的鮮豔明亮,妖嬈多情。而是簡單的,細幽的一股花香。竹葉香在正常情況下,在老白茶裡出現的時間,是在泡到淡了之後,是在藥香毫香花香都大量釋放出來了之後。不過也有例外,那就是在荒野冬片衝泡的時候,它是從第一衝到最後一衝裡,都會出現的,必不可少的主角。竹葉香、粽葉香,是荒野冬片的標準香型。
  • 白茶價位天壤之別,到底差別在哪裡?
    |了解更多原生態白茶知識,敬請關注【白茶新語】|作者:小沏隨著福鼎白茶這幾年市場愈加火熱,市面上所謂福鼎白茶也是琳瑯滿目,品質、渠道來源的複雜,常常令很多茶友挑花了眼。喝白茶的茶友,總會遇到價位各異的白茶。
  • 圖文解讀荒野白茶與拋荒白茶的區別,別買錯了!
    長大後才發現,風花雪月,只是蛋糕上的那顆櫻桃,是生活的點綴,是年會上的大獎,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得到。而真正的生活,是底下那一塊肥碩的蛋糕,帶著油膩的奶油,還雜著水果,吃了不但增肥,還有可能增加血糖.......長大了,蛋糕吃不動了,倒是《官場現形記》裡,有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第45回:「誤了差使,釘子是我碰!你飽人不知餓人飢。」
  • 小米有品上線最美好茶,雲南大葉種白茶,掃除白茶盲學
    最近家中開始喝茶了,紅茶、綠茶、普洱茶可謂是應有盡有,家裡的老人也對此不疲,但在很多人的眼中白茶不值得一提,可能是製作工藝簡單,所以很多人並不看好白茶,在中國六大茶類之中白茶的地位略顯尷尬。但我卻不這麼覺得,畢竟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我卻對這不起眼的白茶情有獨鍾,不喜歡還是因為你不會喝。
  • 教你一個簡單方法,辨別真假新聞!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不是人人都有採寫新聞的權利的,只有新聞機構才有採寫新聞的權利,比如我們熟悉的新華社、各個地區的官媒,中央、省級、地市級的官媒,各大民營的門戶網站的新聞都是轉載的,轉載這些官媒發布的新聞,進行分發,或者是這些官媒的官方帳號發布的新聞,比如微信、微博、百度等平臺上都有新華社、澎湃新聞等官方媒體的帳號。
  • 更貼近自然的茶葉,你會選擇雲南大葉種白茶嗎?
    很多茶友對雲南的普洱茶還有紅茶有所耳聞,但對於雲南白茶可能只是剛剛接觸到。說起白茶許多茶友也自然會想到福建白茶,因為福建白茶有著悠久的白茶制茶歷史,而雲南白茶出現在市場和茶友圈的時間相對較短,那雲南大葉種白茶的品質究竟怎麼樣呢?不同觀點望茶友指正!
  • 七種方法教你,怎樣辨別魚膠的真假與好壞
    魚膠,作為日常美容補血氣,或是孕期月子吃,都是特別不錯的選擇,特別是老膠,功效會好很多。但是,經常有人說怕遇到假魚膠,所以遲遲不知道怎麼選比較好的魚膠,起碼要真魚膠。下面,我們教你怎麼辨別魚膠的真假。這是魚膠最基本的特徵,如果魚膠沒有通透度,那麼一般都是假的。通透度怎麼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逆光,看看能否看到手指,也就是能感覺到魚膠是透明的一樣。2.紋理紋路。每一種不同品種的魚膠,都有自己獨有的紋理,不過有些魚膠紋理比較相似,比如赤嘴和北海公肚,紋理都比較細膩柔順。
  • 荒野白茶是不是智商稅,關鍵看怎麼選,七年陳的荒野牡丹餅不存在
    所以,這七年陳的荒野白牡丹,價格遠不可能優惠便宜。而按白茶的市場情況看,達到七年陳的老白茶,並且還是壓成餅的荒野白牡丹,壓根不存在!《4》荒野白茶並非智商稅,關鍵看你怎麼選。而沒有毫香和毫香的白牡丹,遠非荒野茶!所謂的「荒野茶存成老茶後,沒有毫香。」純屬是,為自己白茶,荒得不夠正宗,找的藉口而已!話說,為了在買荒野茶時,不上當,該怎麼辨別比較好?
  • 荒野茶與金花白茶
    荒野茶荒野茶是隨著白茶的興起而逐漸興起的一個概念,與「野生茶」 不同,荒野茶是指人工種植後沒有管理,或種植過程中斷管理,任其自然生長,不添加化肥和農藥,類似於有機種植方式生產的茶樹。近幾年,隨著荒野茶價格的持續上升,荒野茶的概念也變得越來越寬泛,三年荒野茶、五年荒野茶、十幾年荒野茶、二十幾年荒野茶,雖都是荒野茶,但品質差異巨大,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是荒野茶,品質都較田園茶優越,只是優越的程度不同。值得注意的是,荒野茶的茶青品質雖然好,但生產工藝也同樣重要,若生產工藝不精湛,成茶口感、香氣不好的荒野茶仍然沒有飲用和存放的價值。
  • 時尚百搭1970s,被仿數量最高的一款鞋子,教你如何辨別真假匡威
    今天小編就教大家幾個簡單的辨別真假匡威的方法,避免上當受騙。一、鞋盒在鞋盒的側標的鞋子圖標下有一些數字碼,倒數第二行的位置,現在1970s的產地都是來自於越南,所以在標註的時候就是9A的樣式,因為是在中國銷售所以結尾是L68的代號。
  • 怎樣辨別真假燕窩?教你幾招最簡單實用的方法!
    吃燕窩的人非常多,而且近幾年越來越多,除了明星,孕婦等常用人群,熬夜黨,想美容養顏的女性也開始食用燕窩,這裡教大家一些辨別真假的小知識。1、假燕窩顏色非常白天然燕窩是米黃,米白色,甚至是淡黃色,顏色不是很統一,有的白一點,有的黃一點,一般雨季燕窩偏白,旱季燕窩偏黃。如果購買的燕窩顏色又白又靚,放多久都不會變色,那100%是用了漂白。
  • 教你慧眼辨別真假藥材
    掌握以下方法,教你慧眼識珠,快速辨別真假藥材。  一、掌握一定的中藥知識,包括「A貨中藥」鑑別常識。  眼看:主要觀察藥材的外形、大小、色澤、粗細、斷面的紋理等方面。每一種藥材都有一定的外形特徵,如川芎的根莖為不整齊的結節狀團塊,何首烏橫斷面是「雲錦花紋」;通過對藥材表面顏色的觀察,可以分辨出藥材的產地和質量的好壞。比如西洋參和生曬參外觀相似,所以存在生曬參充西洋參或者摻在西洋參裡賣的現象。
  • 五招!謝富雀教您輕鬆辨別真假蒙特梭利幼兒園
    作為家長,如何擦亮眼睛辨別真假?現在就請臺灣蒙特梭利教育專家謝富雀園長來教您。謝富雀老師是美國聖母大學教育管理學碩士,美國丹佛蒙特梭利學院0-3歲、3-6歲認證教師,臺南哈佛蒙特梭利幼兒園、小學創辦人兼園長、校長,從事幼兒教育近30年,在蒙特梭利課程、園所發展管理及藝術領域造詣深厚。她說,辨別蒙特梭利教育真假,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考證。
  • 簡單幾招,教你辨別茶油真假!
    如何辨別茶油的真假?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食用油安全、健康飲食的重視,茶油漸漸廣為人知。茶油是世界衛生組織首推的健康食用油,營養高易消化,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茶油。茶油市場的打開,同時也給了很多不法商販以次充好、造假的機會。
  • 教你怎樣辨別蜂蜜的真假,只要把蜂蜜瓶倒過來,你就知道真相了
    教你怎樣辨別蜂蜜的真假,只要把蜂蜜瓶倒過來,你就知道真相了蜂蜜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東西吧,他是非常好的他比平時我們用的白糖要好得多,很多人都是非常喜歡喝蜂蜜水吧,但是我們平時又怕買到假蜂蜜,不知道怎麼辦?那麼今天我就來給你們說一下怎樣辨別蜂蜜的真假吧,你買回來蜂蜜之後不要直接把這次打開就能看出蜂蜜的真假,並且只要把蜂蜜的瓶子都倒過來之後,我們就可以看出蜂蜜到底是假的還是真的呢,原來辨別蜂蜜真假真的這麼簡單,以前也不知道買了多少假蜂蜜,現在才知道怎樣辨別蜂蜜的真假。
  • 白茶的價格奧秘:幾十元和幾千元白茶的區別,說出來你都不信!
    做好一款品質卓越的白茶,還真沒有那麼簡單。身價不菲的優質茶,從茶青採下來的那一刻起就要有不少的人力成本。畢竟採茶靠的是純手工,每到採茶季時,光是僱一批採茶的熟練工就要不少的支出。更不用提白茶裡的荒野茶了,那些零散分布在深山裡的荒野白茶樹,每年光是組織人力翻山越嶺的去採茶,成本就不低。
  • 假閨蜜的幾個特徵,教你辨別真假閨蜜
    假閨蜜的幾個特徵,教你辨別真假閨蜜一個人一生中的或許有三五個閨中密友,但不一定所有的閨蜜都對你實心實意,或許在你的閨蜜中存在一兩個對你虛情假意的人。有些人,會為了自身的利益,或想著從你身上得到某種好處而親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