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恩勇,男,漢族,1967年8月出生,浦在廷侄孫,老浦家火腿現任「掌門人」。浦恩勇自小就跟隨父親、母親學習宣威火腿製作技藝,痴迷於老浦家醃製火腿的「獨門秘方」,致力於讓宣威火腿香遍天下。先後獲得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威火腿製作技藝)傳承人、雲南省科技特派員、雲南省「萬人計劃」首席技師等榮譽稱號,使宣威市浦記火腿食品有限公司及產品先後被評為「雲南省百戶優強民營企業」「雲南省著名商標」「雲南名牌產品」等。
「飲和食德」的「傳承者」
浦恩勇出生於雲南省宣威市浦山村,在他童年的記憶中,曾在浦在廷家幫忙的母親總是會在茶餘飯後講述老浦家過去歲月裡的精彩故事,而其中最吸引他的就是爺爺浦在廷經營火腿產業、實業救國的豐功偉績,他夢想著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為爺爺那樣的人,續寫老浦家的火腿傳奇。16歲開始學習宣威火腿製作技藝的他,23歲便像祖輩一樣「胸懷天下」,先後到昆明、大理、楚雄等地開拓宣威火腿市場,一家家經銷商探水、嘗試銷售認知度不高的烏金豬豬腿、帶著農戶一起給豬減肥、一次次虧本嘗試醃製少鹽的生吃火腿,一路摸爬滾打,誓把火腿文化發揚光大。為了將浦記火腿「飲和食德」的精神傳承下去,浦恩勇更是帶頭建起了雲南省首個火腿非遺傳習館「老浦家火腿非遺傳習館」,陳列著與宣威火腿製作技藝有關的文字、圖片和實物。200多平的傳習館成為了宣威火腿製作技藝保護、傳承的「活化石」,也成就了浦恩勇的初心。
致富帶富的「老黃牛」
2000年,在火腿銷售事業小有成就後,浦恩勇便毅然返鄉,一戶戶上門動員,帶領800多戶村民養烏金豬共同致富。2005年6月,浦恩勇回宣威創辦了宣威市浦記火腿食品有限公司,為帶領更多貧困老鄉走上致富路,浦恩勇帶領公司探索「公司+基地+農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成立老浦家烏金豬養殖基地,給農戶發放仔豬、派專人指導、統一收購,與雙龍街道、龍潭鎮放馬坪村、雙龍街道浦山村等籤訂帶貧幫扶協議,與建檔立卡貧困戶結對幫扶,指導貧困戶進行烏金豬飼養,以「訂單養殖、訂單收購」的長效幫扶機制讓貧困戶吃下「定心丸」。實現農村人員年解決就業265人,輻射帶動農戶10000餘戶、貧困戶240戶。面對鄉親們,浦恩勇一次次發揮「老黃牛」的韌勁兒,在他的帶動下,鄉親們通過養殖、務工增加了家庭經濟收入,幫助老鄉們駛入了致富快車道。浦恩勇說,「我們是在互相成就,正是老鄉們一頭頭地供應保質保量的生豬幫助我建立了自己的品牌。」
本土品牌的「開拓者」
浦恩勇是傳統的,自始至終默默守護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但他又是開放的,希望像祖輩一樣讓宣威火腿香遍天下,「老浦家」商標的註冊成為浦恩勇幫助宣威火腿再度崛起的「助推器」。為使老浦家火腿保質保優,浦恩勇藉助各類人才培訓載體,加大火腿系列產品深加工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發,按不低於2%的年銷售收入比例提取研發經費,建成國內先進、同行業領先的產品檢驗機構,制定企業標準5項,主持實施國家、省級科技項目各1項,獲得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0項、外觀設計專利4項、發明專利1項,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老浦家宣威火腿食品技術體系。面對電商時代、消費升級的衝擊,浦恩勇藉助電商平臺、文旅活動、跨界合作「潮」營銷,讓老字號煥發新活力。正是浦恩勇這樣敢於創新的「守」藝人使浦記火腿發展成為一家極具代表性的農業產業化經營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讓擁有千年歷史的「老字號」在新時代口口留香。
雲南省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計劃「首席技師」,積極投身於打造一流的「綠色食品」
致力於火腿系列產品深加工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發,《火腿切割機》《火腿熟食盛料架》《肉食烘烤房》等多項獲國家專利,以國際上高低溫肉製品、發酵肉製品行業的前沿技術和最新產品為風向標,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實現了宣威火腿及雲南地方特色風味肉食品的節能、高效加工工藝技術,形成一套獨特的老浦家宣威火腿食品技術體系。開發出的幾十種火腿產品分別推廣到了上海、四川、廣州等地。靠著老浦家火腿和烏金豬肉系列產品,2019年總銷售額突破1.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