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膽小的孩子,不要只會說「別害怕」

2021-01-09 情感諮詢室

對於剛來到這個世界不久的孩子,面對這個世界,全部都是未知的。

有的孩子在小的時候膽子就很小,檸檬記得有位家長告訴我,他的孩子特別擔小,遇到什麼都不敢輕易去靠近和嘗試,就連晚上睡覺都不能關燈,要父母陪在身邊。雖然也經常和孩子說膽子要大點,不要去害怕那些,但效果總是不佳。

但其實,僅僅只是一句「不要害怕」對孩子來說並沒有實際效果,對孩子來說,明明就是自己害怕的事,為什么爸爸媽媽就是要我不要害怕呢?孩子還有可能會因此產生更多的困擾。

膽小不是孩子的錯,可以說孩子的天性就有一部分包含膽小:比如剛出生的小寶寶,在剛從母親肚子裡出來的那一刻,都會因為害怕這個完全陌生的世界而放聲哭泣;一離開媽媽的懷抱就會害怕到胡亂掙脫。

每個孩子都會害怕,這也是我們都具有的特點。所以在對待膽小容易害怕的孩子時,檸檬建議:

第一,家長不要太過於焦急

有些家長會因為孩子的不敢和害怕而逼迫孩子去做,本意是希望這樣硬逼孩子一把能夠讓他一下子突破自我。但檸檬想說,這樣的做法其實並不合理,如果一昧地逼孩子做他不敢去做的事情,反而容易加重孩子的害怕心理。

第二,給予孩子鼓勵

就像我們剛剛提到的,有的時候害怕是正常現象,當孩子害怕緊張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在他旁邊給予一定的安慰和鼓勵;這遠比責備孩子來的更有效果

第三,不要過於寵愛孩子

如果孩子在家事事都被父母包辦,也許這個孩子是很開心幸福的,那假如孩子不在家裡,在學校沒有父母的幫助時,可能會發生什麼情況呢?他就有可能會因為與外界的過少接觸和沒有家人的保護,而害怕。我們要愛孩子,但同時也需要給孩子一定的空間。

第四,營造一個輕鬆的環境氛圍

剛剛說到需要給孩子一定的空間,也就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他營造一個相對輕鬆的環境氛圍,讓孩子可以自由的長大,我們不用事事包辦,也給孩子自己一些選擇權。

第五,榜樣的作用

這裡說的便是我們自身了,畢竟孩子最先接觸的便是家人了,如果父母平時也表現得十分膽小怕事,那麼孩子自然也容易習得。

第六,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有很多孩子害怕是因為不敢與陌生人接觸,在有外人時就會躲起來,不說話等等。那麼我們就需要多鼓勵孩子,也給孩子多一些和其他人交往的機會,多參加一些兒童活動等等。

最後,就是要幫助孩子培養自身的自信心。

成長過程中的孩子膽子小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缺乏自信心導致,就像我們剛剛提到的,在孩子完成一些事情的時候,鼓勵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自信,當孩子自身的自信心提高了之後,膽子也會慢慢變大的。

在對待孩子膽小害怕時,你是怎麼做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區和我們分享你的方法。

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對你挺有啟發,歡迎關注訂閱~

您的點讚是對我最高的讚賞~

相關焦點

  • 面對膽小的孩子,家長們不要只會說「別害怕」
    有的孩子在小的時候膽量就不大,小秘老師現在還記得有一位父母跟我說,他的孩子尤其膽小,碰到那些來接近他的事和物,全都害怕去挨近,就連睡覺都不可以熄燈,要父母陪在身邊。儘管也常常和孩子說膽量要大些,不必去害怕這些,但實際效果一直不佳。
  • 孩子膽小,總說害怕,不要盲目鼓勵孩子去勇敢,根源在家長身上
    相信家長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不斷的聽孩子說,我害怕這個,我害怕那個,家長們的反應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可能聽到會很生氣,然後脫口而出:「這有什麼好怕的,你就勇敢的去做就行了啊!」,有的家長也會細心的去鼓勵孩子要勇敢。
  • 《害怕也沒關係》:孩子害怕別再說孩子膽小,允許害怕才會變強大
    作為寶媽,發現寶寶總是怕黑,怕陌生人,怕狗……,有的媽媽就會說:「你怎麼這麼膽小啊?」弄得寶寶更不知所措,《害怕也沒關係》這本繪本適合寶媽和寶寶一起讀,原來害怕是一件如此原始而自然的事情。是不是男孩就不該害怕?害怕就是不勇敢。背著這樣思想包袱的男孩在害怕的時候,假裝不怕反而會更害怕。害怕不要隱瞞,要去表達,告訴爸爸媽媽,會得到一個大大的擁抱,一起分擔你的害怕。
  • 孩子膽小害怕,很可能是父母的態度養成的
    朋友家的兒子小米今年快5歲了,本該是無所畏懼的年紀,但小米卻特別膽小。害怕貓咪、狗,遇到陌生人只會躲在媽媽身後,在幼兒園也不敢大聲說話、表達自己。這可愁壞了朋友。那時的他,其實還不懂得害怕。他盯著這個會動會叫的毛茸茸的大「玩具」,很是奇怪,想著該如何跟它打招呼。而他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他的遲疑當成了害怕,他們都圍過來,七嘴八舌地對小米說:不要害怕,它不會咬你的。你來輕輕摸摸它,不要害怕。
  • 當孩子說怕黑時,媽媽別只知道說「別怕」,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害怕
    孩子每次都會非常詳細的和我描述,我驚喜地發現,孩子和我說了之後,他怕黑的情況也有了好轉。怕黑的這個問題,其實是很多孩子都有,如果只和孩子說「別怕」那這對孩子沒有幫助,反而還可能會造成這些後果。如果家長只是簡單地回應,孩子心中的恐懼感不僅不會消失,還可能會出現各種幻想。孩子的想法本就千奇百怪,這種幻想只會使害怕感增加。
  • 為什麼孩子會越來越膽小?如何解決孩子膽小問題?
    常常聽到寶媽們說:孩子什麼都好,就是膽小,出去也不願意和小朋友說話,總是小心翼翼的,可愁壞了,不知該如何是好?家長注意~過於膽小會對孩子身心健康!1、過於膽小的孩子,更容易自卑甚至自閉。2、過於膽小的孩子,由於不敢主動去和他人交流,往往缺少朋友。3、過於膽小的孩子,不敢主動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對以後的職場也有很大的影響。4、過於膽小的孩子,比較容易追隨大流而沒有主見。
  • 父母不要隨意的給孩子下定義,撕掉膽小的標籤,孩子也可以很勇敢
    每個孩子因為成長環境的不同,他們的性格也會有所不同。有的小孩子可能性格大膽,有的小孩子可能性格膽小。相信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擁有大膽和勇敢的性格。如果自己的孩子膽小怎麼辦?不要著急,讀完這篇文章能夠對家長有所幫助。
  • 孩子膽小、害怕怎麼辦?這幾個方法,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平時,小傑自己也不敢獨處,他總說害怕,媽媽問他怕什麼,他又說不清楚,結果總是自己一個人悄悄地流淚。那麼,孩子膽小、害怕怎麼辦?這幾個方法,幫助孩子克服恐懼1.在家不要溺愛孩子膽怯表現比較嚴重的孩子,往往在家中受到過多寵愛與縱容,與社會的接觸欠缺,這不免使其對公共場合、集體活動產生未知的恐懼。在家時,家長別讓孩子太由著性子或凡事替孩子包辦,而應適時放手,讓他多到社會上去見識見識。
  • 孩子膽小,父母別逼他勇敢,換個方法,會有意外的收穫
    文|淘媽我們周圍總會有這樣的孩子:害怕陌生人、害怕自己一個人;在公眾場合不敢說話,不敢嘗試新鮮的事物;玩具被人搶了不敢要,被人打了也不敢還手……一般我們都會用「膽小」、「怯懦」、「內向」等詞來形容這樣的孩子。而家長面對這樣的孩子也常常束手無策,不知該如何做。
  • 孩子膽小、害羞,家長別不要擔心,無條件接受孩子靜等花開
    他總是擔心自己會做不好,總是暗示自己,我不行,我做不好,別人會笑話我的。這是一種社交活動中的焦慮行為,在眾人面前不敢大聲地說出來,而是會將這些話語悄悄告訴身邊的人,讓他們代勞自己轉達。為什麼孩子會產生膽小害羞的問題呢?
  • 孩子一到陌生場合就結巴,若只會說「別緊張」,可能越鼓勵越壞
    01孩子「膽小」,在陌生場合易緊張受多種因素影響其實,生活中像小冰這樣的孩子很多,他們面對陌生人,到新的環境不容易適應,會給人留下「太膽小」的印象。若家長只會說「別緊張」這句話,而不考慮孩子當下的真實感受,很可能會越鼓勵越壞。這是父母在面對這種情況時,首先需要思考的問題。02孩子一到陌生場合就結巴,是何緣故?
  • 孩子害怕而尋求安慰時,家長別只會說「別怕」,不妨嘗試這樣做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各方面的能力和意識都還處於成長階段,所以經常出現恐懼或者害怕這樣的心理,是屬於非常正常的一種表現。而家長們在面對孩子這樣的情緒時,不是對孩子說一句簡單的「別怕」就可以了,更應該學會用科學的方式巧妙地幫助孩子消除這些恐懼心理。
  • 膽小的孩子為什麼在害怕?原來是想像力在作祟
    你的孩子從多少歲剛開始和大家分房睡?在分房睡的前期,大家是不是覺得到孩子難以接納一個人睡覺?她們擔心一個人睡覺,當大家問起,為何擔心一個人睡覺時,許多孩子要說她們「膽小」。實際上許多情況下,孩子膽小,那是由於她們的想像力在作祟。   孩子的想像力很豐富多彩  來到一定年紀,孩子的認知能力在持續發展趨勢,可是這個時候她們針對實際和想像,存在一種模糊不清的狀況,她們分不清楚什麼是真實存在的,什麼叫她們想像出去的錯覺。  因此當有人說膽小的情況下,大家再去問她們為何膽小?
  • 孩子膽小害怕怎麼辦?|如何教會孩子學會勇敢
    「我害怕,我不敢!」「怕什麼,大白天的,怎麼這麼膽小!快去!」我一看,氣不打一出來:叫了半天都不動,我一定要讓她克服這個膽小的臭毛病!於是,我強行拉她去洗手間,拉扯中,孩子手握拳頭,抱在胸前,全身發抖,一副可憐巴巴地樣子,說自己很害怕。我問她到底怕什麼?他說自己也說不清楚,就是怕。我說不用害怕,媽媽要了解你怕什麼,才能幫助你。最後她才支支吾吾地說怕恐怖、靈異、偵探故事的情節。腦袋裡全是這些畫面,好像它們要撲過來吃掉自己。好可怕!
  • 「膽小」「敏感」這些標籤,別再給孩子「強化了」
    她盡然會回復我們,我膽小,我不想上去。也好像因為那次的活動,「膽小」這個詞就離不開萌萌了。她總是以「我膽小」為藉口,來應對自己不想做不願意做的種種事情。本以為這樣,倆孩子就能和平共處。可星星突然說:我不想學了,我想回家。星媽開始著急了:你這個孩子,就是這樣。你不就是看Danney的平板比媽媽的手機屏幕大,你不開心了。不要這麼小氣,不要這麼敏感好不好?接著,星星很傷心地哭了。
  • 是孩子膽小,還是你以為孩子膽小?你給孩子貼的標籤有可能會成真
    他就站在氣墊床外面觀看,足足看了兩個小時,還是不願意上去,他父母要抱他到氣墊床上他就哭,回過頭來死死抓著他爸爸的脖子死活不下來,他父母很無奈,說孩子怎麼這麼膽小,太內向了。其實不是,人天生都有一種不安全感,不願意輕易去冒險,其實這是人的自我保護的一個本能,對於小孩子來說,如果他不願意去做某些冒險的事情,我們不要隨便給孩子扣上一個膽小內向的帽子,孩子並不是膽小,而是對一件事物不熟悉造成的,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安全感不足。
  • 孩子「認生」不等同於膽小,家長別逼孩子大膽,當心影響娃的發育
    家長別只看到一面 "我家的孩子都4歲了但膽子可小了,上次在路上偶遇了親戚,孩子之前沒見過,讓他去打招呼。結果這孩子居然躲在我的後面,拽著衣服不敢上前。" 在小區裡的公園裡,寶媽林女士和其他寶媽吐槽著自己兒子認生膽小的糗事。
  • 孩子"認生"不等同於膽小,家長別逼孩子大膽,當心影響娃的發育
    家長別只看到一面"我家的孩子都4歲了但膽子可小了,上次在路上偶遇了親戚,孩子之前沒見過,讓他去打招呼。結果這孩子居然躲在我的後面,拽著衣服不敢上前。"在小區裡的公園裡,寶媽林女士和其他寶媽吐槽著自己兒子認生膽小的糗事。
  • 怎樣讓膽小的孩子變得真正勇敢?家長只需要幫助孩子走好三步
    一個朋友說,她家孩子上四年級了,晚上還不敢一個人睡覺,看到黑暗中衣服的影子,就會幻想那裡會有一個什麼妖怪,嚇得要命。朋友常常跟孩子解釋,沒什麼可怕的,妖怪都是自己想出來的,可是沒有用,孩子仍然很害怕。朋友很困惑,怎麼才能讓孩子膽子大一些呢?我們要通過三步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 你知道膽小的孩子最缺少的是什麼嗎?孩子膽小多是父母的錯
    在這個節點面對恐懼時,儘管我們會感到害怕,但我們仍然可以採取行動,至少可以向前邁出一小步。這時,您想要做的最後一件事是有人直接將您推開,或者一直說「快點,不要害怕,不要害怕」。這樣您就沒有時間面對內心的恐懼了。當然,如果您真的想學習遊泳,就不想讓教練說,忘了它,站起來並給您退縮的理由。這時,您最需要的可能是在水中呆一會兒,慢慢地深呼吸幾次,最好不要有人注意到自己的這種「不適」。這個過程可能有點那麼,您可能會鼓起勇氣,陷入困境。那麼這些膽小的孩子最缺少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