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要求貿易公司和食品加工商增加穀物和油籽的庫存,因為可能出現第二波新冠病毒疫情或者其他地方的疫情惡化,令人擔心全球供應鏈。
消息人士表示,近日中國商務部打電話給國營和私營穀物貿易商以及食品生產商,敦促企業採購更多的大豆、豆油和玉米。中國一家主要食品加工廠的高級交易商稱,新冠病毒疫情可能導致供應鏈中斷。比如,始發港或者目的港可能關閉。商務部建議我們增加庫存,保持供應高於正常水平。巴西的情況不太好。那裡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超過了西班牙和義大利。
第二位中國消息人士稱,周二國商務部周二與一些國有企業開會,討論如何在疫情大流行期間保證供應,主要是擔心南美疫情如何影響對中國的大豆供應。
今年3月號4月份,巴西大豆出口裝船推遲,因為出現暴雨,加上新冠肺炎遏制措施生效導致人手減少,這也導致中國大豆庫存降至歷史低點。在那之後,巴西大豆到貨量提高,但是中國仍然警惕可能出現新的擾亂。
近幾周來中糧集團和中儲糧公司一直在加緊購買美國大豆和玉米。交易商表示,中國進口商至少在周一(5月11日)購入4船美國大豆,約24萬噸,從7月份起裝運。
中國政府還加大向主要穀物買家分配低關稅配額的力度。
根據今年1月份中美籤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中國承諾採購更多美國農產品。貿易商們預計,一旦秋季南美出口季節結束,北美收穫季節開始,中國將從美國進口更多農作物。大型食品加工公司的高級交易商稱,中國不僅從巴西採購供應,也從其他地區。9月份往後船期的美國大豆看起來很有吸引力。
美國農業部的出口銷售數據顯示,中國買家加快採購新豆的步伐。新豆採購登記量為37.4萬噸,而2016年以來的同期平均值為6萬噸。
中國也是頭號肉類進口國。非洲豬瘟爆發後,中國正面臨巨大的國內供應短缺。
市場人士曾經預期美國對中國的豬肉出口大幅提高,但是美國屠宰場和加工廠普遍爆發新冠病毒疫情,導致美國肉類產量下降。
今年中國訂購的美國豬肉數量創下歷史最高紀錄,這也讓兩國關係出現新的緊張,因為美國對華出口強勁的同時,國內供應可能受到限制。
來源:飼料工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