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食糖2018/19榨季也接近尾聲,隨著甘蔗、甜菜等原料進入成熟期,新榨季即將到來。
上周起,白糖主力合約開始衝高,9月10日鄭白糖指數SR001開盤報5,549元/噸,收盤價為5,477元/噸,跌幅0.76%,較上一日有所回落。
據wind數據統計,前五大多頭持倉量126342張,環比減少2363張,前五大空頭200190張,環比減少4637張。白砂糖總持倉額為5,489,286.18萬元,較上一交易日減少179,952.36萬元,白砂糖持倉額較近5年相比維持在較高水平。
現貨方面,國信期貨統計主產區現貨價格有所上調,上調幅度20元/噸。
根據9月10日中國糖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8/19年製糖期食糖生產已全部結束。截至6月底,本製糖期全國共生產食糖1076.04萬噸,比上製糖期同期多產糖45萬噸,增幅4.4%;累計銷售食糖761萬噸,銷糖率70.8%,同比增加7.6個百分點。
供給方面,進入8月我國銷糖量有所放緩,南華期貨分析,銷售量同比有所下降主要因為進口糖價格優勢導致,且隨著國內兩家加工糖的檢修,9月加工糖供應將受到影響。
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廣西累計銷糖543.8萬噸,同比增加55.4萬噸;產銷率85.6%,同比提高4.5個百分點;工業庫存90.2 萬噸,同比減少23. 9萬噸。其中8月份單月銷糖51.6萬噸,同比減少7萬噸。雲南累計銷糖173.45萬噸,同比增加12.76萬噸;產銷率83.38%,同比提升5.7%;業庫存34.56 萬噸,同比減少11.61萬噸。其中8月份單月銷售15.63 萬噸,同比減少4.14萬噸。
在8月食糖銷量同比減少的同時,庫存方面,糖廠剩餘庫存也處於同期歷史低位。
在中國糖協理事擴大會議上,雲南糖協表示受四、五月乾旱影響,今年食糖產量可能下降。此外,糖協還準備向商務部提出延長食糖貿易保障措施的申請。
根據wind數據截止2019年08月,全國食糖新增工業庫存為115.78萬噸,環比減少103.67萬噸。從季節性來看,全國食糖新增工業庫存位於歷史較低水平。
國際上,截止2019年08月,美國白糖期末庫存月度預估為1,775千短噸,環比增加14千短噸,美國白糖期貨庫存消費比為14.00%,處於歷史較低水平。USDA報告預計,2020年度全球白糖期末庫存為47,836千噸,同比減少3,065千噸。
根據方正證券研究報告,自7月份以來國內糖價以回升為主,而外盤糖價繼續偏弱,內外糖價差擴大令進口利潤顯著增加,可能導致8月份進口糖規模繼續增大。
此外,外媒體消息稱,印度內閣經濟事務委員會宣布提高甘蔗生產並幫助糖業和農民,並出臺繼續補貼食糖出口政策。
方正證券指出,若市場藉助食糖庫存稀少題材而進一步推高糖價的話,國儲糖投放或許即將成真。所以,國內食糖只是相對偏緊並非真的存在缺口。近期糖價可能維持震蕩格局,期貨主力合約或許在5300~5600元區間波動。
隨著國內外糖市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國際不確定的因素增加,實體所面臨的大宗商品風險,利率、匯率等風險進一步加劇,企業風險管理需求更加強烈。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白糖產業鏈企業直接通過參與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也有一些企業藉助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利用期貨市場服務生產經營。
除此之外,期權作為一種加強型的交易模式,即期貨結合期權的加強獲取收益,也被開始運用於白糖產業。
上海生水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程博認為,當行情看得不是特別清楚,或是當前價位不合適時,也可以做一些防守型的頭寸,做一些相對來說風險可控的交易。比如當前白糖行情處于振蕩,沒有特別明顯的趨勢。在波動率沒有風險的情況下,賣兩頭賺取時間價值的交易策略是可以考慮的。
展望今後的趨勢,鄭商所負責人表示,2019/20 榨季國內外食糖市場形勢錯綜複雜,國際食糖庫存高企,主要產糖國的政策不確定性增大,國內製糖企業經營依舊面臨較大困難,白糖期貨期權的功能發揮還有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