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甜菜糖調研:新榨季產量預計約74萬噸

2020-12-19 東方財富快訊

食糖產量位列全國第四

2003/2004—2014/2015榨季,內蒙古(為和糖協數據統一,此文將張北地區納入內蒙古範疇)甜菜糖產量持續低於20萬噸,直到2015/2016榨季,才開始明顯提升。2016/2017榨季,內蒙古甜菜糖產量從前一榨季的28萬噸增加至46.33萬噸。2017/2018榨季,更是增加至48萬噸。2018/2019榨季,內蒙古共有8家集團旗下的13家糖廠開榨,隨著新糖廠的落成投產,食糖產能和產量都有了實質性提高,但在天氣影響下,最終產量低於預期的80萬噸,只有65萬噸。

2018/2019榨季內蒙古甜菜糖產量佔國內甜菜糖總產量的比例高達49.04%,超越位居第二的新疆,其佔比41.68%。內蒙古甜菜糖有繼續增長的空間和潛能。從全國範圍看,2018/2019榨季,廣西食糖產量佔比高達60%,之後為佔比19%的雲南,再之後為佔比7%的湛江,內蒙古產量佔6%,位列第四,新疆佔比5%,位列第五。甘蔗糖依然佔市場主導地位,其產量佔比超過86%。

內蒙古有8家集團涉及食糖生產和銷售,旗下已經建成並在2018/2019榨季投產的糖廠有13家,下榨季有兩家新建糖廠計劃開機。目前,內蒙古糖廠的產能比較集中,優勢糖廠的競爭力繼續增強。內蒙古糖廠中,產出最大的是佰惠生、博天和眾益,而單個產能最高的是新建糖廠,如高產能的代表晟通、佰惠生和博天。可見,產量和產能的一致性代表了優勢力量和資源的集中。

以往,內蒙古甜菜出糖率普遍在17%,而到了2018/2019榨季,卻成了最高出糖率。通常,第一年開榨的新糖廠,出糖率較高,一是設備先進、生產效率高企;二是甜菜播種第一年,沒有重茬和迎茬種植的問題;三是新建糖廠選址比較合理,適宜甜菜生長,出糖率大多高於13%。

糖廠致力於提質增效

2018/2019榨季,內蒙古甜菜出現了出糖率下降的現象,究其原因,糖廠總結了不少原因,而超過半數的影響因素都是歷史罕見。其一是天氣,不利環境令甜菜產量和含糖率都低於預期,最終造成出糖率整體偏低,企業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其二是第一年投產的糖廠,缺少種植和生產經驗,開機階段幾度暫停修整,機器的誤差、農戶的誤差以及人為的失誤都被放大,經驗不足令誤差也超過預期,最終個別糖廠的實際產量誤差接近50%,往年甜菜絲平均16%—17%的含糖率成為2018/2019榨季高糖分的典型,整體拉低了內蒙古甜菜糖的產量,這也是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其餘暫不贅述。內蒙古甜菜糖成本提高,低的在4600—5000元/噸,高的在5500—5800元/噸,相較於甘蔗糖的成本優勢降低。

2019/2020榨季,凌雲海和荷馬糖廠各有1家新糖廠計劃投產,其餘糖廠經歷了之前的鍛鍊,積攢了經驗也吸取了教訓,更重要的是,糖廠普遍虧損,雖然沒有市場傳聞虧損十幾億元那麼嚴重,但也難見到盈利的企業。新榨季,糖價未見明顯回暖跡象,糖廠依然要開機生產,提質增效、降低成本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一部分有實力選擇甜菜農戶的糖廠,摒棄重茬、迎茬甜菜,甚至在合同中明確,一旦發現,就完全拒收。一部分經濟實力雄厚,追求一流品質的糖廠,不斷引進世界先進的種植和生產技術,降低損耗,提高效率,赤峰眾益糖廠對日本紙筒種植方式和歐美先進設備的引進就是代表。一部分自身擁有農場的糖廠,捨棄了訂單農戶種植,幾乎全部用自家農場種植的甜菜,輪種和成本優勢明顯,敕勒川就是代表。而對於本身吃不飽的糖廠,雖然意識到重茬、迎茬種植的甜菜糖分和產量都會下降,但他們更多的是無力感,收購數量本就較大,嚴禁不現實,控制也顯得無力。

在沒有實力拒絕重茬種植的甜菜的糖廠中,以質論價的收購方式受到關注,已有幾家糖廠打算在2019/2020榨季對20%的甜菜進行以質論價的收購,設置保底價、封頂價以及平均參考糖分,根據糖分來確定最終的收購價格。如果效果達到預期,那麼將激勵農民提升甜菜糖分,重茬和迎茬的問題將得到解決。

根據調研採集到的種植面積以及各糖廠糖分水平,可以估算出最終的甜菜產量和食糖產量。新增種植面積集中在第一年投產的幾家糖廠手中,老糖廠則更多是主動降低種植面積,而且老糖廠有不同程度重茬種植的問題。除去凌雲海的影響,內蒙古食糖總產量增加趨勢並不明顯。

現有的甜菜產量和食糖產量預期都是建立在外在因素穩定的基礎上,2018/2019榨季被認為是天氣和條件異常的一年,2019/2020榨季的預期則是建立在天氣正常、糖廠生產正常的基礎上,而這兩個正常水平都是高於2018/2019榨季的,最終產量預期應該小於或等於我們的估算值。根據調研數據推算,2019/2020榨季,內蒙古甜菜糖總產量為73萬—75萬噸。

圖為內蒙古食糖產量(單位:萬噸)

扣除凌雲海的產銷數據,2019/2020榨季,內蒙古包括張北的糖廠在內,整體種植面積變化不大,穩中略增,甜菜產量小幅下滑,但因種植面積增量集中在生產效率較高且糖分較高的糖廠,最終的食糖產量不降反增,前提條件是天氣和糖廠生產恢復到往年平均水平。在調研期間,內蒙古部分地區已經遭遇了三輪霜凍,甜菜需要補種,未來天氣狀況如何、計劃投產的兩家糖廠能否如期開工,都是不確定因素,考慮到實際產量通常低於預估數據,我們認為,2019/2020榨季,內蒙古甜菜糖最終產量與2018/2019榨季相差不大,僅小幅增加。

圖為兩個榨季內蒙古食糖產量對比(單位:萬噸)

銷售節奏將更加穩定

內蒙古甜菜的生產和銷售時間段與甘蔗糖不同,甜菜糖廠主要在10月後開機生產,農曆小年之前完成甜菜糖料款兌付,春節前後的2—3月多數糖廠收榨,銷售也集中在春節之前的幾個月,甘蔗糖廠則在4月開始生產,這時,甜菜糖庫存所剩已不多。2018/2019榨季,由於預估增產較多,且幾家新糖廠開機生產,行業普遍對後市價格較為悲觀,所以加快了銷售節奏,集中在春節前,尤其1月的銷售量同比、環比均大幅提升。3月開始,糖廠陸續收榨,食糖庫存也消化大半。2019/2020榨季的銷售節奏預計相對穩定,一是新糖廠有了一定的經驗,與中間商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二是內蒙古甜菜糖的品質完全經得住市場考驗。

內蒙古糖廠對於食糖產業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樂觀的,不斷有新糖廠建設和投產。短期的糖價偏低、糖廠盈利困難並未打消糖廠的信心,反而成為糖廠提質增效的動力。

不過,對於2019/2020榨季的糖價,多數糖廠表示不樂觀,其認為供應和政策壓力較大,個別糖廠認為糖價將在5300元/噸附近長時間運行。

甜菜種植面積相對穩定

種植面積或與上榨季持平

凌雲海宣稱將會新開一家糖廠,所以面積增加較多,除去這家不穩定的因素外,其餘糖廠落實的面積有實質性增加的糖廠只有3家,分別是晟通糖業、敕勒川糖業和太僕寺旗佰惠生。敕勒川面積增加約2萬畝,佰惠生則是略增,晟通增加約11萬畝,面積增加最明顯最確定的就是晟通糖廠。其餘所有糖廠面積都有減少,且主動降低計劃種植面積的佔絕大多數,少量糖廠是落實面積低於計劃面積,總體導致凌雲海以外的糖廠總面積出現小幅降低。綜合來看,內蒙古新榨季的面積去除不穩定的超預估的部分,預計2019/20榨季內蒙古甜菜面積跟上榨季相比基本持平在200萬畝上下,較上榨季變化不大。

收購價穩中有降

內蒙古部分產區對種植甜菜的農民提供了額外補貼,方式有兩種:一是按甜菜重量補貼,如每噸補貼給農民20—40元,有些地區是對新建成的糖廠在頭三年給與補貼;另一種是按土地面積補貼,如赤峰松山區政府就對區內膜下滴灌種植甜菜補貼150元/畝、非膜下滴灌種植甜菜補貼100元/畝,平攤後,農民拿到手的甜菜價格增加了30—40元/噸,最高達到560—570元/噸的收購價格。張北和包頭等地的糖廠收購價格就是農民最終銷售的甜菜價格,當地政府部門沒有額外提供補貼。在爭地現象比較嚴重的甜菜種植區,個別糖廠會通過臨時提高收購價格的方式,爭取與更多的甜菜種植戶合作,這也是2018/2019榨季內蒙古甜菜收購價格一度高達570元/噸、創下歷史新高的原因。

2019/2020榨季,內蒙古甜菜收購價格多數下調,如果凌雲海的第3家糖廠投產,則13家糖廠中,將有5家的收購價格與上榨季持平、4家下調,只有兩個集團的下屬糖廠計劃提高10—20元/噸,提高的原因是計劃內的新糖廠投產,甜菜資源緊張,為避免糖廠吃不飽而提前將甜菜收購價格小幅上調。2019/2020榨季,內蒙古甜菜平均收購價格為515—530元/噸,其中包括凌雲海在內的3家,給出了570元/噸的報價。

糖廠降低甚至取消補貼

對於農民購買農用機械,國家一直有30%—40%的補貼。2018/2019榨季之前,內蒙古糖廠也會為農民提供20%—40%的農機補貼。正因如此,內蒙古甜菜產區的機械化水平很高。當然,都以小農機械為主,幾百萬元一臺的大型種植和收割機械,只有糖廠才有能力購買和使用。

2019/2020榨季,絕大部分糖廠都取消了對農民購買機械的額外補貼,除了糖價偏低、糖廠虧損嚴重的原因外,農機兩到三年就要更新換代、企業補貼壓力大也不可忽視。

未來機遇與挑戰並存

內蒙古天然廣闊的大平原有充足的農業土地供應,只要比較收益有優勢,甜菜的種植面積就有持續增加的空間。調研所在地區的增資擴建都是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才實施的,在建糖廠原料相對充裕。此外,內蒙古現有的存量土地完全可以滿足計劃投產的糖廠的生產,並未涉及增量土地,現有的甜菜種植面積佔所有農作物的比例只有一成。

目前來看,甜菜種植比較收益突出。內蒙古產區內,甜菜的競爭作物主要是玉米,部分地區的競爭作物還包括蔬菜、土豆和葵花。在供給側改革的主導下,玉米種植戶,自有土地實現收支平衡較為樂觀,但承包土地或者單產較低地區的農戶,普遍虧損。土豆和葵花受病蟲害影響大,產量不穩定,價格波動大,種植意向變化也較大,收益無法保障,而甜菜的收購價格穩定,副產品中的糖蜜和顆粒粕銷量也比較樂觀,甚至出現當地不夠用要到廣西等甘蔗產區採購的現象。個別糖廠開榨初期,糖蜜和顆粒粕已經被預定完畢。

另外,內蒙古機械化推廣便利。華北大平原黑土地,先天就具有機械化種植的基礎,調研所在地區基本實現40%以上的機械化種植,個別產區甚至達到100%的機械化種植。甜菜種植的機械化遠遠高於甘蔗種植。生產加工方面,老糖廠的自動化程度略低。

較為關鍵的一點,內蒙古甜菜種植和生產呈現市場化特點,由企業主導,利益為主,糖廠擁有更多主動權。

結合上述內容,2019/2020榨季,內蒙古土地結構和選擇更加多樣化,糖分和成本導向更加明顯,甜菜種植面積或維持在200萬畝,但對應的產量不降反增,在天氣和生產條件恢復到平均水平的前提下,產量將小幅提升,預計在73萬—75萬噸。

未來,內蒙古食糖產業機遇與挑戰並存。經歷了連續兩個榨季的虧損,內蒙古食糖產業全面圍繞提質增效進行種植和加工,降低收購價格、嚴格控制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節能減排、引進先進生產力、降低額外補貼和扶持、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等政策頻出。鑑於此,內蒙古甜菜糖成本將得到有效控制、甜菜糖分有望恢復到往年較高水準、糖廠生產效率將進一步提升,種植戶的選擇也將更加科學和嚴謹。 (作者單位:一德期貨)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相關焦點

  • 丨2019/20榨季內蒙古春播...
    去年情況回顧  糖廠去年10月22日開榨,12月24日收榨,累計生產64天,甜菜播種面積12萬畝,畝產3.5噸,甜菜產量22.35萬噸,食糖產量2.99萬噸,菜絲含糖率16.11%,出糖率13.38%,工藝損失2.73%,日均加工甜菜3492噸,甜菜絲產量4萬噸,糖蜜產量7千噸。
  • 新榨季已經開始 白糖能否迎來觸底反彈?
    而製糖廠價格也有鬆動,南華、東糖、廣糖均有約100元/噸的下跌。在新榨季來臨之際,目前北方甜菜糖供應已進入產量高峰期,加工糖對市場的供應量仍在持續,在消費層面難以有較大提升的狀況下,短期糖價仍可能偏弱運行;在市場供應不缺糖的情況下,製糖集團存在較強的去庫存需求,短期內白糖現貨價格仍可能繼續走低。若期現共振加強,期貨端仍有下探的空間。
  • 印度:19/20榨季產糖量預估小幅上調50萬噸
    沐甜25日訊,印度糖廠協會ISMA周二表示,將印度2019/20榨季產糖量預估上調2%,至2650萬噸,雖然仍較上榨季大幅下降,但足以滿足該國國內需求量。此外,一位印度食品部高級官員曾在周一表示,預計印度2019/20榨季產糖量或為2700萬噸。去年11月份,ISMA曾預估印度2019/20榨季產糖量為2600萬噸,遠低於2018/19榨季的3316萬噸。
  • 內蒙古:商都糖廠9月20日開榨 拉開全國18/19榨季生產序幕
    沐甜20日訊 據悉,佰惠生商都糖廠9月20日開榨,成為2018/19榨季內蒙古第一家開榨的糖廠,同時拉開了2018/19榨季全國榨季生產的序幕。2018/19榨季內蒙古首家糖廠的開榨時間同比提前五天,主要原因是原料產量預計較多。商都糖廠預計明天出新糖,以綿白糖生產為主,但目前新糖還沒有定價。
  • 生意社:白糖新榨季高峰 價格回調
    市場分析   白糖:   國內方面:國內目前位於新榨季的生產高峰,11月南方糖廠陸續開榨,12月開榨產能已達頂峰,新糖產量不斷提高。在進口和國儲拋儲兩大利空因素的影響下,國內糖價上漲底氣不足,國外原糖價格仍然處於低位,國內貿易商正蠢蠢欲動。
  • 廣西糖廠提前開榨 新榨季或仍供不應求
    胡劉繼  昨日,我國蔗糖主產區廣西新榨季白糖生產拉開序幕。不過有分析師預計,本榨季國內糖市仍可能供不應求。  據廣西糖網報導,昨日上午,中糧集團北海華勁糖業有限公司鳴炮正式開榨,成為2011/2012榨季廣西第一家開榨的糖廠。
  • 廣西降雨有利於甘蔗生長新榨季單產預期較樂觀
    因此,近期的頻繁降雨不但不會對甘蔗產量造成影響,而且還有助於甘蔗的長勢。」部分廣西蔗農說,更可喜的是今年到目前為止當地還沒有受到颱風的影響,加上當前甘蔗植株還比較小,在連續降雨天氣中,甘蔗也沒有出現倒伏。
  • 巴西甘蔗產業聯盟UNICA:巴西21/22榨季糖產量將下降
    摘要 【巴西甘蔗產業聯盟UNICA:巴西21/22榨季糖產量將下降】據巴西甘蔗產業聯盟UNICA領導表示,由於中南部主產區遭受乾旱襲擊,預計2021/22榨季糖產量將較本榨季的歷史最高水平下降。
  • 廣西融水:新榨季來了!電力護航蔗糖飄香
    滾旭輝 攝廣西新聞網融水12月12日訊(通訊員 滾旭輝)12月10日,廣西鳳糖融水和睦製糖有限責任公司舉行2020/2021年榨季開榨儀式。在廠區內,一輛輛滿載甘蔗的貨車正排隊進廠過磅,伴隨著機器轟鳴聲,絲絲甜香撲面而來。
  • 迎來新榨季,糖廠剩餘庫存處於歷史低位
    進入9月,食糖2018/19榨季也接近尾聲,隨著甘蔗、甜菜等原料進入成熟期,新榨季即將到來。上周起,白糖主力合約開始衝高,9月10日鄭白糖指數SR001開盤報5,549元/噸,收盤價為5,477元/噸,跌幅0.76%,較上一日有所回落。
  • 新榨季來啦!今日博宣糖廠順利落蔗開榨
    新榨季來啦!上午11時許,隨著陣陣禮花聲,廣西博宣食品有限公司順利落蔗開榨,拉開全縣2020/2021榨季生產序幕。縣長吳孝斌、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鍾龍輝、政協主席韋鳳盟、副縣長黃勇參加開榨儀式。
  • 崇左:機械化助力新榨季甘蔗生產 夯實當地群眾增收致富路
    進入新榨季以來,崇左市加快推進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目前,崇左市15家製糖企業已全面開榨,預計2020-2021年榨季原料蔗產量1650萬噸,產糖量205萬噸,進一步夯實群眾的增收致富路。農機手李豔才告訴記者,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現在操作起機器非常得心應手,原來要做幾天的活現在一天就能完成:「從種、管、收這塊都做完的話比以前輕鬆多了,我們機手一天的話大概平均在60-80噸,一個榨季的收入在四萬到五萬。」在崇左市江州區新和鎮連片4000多畝的甘蔗種植基地,多臺機械收割機正在採收甘蔗。
  • 廣東新會市柑進入收穫季節預計今年產量達萬噸
    廣東新會市柑進入收穫季節預計今年產量達萬噸     近日,新會市柑開始進入收穫季節,在會城核心種植區,天馬、東甲、茶坑和梅江等地隨處可見新會柑採摘景象。
  • 【SMM金屬早餐】美股創新高 國內外鋅精礦產量調研整理 黑色集體上漲
    從1-10月份的總數據來看的話,預計全年總出口量約為115萬噸左右,略有上升,但出口價格下跌明顯,單價比去年均價下跌80-110美元/噸,跌幅達25%左右。   【SMM分析:2020年國內外鋅精礦產量調研整理】據SMM統計整理,2020年海外重點礦企產量達538.95萬金屬噸,同比2019年增加0.59萬金屬噸。
  • 我國最大食糖主產區廣西部分甘蔗種植基地調研
    10月下旬,在我國最大的食糖主產區廣西2018/2019榨季即將開榨之際,期貨日報記者對當地部分種植甘蔗的農民、糖廠農務人員、製糖企業生產負責人和貿易商進行了採訪,並實地調研了部分地區甘蔗長勢與「雙高」基地的建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