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19/20榨季產糖量預估小幅上調50萬噸

2020-12-17 同花順財經

沐甜25日訊,印度糖廠協會ISMA周二表示,將印度2019/20榨季產糖量預估上調2%,至2650萬噸,雖然仍較上榨季大幅下降,但足以滿足該國國內需求量。

此外,一位印度食品部高級官員曾在周一表示,預計印度2019/20榨季產糖量或為2700萬噸。

去年11月份,ISMA曾預估印度2019/20榨季產糖量為2600萬噸,遠低於2018/19榨季的3316萬噸。

2019/20榨季截至2月15日,印度累計產糖量約為1700萬噸。

ISMA表示,考慮到由糖蜜(B-heavy molasses)和甘蔗汁生產的乙醇產量下降,將印度2019/20榨季產糖量從此前預估的2600萬噸上調至2650萬噸,同時預計本榨季食糖消費量約為2600萬噸。

預計2019/20榨季北方邦產糖量為1180萬噸,與上榨季基本一致;馬邦產糖量預計約為620萬噸,同比下降近40%;卡納塔克邦預計約為330萬噸,同比下降25.5%;而泰米爾納德邦和古吉拉特邦等其他產糖地區預計約為520萬噸,變化不大。

預計印度2019/20榨季食糖期末庫存約為1000萬噸,若印度政府在2020/21榨季繼續建立400萬噸緩衝庫存,可供出口的食糖則約為600萬噸。

來源: 沐甜科技

相關焦點

  • 政策主導市場 糖價震蕩尋底後將走強
    馬邦甘蔗面積預計增加48%至114.8萬公頃,糖產量預計為1080萬噸,同比上一榨季的616.8萬噸增加463萬噸,增幅75%。卡邦甘蔗面積預計增加19%至50萬公頃,糖產量預計為460萬噸,同比上一榨季的350萬噸增加111萬噸,增幅31.8%。泰米爾納德邦20/21榨季的甘蔗面積與19/20榨季相近,預計為22萬公頃,同比減少1萬公頃,預計糖產量為75.1萬噸,上一年度為79萬噸。
  • 生意社:白糖新榨季高峰 價格回調
    市場分析   白糖:   國內方面:國內目前位於新榨季的生產高峰,11月南方糖廠陸續開榨,12月開榨產能已達頂峰,新糖產量不斷提高。在進口和國儲拋儲兩大利空因素的影響下,國內糖價上漲底氣不足,國外原糖價格仍然處於低位,國內貿易商正蠢蠢欲動。
  • 迎來新榨季,糖廠剩餘庫存處於歷史低位
    進入9月,食糖2018/19榨季也接近尾聲,隨著甘蔗、甜菜等原料進入成熟期,新榨季即將到來。上周起,白糖主力合約開始衝高,9月10日鄭白糖指數SR001開盤報5,549元/噸,收盤價為5,477元/噸,跌幅0.76%,較上一日有所回落。
  • 內蒙古甜菜糖調研:新榨季產量預計約74萬噸
    食糖產量位列全國第四2003/2004—2014/2015榨季,內蒙古(為和糖協數據統一,此文將張北地區納入內蒙古範疇)甜菜糖產量持續低於20萬噸,直到2015/2016榨季,才開始明顯提升。2016/2017榨季,內蒙古甜菜糖產量從前一榨季的28萬噸增加至46.33萬噸。
  • 2019/20年榨季海南甘蔗產糖率達13.90% 遠遠領先於全國
    7月22日,商報記者從海南省糖業協會了解到,2019/20年蔗糖榨季,海南省甘蔗蔗糖分和混合產糖率再創歷史新高且遙遙領先於全國各地,同時製糖生產技術指標全面向好,甘蔗款兌現普遍及時、足額,深受蔗農群眾和地方政府的歡迎。
  • 廣東糖協劉漢德理事長說為何廣東出糖率提高 產糖量卻減少
    廣東省糖業協會公布:19/20製糖期截至2020年2月底,已收榨11間糖廠。累計榨蔗量550萬噸(去年同期671萬噸),產糖量58.83萬噸(去年同期65.475萬噸),出糖率10.69%(去年同期出糖率9.757%),銷量36.86萬噸(去年同期47.94萬噸),庫存21.97萬噸(去年同期17.53萬噸),產銷率62.65%(去年同期 73.23%)。
  • 原糖價格維持在15美分/磅之下的可能性非常大
    回顧巴西甘蔗壓榨歷史可見,產成品中含水乙醇產量波動最大,未來也最具增長潛力。巴西榨蔗業對於含水乙醇生產的關注度無疑高於製糖和無水乙醇。 2. 18/19榨季巴西甘蔗制乙醇產量預創新高,生產嚴重偏向乙醇主要因受到原油價格上漲影響,制醇利潤長時間高於產糖且乙醇消費在4月後顯著增長。在印度、泰國,榨蔗業同樣在發生著一些變化。 3.
  • 甘蔗種植面積大幅下降 糖市供需格局悄然生變?
    由於產量連續下滑,巴西從世界產糖第一大國淪為第二大國,雖然2019/2020榨季巴西甘蔗種植面積回升,但糖醇比依然處於低位,產糖量增長有限。2020/2021年度預計全球食糖短缺160萬噸,主要因預計疫情之後全球食糖消費增加。印度產量大幅增加今年夏天開始,基金在ICE11號原糖上持續做多,糖價一路振蕩上行至15.66美分/磅。
  • 國際糖市首現供應缺口 糖價創4年來最高
    中秋假期過後,國際糖價持續上漲並於9月19日國際原糖價格漲至22.95美分/磅,為4年來的最高價格,創本輪反彈以來的新高。業內人士認為,供給短缺成為國際糖價快速上漲的重要支撐。  「近年來受厄爾尼諾帶來氣候失衡影響,15/16榨季減產基本塵埃落定,主要生產國巴西、印度、中國、泰國等國家分別減產約4%、9.1%、18%、10%,供給收縮明顯。
  • 進口糖大量湧入打壓 白糖價格易跌難漲
    國內目前食糖供應充足,新糖、陳糖、進口糖、糖漿共同供應市場。進口糖大量湧入市場,更加打壓國內糖價。目前國內現貨價格持續下行,南寧中間商站臺新糖報價5130元/噸,新糖倉庫報價5110-5120元/噸,成交不佳。柳州中間商新糖站臺報價5160元/噸,倉庫報價5120-5150元/噸。
  • 「黑天鵝」驚擾糖市 對供需影響究竟有多大?
    國內鄭糖相對來說強一些,表現為弱勢振蕩整理。全球達成一致的減產預期是前期支撐原糖走高的動力。今年2月份,國際糖業組織(ISO)將全球食糖供應缺口上調至944萬噸,為11年以來的新高。我國農業農村部對國內產銷的最新估計為:食糖總產量1050萬噸,進口量304萬噸,國內消費量1520萬噸,出口量18萬噸,綜合缺口184萬噸。
  • 2015/16榨季我國產糖量前20強制糖企業排名
    雲南糖網訊 2015/16榨季我國食糖產量排行前20名的製糖企業集團:    01、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2、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03、廣西南寧東亞糖業集團    04、廣西農墾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5、廣東恆福糖業集團有限公司
  • 中糧糖業(600737):國內糖產業龍頭 靜待糖價復甦
    公司是國內糖產業的龍頭,我國食糖年消費量1500萬噸,年生產1000多萬噸,進口300萬噸,公司每年進口量佔進口總量的50%,國內糖貿易量達到220萬噸,對行業有重大影響力。
  • 新榨季已經開始 白糖能否迎來觸底反彈?
    今年因為雨水充足,甘蔗因糖分較去年低,且廣西制定20/21榨季行業自律公約,其中包括自覺開榨時間自律,糖廠開機生產時間不得早於 2020年11月25日,個別情況特殊需提前開機生產的糖企,須經公約實施監督小組同意。而首家開榨的南糖明陽糖廠,率先取得《2020/21榨季廣西製糖行業自律公約》實施監督小組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