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下沉
11月3日上午,一場民間借貸糾紛案在江漢區萬松街商一社區開庭,近50名居民、社區工作者旁聽,零距離感受庭審現場,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
為了充分發揮下沉黨員的專業和特長,商一社區以項目定製的運作方式,先後搭建了「解憂俱樂部」「初心學院」「彩虹親子坊」等5個服務載體,引導和支持下沉黨員參與基層治理和服務居民。這場庭審,就是下沉黨員資源下沉的成果之一。
「在下沉中找到合適自己的位置」,
下沉黨員當金牌「調解員」
「審判席要居中,原、被告席對立擺放,方便現場質證……」3日一大早,商一社區下沉黨員、武漢海事法院審判管理辦公室書記員孫代君趕到社區,與工作人員一同布置庭審現場。
作為社區「解憂俱樂部」的一員,孫代君對參與下沉活動,有著很高的熱情。「『解憂俱樂部』旨在協助社區綜治維穩工作,目前已有30餘名下沉黨員認領該項目。」孫代君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解憂俱樂部」微信群。
「各位黨員同志,最近社區有3個矛盾需要調解,歡迎大家認領和建言獻策……」記者看到,社區工作人員在群內發布的任務包含居民在家中辦健身房、房屋漏水以及消防通道堆放雜物等問題。
任務發布後,立馬有下沉黨員在群中提出解決方案:「協調物業立即清理雜物,給居民普及消防通道的重要性,引導老人將廢品送到回收站……」
孫代君介紹,群裡的下沉黨員有法律從業者、民警、心理諮詢師、人民調解員等,大家充分發揮自身特長,為居民群眾提供法律諮詢、心理輔導、矛盾調解等服務。
「我們既是黨員,又是社區居民,都願意為社區貢獻力量,幫助居民建立親近和睦的關係。」孫代君覺得,社區把黨員特點與服務項目結合,能夠讓每名黨員在下沉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在發揮專長的同時,還能參與項目的推進和成長,自身也更有獲得感和成就感。」
「好鋼用在刀刃上」,
5個下沉項目「貼合」黨員專長
商一社區「長頸鹿親子聯盟」項目吸引社區眾多小朋友,成為孩子們的開心樂園。
「相比於發布零散的任務,不如把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下沉黨員聚集起來組建項目團隊,有利於他們深度參與社區治理和為民服務。」商一社區黨委書記葉翠說。
據了解,今年6月起,商一社區組織轄區黨員群眾、居民骨幹、轄區單位等代表進行多輪商議,對居民需求和行動意願進行徵集、梳理和總結,推出「解憂俱樂部」「平安瞭望哨」「初心學院」「長頸鹿親子聯盟」以及「智慧導師團」等5個項目,服務內容包含黨課學習、居民議事、綜治維穩、親子活動和小區管理等方面。「社區共有居住地報到黨員952名,其中80%已認領各自感興趣的項目。」
商一社區「初心學苑」下沉黨員正在登記、整理剛剛收到的各類捐贈書籍。
在商一社區閱覽室內,佔據一整面牆的大書柜上,整整齊齊擺放著各類書籍。11月1日,在社區舉行的捐書活動中,居民們總共捐獻近2000冊書籍,如何將大量書籍整理歸類,葉翠自有妙招。
「我們發動了10名黨員,僅用半天就分類整理完畢。」原來,商一社區退休黨員鄭小雲曾在廣西圖書館工作,前段時間,她為社區工作者、下沉黨員和居民們上了一場如何分類整理書籍的培訓課,「大家所學的內容,這次正好派上用場」。
「下沉幹部是個寶,好鋼用在刀刃上,讓專業人做專業事,才能最大化發揮出每名黨員的作用。」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推出下沉活動,不僅精準解決社區、居民需求,更提升了黨員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探索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動更多群體和力量參與社區治理,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葉翠說。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