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胰島素(一):改變胰島素認知的誤區,胰島素治療不會成癮

2020-12-18 騰訊網

對於胰島素,人們對它最大的誤區應該就是把胰島素當成「上癮」樣的激素,以致於很多糖尿病患者,對於需要給予胰島素治療時,存在非常大的牴觸,認為注射胰島素就是注射激素,一旦使用,就會因為成癮而不能停止使用。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胰島素,讓大家對胰島素的來源和作用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人體內胰島素的產生和作用

出身何處

顧名思義,提起胰島素,很多人第一時間一定會聯想到胰島。胰島和胰島素有著緊密聯繫。

在人體十二指腸旁邊,有一條長形的器官,叫做胰腺。

在胰腺中散布著許許多多的細胞群,就叫做胰島。胰島細胞根據其分泌激素的功能分為以下幾種:

α細胞

約佔胰島細胞總量20%,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

β細胞

約佔胰島細胞總量75%,分泌胰島素,降低血糖。

γ細胞

約佔胰島細胞總量1%,無分泌功能,為α、β細胞前身或分泌後狀態。

δ細胞

約佔胰島細胞總量4%,分泌生長激素釋放抑制因子,調節α、β細胞分泌。

人體內的胰島素就是由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是調節人體血糖穩定的主要激素之一,同時還具有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的作用。

胰島素的作用

胰島素主要作用在肝臟、肌肉及脂肪組織,控制著蛋白質、糖、脂肪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和貯存。

1

對糖代謝的影響

能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和抑制葡萄糖的生成,使血糖的去路增加而來源減少,於是血糖降低。

2

對脂肪代謝的影響

胰島素能促進脂肪的合成和貯存,抑制脂肪的分解,並促進糖的利用,從而抑制酮體產生,糾正酮血症。

3

對蛋白質代謝的影響

促進蛋白質的合成,阻止蛋白質的分解。

4

胰島素可促進鉀離子和鎂離子穿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可促進脫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

體內胰島素的分泌

生理性胰島素分泌有兩種形式

胰島素是與C肽以相等分子分泌進入血液的。臨床上使用胰島素治療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島素抗體,影響放射免疫方法測定血胰島素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可通過測定血漿C肽水平,來了解內源性胰島素分泌狀態。

主要影響胰島素分泌的因素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胰島β細胞能分泌足夠量的胰島素(每天分泌約40U)使我們的血糖維持在正常的範圍裡。當胰島細胞功能受損,導致胰島素絕對缺乏及胰島素分泌不足,則需要補充外源性胰島素。

1型糖尿病的患者,其發病就是因為胰島β細胞破壞,功能衰竭,導致胰島素絕對缺乏。所以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一生都需要使用胰島素,不是因為使用胰島素後引起的「上癮」,而是因為其自身無法產生胰島素,必須補充外源性胰島素,否則將無法生存。

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其發病原因是存在胰島素抵抗和功能缺陷。在早期,胰島β細胞可代償性增加胰島素分泌時,不用胰島素治療,使用口服降糖藥可控制血糖。但在糖尿病發生發展的進程中出現的高血糖和脂肪代謝紊亂所產生的「葡萄糖毒性」和「脂毒性」,可進一步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和損傷胰島β細胞功能,隨著病情進展,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也需要在口服藥物治療的同時,給予胰島素治療,以控制血糖。

因此我們說,胰島素是體內存在的、由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調節著我們的血糖穩定,控制著蛋白質、糖、脂肪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和貯存。給予胰島素治療不會造成「上癮」,是「缺啥補啥」。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撰稿:dongli

編輯:黃 禕

相關焦點

  • 走出胰島素治療的三大誤區
    但有些糖尿病患者非常牴觸使用胰島素,以為胰島素是糖尿病晚期才使用的治療藥物,而且一旦用了就會上癮。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胰島素治療,也不是只有糖尿病晚期才需要胰島素治療,胰島素是人體本身就存在的物質,並沒有「上癮」一說。糖尿病患者應該樹立正確的觀念,先了解清楚胰島素的治療,走出誤區,不抵抗,也不盲目使用。
  • 避開三大誤區 用對胰島素
    紀立農教授指出:「胰島素治療效果受許多環節影響,其中注射技術(包括注射器具和注射方法)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他強調,注射技術指南不僅包括了注射技術指導,同時涵蓋了注射前的心理準備和注射治療的相關教育,這些內容充分考慮了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起始治療的懼怕和困惑。
  • 不要再進入注射胰島素會上癮的誤區了,沒有這一說法
    吸毒會上癮,吸菸會上癮,喝酒也會上癮,是因為這些東西會使人產生快感,所以才成癮,可是今天聽見有人說注射胰島素也會上癮,哎~別傻了,快聽聽專家怎麼說的吧!胰島素的使用不存在成癮不成癮,只有需要不需要的問題。
  • 海淘藥品、胰島素會成癮 十大用藥誤區你「中招」了嗎
    十大用藥誤區,你是否「中招」  輸液好得快,胰島素會成癮,洗血管可防止血管堵塞……這些用藥觀念科學嗎?日前,國家藥監局和中國藥學會聯合發布了2018年公眾十大用藥誤區。這是根據今年「藥品安全網絡知識競賽」80多萬次有效答題,梳理出公眾誤識率較高、潛在風險較大的十大錯誤用藥觀念。
  • 胰島素是什麼 哪種人群要用胰島素
    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形形色色的藥品,很多藥品我們雖然聽說過,但卻不知道它是具體是什麼,胰島素就是這樣的藥物,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話題便是:胰島素是什麼?對胰島素的認知誤區、胰島素的分類。胰島素是什麼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激素,由胰臟內的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參與調節糖代謝,控制血糖平衡,可用於治療糖尿病。其分子量為5808道爾頓。
  • 胰島素的「真實與謊言」
    對於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病友,在初期血糖較高者即注射胰島素進行強化治療(每天多次注射或胰島素泵治療)可以替代β細胞分泌的胰島素,使β細胞得到有效的休息,進而恢復β細胞的功能,誘導出蜜月期,平穩控制血糖。一、什麼時候應該開始用胰島素?
  • 胰島素會成癮,有依賴性,這是真的嗎?看完你就懂了
    當我們詳細的走入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中時,就會發現原來他們對於胰島素一直存在著許多錯誤的認知,而這些錯誤的認知正是導致他們不敢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那麼我們今天就給大家說一下,關於胰島素有哪些錯誤的認知。一、胰島素具有成癮性,和鴉片等毒品一樣會讓人上癮,千萬不能打a.可能我們對於鴉片等毒品的了解並不是非常全面,鴉片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它會影響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刺激我們的大腦產生一種成癮性。而我們在這種成癮的狀態下會做一些非常瘋狂的事情,導致自己的身體不受自己的控制,沒有他就無法像正常的人一樣生活下去。
  • 胰島素是激素嗎?用了成癮怎麼辦?醫生:這6種情況該用
    住院以後一查血糖19.2mmol/L,這個患者有糖尿病已經十年了。平時倒是有吃藥。但是都是在外面自己買藥,沒有規律的檢查,自己說血糖控制的很好。 本文為「心路星塵」原創
  • 胰島素該用不用,你在害怕什麼?醫生來給你講講胰島素的副作用
    胰島素有副作用啊?會不會成癮啊?不能停掉怎麼辦?打針會疼啊!聽說還能變胖,確實是顧慮重重!有以上這些顧慮,說明對糖尿病的危害還不清楚,還不了解長期血糖所帶來的併發症比藥物的副作用要嚴重的多。成癮?絕對不會出現胰島素是人體自身存在的一種激素,在糖、蛋白質、脂肪的代謝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缺乏、相對減少或者胰島素的作用異常就會導致血糖的升高,導致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由於絕對缺乏,需要依賴胰島素來維持生命,例如沙漠地區缺水,就需要內陸供水來保證生活需要,僅此而已,能說明沙漠地區的人對水有癮嗎?
  • 胖小夥為什麼停掉了胰島素?改變胰島素抵抗,比加大藥量更重要
    一、胰島素被停掉的原因華子帶著朋友找到了一個內分泌醫生,醫生在詳細詢問朋友平時的用藥之後,告訴他停用胰島素,繼續維持口服用藥,同時進行飲食控制和增強運動。朋友很是吃驚,現在他的血糖都這麼高了,停用胰島素會不會變得更高?
  • 打胰島素,須牢記「三大紀律」
    核心提示: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程較長者,胰島素治療可能是最佳的、必需的保持血糖正常的措施。注射胰島素的患者還應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堅持飲食控制和運動 、堅持飲食控制和運動、警惕低血糖反應。   已有多項研究證實,對於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程較長者,胰島素治療可能是最佳的、必需的保持血糖正常的措施。
  • 鼻腔噴霧式胰島素有效治療痴呆症
    核心提示:研究者Suzanne Craft博士表示,本文研究揭示了地特胰島素可以有效治療輕度認知損傷及阿爾茲海默氏症相關的痴呆症個體的疾病,值得慶幸的是,我們也發現地特胰島素也可以改善攜帶阿爾茲海默氏症易感基因APOE-e4的MCI成年患者的記憶力;目前我們正在進行研究來確定是否地特胰島素的劑量會引發患者出現任何副作用,結果顯示在所研究的對象中出現的副作用非常小。
  • 動物胰島素、人胰島素、胰島素類似物,各有何優缺點?哪種更好?
    胰島素按製劑來源可分為動物胰島素、人胰島素和胰島素類似物。最早出現的是動物胰島素,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其後逐漸出現了人胰島素和胰島素類似物。1、動物胰島素動物胰島素是從動物的胰腺組織中提取出來的,動物胰島素與人體自身產生的胰島素在結構上有一定的差別,如牛胰島素的分子結構有3個胺基酸與人胰島素不同,豬胰島素分子中有1個胺基酸與人胰島素不同。
  • 糖尿病人血糖達到多少,需要用胰島素治療?胰島素可以停用嗎?
    糖尿病人血糖達到多少,需要用胰島素治療?胰島素可以停用嗎?想控制糖尿病,其實就是如何將身體內的血糖控制,所以很多人都選擇用藥物去控制。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糖尿病都用藥物能控制的,而且對於藥物有很強的依賴性,而且有時候控制不住的話,只能夠用胰島素來治療。但是很多人不明白,體內血糖究竟多少採用胰島素?用了之後會不會一輩子都要靠它來控制病情?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也可以讓很多患者能夠了解。
  • 糖尿病人長期注射胰島素,會不會有副作用?告訴你答案
    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一種有效控制血糖方法,而生活中也有很多糖尿病人需要長期使用胰島素來控制自己的血糖,特別是一型糖尿病人,而有些糖尿病人就害怕自己長期的注射胰島素會給身體帶來傷害,或者有些人單純的認為長期注射胰島素會讓身體造成依賴性,也有些糖尿病人在需要注射胰島素的時候都會排斥
  • 胰島素過敏?不妨試試德谷胰島素 + 利拉魯肽
    胰島素過敏是一種胰島素使用副反應,尤其在 2 型糖尿病中較常見,但其診治非常棘手,是目前糖尿病治療的一大難題。
  • 科研 | 通過18F - FDG PET/CT和蛋白質組學分析苯巴比妥成癮大鼠腦內與胰島素信號通路相關的葡萄糖攝取和蛋白表達改變
    結果表明,第60天,與對照組相比,苯巴比妥處理中胰島素信號通路相關而非胰島素抵抗相關的蛋白表達顯著下調(FC<0.8),如鈣調素1 (CALM1)、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A-Raf (ARAF)和Cbl原癌基因(Cbl)(表4和圖2A),然而,在第90天,與對照組相比,苯巴比妥處理的大鼠胰島素信號通路相關蛋白的表達沒有明顯改變。
  • 中樞胰島素信號、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之間的相互關聯
    《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和《柳葉刀-神經病學》(The Lancet Neurology)聯合發布「糖尿病與腦健康」專輯,旨在闡明中樞神經系統和外周胰島素調節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以及對有認知功能障礙風險的2型糖尿病人群的篩查和預測,早期診斷和新的治療方法。
  • 胰島素種類這麼多,藥師教您選擇適合自己的胰島素
    今天譚藥師和大家聊聊關於「胰島素」那些事兒!當口服降糖藥物已經不能控制血糖,或者由於用藥禁忌又或是其他原因不能使用口服降糖藥時,胰島素就閃亮登場了,胰島素是降血糖的重要手段。 胰島素是咱們身體內的胰島B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主要作用就是降低血糖。
  • 胰島素類似物的基礎胰島素實踐之道
    臨床現狀不容樂觀, 《指南》明確治療目標 中國一項為期6個月、前瞻性、觀察性登記研究(ORBIT研究)[4]顯示,入組患者的基礎胰島素平均起始劑量偏低,為0.18 U·kg-1·d-1,而且在起始基礎胰島素治療後,約40%患者在3個月內未進行胰島素劑量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