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胰島素,人們對它最大的誤區應該就是把胰島素當成「上癮」樣的激素,以致於很多糖尿病患者,對於需要給予胰島素治療時,存在非常大的牴觸,認為注射胰島素就是注射激素,一旦使用,就會因為成癮而不能停止使用。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胰島素,讓大家對胰島素的來源和作用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人體內胰島素的產生和作用
出身何處
顧名思義,提起胰島素,很多人第一時間一定會聯想到胰島。胰島和胰島素有著緊密聯繫。
在人體十二指腸旁邊,有一條長形的器官,叫做胰腺。
在胰腺中散布著許許多多的細胞群,就叫做胰島。胰島細胞根據其分泌激素的功能分為以下幾種:
α細胞
約佔胰島細胞總量20%,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
β細胞
約佔胰島細胞總量75%,分泌胰島素,降低血糖。
γ細胞
約佔胰島細胞總量1%,無分泌功能,為α、β細胞前身或分泌後狀態。
δ細胞
約佔胰島細胞總量4%,分泌生長激素釋放抑制因子,調節α、β細胞分泌。
人體內的胰島素就是由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是調節人體血糖穩定的主要激素之一,同時還具有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的作用。
胰島素的作用
胰島素主要作用在肝臟、肌肉及脂肪組織,控制著蛋白質、糖、脂肪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和貯存。
1
對糖代謝的影響
能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和抑制葡萄糖的生成,使血糖的去路增加而來源減少,於是血糖降低。
2
對脂肪代謝的影響
胰島素能促進脂肪的合成和貯存,抑制脂肪的分解,並促進糖的利用,從而抑制酮體產生,糾正酮血症。
3
對蛋白質代謝的影響
促進蛋白質的合成,阻止蛋白質的分解。
4
胰島素可促進鉀離子和鎂離子穿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可促進脫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
體內胰島素的分泌
生理性胰島素分泌有兩種形式
胰島素是與C肽以相等分子分泌進入血液的。臨床上使用胰島素治療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島素抗體,影響放射免疫方法測定血胰島素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可通過測定血漿C肽水平,來了解內源性胰島素分泌狀態。
主要影響胰島素分泌的因素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胰島β細胞能分泌足夠量的胰島素(每天分泌約40U)使我們的血糖維持在正常的範圍裡。當胰島細胞功能受損,導致胰島素絕對缺乏及胰島素分泌不足,則需要補充外源性胰島素。
1型糖尿病的患者,其發病就是因為胰島β細胞破壞,功能衰竭,導致胰島素絕對缺乏。所以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一生都需要使用胰島素,不是因為使用胰島素後引起的「上癮」,而是因為其自身無法產生胰島素,必須補充外源性胰島素,否則將無法生存。
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其發病原因是存在胰島素抵抗和功能缺陷。在早期,胰島β細胞可代償性增加胰島素分泌時,不用胰島素治療,使用口服降糖藥可控制血糖。但在糖尿病發生發展的進程中出現的高血糖和脂肪代謝紊亂所產生的「葡萄糖毒性」和「脂毒性」,可進一步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和損傷胰島β細胞功能,隨著病情進展,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也需要在口服藥物治療的同時,給予胰島素治療,以控制血糖。
因此我們說,胰島素是體內存在的、由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調節著我們的血糖穩定,控制著蛋白質、糖、脂肪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和貯存。給予胰島素治療不會造成「上癮」,是「缺啥補啥」。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撰稿:dongli
編輯:黃 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