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銀行:攜手金融科技 服務小微企業

2020-12-15 央廣網

在探索金融科技發展新模式方面,各家城市銀行機構可謂不遺餘力。兼有國有和民營資本背景的泉州銀行,也積極擁抱數位化平臺,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為廣大小微企業提供「網際網路+大數據+金融」的服務,使普惠金融服務「觸手可及」。

 金融數字平臺支持小微企業

在泉州銀行普惠金融部副總經理張軍看來,「生活好支付寶」越來越親民的螞蟻金服,與堅持「服務無間,做有溫度的銀行」的泉州銀行不謀而合,非常對味。

在民營經濟發達的泉州,孕育著服裝、鞋帽、玩具、食品等傳統優勢產業,聚集著眾多急需大量資金突破發展瓶頸的中小企業。近年來,泉州銀行加大金融科技融合,著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續貸難的痛點。

目前,泉州銀行產品體系覆蓋公司、中小企業、零售、金融市場和資產管理業務,打造出「無間貸」「泉行快貸」「泉行惠貸」「超能卡」「商鏈通」「海西?源泉」理財等業務品牌。

在張軍看來,泉州銀行率先推出續貸業務「無間貸」, 在應用層面做到為小微企業「省時、省心、省錢」,疏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續貸難問題。

「在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泉州銀行積極踐行金融服務的文化理念,上下一心圍繞『服務無間』理念思考問題,做一家有溫度的銀行,這與螞蟻金服賦能小微企業可謂志同道合。」張軍說,企業的文化一旦確立,猶如燈塔指引,很多執行層面的問題就迎刃而解,內部的組織效率、決策效率就會非常地快。

「泉州銀行與螞蟻金服從支付結算領域開始,再到近年來持續深化合作領域,共同為小微企業提供數字金融服務,從金融+網際網路方面為企業拓寬發展空間。」談起泉州銀行接洽螞蟻金服,服務小微企業的發展進程,張軍對此頗有感觸。

據悉,泉州銀行與螞蟻金服旗下的網商銀行全面合作,通過數位化平臺引領,加快網際網路技術在產品研發、信貸模式等領域的創新發展和應用,結合「線上+線下」模式,優勢互補,以實際行動支持小微企業的經營。

數據顯示,2011-2019年,泉州銀行的資產、存款、貸款年複合增長率分別達23.66%、21.64%、22.94%;截至2019年末,全行資產總額1070.50億元。

 泉州銀行的數位化轉型樣本

在對市場進行調研分析後,泉州銀行發現,小微企業的「融資難」更多體現在企業「擔保難」。「對民營企業來說,融資貴在運營層面並非最大問題。」張軍說,「金融血液進入到市場,需經過多次循環,每循環一次,財務成本就會持續下降。企業更希望能融到資、速度快,他們是願意付出一些成本的。」

近幾年,泉州銀行的客戶定位逐步下沉,更加關注微型企業、個體工商戶、無證照經營者、支付寶碼商等金融弱勢群體,並利用網際網路數據優勢,通過資源互補為福建省內的微小企業提實實在在的信用貸款支持。

「我們提倡『能信用就不保證、能保證就不抵押』的貸款理念,通過設立普惠金融專營團隊,通過線下觸達,給客戶發放從五萬以上到三五百萬不等(更多地集中在五十萬左右)的無抵押貸款。」

同時,泉州銀行整合納稅、徵信、工商、司法等多維度數據,自主研發並於2018年推出全線上、純信用小微企業貸款產品「好稅貸」。「正基於企業和個人的雙重維度、綜合數據,『好稅貸』獲得全省小微企業認可,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企業融資難、擔保難的問題。」張軍表示,泉州銀行正通過線上貸款產品、線下網點業務團隊以及與螞蟻金服網商銀行的生態合作,轉型升級本行小微普惠金融服務體系。

此外,泉州銀行加大客戶端的科技投入,建立了自己的大數據平臺和智能信貸平臺,在新一代手機銀行中植入了生物驗證、生物識別、物理檢測等科技手段,從科技賦能的角度提高為小微企業的服務速度。

數據上的整合與科技上的應用,使得銀行對客戶的判斷更加準確和立體,貸款資金投放更具方向性、有效性體現了泉州銀行的數位化轉型的效果。

 採用各種場景孵化客戶

張軍說,接下來泉州銀行將利用各種場景孵化客戶,豐富服務事項。隨著金融需求的變化、客戶的升級以及經濟結構的更新,不管是泉州銀行還是網商銀行,都需要基於客戶需求以應對網際網路黏性低的經營風險。

張軍說,在特殊時期,泉州銀行將切實踐行儘可能地去滿足客戶為了復工、緩解短期經營壓力的需求,能貸盡貸,應貸盡貸。在合規的前提下適度延長客戶的還款期限,讓企業獲得更多的生存空間。他說:「螞蟻金服和泉州銀行在文化理念上和應急措施上的不謀而合,註定使二者的合作道路越走越遠,在未來,二者將共同為福建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撐和更具實質性的幫助。」

拓寬民企融資渠道成效顯著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正是泉州銀行從「服務無間,做有溫度的銀行」這一文化理念出發,創新推出各類信貸品牌,在拓寬民營經濟融資渠道方面成效顯著。

「企業經營和資金運轉具有連續性,間斷性地借款、還款實際上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和經營風險。」張軍介紹說,基於這一考量,泉州銀行推出「無間貸」的貸款方式,提高風險可控客戶的貸款使用效率,使得企業貸款生產經營所獲得的利潤和資金能夠直接再投入到企業的生產經營中。「這種提高企業經營安全性、優化貸款方式、降低操作成本的做法,實際上是泉州銀行在金融供給側改革的嘗試與創新。」

據介紹,泉州銀行近幾年加大科技投入,通過金融APP、現場授權、移動開卡、上門開戶等方式,大大簡化貸款所需的材料和程序,加快了企業獲取融資的速度,社會經濟的運轉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此外,泉州銀行還推出了泉行惠貸、泉行快貸兩大貸款體系。前者在降低擔保門檻、下沉小微客群等方面成效突出。後者是科技賦能,包括基於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好稅貸」,與阿里數據和螞蟻生態的合作體系。二者共同為小微企業融資貸款服務。

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獨立的風控體系,使得泉州銀行在產品的體驗度、延展性和可得性等方面走在省內前列。泉州銀行以文化為引領,內部組織效率和決策效率不斷提高,更重要地是切實為民營企業解決了實際問題。憑藉創新紓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實質性突破意義,泉州銀行的續貸業務「無間貸」,在全國產生廣泛效應,被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等單位收錄為普惠金融、小微企業服務典型。

相關焦點

  • 大數金融:數字科技推動銀行機構服務小微企業復甦
    本網4月30日訊 在數字科技日益發展的大背景下,傳統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公司攜手已成為推動中國普惠金融再度突破式發展的主要力量,大數金融作為國內頭部信貸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一直致力於為中小銀行建設數位化小微金融服務能力提供解決方案。
  • 泉州銀行成功發行10億元小微金融債券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為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大局,日前,泉州銀行成功發行10億元3年期小微金融債。泉州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旨在響應國務院常務會議關於支持金融機構發行3000億元小微金融債券的號召,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六穩」「六保」工作部署,全力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和達產,「債券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發放小微企業貸款,重點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域及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小微企業發放貸款。」
  • 深耕普惠金融 齊魯銀行加大服務小微企業力度
    小微企業最活躍的經濟主體之一,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當前,把穩企業、保就業和服務民營、小微企業結合起來,已成為金融機構的重要任務。在此背景下,齊魯銀行堅持普惠金融發展路徑,積極做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等重大方針政策的踐行者,成為中小企業名副其實的「夥伴銀行」。據了解,齊魯銀行總部位於山東濟南,業務和網絡主要集中在山東省並輻射環渤海區域,是全國首批、山東省首家成立的城市商業銀行。
  • 廈門銀行以「廈行e企管」獲「十佳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創新獎」
    今年9月,由《銀行家》雜誌社攜手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央財經大學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金融創新」大賽中,廈門銀行「廈行e企管」案例榮獲「十佳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創新獎」。該獎項由中國銀行協會、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中央財經大學等多個權威機構評審,含金量較高,最終「廈門e企管」這個案例是在眾多金融機構中脫穎而出,榮獲大獎。此次獲獎說明廈門銀行在服務小微企業、金融創新領域做出的成績得到了業內的充分肯定。
  • 濱州農商銀行下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 「四步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忠才 通訊員 楊春娜為進一步暢通小微企業融資渠道,改善創新營商環境,提高金融服務高質量轉型發展能力,濱州農商銀行全面開展小微企業融資對接,以「四張清單」為抓手,下好金融服務「四步棋」。
  • 郵儲銀行構建「四三二一」小微金融服務模式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行長郭新雙應邀出席並致辭。郭新雙介紹,郵儲銀行持續深耕小微金融領域,用十餘年的時間和經驗構建了獨具特色的「四三二一」小微金融服務模式,包含「營銷、產品、運營、風控」四大體系,「體制、機制、隊伍」三大保障,「科技、文化」兩大支撐和一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致力於為小微企業提供優質便捷的融資服務。
  • 民生銀行石家莊分行:聚焦普惠金融 助力小微企業發展
    特別是作為小微領域先行者,民生銀行石家莊分行自2009年開展小微業務以來,一直專注於為小微客戶提供高效、優質、全面的綜合金融服務,經過十餘年辛勤耕耘,已累計為省內2.8萬餘戶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發放貸款超過1430億元。
  • 《中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報告(2018)》發布: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取得...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昨天(24日)發布《中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報告(2018)》。根據報告,截至2018年末,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截至2018年末,我國小微企業法人貸款餘額26萬億元,佔全部企業貸款的32.1%。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 鄒瀾:截至2018年末,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 做小微企業的貼心銀行
    石家莊分行始終將小微金融作為分行戰略深入推進,持續改進和完善小微金融服務體系。工作要求,本著「應延盡延」的原則,制定了疫情期間小微企業信貸支持政策,強化小微金融服務力度,結合小微貸款企業受疫情影響情況,一戶一策為企業制定續貸融資解決方案,有效緩解企業還本付息壓力。
  • 中信銀行福州分行全力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
    為更好地構建銀企命運共同體,真心實意做普惠,中信銀行福州分行搶時制定全力支持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共渡難關「十大舉措」包括:加大涉疫企業貸款投放、幫扶受困企業恢復經營、安排專項貸款規模、降低貸款利率、延長貸款期限、大力推廣線上產品、建立綠色審批通道、建立網點小微企業對口聯繫人、成立服務保障工作組、支持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個人經營貸等。
  • 國商惠眾與泰隆銀行達成全面戰略合作,攜手扶持小微企業發展
    近日,國商惠眾(北京)信息諮詢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國商惠眾」)與浙江泰隆商業銀行(下稱「泰隆銀行」)強強聯合,以汽車金融為核心達成多項業務合作,並就今後全面戰略合作達成意向。雙方未來將精誠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互換,共推轉型創新、提升客戶服務,共同扶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踐行服務實體經濟的企業使命。
  • 郵儲銀行:數字普惠金融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
    郵儲銀行作為國有大行,兼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通過大數據等金融科技應用,全力打造線上化服務能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二)舉措和亮點 在人民銀行等監管部門大力支持下,我行積極踐行國家普惠金融戰略,藉助金融科技,提升中小企業融資服務效率、擴大服務覆蓋面,通過搭平臺、建場景、布入口的基礎建設,為更多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
  • 中信銀行鄭州分行提升外貿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
    近日,隨著河南某貿易小微企業以關稅e貸貸款資金向海關支付稅金40萬元,中信銀行鄭州分行首筆關稅e貸業務成功落地。小微企業客戶在自己的電腦上完成貸款操作後,向銀行的工作人員說到「真沒想到,現在這種形勢下,小微企業在銀行獲得信用貸款竟然這麼簡單,而且操作這麼方便,提款、支付都不用往銀行跑,像自己的信用卡一樣」。
  • 浙江「重要窗口」的台州金融創新 | 台州銀行:精耕小微企業,推進金融創新
    回望這五年,在台州各級黨委政府、監管部門的引領和指導下,台州銀行不斷推進小微信貸投放的「增量、擴面」,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在小微金融服務領域樹立了標杆。在2019年度浙江省「萬家民企評銀行」活動評選中,台州銀行榮獲「民企最滿意銀行」稱號,這正是對台州銀行用心服務民營企業,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的充分肯定。
  • 我來數科提升服務能力,助力小微企業獲得便利的金融科技服務
    伴隨著一系列關於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文件的出臺,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助力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成為我來數科等金融科技行業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毋庸置疑,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阻礙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難題。近年來,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採取多種措施破解這一難題,但仍顯吃力施展不開拳腳。
  • 蘇寧金融科技「天衡」微商貸風控模型助力小微便捷融資
    無風控,不金融。針對小微企業信用弱、融資難的痛點,蘇寧金融科技打造「天衡」微商貸風控模型,運用大數據、AI、雲計算、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實現小微企業貸款智能營銷、智能審批、智能預警、智能處置等全流程服務,目前已應用於零售、物流、電商、納稅、發票等十多類交易場景,助力銀行線上信用貸,服務數十萬小微企業。
  • 福建:電力+金融 大數據助力小微企業解困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9月13日,國網福建泉州供電公司促成福建省電力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與招商銀行泉州分行完成「電力客戶數據應用服務」合同籤訂。招商銀行泉州分行將向福建東南能源數據中心購買電力客戶數據分析報告,作為該銀行制定授信策略的參考依據。
  • 上門服務 臨商銀行讓金融活水惠及更多小微企業
    「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工作由中國銀行業協會倡議發起,監管部門統籌指導、協調支持,所有銀行機構參與融資對接的一項重大工作安排。活動開展以來,臨商銀行主動對接、上門服務,真正貼近小微企業,了解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分析服務小微難點,找準銀行存在的不足,提升金融服務質效,擴大服務覆蓋面,惠及更多小微企業。
  • 微眾銀行堅持普惠初心,服務大眾和小微企業
    微眾銀行是2014年設立的國內首家網際網路銀行和民營銀行。微眾銀行業務廣泛,實行的運營模式是自動化交易,純線上服務,也正是這樣的運營模式特點,微眾銀行可以讓用戶體驗到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WeBank
  • 湖南銀稅互動:「稅務+金融+科技」賦能 2020年為小微企業授信60億
    疫情以來,我國更是高度重視小微企業復工復產,通過密集出臺稅費優惠政策、加大銀稅互動等舉措為中小企業紓困。湖南省稅務局依託神州信息承建的「銀稅互動」平臺,探索「稅務+金融+科技」三方賦能的新模式,加速小微企業貸款落地。截至3月底,今年全省2.7萬戶企業獲得信貸近60億元,有效推動湖南經濟復甦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