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一地教育事務的行政部門一般是「教育局」,但我們會發現某些地方竟然也不叫教育局,而是稱「教委」,教委其實就是「教育委員會「的簡稱。
其實無論是教育局還是教委,它們所行使的職權和所負責主管的事務都是一樣的,但為何有的地方叫教育局而有的地方又稱教委呢?
其實在以前有段時間裡,全國所有的教育局都叫教委,主要這是由於當時我國國務院的教育行政部門的名稱所音響的,有時候稱教育部,有時候稱教育委員會。當稱教育部的時候,地方上的教育部門也隨之稱為教育局,當稱教育委員會的時候,地方上也隨之改稱教委。目前國務院的教育行政部門是教育部,因此地方上大多只存在教育局,說教委那是習慣上的稱呼。
但是,我們會發現,除了大部分地方叫教育局外,還有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門仍然稱為「教委」。
有人就會疑惑了,到底是教育局局長更大,還是教委主任更大呢?有人立馬會說了,自然是教育局局長更大,單從局長和主任這兩個官職名稱就可判定啊,局長是整個局的主要領導,而主任一般是部門領導啊。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實則是大錯特錯的。就目前而言,我國各省和自治區的教育行政部門都統一稱為教育廳,比如:江西省教育廳、江蘇省教育廳,那麼這些省、自治區底下的地市縣一級則統稱為教育局,比如:南寧市教育局、蘇州市教育局。
現在還稱教委的就只有我國的四個直轄市的教育行政部門,依然統稱為教委,如:北京市教委、重慶市教委,四個直轄市所轄區縣的教育行政部門也都統稱為教委,比如:北京西城教委、重慶永川教委。
但是,我們一說起教委,必然想到的是這四個直轄市這一級的教委,而教育局,最高的也只是地級市教育局,因此這二者根本沒有對比性,直轄市教委主任至少正廳級,而教育局局長也就是正處級,級別上就沒有可比性,地位方面更是如此了,直轄市因為地位的重要性,其下轄的教委地位自然也比一般省份的省教育廳地位更高。更何況是比市縣教育局呢。
當然,如果要做比較,肯定是同級而言,哪怕是同級,如某省某市教育局局長和某直轄市的某區教委主任,這二者的行政級別應是同等的,都屬於正處級,就地位而言,因某區教委主任屬於直轄市下轄的領導,我認為地位比一般地級市教育局局長會更高一些。
因此,教育局和教委的功能作用是一樣的,只不過名稱不一樣,在當下,稱教委的就只有幾個直轄市,其他各省自治區都稱教育廳,底下各市縣都稱教育局。直轄市一級的教委主任和各省教育廳主要領導是同級的,直轄市下轄區的教委主任和各地級市教育局局長是同級的,而且就地位而言,教委主任似乎比教育局局長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