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書籍,一直有精神食糧的美譽。在那物質貧瘠、娛樂設施匱乏的年代,能夠安安穩穩的讀一本書,無疑是精神上最大的享受與滿足。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以及配套的電子設備的泛濫,人們的娛樂設施也是愈發豐富。
電腦屏幕前、遊戲機前人頭攢動,但是讀書的身影卻是越來越少,哪怕是青少年,似乎也沒有了以前讀書的熱情。
黃磊女兒每天看書,8歲和父親翻譯外文,網友: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很多年輕人認識黃磊,基本上都是從《爸爸去哪兒》才開始了解他,再往後的《極限挑戰》、《嚮往的生活》都讓黃磊的熱度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尤其是《嚮往的生活》中,黃磊「點開」了自己的烹飪絕技,開啟了自己「黃小廚」的人設,讓不少人嘆為觀止。
然而讓黃磊驕傲的並非是自己的廚藝,而是自己培養出的大女兒。
黃磊有兩個女兒,尤其是長女黃多多,通過《爸爸去哪兒2》為大眾所知,而在了解了黃多多的成長曆程後,不少網友感嘆:「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在廣大網友的眼中,黃多多絕對是妥妥的一枚學霸。8歲時,黃多多就和父親一起翻譯了英國作家託爾金的繪本著作《聖誕老爸的來信》。
9歲時,更與好友一起排了舞臺劇《新版灰姑娘》,小姑娘不僅在其中擔當主演,更負責撰寫英文劇本。
10歲時,黃多多為著名導演史匹柏的作品《圓夢巨人》配音,且在首映禮上與史匹柏全程英語對話。
和同齡人相比,黃多多不得不說是足夠優秀了。關於對女兒的教育,黃磊也曾在某次節目中透露出女兒愛閱讀的習慣:
「她每天都要看完一本書,是那種很薄的小冊子,早上起床後,晚上臨睡前,都會抱著書看。」
社交平臺上也經常能看見黃磊夫婦曬女兒的讀書照,看來黃多多閱讀的習慣已然深入骨髓。
孩子閱讀的好處
1. 利於孩子優良品德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
每一本書的字裡行間,都浸透著作者的思想與感情。
讀魯迅的《孔乙己》,在那冷冰冰的話語下,隱藏著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憐憫與憤怒,那複雜而又熾熱的情感與內容文字的反差,會讓孩子感到震撼。
讀諸葛亮的《出師表》,那份為了光復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堅定,會讓孩子明白信念的偉大,更會讓孩子明白什麼是責任與承諾。
讀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高鐵是怎樣煉成的》,保爾柯察金為了全人類的事業,即便全身癱瘓、雙目失明猶奮鬥不止的精神,會給予孩子面對困難時無窮的勇氣。
這些向上、積極的書籍,會讓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受益無窮。
2. 利於拓寬孩子的知識面
老話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兩種方式都是拓寬知識面的最佳辦法。最為便捷的當然還是讀書,書裡面匯集著前人的思想、經驗、智慧以及見聞。
優質的課外書籍,不僅可以拓寬視野、利於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更能學習到一些課本上學習不到的為人處世、與人交往的知識。
此外,學校裡的教科書相對來說知識結構比較單一,多閱讀一些優質的課外書也是對校園知識的一種補充。
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看完課外書再回顧老師教的知識,可能會有全新的感悟,更深的理解。
3. 利於寫作能力的提高
其實,如果注意了解的話,孩子班上那些作文寫的好的同學,他們基本上都有愛讀書的愛好。
課外書籍讀的越多,掌握的詞彙量也就越多,學到的寫作技巧同樣也很多,同樣也會大大提高自己語言運用的能力。
這些能力也並非是刻意學習的,都是沉浸在閱讀的世界中,不知不覺中刻在自己的思維裡。
在寫作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會下筆有神、妙筆生花,似乎總有說不完的話要表達出來。
4. 有利於孩子的人際交往
看的書多了,知識與話題也就廣了。在與人交談時,無論對方提出什麼樣的話題,有廣博的知識面託底,孩子總是能搭上話,並且聊得很熱烈。
只有和對方互動起來,聊天才能繼續下去,在交流的過程中,自然也會給對方留下一個不錯的額影響,時間一長,也就能加深雙方的友情關係。
父母應當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1. 堅持為孩子講故事
聽爸爸媽媽講故事,幾乎是所有孩子入睡前的保留節目。因此,家長應當不厭其煩的將孩子這種習慣維持下去。
當孩子逐漸長大後,就會明顯感覺到家長講故事這樣的方式,已經滿足不了自己對故事的求知慾了。
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順水推舟的引導著孩子學會獨立閱讀,打開書籍世界的大門。
2. 任憑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書
許多孩子喜歡各種童話故事、神話故事,但是不少家長卻感覺一些世界名著對孩子更有好處,於是粗暴的幹涉孩子對書籍種類的選擇。
其實家長大可不必,這個階段主要還是為了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以及熱情。
應當一步步來,隨著孩子對世界認知的變化,終究會接觸到這些名著的,家長應當客觀、理性的認識到這一點。
3. 為孩子提供優質、適宜的書籍
如今的圖書市場的情況,頗有些魚龍混雜的感覺。因此家長在為孩子選購書籍時,也一定要瞧仔細。
除了要挑選一些適合自家孩子年齡段愛看的書籍,更要避免一些不適宜孩子閱讀的內容夾在書籍中。
4. 家長起到榜樣作用
古語云: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何也?生長環境不同而已。
其實大家也可以想像,家長整天抱著手機,坐在電腦屏幕前追劇、追綜藝,卻在埋怨自己孩子不愛看書。
這種時候,家長就應當從自身和環境上找找原因了。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恐怕也更想玩手機、追劇吧。
因此,家長不妨關掉電腦,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坐在書桌前,安安靜靜的看書。只要家長起到榜樣作用,孩子看在眼裡,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兜媽寄語
物質世界再豐富,也彌補不了精神世界的匱乏。強大的人,必定有一個強大的精神世界,而營造孩子精神世界的最佳材料,非書籍莫屬。
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可謂是一針見血!因此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應當將孩子獲取知識的途徑限定在校園內,更要重視校園外,孩子對知識的攫取。
親愛的寶爸寶媽,你們的孩子愛閱讀嗎?你們又是通過怎樣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呢?來評論區一起分享吧。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