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做一個首都地圖的專題,遲遲未曾下筆,最近終於下定決心,把這事辦了,一是做一個記錄整理,方便日後回看,另一是借著這機會,把全球所有國家的首都都掃一遍,開開眼(除了一些海島國家)。至於記錄的內容嘛,可能還是以地圖顯示的樣子,以及個人體會為主,歷史、景點可能捎帶手說說,應該不是主要內容,如果碰上感興趣的,可以多說幾句。(每張截圖大圖比例尺是5km:1。小圖都是首都中心區域的樣子,比例尺一般是500m:1,如果發展太落後,就是200m:1)
廢話不多說,上貨。目前,全球195個國家,38個地區。亞洲48個,東亞5個,東南亞11個,南亞7個,中亞5個,西亞20個,估計亞洲就得弄個四期。
一、東亞五國(中國、日本、韓國、蒙古、朝鮮)
不可否認的,世界的經濟發展中心基本快移到東亞了,一中國一日本,外加一個中上的韓國,而且大家文化底蘊都挺相似的,全是中華文化圈,其實要是齊心協力,美好的前景真是讓人期待,哪還有白人什麼事呢?只可惜互相看不上,又有領土爭端,全是民族自尊心極強的主兒,唉,有點可惜。
1.北京
說句實在的,估計全世界也沒有一個地方能跟北京式的,主街道都是橫平豎直,東西南北,感受,大氣!。除了老祖宗文明的講究,可能跟地處平原,無山無大河有關係。 一般的首都都是有河的,這跟古人生存需要水,需要肥沃的土地有關係,很好理解。北京過去有河,不大,不像塞納河之於巴黎、泰晤士河之於倫敦、莫斯科河之於莫斯科。算是母親河的,也就是西邊永定河(東邊的潮白河還不能算,有點遠,永定河那片是燕國國都,慢慢變遷到現在這邊的)。北京也不靠海,那麼多人過日子,沒什麼水,也有點意思。有興趣的可以深入研究研究。
2.烏蘭巴託
首都在山坳裡,當然山坳沒那麼小,還算挺開闊的,就是首都南北出了都是山,城市南邊有個河——土拉河。市中心是成吉思汗廣場。城市始建於1639年(明朝崇禎皇帝),後來在清朝的領導下發展起來的(畢竟也曾是咱們的),經濟不發達。城市北面是一片一片的蒙古包,挺有意思的,密集恐懼症的慎看。城市緯度高,海拔高,冷。
3.平壤
看圖,大同江穿過城市,有高句麗古城。歷史悠久,據說公元前幾千年就有了....但是發展的好慢啊....市中心也有個金日成廣場,能從圖裡看見,河對面就是主體思想塔,市裡也有個凱旋門....最著名的可能就是那個爛尾樓,不過平壤要比想像中的好很多,並不是那麼落後,也是有高樓大廈的。
4.首爾
看圖,漢江,所以過去叫漢城,當然音譯一直都是首爾。1392年(明朝朱元璋在位),朝鮮太祖李成桂在開京(今開城)建立朝鮮王朝(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封建王朝,李氏王朝),1394年遷都漢陽(漢江之陽,就是漢城的古稱)。
這韓國還算是學中國學的挺像的,背山面水。景福宮,崇禮門,後身的青瓦臺,這相對位置感跟北京還挺像得。剩下就是一些比較熟悉的購物區了吧,明洞、三清洞什麼的,洞就是國內區的意思,音譯。江南區在河南邊,有點像朝陽,新貴。整體上還是比較繁華的。城市建設和房屋建築有點靠東京,有被殖民的影子。
5.東京
繁華都市,歷史也算長,主要開端是德川家康(德川幕府,最後一個幕府,類似清朝)把首都從京都定到了東京(舊稱江戶),時間在1603年(明神宗,比較靠後了)。城市起源就是圍繞淺草寺和日本橋。 世界第三都市群(前兩個:美國東北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波士頓到華盛頓,美國五大湖城市群-芝加哥到匹茲堡外加加拿大的多倫多和蒙特婁。後兩個:英倫城市群-倫敦到利物浦,歐洲西北部城市-巴黎、阿姆斯特丹到科隆),可惜北京周圍是在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大城市,也就天津,不太好搞群,而且這資源配置的不平衡不充分...難搞,也是羨慕人家的城市發展,那麼大還那麼乾淨舒服。城市的幾個小中心-新宿、澀谷什麼的也都挺不錯的,北京還是該好好學學,城市群作不了,小中心建設可以參考參考。還有人家副中心之間可不是荒地、稻田,連接中心間的交通也是比較痛快,哪像順義到北京市裡,就那2條路,想走小道都沒有,能不堵麼...東京別的不多說了,之前有篇文章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