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1997年美國糖尿病協會將糖尿病正式分為4種類型,並將婦女妊娠期間的糖代謝異常性疾病單獨列為一類,命名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發生於特殊時期具有特殊發病特徵的疾病,不僅對孕婦本身代謝有顯著影響,而且對胎兒有著不可忽視的危害。
根據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不同國家地區妊娠婦女妊娠糖尿病的發生率高達17.8%,我國大陸妊娠婦女妊娠糖尿病發生率高達19.9%,香港為14.4%。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妊娠糖尿病的發病率呈現上升的趨勢,還需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
01作為準媽媽的你,是否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知識?請認真對自己負責
1、什麼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間首次發生或發現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異常,是圍生期常見的代謝紊亂併發症,不排除這種異常於妊娠前已經存在的可能性,隨著肥胖的發生率升高,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大約在1%-14%之間。
由於妊娠期糖尿病孕母存在高血糖,胎兒會反應性地出現高胰島素血症,而這正是妊娠期糖尿病孕母所生新生兒出現一系列合併症的病理生理基礎。糖尿病孕母所生的女性子代,在其生育年齡發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增加,進一步對其胎兒造成影響。
2、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機制
妊娠期糖尿病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認為可能與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缺陷、遺傳因素、炎症因子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有關。患者胰島素受體底物-1和葡萄糖轉運體-4在mRNA水平表達明顯下降,且胰島素抵抗指數加重、胰島素敏感指數降低。隨著妊娠的進展,胰島β細胞需要增加胰島素的分泌來代償不斷增加的IR。
患者妊娠晚期胰腺β細胞長期超負荷代償性分泌增加,加劇胰腺β細胞損傷和凋亡,胰島β細胞功能減退,隨著妊娠期IR的增加,β細胞功能低下的患者就可能出現高血糖進而發生妊娠期糖尿病。
02妊娠期糖尿病近期臨床會有怎樣風險?切莫大意,讓自己和寶寶害怕
1、妊娠期糖尿病與剖宮產
由於妊娠期糖尿病時易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羊水過多、胎兒窘迫、巨大兒、低血糖、高膽紅素血症等一種或多種併發症,且孕婦較肥胖、產力差,導致剖宮產機會增多。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因母體高血糖環境,易導致巨大兒的發生,而巨大兒的發生又易引起難產、新生兒窒息等;同時因胎兒的耗氧加大,易發生胎兒窘迫,從而間接導致了剖宮產率的發生風險增高。
2、妊娠期糖尿病與早產
孕期輕度的血糖增高,也會提高孕婦發生自發性早產的可能性,妊娠期糖尿病早產發生率比正常血糖組高2倍。胎膜早破是造成早產的重要原因,而感染是引起胎膜早破的常見原因之一。妊娠期糖尿病時因孕婦體內代謝紊亂,白細胞吞噬殺菌能力明顯下降,易致感染發生,而機體感染時細胞釋放多種炎症介質,其中包括IL-8、TNF、IL-6等多種細胞因子。
這些細胞因子在感染過程中明顯升高,並且加速葉細胞釋放出蛋白溶解酶,羊膜組織被其溶解並且破壞從而導致胎膜早破。由於妊娠期糖尿病促進胎兒體內血糖升高,導致高滲性利尿,使其排尿量明顯增多,羊水量也明顯增多,導致胎膜的張力加大,從而使胎膜早破更容易發生,而羊水過多是引起早產的一個重要原因。
3、妊娠期糖尿病與巨大兒
母體持續處於高血糖狀態時,過多的葡萄糖會通過胎盤,引起胎兒機體內的胰島細胞增生,使其胰島素的產生明顯增加,導致胎兒葡萄糖供給過量,而胰島素不能通過胎盤,故使胎兒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刺激胎兒迅速生長;同時高胰島素血症使蛋白質合成增加,脂肪分解減少,兩者共同促進了巨大兒的形成。
4、妊娠期糖尿病與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可見於2/3的健康足月兒、幾乎全部的早產兒,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並不都能找到確切原因,因此,除明確的圍產期新生兒科疾病外,產科及胎兒本身因素也逐步受到重視。
由於妊娠期糖尿病孕母所生新生兒存在高胰島素血症,在加速機體代謝率同時,會伴有機體相對缺氧狀態。慢性缺氧可誘發胎兒紅細胞生成素過多形成,故新生兒循環血中有核紅細胞明顯增多,是無糖尿病母親兒的2~3倍。胎兒娩出後過多的有核紅細胞在短時間內破壞導致高膽紅素血症。
03妊娠期糖尿病會對新生兒有怎樣的影響?了解以下4點,對寶寶負責
1、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母親體內的高糖環境會抑制胚胎內糖酵解,導致花生四烯酸功能缺陷,引起胎兒畸形。但其致畸的機制很複雜,無染色體相關性,目前確切機制尚不完全明確。發生動脈導管未閉的可能機制是胎兒糖代謝增加,細胞磷脂代謝特別是前列腺素E2代謝異常,從而影響動脈導管的關閉。
母親的高葡萄糖可通過胎盤傳遞到胎兒體內,引起胎兒高血糖,刺激胎兒胰島β細胞肥大增生,分泌大量胰島素,活化胺基酸轉移系統,促進蛋白、脂肪的合成,從而刺激胎兒各器官臟器快速生長,作用於心臟則導致心肌增生、肥厚。
2、對血液系統的影響
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症的發生率為1%-5%,其發生與圍產因素、環境因素以及臍帶結紮時間等有關。發生原因可能是胎兒長期處於高血糖環境,血流減慢,降低胎兒血流及氧氣供應,引起胎兒宮內慢性缺氧,導致促紅細胞生成素增加,使胎兒髓外造血加快而致紅細胞增多。而出生後大量的紅細胞短時間內遭到破壞,釋放膽紅素,產生高膽紅素血症,反應性低血糖和餵養延遲亦加重了高膽紅素血症。
3、對內環境及代謝的影響
新生兒低血糖是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同時,發生低血鈣、低血鎂及血清鐵降低等電解質紊亂的機率也增加。新生兒低血糖症的發生機制為母親體內高血糖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導致胎兒高血糖症,刺激胎兒胰腺β細胞增生分泌,引起高胰島素血症。
胎兒由於慢性缺氧,紅細胞生成增加,對鐵的需求量增加,血清轉鐵蛋白表達增加,但經胎盤轉運的來自母體的鐵是有限的,胎兒只能通過自身體內鐵的重新分布滿足紅細胞生成的需要,這造成了其他組織缺鐵,鐵儲存量減少,組織中鐵濃度下降。
4、對呼吸系統的影響
糖皮質激素可促進胎肺Ⅱ型細胞合成及誘導釋放表面活性物質,而妊娠期糖尿病母親體內的高胰島素血症抑制了糖皮質激素的這個作用,使胎兒肺表面活性物質合成與分泌減少,從而抑制胎肺成熟。另外,亦有研究發現孕母糖尿病可以影響胎兒肺部結構發育和功能的完善,新生兒會有患呼吸窘迫綜合徵的可能性。
結語:隨著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勞動強度減少、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的改變,糖尿病患者在全球呈現迅速上升的趨勢,嚴重影響人們的生命質量。近年來隨著「全面二胎」政策的放開,我國高齡產婦增多,加上孕期血糖及糖耐量篩查的普及,我國妊娠期糖尿病的檢出率明顯升高。還請關注準媽媽的身體健康,也為自己的寶寶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