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懷孕期間身體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異常,如果不注重飲食的健康或者體內激素出現異常就會出現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等疾病,很多女性去醫院產檢被告知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就會很緊張,害怕以後生完孩子還是不能恢復到正常範圍內,糖尿病會伴隨著終身。
妊娠期糖尿病,在生完寶寶後,會自行消失嗎?婦科醫生告訴你
首先我們先說一下什麼叫做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孕前就已被確診的,這種情況又被稱之為糖尿病合併妊娠,另外一種就是在懷孕後才被確診為是糖尿病,一般這種情況比較多見,發生在懷孕期間24-28周。可以確定的是大多數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生育後血糖可以恢復到正常水平,也就是說糖尿病可以自行消失,但是注意的是以後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
所以對於妊娠期糖尿病,即使在生育後也要注意飲食的調整,對於脂肪含量高、甜食等都要儘量避免,這裡注意所謂的甜食指的是帶有白糖、紅糖等糖分較高的食物,比如冰淇凌、蛋糕等,但是待一些有甜味的食物例如玉米紅薯等是可以吃的。但是對於比較肥胖的女性建議在生育後嚴格控制體重,要知道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高發因素之一,但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也不必要太過於焦慮,並不是要求向糖尿病那樣的標準來進行,只是為了避免誘發2型糖尿病提前採取的措施。
另外在生育過後也要注意檢查血糖的水平是否在正常範圍之內,建議在產後6周檢測OGTT,如果血糖範圍值處於正常以後可每3年檢測一次,但是如果存在家族史或者肥胖等高危因素,建議每年進行複查一次,這樣才能夠將血糖範圍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另外在這個基礎上還需要維持一個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食用過於油膩、高糖食物,適量運動把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內,當然對於剛生育過的媽媽來說是很困難的,但是為了身體健康和疾病的預防,一定要注意控制體重。
很多人準媽媽會有疑問,在妊娠後期胎兒發育得很好還需要繼續監測和控制血糖水平嗎?到了妊娠後期很多的準媽媽就開始有了放鬆感,其實在這段時間控制血糖的主要目的就是預防新生兒出現低血糖的現象,母體的血糖水平過高會導致體內胰島素水平升高,孩子出生後不能接受到母體給予的糖分就會發生新生兒低血糖,由於新生兒的各方面組織器官還沒有發育完善,會導致新生兒出現智力障礙、腦癱等異常。
所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才需要嚴格控制體內血糖的水平,不僅是為了自身健康,更是為了孩子的發育健全。很對孕媽會擔心產後的血糖升高,關鍵還在於及時預防,將飲食和運動聯合起來一定可以將糖尿病徹底殺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