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歷史的人,看到題目也能猜出來筆者說的是哪位。本文要介紹的就是愛新覺羅·弘晝。
愛新覺羅弘晝(1712年—1765年),雍正帝第五子,清高宗弘曆之弟,雍正十一年封和親王,雍正十一年(1733年)被封為和親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設辦理苗疆事務處,弘晝與皇兄弘曆、鄂爾泰等共同辦理苗疆事務。
弘晝為歷史上著名的荒唐王爺,但亦有歷史學家指他其實是為免捲入弘時和弘曆對皇位的爭奪而以「荒唐」為名韜光養晦。
愛新覺羅弘晝(1712年—1765年),雍正帝第五子,清高宗弘曆之弟,雍正十一年封和親王,雍正十一年(1733年)被封為和親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設辦理苗疆事務處,弘晝與皇兄弘曆、鄂爾泰等共同辦理苗疆事務。
《雍正王朝》弘晝
說起弘晝,歷史上都說他的神經有問題,是著名的荒唐王爺,原因就在於他在自己在世的時候就經常給自己舉辦葬禮。但也有歷史學家指他其實是為免捲入弘時和弘曆對皇位的爭奪而以「荒唐」為名韜光養晦。
眾所周知弘曆才高八鬥,心機頗深。弘晝與他哥卻有著實質的不同,或許是生來老小,也無甚資格與老哥爭皇位,於是學得紙醉金迷,快意人生,成日地在府第裡揮霍浪費。乾隆看著雖有些心疼銀子,仔細一想卻也樂得個清靜,還把贍養費給得老高,把他老爹雍正的潛邸和裡面的所有財物都賜給了寶貝弟弟,自己都相當於「淨身出戶」了,一大筆財產任由寶貝御弟胡鬧。
《雍正王朝》弘曆
有了老哥支持的弘晝變得更加醉生夢死,沒事兒就在家裡給自己操辦喪事。想當今演員們演完死人戲還得到處派紅包燒高香,可身為王爺的弘晝卻一點也不忌諱。模擬自己死後葬禮的模樣,每一次都像真實的一樣,大操大辦。他會事先準備好,然後邀請各位賓客前來參見,每一位來參加的賓客都必須要上禮,再加上他是先皇的兒子,皇上的寶貝御弟,誰來看望,禮金自然都不會少,弘晝也因此積攢了不少的金銀財寶。今天辦個喪事,明天想起來了又來這麼一出,估計來參加的賓客有不少人都會淚如雨下,實在是心疼銀子啊!
每次喪事開始他便坐在本該放棺材的地方,對著滿桌的供品胡吃海嚼,他的下屬姬妾丫頭老媽子們照例跪在底下嚎哭——喪事嘛,不哭怎麼行,你們哭得越起勁本王爺吃得便越歡。
寫到這裡,聯想到現在的明星,據說一些明星會花錢買粉絲,開演唱會,出席發布會,機場接機什麼的,就會用到這些粉絲了。喊到喉嚨嘶啞給50元,淚流滿面的給100元,不知道現在的行情有沒有上漲?遙想這位霸道王爺當年,不知道他是否也給家奴們定下這樣的考核指標,比如說哭暈的賞多少兩銀子,哭得渾身發抖聲嘶力竭的又該賞多少兩銀子什麼的。
乾隆登基之後,弘晝倚著兄長的威勢,傲慢任性,肆意妄為。弘晝年少的時候就被嬌慣,乾隆帝多次縱容他的行為。
有一次,弘晝授命監試八旗子弟於光明磊落殿,考至下午,乾隆沒有退朝。弘晝遂請皇上下班回去就餐,後者以士子積習疲玩,說仍是等考完再說。
弘晝急了地說:「皇上大哥,你這是幾個意思?難道以為你走了以後,小弟我會放水嗎?」
乾隆走後,大臣傅恆責備弘晝說:「你方才都說的啥話啊?這是為人臣者所應該說的嗎?」
弘晝這才發覺自個有些激動,次日即入朝免冠請罪。
乾隆說:「昨日朕不理你,自有道理。若朕回你一句,君無戲言,你怕是要肝腦塗地了!念你言語雖戇,心實和睦,所以也不好你計較,今後可千萬別再來這一出了。」
過後,兄弟間仍和睦如初。
有一種幸福叫:我的哥哥是皇上。有這樣的大哥罩著,弘晝越發的肆無忌憚。
據清朝人昭槤的《嘯亭雜錄》載,有一次上朝,弘晝因事與軍機大臣、獲封一等公的訥親有了小爭執,竟然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毆打訥親,乾隆目睹了整個事情的經過,既不怪罪,也不出聲阻止。從此滿朝文武一看到這位「五爺」就躲的遠遠的,無人敢惹。
弘晝常常犯一些小錯,他知道伴君如伴虎,自己不犯錯那才是最大的錯誤。
他知道自己做不了皇帝,也不想做皇帝,他只想平平安安的做個有錢的王爺。
弘晝此人表面看著荒誕不經其實絕頂聰明!
《雍正王朝》廉親王胤禩
廉親王八爺胤禩,也就是被雍正賜名「阿其那」的那位,說過這樣一段話。弘晝平時讀書是最不用功的但真正考試的時候他卻是成績最好的一個(大概意思)。他早就看穿了自己的爹地要扶弘曆上位,其他任何人若有非分之想絕對沒有好果子吃。與其去爭不如明哲保身,還可以混個王爺的位子一輩子逍遙自在。史書上講他確實也是得了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