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事習俗中的出殯,有什麼講究

2020-12-22 百墓網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自古以來,緣於對死亡的敬畏與懷念,日積月累所形成的白事傳統習俗,隨著滄海桑田的變遷,還能延續至今的講究很多已不可考。但白事習俗中的出殯,從上古至今,繼繼存存所演變下來的傳統,卻廣為世人所傳承。

l 什麼是出殯

出殯,就是將亡者的靈柩移到安葬地點的一個運動過程。除了顯而易見的地點上的轉移,更多是千百年歷史所流傳下來的習俗,匯聚演變而形成的一種治喪儀式。家屬對亡者的敬畏與懷念,盡顯其中。

l 關於出殯習俗

在出殯前,家屬已為亡者選好墓地。其出殯規模受亡者遺願和家族勢力的影響,小大由之。主要分為抬棺、摔盆、入葬三部分。

抬棺:一般由多名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待吃完主家的白事飯之後,腰間系上白色孝帶,懷敬畏之心集眾力抬起亡者棺木,移至墓地。至於抬棺的人數受出殯規模影響,人多人少都必須要一氣呵成抬至墓地,極忌出殯途中,棺木落地。

摔盆:指的是亡者棺木抬出家門之時,由肩扛引魂幡的亡者孝子,將靈前的燒紙瓦盆一次摔碎,寓意了斷塵緣,送亡者上路,最忌瓦盆不碎,靈魂不安。

入葬:出殯的最後一步,入葬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入葬時間和棺木方位上有絕對的要求。入葬時間多要求在太陽落山之前將其安置妥當,入土為安。至於下葬方位上的禁忌,頭朝東南,腳向西北,不管是骨灰盒還是棺材,都是必須要遵循的安葬方位。

時至今日,流傳下來的白事習俗很多已不可考。但出殯最為亡者的最後一程,多為世人所重視。懷敬畏之心,合理繼承白事習俗,將傳統習俗與文明祭掃相結合,是當今社會的大勢所趨。

相關焦點

  • 喪葬基本習俗講究,都有哪些?
    隨著社會發展,很多傳統習俗,慢慢被人遺忘,特別是喪葬白事,會很少涉及到,相關的習俗講究不清楚,導致於遇到喪葬問題,會很困擾。那麼喪葬基本習俗,都有哪些?與逝者相關的祭日:1. 重要祭日:逝者每年的生日2.
  • 村裡喜事白事撞一塊,辦白事不能走辦喜事那家門前?錯開時間就好
    鄉居小菜也在農村生活,也參加過喜事白事酒席,有一些了解,一般辦喜事酒席都是早早的選好日子了,都是一個村的人一般都知道人家哪天結婚的;而白事也就是喪事,是比較突然的,人去世了之後就要忙著辦喪事,最後一道程序就是出殯抬人去埋葬了,而這個出殯的時間並不是要求很嚴格,所以喜事遇到白事,都是同一天
  • 在有些農村,出殯時,家中長子需先摔碎瓦盆,這是什麼講究?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毛毛娜出生和死亡在一個人的一生中代表著開始和結束,這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兩件事情,所以一般會有專門的儀式,而在更加古老的農村,這些儀式會有更多獨特的習俗。曾經村子裡有一家人,家中長輩去世了,在抬著棺材出殯時,他們家中最大的兒子拿著很久以前家裡燒飯的瓦盆,狠狠摔在地上,摔得粉碎,這是什麼奇特的習俗嗎?還是只是單純和瓦盆過不去呢?請聽我給你細細說道。
  • 同一個村子裡紅事遇到白事怎麼辦?
    在中國廣大農村,對於紅事和白事的操辦,都顯得十分重視。喜事,關係到孩子一輩子的幸福,做家長的一定要想法設法把孩子的婚事辦得風風光光,圓圓滿滿。大紅的喜字貼滿院落的同時大擺村宴,這無非是圖一個大大的吉字,男女雙方接受著賓客的美好祝願,那心情是多麼的高興呀。
  • 農村老人常說:出殯遇這兩種情況,前者災難後者富貴
    在農村人情世故,風俗禮節有著許多的講究,老話中有句「無規矩不成方圓」,意思是說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規矩、規則、做法、在農村小時記憶中父母就教導各種事情要懂得規矩
  • 農村人為什麼紅事不請,白事不請自來,有什麼講究嗎
    農村人為什麼紅事不請,白事不請自來,有什麼講究嗎,在過年期間可以說是紅白喜事都是比較多的,很多新人都趁著過年時間大家都有時間辦理喜酒,而農村人過年吃多了或者是冷到了都會導致過世,這也造成了過年期間紅白喜事都是比較多的,不過農村人說到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
  • 白事中俗語:「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是啥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紅白喜事是家家戶戶的大事,其中也少不了很多的講究,就辦白事而言,其中就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即使是一些很小的細節,如果不加注意,就有可能引發不小的誤會,甚至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受到影響。在這方面,部分農村流傳得最廣的是「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的說法,它們具體是指什麼呢?又有什麼講究呢?
  • 喜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有什麼說法和講究
    農村地區有很多傳統習俗,尤其婚喪嫁娶方面的講究,禮數是非常重要的。有句俗語叫「喜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其大概意思是這樣,村裡辦喜事的人家,主人要上門邀請,親朋才會去參加,沒有收到邀請是不能參加的。
  • 農村喪事習俗有「三大忌諱」,個中講究你知道嗎?
    在農村地區,因為地理和環境的不同,有「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的說法,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習俗,特別是農村的喪事習俗,需要講究的東西非常多。農村的喪事向來有「三大忌諱」,箇中講究你知道嗎?3.出殯之前,逝者家屬不能串門 在農村,逝者出殯之前家屬是不能串門的。在辦理喪事期間,家屬都要穿孝服,一般都是白衣和白褲,要是家屬穿著孝服去別人家串門,意味著也會給別人家帶去晦氣,因此,在出殯前是不能串門的。
  • 農村出殯10大忌諱,你知道幾個?
    農村白事的規矩和忌諱,真是太多了,別說城裡人不懂,就是真正的農民,懂全部套路的也沒幾個。所以在農村,都有自己的紅白事主事人,負責本家族或者全村的紅白喜事。以下是阿兮家鄉農村白事的一些忌諱和規矩,您聽說過嗎?
  • 你知道有什麼講究嗎?
    但是如果是白事的話就會令附近一些家庭感到非常的傷悲,心情由此變得很低落。但是在農村這些大事上面有很多講究,在農村公路是比較窄的,萬一出現喜事和白事碰到的情況農村的人會怎麼處理呢?當婚車遇到出殯的車時,應該誰讓誰呢?這裡面其實有很多講究的。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說一下這些講究。農村婚禮遇到葬禮,雙方車隊應該誰避讓?
  • 農村白事講究多?什麼事情不能做?你知道嗎
    中國作為一個傳統大國,在紅白喜事上有很多習俗。農村又是較為封建迷信的地方,尤其在白事上的講究更多。參加白事時,一言一行都很重要,說不好就會有「晦氣」。那麼去農村參加白事時,什麼事應該避免不做?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 喜事和白事車隊相遇時,應該誰先主動讓道?裡頭可大有講究了
    喜事和白事車隊相遇時,應該誰先主動讓道呢?裡頭可大有講究了不管是城市和農村,至少對於紅白喜事的態度是一致的,都需要有一定的儀式。說說紅事,紅事的話很多人對於排面的講究特別強烈,一定會花錢出去租豪車回家,雖然自己沒有豪車,但形式上還是要有的,畢竟電視上面的紅事都是這樣的排場,如果不這樣豈不是落後了?那麼今天和大家探討一個問題,如果紅白事的車隊相遇,這時候應該誰來主動讓道?這個問題,還是需要讓農村裡的老一輩來說話了,他們的話更加有權威性。
  • 俗語:「老二抱盆,老大摔」,是什麼習俗?你們那邊講究這個嗎?
    導語:俗語:「老二抱盆,老大摔」,是什麼習俗?你們那邊講究這個嗎?葬禮摔盆在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中,因為「視死如生」,所以家中有老人去世以後,要舉辦很隆重的喪葬禮儀,其實包括喪禮和葬禮,喪禮就是老人去世後的穿裝殮衣服、入殮、停喪、報喪、哭喪等一系列的禮儀。喪禮完了之後是葬禮,也就是關於出殯和下葬的禮儀,辦喪事,出殯是其中的重軸戲,老人去世後喪事辦得體面不體面,就全看出殯的時候了。
  • 農村辦「白事」最忌諱這三件事,千萬不能做這些事,一定要記清楚
    在農村有兩件大事,一件是「紅事」,另一件是「白事」,農民認為「白事」比「紅事」更重要,這是人一生最後一件事,往往「白事」場面辦的比「紅事」還盛大,幾乎全村的人都要參加。因此農村在辦「白事」的時候都十分慎重,每個人都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下面的三件事情是最忌諱的,千萬不能做這些事,否則後果很嚴重,大家一定要記清楚。
  • 農村出殯時,家中長子頭頂瓦盆摔碎,為啥要和瓦盆過不去
    在雲南參加過幾次農村的出殯,似乎沒見摔盆這個儀式;在老家北方農村,摔盆則是出殯起靈前最後一道程序,通常的程序都是瓦盆一摔,哭聲四起,嗩吶嗚咽,槓夫抬棺,孝男孝女一起送棺木入土。小時候,記的家家戶戶都有一個起面的瓦盆。家裡老人去世了,一般都會將這個瓦盆,放在靈前,用來燒紙錢。少則3天,多則7天,根據風水先生看的日子和家裡的經濟情況。在白事期間,都會請嗩吶師傅,風水先生,還有喇嘛。
  • 參加葬禮,需要注意什麼,有哪些講究
    參加葬禮,需要注意什麼,有哪些講究文/@成長新視點有始有終,葬禮是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後,經歷了一番風雨歷程,又離開這個世界的最後一刻,從此人們就再也不能看到他,因此葬禮都會異常隆重、沉悶、肅穆。白事飯。參加完葬禮後,逝者親屬一般會安排白事飯,答謝賓客。若無特殊情況,儘量參加,葬禮一般在清晨舉行,葬禮後人也早已飢腸轆轆。2. 出殯用車。用車幫親朋好友出殯,一般對方都會給出車費,如對方不懂,可以要根煙,這是一種禮儀需要。回來時,也一定要洗車。3. 公墓下葬。
  • 紅事車隊遇上白事時,誰應該讓一下?老人:別小看這些講究
    現在路上的狀況本來就很複雜,越來越多的車子使道路不堪重負,很有可能出現堵車的情況,但一些人不會管這個,當家裡有親人結婚的時候,為了圖個好彩頭就會組上一個車隊,開到路上既增加了排場,還能夠帶上接親送親的人,但這樣做就會使道路上的堵車情況更加嚴重。除了結婚這樣的喜事之外,還有一些白事也實惠有著車隊的,那麼紅事車隊遇上白事時,誰應該讓一下?老人:別小看這些講究。
  • 農村白事跪拜的規矩你知道嗎?
    白事禮儀的誕生以來是帶著美好的祝願的,分為送終,報喪,入殮,守鋪,擱棺,居喪,弔唁,接三,出殯,落葬,居喪。送終老人生命垂危之時,子女等直系親屬守護在其身邊,聽取遺言,直到親人去世,這在習俗中 稱為"送終"。
  • 農村白事「三不說,兩不做」,大家一定要記住,別怪我沒提醒你!
    現在的農村基本都是老人,大多數年輕人都選擇了到城市打工,而農村豐富的資源未被發現,以及當地的很多優秀的產物對全國的人來說都是有一定價值的。可以說跟過去的傳統農業發生了很大變化,屬於現代型農業。農村在原先有很多習俗,關於婚喪的習俗也是非常多的,雖然農村人文化相對不高,但對於老一輩做事都是謹慎的,農村人在辦事都會找人算一下黃道吉日。農村白事「三不說,兩不做」,大家一定要記住,別怪我沒提醒你!除此之外,在辦事也有很多講究,關於該說什麼做什麼,不然一整年都會不吉利,農村辦喪事有「三不說,兩不做」到底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