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暴食症,心情不好就吃好多東西,吃完後很懊悔和自責

2020-12-14 十八點心理

來訪者來到諮詢室,看上去是沒有什麼症狀反應的,人看上去比較安靜。自我的情緒反應控制得也比較好,跟我們平常人基本差不多。來訪者說最近的食慾特別好,吃了好多好吃的東西,很是滿足,有機會也向諮詢師你推薦推薦。

諮詢師:那你今天來到諮詢室,就是找我隨便聊聊天嗎?來訪者說:不是的,我是帶著問題來的。我經常半夜去吃那些好吃的,而且吃到肚子撐了為止,但是吃完之後,就很後悔,就想辦法把吃過的食物催吐出來。讓我感受到很痛苦,這種痛苦是每次幸福後的痛苦。

心理諮詢師問來訪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呢?來訪者說:三個月前,心情非常不好,人也感到特別的焦慮,於是就在半夜去找吃得,想通過大吃一頓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於是乎去夜市找了一家飯店,吃了鮑魚、燒烤、炒菜、海鮮、炒菜等很多美食,直到吃到肚子太撐了為止。

這一次吃得確實特別開心,感覺就是做回了自己,自己非常的興奮,也很開心。感覺可以通過吃很多好東西就可以改變自己的糟糕心情。於是過了沒兩天,心情又不好了,於是繼續去大吃一頓,吃得特別飽,很難受。這樣的行為一直持續了三四次。但是到了第五次,發現這種大吃比較頻繁了,於是吃完之後,就把自己吃的東西全部催吐出來。

那一次之後,就在每次大吃的時候,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進食數量,就是一直不停吃,最後又是把它催吐完。當時其他人都不知道這種情況,是自己一個人進行的,也沒有告訴自己的家人和好朋友。但是這樣下去,對自己產生了極度的不自信。而且反反覆覆出現,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產生了很嚴重的焦慮抑鬱情緒了。

根據來訪者的描述,來訪者應該產生了暴食症。暴食症是屬於進食症的一種,經常在深夜、獨處或者無聊的時候,引發了暴食行為,而且是無法控制的進食。這張進食行為當那一刻確實讓自己獲得心靈的滿足,但是身體上是極大的痛苦,並且產生了懊悔、自責等情緒體驗,並且以各種催吐的方式把自己吃過的食物清除掉。

暴食症的來訪者,他們的進食量要遠遠超過之前的正常進食量,而且吃到難受為止,發生的次數是一周起碼有兩到三次,而且持續的時間有三個月以上。在剛開始的時候,是自己一個人秘密進行的,沒有其他人知道。產生暴食行為之後,來訪者會出現人際關係差、情緒敏感、對自己的身材不滿意等。最後自己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進食行為表現。

對於來訪者的暴食行為,在心理諮詢的幹預基礎上,要讓來訪者嚴格要求自己一日三餐的正常進食量,滿足自己的身體能量需求就好。就算感受到很飢餓,也不要去吃過多食物。從而讓自己進食定時定量。

其次還需要讓來訪者保持心情愉快,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找自己的好朋友、家人或者心理諮詢師進行傾訴,因為暴食症的來訪者在情緒非常不好的情況下會更加強化暴食行為。所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保持心情的愉快感,是治療暴食症最有效的一個方法。

有了暴食症,好好配合心理諮詢師的治療過程,就會得到有效改善,從而讓自己吃起來不是那麼的難受,而是一種享受。

相關焦點

  • 一吃就停不下來,吃完又後悔不已,是得了暴食症嗎?
    食慾突然無比旺盛,是不是得了暴食症?快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暴食!我記得我看過一個美劇,劇中有個女生不幸患上了暴食症。她每天密切關注自己的體重,十分害怕長胖,哪怕一克都要斤斤計較。只要多吃一點食物,她就會陷入無窮無盡的愧疚和自我討伐,進行催吐。
  • 我和暴食症的兩年纏鬥:餓與撐的博弈
    我的味蕾也變得麻木,已經忘記怎麼去品嘗味道,只要胃裡能塞,我就能繼續吃。吃完飯還一定要買點其它吃的。和朋友分別後,就會拖著沉重的步伐回家,在深夜獨自在家把剛買的食物全部吃完。當時的我身心失去了聯繫,大腦和身體相互為敵,但是報復的都是我自己。
  • 藏在暗處的「惡」狼:暴食症患者
    藏在暗處的惡狼:暴食症患者首先我們來講一下暴食症是如何引起的《紐約雜誌》上報導過一項研究,飲食習慣受性格潛移默化,其中一條是「敏感的人易受情緒影響而暴飲暴食」。或許是失去了生活的掌控,只能在食物裡獲得慰藉和溫暖。
  • 女孩患暴食症總是吃撐到嗓子眼 又摳喉嚨吐掉
    而第一次暴食症發病,也就在這個時候。「那天回到寢室,已經很晚了,覺得有些餓,就拿出薯片吃。」小劉像大多數大學女生那樣,都會在自己的柜子裡備一些零食,很快,一包薯片吃完了,接下來是另一包薯片、另一包餅乾、另一包泡麵……「吃完之後自己覺得特別害怕。」
  • 34歲TVB小花自曝曾患暴食症,哭著在垃圾桶裡撿餅乾吃
    正式出道後,她出演了《富貴門》、《法網狙擊》、《鬥豔》等多部影視劇,並主持了美食節目,但人氣不升反降,有一段時間還因為身材發胖被嘲。
  • 睡前忍不住吃東西,我是夜食癖麼?
    昨晚我洗漱完躺到床上,一邊捏著自己肚子上的肉,一邊仇恨著自己,吃下了一包豬肉脯。每天我都咬牙切齒地想這一定是最後一次我在睡前吃東西,明天開始我寧可早點起來吃,也不要睡前吃這些東西。——請告訴我我是不是一個人?有趣的是,我們都知道早上多食,晚上少食的道理,也明知道夜間進食是不健康的,卻仍然控制不住自己這樣的行為。
  • 我患上了暴飲暴食症,經常吃東西吃到自己直接就吐出來了
    自卑一方面是因為沒有特長,無法像其他同學一樣生龍活虎;另一方面就是長得不好看,從小就胖,在荷爾蒙散發的青春期,也沒有收到過情書和告白。身材成了我解不開的心結,於是乎我開始瘋狂的減肥。從高二那年開始,因為住校,沒人管我,我開始不吃飯,一日三餐只吃一個蘋果,每次同學叫我去吃飯,我都打和她們一樣的分量,然後吃一兩口就倒掉,說不好吃吃不下。
  • 英前副首相患暴食症 一次吃遍中餐館所有菜
    中新網4月21日電 英國前副首相約翰•普雷斯科特承認患上暴食症─一種通常發生在焦慮的年輕女性身上的飲食失調症。據香港《大公報》轉述《泰晤士報》報導,普雷斯科特的回憶錄下月將在《泰晤士報》連載。他在回憶錄中承認會短時間內進食大量食物,然後嘔吐出來。他在二十日的《星期日泰晤士報》上寫道:「以前我不敢承認此事。
  • 十條段子:心情不好,可以吃東西,聽舒緩音樂,可以放鬆心情!
    下午一上班,就趕緊收拾東西,坐班車了,一路上心情有些緊張,結果,到了總部領導屋子裡,剛說明來意,準備從包裡取出成果的時候,發現忘帶列印好的成果材料了,瞬間空氣凝結,我在想下一步怎麼辦?這月是不是白幹了?
  • 進食障礙和「大胃王」吃播,誰才是真正的暴食者?
    和暴食有關的,自然是貪食症和暴食症了。這兩種症狀有一個明顯的共同特點,患者們往往非常享受進食的過程,並且進食量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們自己身體運作所需要的能量,但又無法控制自己停下來,他們對食物的心理渴求也是反覆的出現。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貪食症患者進食後會採取一系列的彌補行為,比如自行誘導嘔吐、吃瀉藥以及過度的鍛鍊等等,對身體造成極大的負擔。
  • 「總有幾天,我像是有10個胃」
    如果你每周至少有一次這樣的發作,並且持續三個月以上,那基本可以判斷為暴食症了。 真正患有醫學上暴食症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很多人更類似於「間歇性吃多」。 姍姍先是分享了她自己曾經的暴食和減肥經歷: 「大概是在我剛上大學的時候就是特別胖的那種,我通過每天只吃一小杯的奶和一點點麥片,然後就遊泳和hiit就導致我現在膝蓋還是有些問題。但從200多斤,瘦到一百多斤一點,然後也有了所謂的馬甲線,但是並不健康。
  • 分手後,如何消除自責情緒
    文|牛津戀愛百分百作為被分手的一方,往往會有一種奇怪的心理:不僅不會責怪對方,反而會覺得是自己做的不夠好,是不自己不珍惜對方。活在極度地自責和懊悔之中。一,自責和懊悔是改變不了現狀的,只會讓你陷入到糟糕的狀態之中。
  • 減肥減不下來總是想吃?心情不好想吃東西?情緒飢餓與飲食了解下
    你在減肥當中是不是因為某些原因總想吃?開心的時候想吃東西,難過的時候也想吃東西,進食標準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心情來,不論開心還是難過。心情不好想吃東西,壓力一大就想去大吃一頓發洩,或許在這期間你明明是不餓的,但是不知不覺的還是吃下了很多的東西,攝入了很多的熱量,吃完過後又會很後悔。
  • IU李知恩因內心空虛患暴食症:一直吃到嘔吐
    節目中有位為了減肥決心做胃切除手術的女性出演了節目。 育有兩個女兒的女性表示:「第一胎懷孕時增胖了50公斤後,就一直減肥失敗。」前JYP娛樂主治醫生兼精神科專家表示:「和偶像們進行諮詢時發現,減肥對他們來說是巨大的壓力」「過度的減肥壓力讓他們很痛苦。」
  • 忍不住吃,吃完就吐 怎麼拯救我自己?
    看看心理學家怎麼說)之所以推薦給大家這本書,是因為裡面有幾段關於「減肥中飲食心理障礙」的描寫,讓我覺得非常有啟發。什麼是「貪食症」?大家都知道,節食減肥,經常會導致飲食障礙的發生。比如暴食症啊、厭食症啊等等。
  • 入行初期拍飲食節目負評如潮,王君馨患抑鬱暴食症花3年走出陰霾
    本文編輯劇透社:那個少年叫扶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就在近日,香港藝人王君馨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自己剛入行時的一段經歷,因拍飲食節目負評如潮,被網友批表情浮誇,最終患上了暴食症與抑鬱症,更是一度產生過輕生的念頭。
  • 心情不好的句子傷感 心情不好的句子悲傷
    天氣似乎總是能很好的預測到我的生活心情,在我心情糟糕的時候,這一場淅瀝瀝的小雨也是下起來了,聽著這雨聲,一條心情不好的句子傷感說說就想發出去,這裡為大家分享我收集的心情不好的句子悲傷哦!一、心情不好的句子傷感1、再見多年前想過n遍終未見過的場景,不再像當年那樣沒心沒肺,心情蠻複雜的。2、今晚吃了碗羊肉粉,味道很是熟悉,原來之前吃過這家店的粉,之所以記得這個味道,是因為當時很多次都是星期六晚上坐完車一個人在吃,而且每一次吃的時候心情都很複雜。
  • IU李知恩和張娜拉也有過暴食症經歷,JYP心理專家一針見血!
    久而久之,很多愛豆歌手們逐漸在新專輯活動期間養成了「少吃」或者「不吃」的不良習慣。但只要專輯活動一結束,並迎來短暫的個人休息期間的話,大部分愛豆在不知不覺當中患上了暴食症。對於這類現象,JYP的前精神科主治醫生在近期出演某一綜藝節目的時候表示,由於「藝人必須要維持完美身材比例」的傳統觀念讓不少練習生們從小開始無法正常飲食。
  • 有天孩子告訴你,爸媽我心情不好,注意,這有可能是抑鬱。
    我不知道,如今這個社會上到底有多少人了解抑鬱症。抑鬱症,據不明確數據表明,抑鬱症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疾病,但是很多人覺得這是笑話,抑鬱症,不就是情緒不好嗎,誰還沒有個情緒不好的時候。如果你真是這樣認為,可能要麼你就是天生樂觀,要麼你就沒有真正了解抑鬱症。我得了抑鬱症,只有我知道,家人們覺得我只是情緒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