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堅持讀書的人,其實輕而易舉便成習慣了!

2020-12-14 書妝1小時

身邊有很多人看我桌案上時常放本紙質書,總是表現得過於驚奇和羨慕:

你喜歡看書啊?我都好長時間不讀書了!我現在看不進去書了……

眼底有對一種久違的好時光的追溯,對別人好心氣兒、好興致、好習慣的羨慕,還有對自己「很久不讀」的落寞。

其實,堅持讀書並不是一件難事,就像聽音樂一樣,只是因為喜歡某個歌手、某首歌的旋律或歌詞,而不由自主地找來欣賞而已。

這樣看來,那些堅持讀書的人,也許並沒有耗費多少意志力,秘訣不過是:書讀了,便讀下去了。不把讀書當做一件遙不可及的目標,有好書就去讀罷了。而那些想讀不得讀的人,一般是反覆躊躇,只計劃不實施,反倒在大腦中強化了讀書的難度。

邁出第一步,便覺風光無限好

有些事既然你認定做了必定會有收穫,只需抱著平常心去開始,讓開始之後的樂趣去引導你繼續就可以了。賈平凹在《自在獨行》中寫道:

好讀書必有讀書的好,譬如能識天地之大,能曉人生之難,有自知之明,有預料之先,不為苦而悲,不受寵而歡,寂寞時不寂寞,孤單時不孤單,所以絕權欲,棄浮華,瀟灑達觀,於囂煩塵世而自尊自重自強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諂。

古往今來一生嗜書、讀了一生的名人志士數不勝數,讀書的樂趣他們詮釋的最是充分。歌德愛讀書認為,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他在讀書中找到的是與高人對話的樂趣。

冰心在《憶讀書》中也寫道: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劉心武與書共生,認為「讀書,寫書;寫書、讀書,與書共生,是一種幸福。」

毋庸置疑,讀書蘊含著無與倫比的快樂,有誰會拒絕快樂嗎?沒有,所以,讀書是最值得不假思索去做的事情

紙質書,摸得著才更投入

堅持讀書的人,除了說讀就讀的篤定,大多還是紙質書的擁護者,聞著書香,摸著紙的質感,一頁一頁翻讀,莫名地有種踏實感,這份情節往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我認為,這更像是一種讀書的儀式,紙質書使我們內心瞬間清淨,紙張觸及指尖時,讀書就有了朝聖感,更容易沉浸其中,專心而舒暢。更重要的是可以遠離手機幹擾,不會被各種娛樂信息、社交軟體分心。

讀書時間,懂得詩化自己

這是我的一點兒體會,而且周圍的同好之人也都有意無意地遵循了這點,那就是讀書的時候,我們都是自傲的,自我感覺高雅,與世隔離,不知不覺美化了自己,也更愛自己。

讀書時,我們的靈魂與好書的內在思想神交,有點超脫於凡俗世子的優越感,為了迎接這份神聖的時刻,我們會「祭上」一些與之匹配的伴手禮,比如一杯香氣襲人的咖啡,一首清新淡雅的背景音樂,一支精緻好用的鋼筆,一個書寫整齊的筆記本……所有的小習慣都讓讀書時間成了一天當中備受期待的好時光。

「用細節,把日子過成了詩」。

要讀書,是很多人早已提上日程的計劃,然後計劃一直是計劃,並未實施,理由(藉口)很多,也許是工作忙沒沒那個環境和時間,也許是不知道讀什麼書,不過都不置可否地承認讀書是件有意義的,甚至可以改變生活狀態的事情,我的建議是:每天只要抽出一小時,讀一個章節,讀幾段、幾頁,生活都會向積極的方向改變。

相關焦點

  • 《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 成甲解讀
    它從研究人的「行動科學」入手,系統地介紹了培養習慣的階段性特徵和應對方法,告訴你行動堅持不下去的真相,並幫助你用正確的方法把堅持變成一種習慣,從而讓任何習慣都能夠堅持下去!作者是日本人,古川武士。現為日本習慣培養顧問公司董事長,有多年培訓指導企業經營者和職場人士的經驗。
  • 為什麼要讀書?有讀書習慣和沒讀書習慣的人,通常會有5種差距
    從這個角度來說,「讀書是為了什麼」的答案,其實就是從「有讀書習慣」和「沒讀書習慣」之間找到差距。通常情況下,兩者之間會有以下5種差距。02 「客觀自主」和「人云亦云」:有讀書習慣的人,因為有了更多的知識儲備,所以在遇到一些問題時通常會有較為客觀自主的分析判斷。而沒讀書習慣的人,因為缺乏充分的知識儲備,所以時常很難客觀地有主見性地去思考問題,只能「人云亦云」。其實這在生活中很多案例都可以看到,那些喜歡被帶節奏、總愛聽信謠言的人,一般都沒有讀書的習慣。
  • 讀書是普通人成功最輕鬆的路:3個小習慣,讓讀書改變你的命運
    4月23日,即將迎來世界讀書日,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讀書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太多了,每天抽出一點點時間閱讀,便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成長。日積月累的知識儲備,成就深厚的文化底蘊,朱廣權能夠一炮而紅,跟他的閱讀習慣分不開。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跟董卿、朱廣權一樣因為熱愛閱讀,成就一番事業的人,比如何炅、高曉松,隨著知識的積累,閱歷的增加,一舉一動都深受觀眾的喜愛。可見,良好的閱讀習慣,讓人一輩子受益無窮。
  • 如何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應該怎樣讓孩子愛上讀書?
    這讓我們在培養讀書習慣時往往需要抵住更多的外界誘惑。可並不是說,你就無法養成閱讀習慣了,老夏來分析一下。一.培養讀書習慣的前提1.養成閱讀的習慣,得靠自願。很多人都曾經努力養成早起的習慣,但成功的卻寥寥無幾,因為他們主觀上就不想早起,心裡想著多睡一會兒多好。
  • 「習慣研究10」學會習慣分解,輕而易舉養成好習慣
    此處,我只從習慣的角度來討論十年寫作之漫長路。為了解讀方便,我創造了一個詞語「習慣分解」。事實上,習慣怎麼能夠分解呢?你怎麼能夠把晚上瞌睡分解成幾個時間段?有人研究,達文西為了把24小時充分利用起來,刻意訓練自己,把睡眠時間分成幾個時間段,每次只睡30分鐘,實現整天只睡兩三個小時的效果。
  • 怎樣堅持讀書?我有5個最簡單的技巧
    經常聽見人問,怎樣才能堅持讀書?不知道這裡的「讀書」是否專指讀「專業書」或經典的大部頭。我倒是覺得這樣的問法,就暗示著在提問人心目當中,讀書是一件苦差。從來沒有人問過「怎麼堅持打遊戲?」或者「怎麼堅持玩手機?」——因為大家潛意識裡就覺得這是在「玩」,不知道該幹什麼的時候,就可以去「玩」。
  • 那些堅持閱讀的人,除了賺更多的錢,還有哪些變化?
    很多人會覺得,董卿身上的氣質是天生的,旁人學不來,但其實如果一直關注董卿的人都知道,她的氣質也是一點點變化的。比如你看這是董卿之前的照片:那說不清、看不見的氣質,真是個神奇的東西。而她在採訪中也分享了自己的閱讀習慣:「 假如我幾天不讀書,我會感覺像一個人幾天都不洗澡那樣難受。」「我一直保持每天睡覺之前一個小時的閱讀,這個是幾乎雷打不動的,沒有什麼特別的。很多人問,你還能堅持嗎?我覺得這個好像無所謂堅持不堅持,就是你習慣了。
  • 那些堅持喝三七粉的人,後來怎麼樣了?其實在日本早就有了答案!
    導語: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而且在中醫學上也有著很深的研究,其實很多藥物都是藥食同源的,所以現如今多數人為了追求養生,也把一些藥材利用到了生活當中來。例如三七這種藥材,很多人把它當成藥物,認為是藥三分毒,所以沒有醫生的指導,不會去使用這種藥物。
  • 竇桂梅:做一個永遠熱愛讀書的人
    黎浩寧同學便是同竇校長寫信的眾多學生中的一個,他說自己從前完全不愛讀書,直到有一天在學校圖書館的家長讀書會上,遇到了正在給家長講書的竇校長。一時間浩寧竟聽入了迷,從此便愛上了讀書。我一直認為,閱讀是一種習慣、一種卓爾不群的好習慣,既是習慣,便可養成;既是好習慣,便當堅持。「經典」是前人思考的結晶,是我們這些現代人可以信賴的精神家園,它歷經時間淘洗而傳承下來,保存了我們人類文明中真善美的火種,令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在未來充滿歧路的選擇中,它將幫你擁有強大的理解力與價值判斷力,成為一個有根的人。
  • 那些堅持早睡早起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健身運動,讀書旅遊,早睡早起,自強獨立 。許多名人都公開表示喜歡早起,這是因為早起者工作效率更高,更容易感到幸福。那些一直堅持早起的名人們,在無數個季節更迭的晨曦中,磨練出鋼鐵一般的意志。南懷瑾先生曾說過:能夠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 三日不讀書,便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我覺得倒不在於讀書破萬卷,一頭扎進書堆,成為一個書呆子。重要的是一種感覺,即讀書已經成為生活的基本需要,不讀書就會感到欠缺和不安。宋朝詩人黃山谷有一句名言:「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如果你三日不讀書,就感到自慚形穢,羞於對人說話,覺得沒臉見人,則你必定是一個有讀書癖的人了。     讀者是一個美好的身份。
  • 家長要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家長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於自身和孩子的成長都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家長而言,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有利於豐富精神世界、充實家庭生活,同時也為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氛圍,樹立了學習的榜樣,為孩子養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起到良好的指引和帶動作用。1.
  • 那些堅持十點睡、五六點起床的人,最後怎麼樣了?
    富蘭克林說:「我從未見過一個早起勤奮的人抱怨命運不好;良好的品格、優秀的習慣,堅強的意志,是不會被假設所謂的命運擊敗的。」早睡早起佔人體健康的70%,心態、飲食、及時調理各佔百分之10%,可想而已,早睡早起的重要性。
  • 董卿:人生最好的修養,來自於一生不斷堅持的讀書習慣
    接下來,《朗讀者》的推出,更讓人看到一個全新「爆發」的董卿!對於今天所有的成就,董卿歸功於兒時父親的教育。她說,如果沒有兒時父親所強制要求她去學的那一切,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董卿。而在這些學習中,讀書是一個永遠不變的「任務」,後來變成她自己的習慣。都說女人是愛美的,但少女時期的董卿沒有照過一次鏡子,因為父親不讓。
  • 早起、運動、那些自律的人,是如何養成好習慣的
    那為什麼,習慣如此厲害呢?樊登讀書《掌控習慣》裡是這樣解釋的:改進1%並不特別引人注目——有時甚至不引人注目——但它可能更有意義,特別是從長遠來看。我們其實不是沒有毅力堅持,只是我們內心沒有明確地規划去做,才讓我們有逃避的機會。當面前的路被規劃的明明白白時,更能激發我們的行動力。
  • 45歲董卿堅持每天閱讀: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到底哪裡不一樣?
    董卿說:讀書讓人學會思考,能夠享受一種靈魂深處的愉悅。 而一個女人的生活智慧,一個女人的氣質涵養,全部來源於她所看過的書本。原來在這個世界上,讀書和不讀書的女人,完全過的是兩種不一樣的人生。 董卿也說,眼睛看不到的東西,書本會告訴你。而一個女人後半生最好的狀態,董卿也用自己做了最好的說明。
  • 學渣升級變學霸,是如何讀書實現的
    對於這樣的兩個讀書的人,他們的結果也一定不會一樣,就像是兩個吃飯口味不同的人一樣,因為口味不同,選擇的食材也不相同。愛吃零食和休閒食品的人,是為了吃食品的口味,滿足自己的口腹與味蕾,不考慮食品是否會帶來豐富的營養。而那些帶有營養的食品,是儘量不需要過度加工並攙雜過多的添加劑而破壞自身的營養,味道不一定有休閒食品那麼好。
  • 如何才能堅持做到每天跑步,讀書,思考,總結?
    因為我們的儲藏室,其實是垃圾中轉站。調查表明,我們自認為可能用得著的東西,百分之九十都用不著。 所以,建議把絕大部分應酬都推辭掉。鄧巴數字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社交上限是150人,密切交往上限不超過20人。當我們退休時就會發現,絕大多數社交是無效社交。 當生活簡單了,你最願意做的,必然是運動、讀書。
  • 上班族如何培養早起、讀書、跑步、冥想等習慣?
    作者: Kyle大家都想培養好的生活習慣,正如我們都知道的
  • 習慣的養成,來自於你的堅持
    可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哪兒有什麼一蹴而就的好習慣的養成?哪兒有什麼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讓孩子形成好習慣規律的美夢?哪兒有什麼不用施肥,不用扶植,不用鬆土,不用澆水就能長成筆直,茁壯,挺拔的樹苗?那些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那些我們可以看到的優秀背後都是一個家庭,一對父母,甚至一個家庭整體環境的支持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