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高雄》
坐在碼頭望向東,海的那頭是高雄,港都夜色惹人醉,四季鮮花沒有冬,西子灣啊美如畫,摩天輪裡是愛情……我要去高雄,心情超輕鬆……
相信聽到這首歌的高雄人心情也輕鬆吧?新任市長韓國瑜也會心一笑吧?
崗山之眼篇
高雄最近打造的觀光地標「崗山之眼」去年12月封園整修後,已在農曆春節的大年初一重新開幕。
臺灣高雄市崗山之眼園區以音樂為主題,打造高雄地區第一座天空廊道,分別以吊索象徵琴弦,主塔柱頭象徵琴頭,仿佛正彈奏著屬於小崗山充滿活力的生命篇章。
崗山之眼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小提琴頭梁柱,注高40.5米,相當於10層樓高;放射狀的琴弦鋼索,弧度優美的天空廊道,漫步在廊道上視野遼閣,可以居高臨下俯瞰整個阿公店水庫,遠眺高雄市區美景,天氣狀況好時還能看到高雄市區85大樓以及臺灣海峽,登高望遠高雄美景盡收眼底。
崗山之眼全景。攝/義佳欽
崗山之眼天空廊道。攝/義佳欽
名人效應加持,力拼高雄觀光
「貨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
高雄市長韓國瑜去年一句簡潔有力的競選口號,
獲得高雄市民的認同。
韓國瑜上任高雄市長之後,團隊力拼觀光,要把高雄推銷出去,鎖定跟高雄有淵源的巨星,結合高雄當地景點分別訂定觀光活動。
崗山之眼接駁車。攝/義佳欽
高雄市政府邀請臺灣資深藝人張璃敏當景點「崗山之眼」代言人。儘管音樂MV風格被酸民嘲笑很像老派「卡拉OK伴唱帶」,正反兩面論戰卻意外炒熱話題,成為遊人如織的新興景點。
韓國瑜表示,目前找資深藝人當代言人,主要鎖定的客群是退休人口,而且資深演藝人員對海外一樣有吸引力;韓國瑜也承諾,未來一定會舉辦年輕人喜歡的活動,例如一起喝啤酒、請樂團來表演等方式,「各有各的市場,不急」。
全臺觀光冷,高雄「獨熱」
前不久,臺當局發布數據,2018年赴臺旅遊的大陸遊客約為269.5萬人次,創6年來新低。
從觀光景點的熱鬧程度來說,少了陸客,原本很繁華的地方都變得冷冷清清。墾丁、阿里山、士林夜市,過去這些地方遊客絡繹不絕,大巴車一輛接一輛,但現在幾乎空蕩蕩一片,沒有人氣。
崗山之眼遊人如織。攝/義佳欽
就連原本陸客最愛的臺北故宮,如今也少了很多參觀者。據統計,臺北故宮北院參觀人次從2016年的460萬降到2018年的380萬,南院參觀人次2018年只有76萬,曾引領風騷的文創商品近年也不再搶眼。
人潮排隊等崗山之眼接駁車。攝/義佳欽
據高雄捷運(地鐵)公司統計,今年春節期間,高雄的捷運和輕軌單日運輸量雙雙突破歷年同期的運量紀錄,僅大年初三(2月7日)當天,高雄捷運的運量就高達37萬多人次,輕軌也有4萬多人次。高雄捷運部門增開加班車,都難以消化這一波「走春」人潮。
高雄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盈良也表示,近期高雄旅客量確實出現明顯回升,特別是新春長假,高雄酒店房間已「爆滿」,訂房率逾九成,人潮開始出現,夜市商圈明顯比過去熱鬧。同時他也聽到不少大陸朋友說要到高雄來旅遊。
崗山之眼售票區。攝/義佳欽
許多旅客擺明是衝著韓國瑜而去高雄。這些韓粉們到飯店,最常問的問題包含鳳山、旗山、岡山「三山」怎麼去,以及韓國瑜吃過哪些美食。
崗山之眼遊人如織。攝/義佳欽
崗山之眼遊人如織。攝/義佳欽
細心的臺灣媒體解讀《我要去高雄》暗合了高雄新市長韓國瑜的政見,比如韓國瑜的三大口號之一是「讓人進來」,「愛情摩天輪」也出自韓國瑜的「愛情產業鏈」計劃。韓市長的理念與大陸民眾企盼相符絕對是雙贏妙計,高雄實現了「人進來」,大陸民眾開開心心遊高雄,受到友好對待,留下「愛」的記憶。
「我要去高雄」 溫暖這寒冬
6年新低!臺灣的陸客為何少了?
【策劃編輯:邱夢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