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樾•原點教育素養奠基課程,探索德育創新的有效路徑

2020-12-17 南方新聞網

  (南方網訊)11月12日,第四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以下簡稱「教博會」)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教博會上,華樾•原點教育素養奠基課程項目組攜「中小學素養奠基課程在德育實踐中的有效性研究」成果進行了展示。

  為探索中小學育人模式的創新與發展,豐富教學內容,引領學生實踐研究,變革課堂教學方式,華樾•原點教育於2012年開始研發「素養奠基教育」系列課程。作為一門德育創新課程,該課程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友善」「誠信」為起點,並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打破了教室的藩籬,讓教室的外面依然是教室。在課程實施方面,給行為以規範、給思維以路徑,教孩子以思維方式,引領他們行動感知。

  「素養奠基教育」系列課程已在全國20個縣區推廣實施,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成果和良好的社會效益,為學生走向「全面發展的人」做出了有益嘗試。15 本書,20 個區縣,130 餘種工具,1600 餘所學校,5000 餘個班級,6000 餘位老師,230000 餘個學生這些數據是課程中小學德育創新有效性方面的有力佐證。

  此外,華樾•原點教育將於11月14日舉辦「素養奠基課程——學校裡的行動派」主題論壇,以「主旨演講+課堂現場+故事會」的形式,從學生、教師、課堂、課程專家的角度全方位解讀素養奠基課程,探索德育創新的有效路徑。

相關焦點

  • 課程育人的「金水路徑」
    課程育人是回歸教育本真的核心路徑。如何尋找全程育人、全科育人、全面育人的新路徑?多年來,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大力推進德育一體化建設,積極構建新時代金水課程育人體系,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 踐行立德樹人 創優德育路徑——記南湖區中小學德育分管校長素養...
    踐行立德樹人 創優德育路徑——記南湖區中小學德育分管校長素養提升班 發布日期:2019-01-14 16:08
  • 創新教師綜合素養培養路徑
    如何培養教師綜合素養,區域層面還沒有形成有效路徑和體系化舉措,這與我們沒有很好地掌握教師綜合素質的內涵及相應的分類培養方式有直接關係。教師作為生命個體、社會人以及職業人的三種角色,對教師綜合素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首先,教師要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教師要通過自身的人文素養傳遞給學生足夠多的人文關懷。要培養教師的人文素養,必須加強教師對人類自身的認識和體悟,而閱讀經典是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認識社會的有效路徑。教師在與文本、人物對話中獲得生命的感知。
  • 農科特色通識教育課程思政的內容與路徑
    根據新時代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涉農高校需要打造人才培養新模式,實施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升級版;對接農業創新發展新要求,著力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科研素養,培養一批高層次、高水平、國際化的創新型農林人才;對接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要求,著力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培養一批多學科背景、高素質的複合應用型農林人才;對接現代職業農民素養發展新要求,著力提升學生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能力,培養一批愛農業
  • 立足實踐,注重協同,紮實推進區域學科德育一體化建設
    我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機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和增強德育有效性為目標導向,開展與德育關係緊密的相關課程一體化育德實踐,力求通過內容頂層構架、課程科學融入、資源有效利用、教師育德培訓和政策系統支撐等層面的積極探索,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實踐試點與經驗分享。
  • 探索教師核心素養的價值和實踐路徑
    教育的發展和人的發展需要的是教師綜合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對於教師核心素養的探索要以學術理論和學術價值去引導教師核心素養提升路徑的實現。哈爾濱師範大學在2018年12月舉辦了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學專業委員會2018年綜合學術年會,是以學科教育對於教師技能和素養的要求作為切入點,去探討教師核心素養的深層價值以及實踐的路徑和意義。
  • 【兩會來了】人大代表馬化騰:推動網絡素養進入中小學基礎德育課程
    (馬化騰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芥末堆3月5日訊,今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建議,為提高青少年科學教育與網絡素養,應當積極推動網絡素養進入中小學基礎德育課程
  • 「四大工程」提升核心素養
    構築「四大工程」,提升教育內涵以「精緻育人、德載校園」為要求,打造德育品牌。德育工作過去普遍存在成人化、空泛化、單一化、標語化和碎片化傾向,在實踐探索中,合陽確立「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的理念,汲取傳統教育思想精髓,確立了不同學段的德育目標和要求:學前教育抓養性,小學教育抓養正,初中教育抓養志,高中教育抓養德。
  • 探索構建課程思政與德育實踐一體化育人模式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山東省輕工工程學校黨委統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探索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課程思政與德育實踐一體化育人模式。課程思政建設要在課堂教學中真正落地落實,要把課程思政融入教學的全過程。第一,結合學科特點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把學校課程分為文化基礎課程、專業技術課程、校園生活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構建大課程體系推進課程思政;推進學生評價改革,實施《學生綜合素養4+X考評辦法》;把培育工匠精神納入日常教育,如開展「校園十星表彰」等。
  • 西城區教育科研月北京小學專場:探索學科核心素養培育有效路徑
    新華網北京12月9日電 今日,西城區教育科研月20周年北京小學專場在中國教師研修網展播。面對新時代育人方式改革的時代話題,北京小學以北京市十三五規劃課題「基於學科核心素養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實踐研究」為契機,開展了從對學科核心素養的價值共識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實踐創新。
  • 長清區發布勞動教育指導意見 探索一育帶「五育」融合創新路徑
    ,提高學生勞動素養,同時探索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育美的以一育帶動全育的「五育」融合創新路徑,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各學校要以教育集團聯盟優質學校為核心,堅持「一校一特色」的原則,按照「1+1」「1+x」的模式,突出傳承性、制度性、操作性和時代性,找準自己的優勢,確定特色項目,統籌資源,精心設計,儘快建立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並通過精品勞動教育課程的打造,惠及每一名學生,實現了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城鄉一體化發展。
  • 創新素養教育:基於課程建設的實踐探索︱新書推薦
    培養創新人才是時代與社會發展賦予基礎教育的歷史重任。自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學校就已著手開展創新教育研究。經過數十年的實踐探索,學校在創新教育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也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然而,對照社會發展對全民創新素養培育日益增長的迫切需求,學校在實施創新教育方面還存在急需解決的問題。
  • ...的《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創新理念與實踐路徑》講座心得體會(桃
    轉變觀念 創新模式 紮實推進學校德育工作——聆聽遲希新博士的《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創新理念與實踐路徑》講座心得體會(桃 2011-11
  • ...先行】暢談教學改革的「思想碰撞」 共謀教育先行示範的創新路徑
    採取和韻校園文化、「人和六質」課程體系、生活技能課程標準、和聲課堂、「人和講壇」、「五大運行機制」等措施的推進,完美踐行了「海納百川,和衷共濟」辦學理念,充分融合校內外一切積極教育因素,形成了教育合力。張立棟:素質教育的10年校本實踐杭州師範大學附屬東城實驗學校張立棟校長作《素質教育的10年校本實踐》報告。
  • 【聚焦】安康市創新機制推進中小學德育工作
    思想政治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市教體局黨委堅持「黨建+德育」為抓手,探索出以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為目標、綜合能力為核心、人文素養為基礎、身心健康為保障的育人新路徑,指導各縣區成立思政課改革研究室,實施「四好」 思政課創優行動,打造思政金品課,推行市、縣、校三級「1+1」聽思政課制度,通過觀摩課、匯報課
  • 國內外教育專家齊聚杭州 探討新時代德育創新與實踐
    人民網杭州10月28日電 (王麗瑋)今天,2019德育創新與實踐暨杭州·下城「集體主義教育」傳承與發展論壇在杭州舉行。來自海內外600餘名校長、教師,以及國內外教育專家圍繞「新時代·開啟德育新徵程」和「新視野·構建德育新格局」議題進行深入學習和探討,開啟新時代德育創新與實踐新思路。  會上,下城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黃偉以《下城新探索:新時代集體主義教育的區域實踐》為題作專題匯報。
  •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依託校本資源 探索特色課程思政路徑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依託校本資源 探索特色課程思政路徑 2019年03月29日 12:17 來源:《中國教育報》2019年3月28日 作者:朱小峰 字號 內容摘要:作為一所百年商科教育名校
  • 探索品格教育路徑 2019年品格教育國際論壇在成都舉行
    中國網12月4日訊(魏傑 黃維婧)促進品格教育經驗國際交流和學術資源共享,推動中小學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探索品格教育路徑和德育教育方法多樣性。12月3日—4日,由四川新世紀品格教育研究院、中小學生品格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組主辦,《讀者報·品格周刊》社承辦的2019年品格教育國際論壇在成都市舉行。
  • 誠邀加入高校跨學科社會創新課程聯盟,一同開啟社會創新人才培養新路徑的探索之旅!
    當前,國內高校已紛紛開展起針對社會創新方向的教育教學探索,但大學跨學科社會創新教育在不同層面上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和挑戰,主要體現在:◆在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學生沒有同步做出轉變,對學習的認知還停留在被動地聽取知識講解、複製和記憶知識的層面,缺少創新思維的訓練。
  • 培養教師核心素養的新路徑
    教師核心素養,是指教師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要求,滿足自身專業成長和學生全面發展需要的重要品格與關鍵能力。在新時代背景下,我認為教師核心素養至少包括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學識豐富、科學育人、精業勤研、進取創新、自我反思和溝通合作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