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道異物梗塞與海氏手法

2021-01-18 肇慶市第二人民醫院


呼吸氣道的機械性阻塞,可以說是日常生活中最為直接而多見的。因此,近些年來呼吸的復甦,或者說是異物堵塞呼吸道的氣管異物,已引起高度重視。以前認為,只有幼小的兒童,可以因為吃東西不當而造成的氣管異物。而在當今現實生活中,卻是老年人吃東西不當而造成的氣管異物,所佔的比例最高!


(一)現場急救與海氏手法

氣道異物梗塞,傷病人發病突然,病情嚴重,短時間危及生命,急救的措施應是現場使用簡單易行、實用性強的、不藉助醫療設備的手法立即將異物排出氣道,暢通氣道,使呼吸氣體得以進出。

對於氣道異物的處理,在現場主要採用「腹部衝擊法」。這種搶救方法,是美國著名醫學家亨利"海氏教授(Henry J Heimlich)發明的。該法利用衝擊腹部—膈肌軟組織,被突然的衝擊,產生向上的壓力,壓迫兩肺下部,從而驅使肺部殘留空氣形成一股氣流,長驅直入氣管,將堵塞氣管、喉部的食物塊等異物驅除。

1974年有人用海氏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成功地搶救了一位婦女。一位老人晚餐時雞塊卡在了喉部,呼吸困難有窒息,生命垂危。一位70歲的鄰居,他剛剛在報上讀到了這個急救方法,現場採用此法搶救,即獲成功,後來,又有一位6歲兒童,用此法成功地搶救了一位5歲兒童的氣管異物。自此,海氏急救法風靡美國,無論老人還是兒童,發生氣道異物後,採用這種方法效果明顯。美國新聞片、書報雜誌爭相介紹,該法由此廣泛普及。因此,掌握這種急救方法,將在危急中搶救更多的生命。

具體救治方法:

腹部手拳衝擊法:又稱Heimlich急救法。方法是通過手拳衝擊腹部時,使腹壓升高,膈肌抬高,胸腔壓力瞬間增高后,迫使肺內空氣排出,形成人工咳嗽,使呼吸道內的異物上移或驅出。

(1)立位腹部衝擊法 適用於意識清楚的患者。

取立位,急救者站在患者背後,給患者彎腰頭部前傾,以雙臂環繞其腰,一手握拳,使拇指倒頂住其腹部正中線肚臍略向上方,遠離劍突尖。另一手緊握此拳以快速向內向上衝擊,將拳頭壓向患者腹部,連續6—10次,以造成人工咳嗽,驅出異物,每次衝擊應是獨立,有力的動作,注意施力方向,防止胸部和腹內臟器損傷。(見下圖)


(2).臥位腹部衝擊法:適用於意識不清的患者,另外,此法也可用於搶救者身體矮小,不能環抱住清醒者的腰部時。

將患者置於仰臥位,使頭後仰,開放氣道。急救者跪其大腿旁成騎跨在兩大腿上,以一手的掌根平放在其腹部正中線肚臍的略上方,不能觸及劍突。另一手直接放在第一隻手背上,兩手重疊,一起快速向內向上衝擊傷病者的腹部,連續6—10次,檢查異物是否排出在口腔內,若在口腔內,用手取異物法取出,若無,可用衝擊腹部6—10次進行檢查。(見下圖)


對於引起心跳呼吸驟停的嚴重傷病者,異物排出,要立刻進行CPR救法。

特別強調的是,此法還適用於溺水患者的救治。

(二)嬰幼兒呼吸道異物的現場

(1)背部拍擊法:將患兒騎跨並俯臥於急救者的胳臂上,頭低於軀幹,手握住其下頜,固定頭部,並將其胳臂放在急救者的大腿上,然後用另一手的掌握部用力拍擊患兒兩肩胛骨之間的背部4—6次。使呼吸道內壓驟然升高,有助於鬆動其異物和排出體外。

(2)胸部手指猛擊法:患兒取仰臥位,抱持於急救者手臂彎中,頭略低於軀幹,急救者用兩手指按壓兩乳頭連線與胸骨中線交界點一橫指處4—6次。必要時可與以上方法交替使用,直到異物排出或患兒失去知覺。

(3)自救法: 當發病時現場沒有其他人時,你可以稍稍彎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體上(如桌子邊緣、椅背、扶手欄杆等),對著這邊緣壓迫你的上腹部,快速向上衝擊,重複之,直至異物排出。當你異物卡喉時,切勿離開有其他人在場的房間,可用手指表示海姆立克徵象,以求救援。

(三)注意事項

1. 記得打120急救電話,並注意在電話裡說清具體的問題。

2. 即使異物出來了,也要去醫院檢查,防止暗傷的發生。

3. 以後吃東西要注意,不能吃的太快(喝的太急)。

相關焦點

  • 氣道異物梗塞如何急救?明白原理很重要!
    在昆明的公益培訓場,我給學員們講解了氣道異物梗塞的急救方法,學員們聽的非常專心。培訓結束後,一位女士根我分享了她的親身體會,並且問了我兩個非常實際的問題。她說:「就在上周三,我兒子就發生了氣道異物梗塞!哎呀!把我那個急的呀!」「我下夜班剛回到家,正換拖鞋呢,聽到我兩歲半的兒子正在客廳咳嗽,而那種咳嗽有些奇怪,聲音微弱,口面憋的通紅!」
  • 關於氣道異物梗塞急救時的拍背,您有過這樣的困惑嗎?
    這是達醫曉護的第2467篇文章 「周老師,氣道異物梗塞時拍背為什麼必須要用手掌根部 如同之前筆者的帖子所提到的(氣道異物梗塞如何急救?明白原理很重要!),拍背的原理是利用重力和震蕩。因為利用的是重力,所以患者必須取頭低位,否則異物會被拍到氣道的更深處。因為利用的是震蕩,所以拍背得在保證不傷害到患者的前提下足夠大力才行,否則沒有效果。 除了這兩個關鍵點,其他的都不是「必須」。例如頭低位是否必須是45度?
  • 氣道異物梗塞急救!!
    氣道阻塞的急救:分為嬰兒氣道阻塞和成人氣道阻塞②不要驚慌,立即抱送醫院;③高聲呼救,同時開始急救;④支撐其頭頸並翻成頭低腳高俯臥位,在其背部兩肩胛骨之間拍擊4次;⑤再託住頸部將小兒翻轉成仰面頭低腳高位,用食指、中指衝擊性按壓其胸骨下端4-6次;⑥反覆進行拍背及壓胸直至異物咳出,或用手指將異物從口內掏出。
  • 老太異物梗塞呼吸困難 通州女子電話指導成功救人
    南通網訊 「前幾天,我電話遙控指揮妹妹,成功挽救了一名異物梗塞病人,由此可見,及時正確求救是非常重要的。」昨天,通州區安全宣講員、石港衛生所工作人員丁紅梅這樣告訴記者。原來,11月9日中午,丁紅梅的妹妹丁海霞在石港一張姓人家吃午飯,席間突然有一名60多歲的老太發生異物梗塞,且面色發紫,呼吸困難。危急時刻,丁海霞想到姐姐在衛生系統工作,也許會有應急方法,就緊急撥通了姐姐的電話。隨後,丁紅梅立即將應急救護中解除氣道梗阻的方法——「海姆利克氏手法」教給了妹妹。
  • 氣球碎片噴入氣管,2歲男孩窒息亡,快學異物梗塞急救法救命
    異物梗塞把握黃金4分鐘 一般來說,人體缺氧超過1分鐘會陷入昏迷,超過4分鐘就可能造成腦部傷害。所以當呼吸道完全梗塞時,急救黃金時間可能只有4到6分鐘,這麼短的時間送急診根本緩不濟急,建議大人一定要學會哈姆立克法,也許這麼多異物梗塞的事件都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 氣道異物怎麼辦 抓住搶救的「黃金時機」是關鍵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5日訊 (記者 高寧 通訊員 吳明順) 據統計,煙臺市120急救指揮中心每年接到氣道異物梗阻患者求救並不少見,嬰幼兒和老人是發生氣道梗阻的高發人群,及時對哽噎的患者採取海姆立克急救術,快速有效解除哽噎狀態,抓住搶救的「黃金時機」非常重要。
  • 急救系列二——異物梗塞呼吸道的急救
    點擊上面的骨外帥田爸 輕鬆關注我呼吸道梗塞異物是指異物(食物或其他東西)梗塞在喉部或者氣管內,阻斷了空氣流通的通道,對於成年人而言,這個異物主要是食物,而小孩子可能是食物或者一些小物件。異物阻塞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患者會突然雙手抓脖子。如果沒有這種情況,可以觀察患者是否有以下症狀:不能說話,呼吸困難或者呼吸音粗,不能有力的咳嗽,皮膚嘴唇或者指甲變藍或變灰,變暗,意識不清。如果出現了異物梗塞,牢記以下原則。
  • 孩子氣道異物梗阻 教你如何快速急救
    經診斷,女生氣管內發現一疑似肉丸的異物,死亡原因為「氣道異物引發窒息」。除了大孩子誤食異物外,嬰兒好奇心強,常抓食身邊硬幣、紐扣、果凍等物品也很容易引起氣道梗阻堵塞。那麼孩子吞下異物被卡住喉嚨後應該怎麼辦?如何第一時間進行急救?
  • 男童吃花生被嗆住窒息 異物阻塞急救有訣竅
    如孩子不慎誤食異物,請務必到就近醫院就診。氣道異物阻塞急救要點 ①及早識彆氣道異物阻塞的緊急情況:病人突然不能說話,面色、唇色很快青紫發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②儘快解除呼吸道的阻塞。可使用:咳嗽法、腹部衝擊法(海氏手法)、拍背法、手指掏取法。
  • 上海11歲女生被異物噎亡,「黃金5分鐘急救」這一步千萬不能錯!
    從報導中或許可以推測,這位女生也許是被異物梗住喉嚨後非常難受、喘不過氣,第一反應是去喝水把異物衝下去。但事實上,被大塊異物梗住氣道後最正確的方式應該是立即向身邊人(老師或同學)求救,讓對方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幫助排出異物。
  • 遇到氣道異物阻塞 應該怎樣急救
    ● 本期主講人:河南省人民醫院 段慧茹  前些日子,在朋友圈中看到一條消息:某小學四年級學生在吃飯時突發氣道異物阻塞,因周圍的人不懂得相關急救技術,錯過了最佳搶救時機,最終搶救無效死亡。有人不禁要問:究竟是什麼誘發了氣道異物阻塞?什麼人什麼情況下容易發生氣道異物阻塞?
  • 金鄉縣實驗小學幼兒園開展氣管異物梗塞急救知識培訓講座
    為提高全園教師的急救知識水平和對幼兒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9月18日下午,實驗小學幼兒園開展了氣管異物梗塞急救知識培訓講座。
  • 過年滿桌堅果、花生,異物梗塞急救法,家長要知道
    要來為大家示範當孩子異物梗塞,大人第一時間應該怎麼幫孩子急救處理,包括:一歲以下要用:拍背壓胸法;一歲以上,哈姆立克法。3、若病人的呼吸道梗塞嚴重時,則開始以哈姆立克法急救,直到異物被咳出為止。(小於1歲要用拍背壓胸法)呼吸道梗塞嚴重的徵象是:咳嗽變得無聲、呼吸越來越喘、出現喘鳴聲、發紺、甚至失去意識,記得第一時間要趕快打120。
  • 東區分中心成功搶救氣道異物梗阻患者
    東區分中心成功搶救氣道異物梗阻患者 11月12日清晨7點40分,東區分中心陳杰、高雄飛、吳棟梁車組接到調度的任務,男性62歲,氣道異物梗阻,救護車在趕往的途中立刻聯繫家屬,得知患者已無明顯呼吸心跳,陳杰大夫一邊指導家屬做心肺復甦一邊安撫家屬不要慌張。
  • 海姆立克急救法|腹部|氣管|海姆立克急救法|呼吸道異物
    一.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性呼吸道異物堵塞在生活中並不少見,由於氣道堵塞後患者無法進行呼吸,故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海姆裡克腹部衝擊法(Heimlich Maneuver)也稱為海氏手技,是美國醫生海姆裡克先生發明的。
  • 與死神賽跑:兒童氣道異物梗阻的家庭處理方法
    而急救的內容有很多,比如說呼吸心跳驟停、出血、肌肉損傷、骨折、觸電、燙傷、溺水、氣道梗阻等等,今天選擇了氣道異物梗阻處理分享給大家。 為什麼選這個呢? 因為世界衛生組織報告,0-14歲兒童死亡原因第一位的就是意外傷害,而氣道異物梗阻又是造成兒童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
  • 煙臺市120急救指揮中心電話指導解除小兒氣道異物
    據統計,煙臺市120急救指揮中心每年接到氣道異物梗阻患者求救並不少見,嬰幼兒和老人是發生氣道梗阻的高發人群,及時對哽噎的患者採取海姆立克急救術,快速有效解除哽噎狀態,抓住搶救的「黃金時機」非常重要。
  • 成人氣道異物梗阻 專家教你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人體的咽喉「氣道」和「食道」並行,我們如果在吃東西不小心,就容易發生食物進入「氣道」的情況。據了解,異物進入氣道,可以分為氣道完全阻塞和氣道不完全阻塞兩種情況。不完全阻塞的情況,比如喝水時突然被嗆,咳嗽就可以利用肺部的氣體把異物衝擊出來,使人轉危為安。
  • 老人氣道異物阻塞或昏迷 在家如何進行急救?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慢性疾病的發展,氣道異物阻塞和昏迷在居家老人中時常發生。對家屬而言,如何進行及時搶救至關重要。北京急救中心資深急救專家賈大成向新京報記者詳細講解了這兩種情況的搶救及自救方法,這些方法熟記於心,將在關鍵時刻挽救身邊親人的生命。
  • 微視《每周醫課》:氣道異物「鎖」喉,「海姆立克」來急救
    見習記者 馮善鵬 高巖)發生氣道異物梗阻,用什麼樣的方法搶救最有效?  氣道異物梗阻,是發生率比較高的疾病。一般發生在嬰幼兒和一些老年人,特別是一些嬰幼兒會在吃東西時跑跳打鬧哭鬧,很容易把食物吸入氣管造成氣道異物梗阻。還有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喉反射比較差,容易把食物吸入氣管內,導致氣道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