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關於公布江蘇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的決定

2020-12-11 江蘇省人民政府

蘇政發〔2018〕143號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根據《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勵辦法》,省人民政府決定,授予500個項目江蘇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其中,一等獎58項、二等獎152項、三等獎290項。

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希望全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強化責任擔當,弘揚優良學風,堅持問題導向,回應時代呼喚,不斷探索創新,努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江蘇特點的哲學社會科學品牌,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附件:江蘇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獲獎項目

 

                      江蘇省人民政府

                      2018年11月28日

 

附件

江蘇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

優秀成果獲獎項目

 

一等獎(58項) 

馬克思主義魅力與信仰研究(著作)黃明理(河海大學)

近代中國的民主之路與歷史經驗(著作)劉煥明(江南大學)

國家治理語境中的非制度化生存研究(著作)孟憲平(南京師範大學)、姚潤田(商丘師範學院)

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與基層政府職能建設(著作)陸道平(蘇州科技大學)

政治儀式:權力生產和再生產的政治文化分析(著作)     王海洲(南京大學)

倫理道德的精神哲學形態(著作)樊浩(江蘇省社會科學院)

東方哲學與東方宗教(上、下)(著作)洪修平(南京大學)主編

政治經濟學與唯物史觀的內在關聯(論文)曹典順(江蘇師範大學)

熟語表徵與加工的神經認知研究(著作)張輝(南京師範大學)

A monolingual mind can have two time lines: Exploring space-time mappings in Mandarin monolinguals(單語者思維中具有兩條時間軸線:探索漢語單語者思維中的時-空映射)(論文)   楊文星(揚州大學)、孫瀅(揚州大學)

La traduction et la réception de la littérature chinoise moderne en France(中國現代文學在法國的翻譯和接受)(著作)高方(南京大學)

古詩閱讀的認知機制:來自眼動的證據(論文)陳慶榮(南京師範大學)、楊亦鳴(江蘇師範大學)

《楚辭》英譯的中國傳統翻譯詩學觀研究(著作)嚴曉江(南通大學)

從形式主義到歷史主義:晚近文學理論「向外轉」的深層機理探究(著作)姚文放(揚州大學)

赫爾曼·麥爾維爾的現代闡釋(著作)楊金才(南京大學)

中國歷代民歌史論(著作)陳書錄(南京師範大學)等

文學社會學:明清詩文研究的問題與視角(著作)羅時進(蘇州大學)

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史料編年(共十二卷)(著作)吳俊(南京大學)總主編;肖進(上海市對外經貿大學)、黃珊(上海同濟一附中)、林寧(南京郵電大學)、李丹(南京大學)、方巖(江蘇省作家協會)、李媛媛(重慶市大渡口區商務局)、周述波(中山大學)、劉瑩(湖南大學)、閆海田(淮陰師範學院)、陳俊(安徽師範大學)、黃靜(南京大學)、劉熹(重慶第二師範學院)主編

20世紀中國戲劇史(上、下)(著作)傅謹(南京大學)

漢唐佛教造像藝術史(著作)費泳(南京藝術學院)

藝術與數字重構:城市文化視野的公共藝術及數位化發展(著作)王峰(江南大學)

隱喻與視覺:藝術史跨語境研究下的中國書畫(著作)王菡薇(南京師範大學)

中國歌劇音樂劇通史(全5冊)(著作)居其宏(南京藝術學院)總編撰;戈曉毅(南京財經大學)、滿新穎(廈門大學)、智豔(南京藝術學院)、張強(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錢慶利(南京藝術學院)

留學生群體與民國的社會發展(著作)周棉(江蘇師範大學)等著

國民黨中央對民眾運動的壓制與消解(1927-1929)(論文)齊春風(南京師範大學)

釣魚島問題文獻集(共十本)(著作)張生(南京大學)主編;董為民(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殷昭魯(魯東大學)、徐一鳴(南京大學)、楊駿(南京大學)、奚慶慶(安徽師範大學)、王衛星(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陳海懿(南京大學)、劉奕(南京大學)、屈勝飛(浙江工業大學)編

網絡時代言論自由的刑法邊界(論文)劉豔紅(東南大學)

人的尊嚴的法律屬性辨析(論文)胡玉鴻(蘇州大學)

風險控制的部門法思路及其超越(論文)宋亞輝(南京大學)

當代情感體制的社會學探析(論文)成伯清(南京大學)

城鎮化的不平等效應與社會融合(論文)陳雲松(南京大學)、張翼(中國社會科學院)

流動兒童與媒介:移民融合中的傳播與社會化問題(著作)莊曦(南京師範大學)

焦循全集(全18冊)(著作)劉建臻(揚州大學)整理

Measuring Delayed Recognition for Papers: Uneven Weighted Summation and Total Citations(測度論文的「延遲認可」:不均等加權求和與引文總量)(論文) 閔超(南京大學)、孫建軍(南京大學)、裴雷(南京大學)、丁穎(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百年語文教育經典名著(全十五冊)(著作)徐林祥(揚州大學)主編;張心科(華東師大)、龔孟偉(揚州大學)、許豔(北京教育學院)、高笑可(北京教育學院)、餘虹(四川師大)、趙志偉(華東師大)、張立兵(揚州大學)、歐陽芬(江西師大)、韋冬餘(揚州大學)、程稀(上海師大)、馮永玲(鹽城師院)、陳黎明(聊城大學)、閆淑惠(贛南師大)、蘭保民(上海浦東教師發展研究院)編

中國近代中學組織結構演變研究(著作)陳學軍(南京師範大學)

新教育公平引論——基於我國教育公平模式變遷的思考(論文) 程天君(南京師範大學)

中國殘疾人文化權利保障研究——融合教育的視角(著作)侯晶晶(南京師範大學)

論「核心素養」的證成方式(論文)高偉(江蘇師範大學)

中國高校學術創業:影響因素·實現機制·政策設計(著作)易高峰(鹽城師範學院)

我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研究(著作)王家宏(蘇州大學)等

收入優先增長:總量與結構(著作)範從來(南京大學)、張中錦(南京財經大學)、鞏師恩(南京農業大學)、吳凱(南京審計大學)

國際產能合作與重塑中國經濟地理(論文)吳福象(南京大學)、段巍(南京大學)

協調性均衡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戰略與江蘇探索(著作)成長春(南通大學)、楊鳳華(南通大學)等

創新驅動區域轉型升級的邏輯與江蘇的實踐研究(著作)陳曉雪(江蘇理工學院)、謝忠秋(江蘇理工學院)、潘冬(江蘇理工學院)

基於物價調控的我國最優財政貨幣政策體制研究(著作)卞志村(南京財經大學)

多產品企業、匯率變動與出口價格傳遞(論文)韓劍(南京大學)、鄭秋玲(南京大學)、邵軍(東南大學)

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報告2006-2015(著作)凌亢(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白先春(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等

非常規突發水災害應急合作管理與決策(著作)王慧敏(河海大學)、劉高峰(河海大學)、陶飛飛(河海大學)、佟金萍(常州大學)

能源價格系統分析(著作)田立新(南京師範大學)等

政府會計概念框架論(著作)陳志斌(東南大學)

城市居民碳能力:成熟度測度、驅動機理及引導政策(著作)陳紅(中國礦業大學)、魏佳(中國礦業大學)

流程、合規與操作風險管理(論文)肖斌卿(南京大學)、李心丹(南京大學)、徐雨茜(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陳垣橋(南京大學)

中國食品安全風險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考察報告(研究報告)吳林海(江南大學)、王曉莉(江南大學)、尹世久(曲阜師範大學)、張曉莉(石河子大學)等

關於建立區域生態認證制度的研究報告(研究報告)劉陳(南京郵電大學)、景傑(南京郵電大學)、杜運偉(南京郵電大學)

中國文化二十四品(普及成果)陳洪(南開大學)、徐興無(南京大學)主編;黃德寬(安徽大學)、程章燦(南京大學)、許勇(南京大學)、周德豐(南開大學)、李承福(天津外國語大學)、閆廣芬(南開大學)、王子今(中國人民大學)、高永久(蘭州大學)、白長虹(南開大學)、華成鋼(南開大學)、楊英傑(遼寧師範大學)、劉筏筏(遼寧師範大學)、張峰屹(南開大學)、李翔海(北京大學)、陳引馳(復旦大學)、蘇暢(復旦大學)、趙益(南京大學)、王楚(南京大學)、孫立堯(南京大學)、郭輝(山西師範大學)、解玉峰(南京大學)、曹小鷗(中國藝術研究院)、陳彥青(汕頭大學)、司冰琳(首都師範大學)、陶慕寧(南開大學)、俞士玲(南京大學)、李建珊(南開大學)、賈向桐(南開大學)、孫中堂(天津中醫藥大學)、鄧婷(天津中醫藥大學)、張伯偉(南京大學)、卞東波(南京大學)、侯傑(南開大學)、趙天鷺(南開大學)

法治中國悅讀叢書(全10冊)(普及成果)劉小冰(南京工業大學)、吳穎文(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楊東升(泰州學院)、馬樹同(寧夏師範學院)、劉青(江蘇省委黨校)、紀瀟雅(南京市六合區人民法院)、張琳(南京工業大學)、吳洛嬋(南京工業大學)、謝彤(江蘇省港口集團審計法務部)、方晴(紅豆集團有限公司)、倪德海(北京市京師(鄭州)律師事務所)、李鳳鳴(南京工業大學)、芮成浩(江蘇耀達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張小晴(南京工業大學)、黃欣安(江蘇方德律師事務所)、宋瑞龍(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徐蕾(南京工業大學)、衣家奇(南京工業大學)、姚華(南京工業大學)、張治宇(南京工業大學)、楊彬權(西北政法大學)、黃月華(南京工業大學)、程兵(南京工業大學)、張慧穎(大成律師(南京)事務所)、王軍(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劉潔(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葛藍(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江蘇農村物流業發展與城鄉一體化研究(研究報告)姚冠新(揚州大學)、楊蓉(揚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徐靜(揚州大學)、戴盼倩(江蘇大學)、沈友娣(鹽城工學院)、楊陽(江蘇大學)

 

二等獎(152項)

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文明思想:基於《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的研究(著作)方世南(蘇州大學)

意識形態功能提升新論(著作)張志丹(南京師範大學)

蘇俄非常時期列寧的常態性思想(著作)俞敏(南京師範大學)

中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變遷的動力與邏輯分析——以社會主義現代化為視點(論文)蔣豔(徐州工程學院)、張長立(中國礦業大學)

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批判性解讀(著作)唐正東(南京大學)

新民主主義革命與中國現代化(著作)張菊香(常州大學)

從歷史進程看中國道路的獨特性(論文)袁久紅(東南大學)、郭廣銀(東南大學)、陳碩(東南大學)

國際視野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著作)楊建新(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國家認同:全球化視野下的結構性分析(論文)金太軍(南京審計大學)、姚虎(南京審計大學)

民族主義之前的「民族」:一項基於西方情境的概念史考察(論文)張鳳陽(南京大學)、羅宇維(北京師範大學)、於京東(南京大學)

轉型時期中國社會的政治穩定機制研究(著作)許開軼(南京師範大學)

中國城市工業用地利用效率研究(著作)吳群(南京農業大學)、陳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政策問題建構研究——基於中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的驗證(論文)王婷(江蘇省社會科學院)

中國城市風險化:空間與治理(論文)陳進華(蘇州大學)

保羅·尼採:核時代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締造者(著作)石斌(南京大學)

中國共產黨執政倫理建設研究(著作)張振(南京師範大學)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範式圖譜(論文)任平(蘇州大學)

新鄉土倫理——社會轉型期的中國鄉村倫理問題研究(著作)王露璐(南京師範大學)

城市化與空間正義:我國城市化的問題批判與未來走向(著作)張天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王蜜(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哲學的解釋與解釋的哲學(著作)李承貴(南京大學)

園冶多維探析(上、下卷)(著作)金學智(蘇州市職業大學)

從權利到權力:洛克自然法思想研究(著作)李季璇(蘇州科技大學)

敦煌本古佚與疑偽經校註:以《大正藏》第八十五冊為中心(全8冊)(著作)於淑健(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黃徵(南京師範大學)

中日韓三國「性向詞彙」及文化比較研究(著作)施暉(蘇州大學)、欒竹民(日本廣島市立大學)

兒童語言障礙引論(著作)梁丹丹(南京師範大學)

語料庫戲劇翻譯文體學(著作) 任曉霏(江蘇大學)、馮慶華(上海外國語大學)等

常州籍四大語言學家與中國語文現代化(著作)趙賢德(江蘇理工學院)

俄漢語流重音聲學實驗對比及應用研究(著作)徐來娣(南京大學)

漢語句類史概要(著作)王建軍(蘇州大學)、湯洪麗(中澳科技職業學院)等

語義學與語用學的分界:一種新方案(論文)陳新仁(南京大學)

漢語語體語法研究(著作)朱軍(南京審計大學)

漢譯英翻譯能力自動評價研究(論文) 王金銓(揚州大學)、朱周曄(揚州大學)

東亞楚辭整理與研究叢書(全六冊)(著作)周建忠(南通大學)主編;徐燕(南通大學)、王舒雅(南通大學)、張佳(南通大學)、徐毅(南通大學)、賈捷(南通大學)、陳慧(南通大學)、施仲貞(南通大學)、張琰(南通大學)

東亞漢文學研究的方法與實踐(著作)張伯偉(南京大學)

傳統藝術活態保護與當代美學建設(論文) 高小康(南京大學)

文藝美學的漢字學轉向(著作)駱冬青(南京師範大學)、朱崇才(南京師範大學)、董春曉(浙江財經大學)

論自然生態審美的三大觀念轉變(論文)趙奎英(南京大學)

文學政治學的創構:百年來文學與政治關係論爭研究(著作)劉鋒傑(蘇州大學)、薛雯(上海理工大學)、尹傳蘭(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等

清代散見戲曲史料彙編(共十冊)(著作)趙興勤(江蘇師範大學)、趙韡(徐州市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中心)、蔣宸(溫州大學)

洛文塔爾文學傳播理論研究(著作)甘鋒(東南大學)

20世紀俄蘇文學批評理論史(著作)張杰(南京師範大學)等

中國辭賦理論通史(上、下)(著作)許結(南京大學)

現代中國佛教文學史稿(著作)譚桂林(南京師範大學)

文類:世界觀影響文學的中介——盧卡契文類理論研究(論文)陳軍(揚州大學)

空間過程、環境認知與意象表達:中國古代繪畫的歷史地理學研究(著作)張慨(常州大學)

二十世紀中國戲劇理論大系(全四卷七冊)(著作)董健(南京大學)、胡星亮(南京大學)

民間藝術的審美經驗研究(著作)季中揚(南京農業大學)

中國南北朝時期佛教造像背光研究(著作)金建榮(淮陰師範學院)

瓦薩裡和他的《名人傳》(著作)李宏(南京師範大學)

論音程循環在後調性音樂作品中的結構力作用(論文)陳林(蘇州科技大學)

中國藝術海外傳播的國家戰略與理論研究(論文) 王廷信(東南大學)

產品的視覺性與文化實踐(著作)鮑懿喜(江南大學)

亞洲新電影之現代性研究(著作)周安華(南京大學)等

中國戲劇通史建構的百年轉型與重構可能(論文) 孫書磊(南京師範大學)

中國藝術史學理論與研究方法(著作)李倍雷(東南大學)、赫雲(東南大學)

藝術的自我整合——從藝術跨界作品表現形式論藝術創意的建構邏輯(論文)徐子涵(東南大學)

太湖黿頭渚近代園林研究(著作)朱蓉(江南大學)、王文姬(無錫市市政和園林局)

秦漢土地賦役制度研究(著作)臧知非(蘇州大學)

中國郵政通史(著作)葉美蘭(鹽城工學院)

東南亞早期區域合作:歷史演進與規範建構(論文)鄭先武(南京大學)

明末清初私家修史研究(著作)楊緒敏(江蘇師範大學)

近代江南社會保障機構的經費收支與運作研究(著作)黃鴻山(蘇州大學)

先秦兩漢農業與鄉村聚落的考古學研究(著作)劉興林(南京大學)

馬克思的法律發展思想及其當代意義(論文)公丕祥(南京師範大學)

民國時期法律解釋的理論與實踐(著作)方樂(南京師範大學)

具體的打擊錯誤:從故意認定到故意歸責(論文)歐陽本祺(東南大學)

貨運代理轉委託行為的類型區分及法律效力(論文)方新軍(蘇州大學)

重大行政決策概念證偽及其補正(論文)熊樟林(東南大學)

法治評估知識的生成邏輯及實踐反思(論文)張建(常州大學)

明代以來漢族民間服飾變革與社會變遷(1368-1949年)(著作)崔榮榮(江南大學)、牛犁(江南大學)

基礎教育中的學校階層分割與學生教育期望(論文)吳愈曉(南京大學)、黃超(南京大學)

社會學芝加哥學派:一個知識共同體的學科貢獻(著作)何雨(江蘇省社會科學院)

在野的全球化:流動、信任與認同(著作)範可(南京大學)

蘇南現代化建設示範區進展評估(著作)宋林飛(常州大學)主編

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傳播系列叢書(全3冊)(著作)申俊龍(南京中醫藥大學)、朱佩楓(南京中醫藥大學)、曾智(南京中醫藥大學)、王希泉(南京中醫藥大學)主編

社會輿論與教育發展(著作)駱正林(南京師範大學)

西方媒介文化理論研究(著作)曾一果(蘇州大學)

移動網際網路用戶閱讀行為研究(著作)茆意宏(南京農業大學)

數據與信息之間邏輯關係的探討——兼及DIKW概念鏈模式(論文) 葉繼元(南京大學)、陳銘(南京大學)、謝歡(南京大學)、華薇娜(南京大學)

天堂應該是圖書館模樣——走進民國大學圖書館(著作)王一心(南京師範大學)

南京博物院文物保護科技叢書(全5冊)(著作)南京博物院編

對義務教育優質學校及其建設路徑的幾點思考(論文)張新平(南京師範大學)

The Neural Dynamics of Reward Value and Risk Coding in the Human Orbitofrontal Cortex(人腦眶額皮質區域表徵獎賞信息和風險信息神經信號的時空動態性特徵)(論文)李巖松(南京大學)、GiovannaVanni-Mercier(法國國家科學中心)、JeanIsnard(法國裡昂一大)、FrancoisMauguiere(法國裡昂一大)、Jean-ClaudeDreher(法國國家科學中心)

重溫「教學與科研相統一」(論文)王建華(南京師範大學)

專題教育社區評價指標體系建構的方法研究(論文)馮銳(揚州大學)、董利亞(南京市金陵匯文學校)、李聞(南京市南化實驗小學)

高等教育與人才集聚兩種投入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共軛驅動研究:以江蘇、浙江兩省為例(著作)劉林(江蘇師範大學)

彈性與韌性:鄉土社會民辦教師政策運行的民族志(著作)魏峰(南京師範大學)

教育還能促進底層的升遷性社會流動嗎(論文)餘秀蘭(南京大學)

流動兒童心理研究(著作)王亞南(南京郵電大學)等

學習範式下的教師發展:理論模式與組織建設(論文)吳立保(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從環境到智慧:資訊時代的教學變革(著作)沈書生(南京師範大學)

「適合的教育」:內涵、困境與路徑選擇(論文)馮建軍(南京師範大學)、劉霞(南京曉莊學院)

中美研究型大學本科生學習經歷滿意度的比較研究——基於SERU調查的實證分析(論文)呂林海(南京大學)、龔放(南京大學)

共軛與融通:職業教育學術課程與職業課程的整合研究(著作)陳鵬(江蘇師範大學)

教學認識信念研究(著作)喻平(南京師範大學)

道德量化評價與學校道德教育(著作)尹偉(江蘇理工學院)

教育神經科學視野中的體育教育創新(著作)陳愛國(揚州大學)

體育治理視野下我國高端體育智庫的建設研究(論文)楊國慶(南京體育學院)

運動養生術「健心」理論研究(著作)高亮(南京師範大學)

絲綢之路與中西體育文化交流(著作)張矛矛(中國礦業大學)

人口年齡結構、養老保險制度轉軌對居民儲蓄率的影響(論文)楊繼軍(南京財經大學)、張二震(南京大學)

投資者關係管理能夠穩定市場嗎?——基於A股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管理的綜合調查(論文)權小鋒(蘇州大學)、肖斌卿(南京大學)、吳世農(廈門大學)

稅費負擔、創新能力與企業升級——來自「新三板」掛牌公司的經驗證據(論文)李林木(南京財經大學)、汪衝(上海財經大學)

高管與員工:激勵有效性之比較與互動(論文)陳冬華(南京大學)、範從來(南京大學)、沈永建(南京財經大學)

縣域經濟發展的動力結構及其變遷規律(著作)秦興方(揚州大學)、田珍(揚州大學)

基於創新驅動的我國高端服務業國際競爭力提升研究(著作)宣燁(南京財經大學)

多樣性視閾下的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著作)宣昌勇(淮海工學院)

出口與內需的結構背離:成因及影響(論文)易先忠(南京審計大學)、包群(南開大學)、高凌雲(中國社會科學院)、張亞斌(湖南大學)

資本帳戶開放對人民幣國際化「貨幣錨」地位的影響分析(論文)楊榮海(南京財經大學)、李亞波(復旦大學)

研發要素流動、空間知識溢出與經濟增長(論文)白俊紅(南京師範大學)、王鉞(南京師範大學)、蔣伏心(南京師範大學)、李婧(南京師範大學)

農村土地流轉中農村土地金融創新研究(著作)林樂芬(南京農業大學)等

異質性出口固定成本、生產率與企業出口決策(論文)邱斌(東南大學)、閆志俊(南京大學)

中國基礎設施超常規發展的土地支持研究(論文)葛揚(南京大學)、岑樹田(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

要素分工與國際貿易理論新發展(著作)戴翔(南京審計大學)、張二震(南京大學)

碳信息披露研究:基於CDP的分析(著作)蔣琰(南京財經大學)

系統評價:方法、模型、應用(著作)劉思峰(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郭本海(中國計量大學)、方志耕(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菅利榮(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社會預期管理論(著作)江世銀(南京審計大學)

遠與近:遠程醫療服務模式創新(著作)趙林度(東南大學)

Hedging with Futures:Does Anything Beat the Naïve Hedging Strategy? (期貨套期保值:簡單策略能夠被打敗嗎?)(論文)王玉東(南京理工大學)、吳衝鋒(上海交通大學)、楊立(新南威爾斯大學)

流動性與金融系統穩定:傳導機制及其監控研究(著作)劉曉星(東南大學)

煤炭資源整合中的政府與企業關係研究(著作)孫自願(中國礦業大學)

增加值率能否反映經濟增長質量?(論文)範金(南京林業大學)、姜衛民(中國科學院)、劉瑞翔(南京審計大學)

中國戰略石油儲備研究(著作)周德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白洋(南京師範大學)、周鵬(中國石油大學)

工作特徵對新生代員工幸福感的影響機制研究(著作)趙宜萱(南京大學)

最小成本共識決策建模及應用(著作)鞏在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張歡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徐曉霞(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s and strategic change momentum: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tructures(企業家認知與戰略變革動能關係實證研究:組織知識結構的調節效應)(論文)楊林(南京財經大學)

新興大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追趕時機、趕超路徑與政策工具:全球價值鏈視角(著作)黃永春(河海大學)

贏得死亡遊戲:破解華為的創新之道(著作)楊忠(南京大學)等

強化大學農技推廣職能  推進大學與農技推廣體系有機結合——農業轉型背景下高校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創新與對策研究(研究報告)陳巍(南京農業大學)、應瑞瑤(南京農業大學)、黃水清(南京農業大學)、李玉清(南京農業大學)、王克其(南京農業大學)、徐敏輪(南京農業大學)、雷穎(南京農業大學)、餘德貴(南京農業大學)

加強風險防範 確保飲用水源安全(研究報告)楊莉(南京郵電大學)、戴明忠(江蘇省環保廳)、劉寧(南京大學)、王靜(江蘇省生態環境評估中心)、王俊(南京郵電大學)

公共治理與政策創新(研究報告)金世斌(江蘇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一體化建設「揚子江城市群」的對策建議(研究報告)李程驊(《群眾》雜誌社)

中國與周邊國家水資源合作開發機制研究(研究報告)周海煒(河海大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立法重點問題研究(研究報告)田侃(南京中醫藥大學)、王豔翬(南京中醫藥大學)、喻小勇(南京中醫藥大學)、吳穎雄(南京中醫藥大學)、陳慶(南京中醫藥大學)、楊勇(南京中醫藥大學)、白庚亮(南京中醫藥大學)

城市政治學視域下的城市遺產保護機制研究(研究報告)姚遠(南京大學)、任羽中(北京大學)

領導幹部看發展:對江蘇當前發展形勢的評估及對「十三五」發展的建議(研究報告)楊明(江蘇省委黨校)、薛莉(江蘇省委黨校)、陳娟(江蘇省委黨校)、劉偉(江蘇省委黨校)、孫樂豔(江蘇省委黨校)

南水北調工程可持續性發展的水價研究(研究報告)史安娜(河海大學)、劉永進(河海大學)、劉遠書(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監管中心)、馮曉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監管中心)、鄭垂勇(河海大學)、趙敏(河海大學)、王啟明(河海大學)、肖楠(河海大學)、陶嘉慧(河海大學)、唐琴娜(河海大學)、劉海榮(河海大學)、胡瑋(南水北調建設建管中心)、朱銳(南水北調建設監管中心)

關於推進寧鎮揚一體化、共建「大南京都市區」的建議(研究報告) 張顥瀚(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劉西忠(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推進我省積極創建「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的若干建議(研究報告)丁宏(江蘇省社會科學院)

中國價值:圖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與源(普及成果)劉同君(江蘇大學)主編

黑色記憶:南京大屠殺(普及成果)張連紅(南京師範大學)、劉燕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唐詩與宋詞(普及成果)莫礪鋒(南京大學)

童心萌蒙繪:傳統文化裡的中國精神(全三冊)(普及成果)劉佳(揚州大學)、郭兆雲(揚州大學)、陸惠敏(浙江麗水職業技術學院)

智慧財產權貿易與創新驅動發展(著作)顧曉燕(金陵科技學院)

推進江蘇品質城市建設的建議(研究報告)顧維中(泰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地方治理法治化的實踐與路徑研究(著作)朱未易(南京市社會科學院)等

徐州漢畫像石通論(著作)武利華(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選擇:基於淮安的實證分析(著作)葛濤安(淮安市委黨校)

論解放區前期文學中知識分子的自我批判(論文)秦林芳(南京曉莊學院)

《永樂大典·常州府》清抄本校注(著作)王繼宗(常州市圖書館)

中國式兒童情境學習範式的建構(論文)李吉林(南通師範第二附屬小學)

探索用發展理念引領道路交通安全監管轉型升級(研究報告)方先友(宿遷市公安局)

 

三等獎(290項) 

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及其中國實踐研究(著作)洪光東(南京師範大學)

任弼時與《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論文)韓同友(淮陰工學院)、羊森(淮陰師範學院)

文化自信與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的當代發展(論文)梅景輝(南京財經大學)

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及其歷史發展研究(著作)劉希剛(南京財經大學)、徐民華(江蘇省委黨校)

中國特色的公共事務治理之道:協商治理(論文)池忠軍(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哲學透視(著作)顧玉平(南通大學)、孫國志(南通大學)

正向與反向:大同思想對早期中國知識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影響(論文)王剛(南京師範大學)、丁亞娟(無錫旅遊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政治社會化與列寧時期的紅色文化符號(論文)梁化奎(徐州工程學院)

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著作)田旭明(江蘇師範大學)

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化轉型(論文)戴銳(河海大學)

淺析生態危機問題認識上的三大偏差(論文)何畏(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公民服從的邏輯(著作)唐慧玲(揚州大學)

當代中國縣域信訪治理研究(著作)於水(南京農業大學)

當代我國大陸公民政治參與的變遷與類型學特點——基於2002與2011年兩波全國抽樣調查的分析(論文)肖唐鏢(南京大學)、易申波(南京大學)

公共服務合同外包的理論、實踐與反思(著作)詹國彬(南京審計大學)、王雁紅(南京審計大學)

江蘇省城市公共安全藍皮書(2017)(著作)王義保(中國礦業大學)、許超(中國礦業大學)、曹明(中國礦業大學)

老年痴呆症社區早期預防與人群管理研究(著作)代寶珍(江蘇大學)

地方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緣起、方向和路徑(著作)李強(江蘇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應對突發公共事件中政府和企業互動研究(著作)袁建軍(南京審計大學)

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創新(著作)丁強(江蘇省人民醫院)、王曉東(江蘇省人民醫院)、張正堂(南京大學)、朱衛華(江蘇省人民醫院)、張全(江蘇省人民醫院)

政治詮釋學視域中的公正問題研究(著作)亓光(中國礦業大學)

科技創新與現代化進程(著作)張雲霞(江南大學)

A LOGIC FOR WEAK ESSENCE AND STRONG ACCIDENT(弱本質與強偶性的邏輯)(論文)潘天群(南京大學)、楊春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第二國際馬克思主義哲學:時代、問題與批判(著作)陳愛萍(江南大學)

誰之權利?何以利用?——基於整體生態觀的動物權利和動物利用(論文)張燕(南京師範大學)

中國美學精神(著作)潘知常(南京大學)

馬克思主義空間正義的問題譜系及當代建構(論文)王志剛(江蘇大學)

法國科學哲學中的進步性問題(論文)劉鵬(南京大學)、蔡仲(南京大學)

尼採與現代道德哲學(著作)範志均(東南大學)

歧路中的探求:當代俄羅斯科學技術哲學研究(著作)萬長松(江南大學)

When a causal assumption is not satisfied by reality:differential brain responses to concessive and causal relations during sentence comprehension(當因果假設與事實相悖時:大腦處理讓步和因果關係的機制)(論文)徐曉東(南京師範大學)、蔣曉鳴(北京大學)、周曉林(北京大學)

《說文》古文研究(著作)張學城(南通大學)

子變韻和子變韻的形成構擬——以孟州方言為例(論文)史豔鋒(江蘇師範大學)

贛榆金山方言研究(著作)王恩建(淮海工學院)、唐浩(淮海工學院)

段玉裁年譜長編(著作)王華寶(東南大學)

出場 差異 合理性:晚清以來英美小說翻譯行為研究(著作)徐劍(中國礦業大學)、袁輝(中國礦業大學)

Task type effects o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knowledge(任務類型對英語學習者接受性和產出性詞彙知識習得的影響)(論文) 鮑貴(南京工業大學)

詞塊教學法: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創新實踐(著作)戚焱(南京郵電大學)

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異體字源流考(論文)於淼(揚州大學)

漢語中不禮貌構式的社會認知研究:以《紅樓夢》為例(著作)嚴敏芬(江南大學)

《日本書紀》中特殊語言文字現象考察(論文)董志翹(南京師範大學)

上古——中古漢語顏色詞研究(著作)趙曉馳(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

翻譯價值論(著作)高雷(淮陰師範學院)

中外文學交流史·中國-法國卷(著作)錢林森(南京大學)

行進中的現代性:晚清「五四」散文論(著作) 丁曉原(常熟理工學院)

契訶夫戲劇的喜劇本質論(著作)董曉(南京大學)

別樣的在場與書寫——論近年女性非虛構文學寫作(論文)   王暉(南京師範大學)

當代藝術及其美學闡釋的危機(論文)周計武(南京大學)

臺灣當代文學與五四新文學傳統(著作)方忠(鹽城師範學院)等

選本批評與清代詞壇的統序建構(論文)沙先一(江蘇師範大學)

章回體小說的現代歷程(著作)張蕾(蘇州大學)

媒介場中基於欲望主體的文學存在方式動態研究(著作)趙玉(南京曉莊學院)

1930年代中國現代作家群落研究(著作)顧金春(南通大學)

伍爾夫小說美學與視覺藝術(著作)楊莉馨(南京師範大學)

域外漢籍與宋代文學研究(著作) 卞東波(南京大學)

「空」之美學釋義(著作)王耘(蘇州大學)

西方思潮與中國近代文學(著作)王韜(江蘇省社會科學院)

論基蓮·克拉克和格溫妮絲·路易斯詩歌中的民族性書寫(論文)何寧(南京大學)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研究:以中國小說史學為視野(著作)溫慶新(揚州大學)

中國電影刊物史稿:1921—1949(著作)丁珊珊(南京大學)

民國前期書畫市場與社會變遷(論文)陶小軍(南京藝術學院)、謝建明(南京藝術學院)

造物之道——中國古代設計思想散論(著作)郭廉夫(江蘇美術出版社)

中國古代染織紋樣史(著作)張曉霞(蘇州大學)

生活美學視域下的中國家庭倫理劇熱播解析(論文)錢曉田(南京郵電大學)

士人傳統與書法美學(著作)周睿(南京藝術學院)

動畫藝術及創作研究(著作)殷俊(江南大學)

漆向大海: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漆藝文化研究(著作)潘天波(江蘇師範大學)

軟實力視域下中國電影品牌國際化戰略研究(著作)路璐(南京農業大學)

明清小說戲曲插圖研究(著作)喬光輝(東南大學)

藝術啟蒙與趣味衝突:第一次全國美術展覽會(1929年)研究(著作)商勇(南京藝術學院)

戲之發生考——中國戲曲起源新說(論文)王寧邦(南京大學)

宋元時期中日繪畫的傳播與交流(著作)王蓮(揚州大學)

電影政策與中國早期電影的歷史進程:1927—1937(著作)宮浩宇(南京師範大學)

宋代民間畫家身份的再釐定——基於《畫繼》的考察(論文)黎晟(淮陰師範學院)

風雅之好:明代嘉萬年間的書畫消費(著作)葉康寧(南京藝術學院)

中國當代藝術歌曲研究(著作)孫會玲(南京曉莊學院)

聖朝名畫書評 五代名畫補遺(著作)徐聲(江蘇第二師範學院)

蘇南傳統民居建築裝飾研究(著作)崔華春(江南大學)

元朝進士集證(全二冊)(著作)沈仁國(江蘇第二師範學院)

淺述孟河四大醫家遣方用藥思想與人文地域的關係(論文)吳承豔(南京中醫藥大學)、任威銘(南京中醫藥大學)

中國農業文化遺產名錄:全2冊(著作)王思明(南京農業大學)、李明(南京農業大學)主編

遷洛元魏皇族與士族社會文化史論(著作)王永平(揚州大學)

南京保衛戰史(著作)孫宅巍(江蘇省社會科學院)

宋代圖經與九域圖志:從資料到系統知識(論文)潘晟(南京師範大學)

刑事程序比例構造方法論探析(論文)秦策(南京師範大學)

我國集體土地徵收制度的構建(論文)王克穩(蘇州大學)

被誤解和被高估的動態體系論(論文)解亙(南京大學)、班天可(復旦大學)

論被害人的自陷風險——以詐騙罪為中心(論文)王駿(南京財經大學)

科研人員的刑法定位:從憲法教義學視域的思考(論文)姜濤(南京師範大學)

中國法官懲戒的現代化轉型:1901~1949(著作)李鳳鳴(南京工業大學)

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的法理學研究(著作)楊春福(河海大學)等

環境權入憲的比較研究(論文)吳衛星(南京大學)

勞動法上用人單位:內涵釐定與立法考察(論文)秦國榮(南京審計大學)

構建與創新:經濟法哲學研究(著作)陶廣峰(南京財經大學)等

國際私法與民法典的分與合(論文)宋曉(南京大學)

利他型人壽保險中投保人與受益人的對價關係(論文)嶽衛(南京大學)

標準化案主:社會工作臨床技能教育的新策略(論文)臧其勝(南通大學)

大都市社區協同治理視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務(著作)顏玉凡(河海大學)

中國新農村性別結構變遷研究:流動的父權(著作)金一虹(南京師範大學)

從「派繫結構」到「關係共同體」:基於某國有中小改制企業組織領導「關係」變遷的案例研究(著作)沈毅(河海大學)

村落裡的單身漢(著作)彭大松(南京郵電大學)

民間權威與地方政治:一個中原鄉村的傳統蛻變(著作)李曉斐(南京理工大學)

福利多元主義視域下的城市養老服務供給模式研究(著作)陳靜(中國礦業大學)

網絡謠言敘事範式及「跟進式」治理研究(著作)浦玉忠(南通大學)、薛健飛(常州大學)

新媒體涉私內容傳播與隱私權理念審視(論文)陳堂發(南京大學)

共識與分歧:網絡輿論的信息傳播研究(著作)於德山(南京師範大學)

錯時空與本土化:比較視野下中國電視紀錄片風格衍變:1958~2013(著作)武新宏(揚州大學)

蘇州傳統藏書文化研究(全2冊)(著作)曹培根(常熟理工學院)

數據素養研究:源起、現狀與展望(論文)孟祥保(東南大學)、常娥(東南大學)、葉蘭(深圳大學)

基於協同學理論的數字圖書館演化趨勢探討(論文)鄭建明(南京大學)

網站用戶信息獲取中的心智模型研究(著作)吳鵬(南京理工大學)、沈思(南京理工大學)、錢敏(常熟理工學院)、王佳敏(武漢大學)

高校科研數據管理理論與實踐(著作)劉桂鋒(江蘇大學)

公共文化服務背景下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戰略分析(論文)陳雅(南京大學)、王錳(江蘇大學)

國外文化遺產基金制度及其借鑑(論文)朱琰(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吳文卓(美國南加州大學)

我國高校智庫影響力提升路徑探析(論文)周剛(蘇州科技大學)

大學組織內部治理研究:基於權力場域的視角(著作)胡仁東(江蘇師範大學)

山石磊落自成巖:王德滋傳(著作) 王運來(南京大學)、李運慶(南京森林警察學院)

高校師範生教師職業認同及其影響因素研究(論文)胡維芳(江蘇理工學院)、黃麗(江蘇理工學院)

高校文科本科專業應用性研究(著作)張兄武(蘇州科技大學)

遠離學校的教育:當代西方國家「在家上學」運動研究(著作)王佳佳(江蘇大學)

集權改革、城鎮化與義務教育投入的城鄉差距——基於劉易斯二元經濟結構模型的分析(論文)宗曉華(南京大學)、陳靜漪(河海大學)

誰是高考加分政策的受益者——基於2012年全國高校抽樣調查數據(論文)董美英(南京曉莊學院)、程家福(安徽建築大學)

蘇霍姆林斯基評傳(著作)孫孔懿(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教學生活新論:基於過程哲學的視角(著作)魏善春(南京師範大學)

中國殘疾人職業教育與就業服務:全2冊(著作)何侃(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

教學媒體:由技術工具論、工具實在論到具身理論的範式轉換(論文)張剛要(南京郵電大學)、李藝(南京師範大學)

教學模式創新發展的核心要素——以十大名師名家為例(論文) 程嶺(江蘇師範大學)

我國特殊教育政策變遷的歷史演進與路徑依賴——基於歷史制度主義分析範式(論文)馮元(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俞海寶(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一帶一路」沿線73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分析(論文)劉志民(南京農業大學)、劉路(南京農業大學)、胡順順(南京農業大學)

學校課程領導發展的個案研究:以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為例(著作)王淑芬(江蘇第二師範學院)

社會需求視域中的大學課程變革:基於江蘇省六所大學的研究(著作)徐高明(常州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研究:以美國大學為例(著作)汪霞(南京大學)、錢銘(鹽城工學院)主編

學習方式何以變革:標準與路徑(論文)王運武(江蘇師範大學)、朱明月(江蘇師範大學)

農村職業教育發展新論(著作)馬建富(江蘇理工學院)等

選擇性注意機制探微(著作)張明(蘇州大學)

當代中國社會心態與道德生活狀況研究報告(著作)馬向真(東南大學)

本科教育質量提升研究:基於就讀經驗的視角(著作)劉海燕(南京審計大學)

教育公正視角的農村學校變革研究(著作)劉國豔(淮陰師範學院)

全日制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問題研究:基於可僱傭性視角的分析(著作)孫國友(南京體育學院)

競技能力網絡結構特徵的實證演繹——以女子重劍項目為例(論文)杜長亮(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運動員人力資本投資風險的形成與規避研究(著作)劉建(南通大學)

西方職業體育市場秩序演化與中國實踐研究(著作)張兵(鹽城師範學院)

羅馬體育法要論(著作)趙毅(蘇州大學)

蘇北區域中心城市集聚與輻射能力研究:基於淮安市的分析(著作) 史修松(淮陰工學院)

Does the marriage market sex ratio affect parental sex selection? 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census(婚姻市場性別比是否影響父母生育時的性別選擇?)(論文) 李杏(南京財經大學)、M.W.LukeChan(McMaster University)、ByronG.Spencer(McMaster University)、WeiYang(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

中國居民收入差距變化對企業產品創新的影響機制研究(論文)安同良(南京大學)、千慧雄(江蘇省社會科學院)

房價、遷移摩擦與中國城市的規模分布——理論模型與結構式估計(論文)劉修巖(東南大學)、李松林(東南大學)

政府隱性擔保一定能降低債券的融資成本嗎?——關於國有企業和地方融資平臺債券的實證研究(論文)韓鵬飛(南京財經大學)、胡奕明(上海交通大學)

江蘇省產業系統環境適應性評價(著作)仇方道(江蘇師範大學)等

中國農地流轉現狀及其政策改進——基於江蘇、廣西、湖北、黑龍江四省(區)調查數據的分析(論文)錢忠好(揚州大學)、冀縣卿(南京審計大學)

流域生態系統恢復價值評估:CVM有效性與可靠性改進視角(著作)蔡志堅(南京林業大學)、杜麗永(南京林業大學)

外資商業競爭與中國流通產業安全研究(著作)李陳華(南京審計大學)

基於多學科視角的企業財務管理拓展與創新探討(論文)王衛星(常州大學)

區域經濟差異視角下政府環境責任研究:基於省際碳排放的測度(著作)姜國剛(常州大學)、趙楊(吉林大學)

全球化視角下的需求約束與我國產業發展研究(著作)孫軍(淮海工學院)

高鐵網絡時代區域旅遊空間格局(著作)汪德根(蘇州大學)

中國企業「出口——生產率悖論」:理論裂變與檢驗重塑(論文)湯二子(南京審計大學)

中國外資需求偏好與供給機制的制度安排研究(著作)    胡立法(揚州大學)

生產者服務業與製造業的空間集聚:基於貿易成本的研究(論文)譚洪波(揚州大學)

環境規制引起了汙染就近轉移嗎?(論文)沈坤榮(南京大學)、金剛(南京大學)、方嫻(復旦大學)

東道國產業集群根植性壁壘及其治理策略——基於FDI進入的視角(論文)黃建康(江南大學)、詹正華(江南大學)

全球空間關聯視角下的中國經濟增長(論文)劉瑞翔(南京審計大學)、顏銀根(南京審計大學)、範金(南京林業大學)

出口技術複雜度、勞動力市場分割與中國的人力資本投資(論文)陳維濤(南京審計大學)、王永進(南開大學)、毛勁松(天津市寶坻區人民政府)

農地產權結構、生產要素效率與農業績效(論文)李寧(南京財經大學)、何文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仇童偉(華南農業大學)、陳利根(南京農業大學)

中國資源型城市脆弱性時空演化理論與實證研究(著作)徐君(江蘇師範大學)、李貴芳(江蘇師範大學)

收入分配與增長質量:中國經濟模式的解讀與重塑(著作)李子聯(江蘇師範大學)

山西農家行為變遷:1986-2012(著作)彭小輝(南京師範大學)、王玉琴(山西省農業廳)、史清華(上海交通大學)

基於雙重網絡嵌入的海歸創業企業成長機制研究(著作)彭偉(常州大學)

家族企業治理模式的分類比較與演進規律(論文)呂鴻江(東南大學)、吳亮(東南大學)、周應堂(南京農業大學)

我國「公司+農戶」型農產品供應鏈理論模型和運作研究(著作) 浦徐進(江南大學)

城市居民節能行為影響因素及引導政策(著作)龍如銀(中國礦業大學)、嶽婷(中國礦業大學)

江蘇人才發展報告2017(著作)曹傑(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蔣瑩(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

中國城鎮體系規劃的發展演進(著作)張京祥(南京大學)、胡嘉佩(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

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新思路:基於動態能力理論視閾的研究(著作)朱雲(南京財經大學)

Hybrid Strategies, Dysfunctional Competition, and New Venture Performance in Transition Economies(轉型經濟下混合戰略、不良競爭與新企業績效關係研究)(論文)杜運周(東南大學)、PhillipH.Kim(BabsonCollege)、HowardE.Aldrich(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

考慮行為外部性的多零售商銷售努力激勵(論文)孟慶峰(江蘇大學)、盛昭瀚(南京大學)、陳敬賢(南通大學)、李真(江蘇大學)

生態文明建設:鎮江實踐與特色(著作)馬志強(江蘇大學)、江心英(江蘇大學)

會計視角的資源環境核算與管理(著作)袁廣達(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Research on the decoupling analysis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or its related CO2 emis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中國能源消耗相關的碳排放與經濟發展脫鉤關係研究)(著作)張明(中國礦業大學)

組織創新氛圍、創新自我效能感與員工創新行為(著作)顧遠東(南京審計大學)

面向中國製造2025的產業知識創新研究:結構、能力和發展(著作)盧銳(杭州師範大學)、趙佳寶(南京大學)等

核心企業技術聯盟夥伴選擇問題研究(著作)吳松強(南京工業大學)

雙邊視角下用戶參與眾包創新的知識獲取機制及實現策略(著作)孟慶良(江蘇科技大學)

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基於主體行為分析(著作) 張婕(河海大學)、王濟幹(河海大學)、徐健(江蘇大學)

聘任制公務員契約治理研究(著作)張宏偉(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江蘇省智慧財產權密集型產業統計及培育研究(研究報告)王亞利(江蘇省專利信息服務中心)、唐小麗(江蘇省專利信息服務中心)、楊玉明(江蘇省專利信息服務中心)、丁榮餘(江蘇省知識產權局)、李衛明(江蘇省統計局)、趙順龍(南京工業大學)、趙喜倉(江蘇大學)、龔躍鵬(江蘇省專利信息服務中心)、石瑛(江蘇省專利信息服務中心)、高劼(江蘇省專利信息服務中心)、劉菊芳(國家知識產權局規劃發展司)、呂陽紅(國家專利局南京代辦處)、張曉月(南京工業大學)等

中國碳生產率的估算、預測及優化分配研究(研究報告)張成(南京財經大學)、史丹(中國社會科學院)、王群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劉小峰(南京財經大學)、周寧(南京財經大學)、劉寧(國務院參事室當代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徐圓(南京財經大學)

全球智能製造裝備領軍人才資源分布研究(研究報告)廖文和(南京理工大學)、孔捷(南京理工大學)、高揚(南京理工大學)、周文魁(南京理工大學)、陸蒨(南京理工大學)、李莉(南京理工大學)、章成志(南京理工大學)、朱英明(南京理工大學)、武蘭芬(南京理工大學)、張捷(南京理工大學)、唐娜(南京理工大學)、馬蕾(南京理工大學)、劉永(南京理工大學)、劉婷婷(南京理工大學)、張長東(南京理工大學)、王禹林(南京理工大學)、汪惠芬(南京理工大學)、程新斌(南京理工大學)、邵軍華(南京理工大學)、楊鵑瑞(南京理工大學)

蘇北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調研報告(研究報告)章壽榮(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王樹華(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呂永剛(江蘇省社會科學院)、華學成(淮陰工學院)、郭玉燕(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嶽少華(江蘇省社會科學院)、苗國(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樊佩佩(江蘇省社會科學院)、趙錦春(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於誠(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劉海健(淮陰工學院)

中國當代犯罪隱語資料庫建設及犯罪隱語在刑事偵查中的應用研究(研究報告) 王卉(南京森林警察學院)

政府參與農村土地流轉研究(研究報告)鄒偉(南京農業大學)、諸培新(南京農業大學)、陸萬軍(南京農業大學)、王雪琪(南京農業大學)、徐禮球(淮安市委農工部)、曹鐵毅(南京農業大學)、張建(南京農業大學)、王聖華(泰州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魏永春(鎮江市農業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王敏(南京農業大學)、康爭光(江蘇省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

江蘇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思考(研究報告)方標軍(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

蘇北地區創新人才集聚突破路徑的調查研究(研究報告)段鑫星(中國礦業大學)、王雪松(中國礦業大學)、餘利川(中國礦業大學)、徐蘇蘭(中國礦業大學)、吳瑞(中國礦業大學)、朱靜坤(中國礦業大學)

協同創新中心運行模式與機制研究(研究報告)施琴芬(蘇州科技大學)、於娛(南京審計大學)、宋福明(南京郵電大學)、姜田(南京大學)、任剛(東南大學)、周國棟(南京農業大學)、秦衛明(南京工業大學)、錢福良(蘇州大學)、尹潔(江蘇科技大學)

藏區基層治理法治化的若干思考(研究報告)唐宏強(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中非海洋領域合作現狀、挑戰與對策(研究報告) 張振克(南京大學)

科技創新驅動江蘇省經濟增長研究(研究報告)徐盈之(東南大學)、朱春曉(江蘇省統計局)、嶽書敬(東南大學)、郭進(東南大學)、王書斌(東南大學)、趙永平(東南大學)、高嘉穎(中國建設銀行)、楊英超(東南大學)

建立科學合理的容錯機制 為江蘇新一輪發展注入充足動能(研究報告)陳朋(江蘇省社會科學院)

現代農業導向的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研究(研究報告)張兵(南京農業大學)、劉丹(南京農業大學)、王翌秋(南京農業大學)、姜長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孟德鋒(南京審計大學)、李丹(南京審計大學)、鄒偉(南京農業大學)、何軍(南京農業大學)

圖像學視野下的傳統江南景觀視覺基因分析與構建研究(研究報告)徐偉(南京理工大學)、羅婷(南京郵電大學)、孔凡報(南京理工大學)

蘇南地區製造業向服務型製造轉型的路徑及對策研究(研究報告)金青(常州工學院)、李菼(常州工學院)、張忠(常州工學院)、陳杰(常州工學院)

構建區域商標品牌發展指數助推江蘇省商標品牌戰略的深入實施(研究報告)錢建平(南京理工大學)、徐升權(南京理工大學)、鄭倫幸(南京理工大學)、韓興(南京理工大學)、董新凱(南京理工大學)、吳永才(江蘇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張傳博(江蘇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省」與「外化」(普及成果)黃進(江蘇科技大學)

中國絲綢之路上的墓室壁畫(7卷本)(普及成果)汪小洋(東南大學)、姚義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趙曉寰(雪梨大學)、王詩曉(東南大學)、吳思佳(蘭州理工大學)、鄧新航(東南大學)、包豔(蘭州理工大學)、張騁傑(東南大學)、史亦真(東南大學)、劉剛(蘭州理工大學)、段少華(東南大學)、郭振文(華僑大學)、金源(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漢畫像藝術概論(普及成果)顧穎(江蘇師範大學)

五百年來王陽明(普及成果)酈波(南京師範大學)

勞動維權成功百例(普及成果)劉業林(鎮江市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新家庭教育問答(普及成果)王道榮(江蘇旅遊職業學院)

決策的基因(普及成果)李娟(南京大學)

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全四冊)(普及成果)高春香(蘇州中科知成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邵敏(蘇州中科知成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明振(蘇州中科知成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李婧(蘇州中科知成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通史·隋唐五代宋元卷(著作)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李天石等編著

蘇北精準扶貧與農民增收面臨的新問題及對策建議(研究報告)劉宗堯(徐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周仕通(徐州工程學院)、張中強(徐州工程學院)、董金玲(徐州工程學院)、張文君(徐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郭慧(徐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揚州木版年畫與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之比較(論文)孫璐(揚州市職業大學)

轉型視角下的城市網絡研究:基於生產性服務業的長三角實證分析(著作)王聰(南京市社會科學院)

多語環境下的母語建構與母語社區規劃研究(著作)方小兵(南京曉莊學院)

刑事證據審查三步法則(著作)李勇(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檢察院)

電子政府治理理念及其相關制度創新研究(著作)王文建(南京曉莊學院)

讓兒童熱愛科學:走向深度學習的小學科學課程實踐(著作)曹燕琴(宜興市城北小學)

白居易生平與創作實證研究(著作)文豔蓉(徐州工程學院)

「沛縣封侯虎」課程是怎樣煉成的(著作)張振華(沛縣教師發展中心)

新常態下常州市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建議研究(研究報告)王建明(常州工學院)、謝金樓(常州工學院)、馮英華(常州工學院)等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政策執行考察:以蘇南W市B區為例(著作)劉瑋(蘇州市滄浪新城第二實驗小學校)

自學·議論·引導:涵育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範式(論文)李庾南(南通市啟秀中學)、祁國斌(南通大學)

砥礪奮進:擘畫上海「北大門」建設藍圖(著作)蔣建(南通市委黨校)主編

江蘇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研究(研究報告)孫巨傳(連雲港市社會科學院)、蔣紅奇(連雲港市社會科學院)、劉增濤(連雲港市社會科學院)、薛繼坤(連雲港市社會科學院)

基於學校發展的中小學章程建設研究(論文)駱增翼(連雲港市海州實驗中學)

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及創新應用(著作)顏韡(連雲港市中雲中學)

周恩來法治思想研究(著作)張亞青(淮安市法學會)、季秀平(淮陰師範學院)、朱錦(淮安市法學會)、郭興利(淮陰師範學院)、傅紅冬(淮陰師範學院)、趙國付(淮陰師範學院)、陳上海(淮陰師範學院)

高等職業教育的文化驅動:呂鳳子「崇愛尚美」文化育人思想的傳承與實踐(著作)丁鋼(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徐銘(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王桂龍(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蔣純利(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

江蘇開發區創新與轉型發展研究(研究報告)鎮江市社科聯(院)

轉型期農村經濟改革探索(著作)彭智勇(鎮江市委黨校)

鎮江市推進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對策研究(研究報告)江蘇大學、鎮江市發改委聯合課題組

旅遊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研究(著作)李冬梅(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羅春燕(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

刑事立法過程中公民參與問題研究(著作)陰建峰(北京師範大學)、賈長森(句容市人民檢察院)、萬育(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分行中關村支行)、黃靜野(美國密西根大學)

世界歷史與世界市場的空間維度——基於歷史唯物主義體系的全景化透視(論文)吳耀國(宿遷高等師範學校)

中國特大城市經濟轉型發展研究(著作)黃南(南京市社會科學院)等

鄉村讓城市更嚮往——關於南京農村空心化問題的調研報告(研究報告)邵建光(南京市人大常委會)、韓道輝(南京市委辦公廳)、於水(南京農業大學)、郭俊(南京市委辦公廳)、邢光河(南京市委辦公廳)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改革實證研究——以南京市為樣本(研究報告)範群(南京市人民檢察院)、潘科明(南京市人民檢察院)、餘紅(南京市人民檢察院)、黃志堅(南京市人民檢察院)、李勇(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檢察院)、馬虹(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檢察院)、張婷(南京市人民檢察院)、聶婷婷(南京市人民檢察院)

產業轉型的地方實踐:蘇南工業園區的生態文明建設(著作)任克強(南京市社會科學院)

價值觀建設與傳播(著作)曹勁松(南京市委臺灣工作辦公室)

南京市行政區劃史(著作)雍玉國(南京市行政區劃地名協會)主編

「法益可恢復性犯罪」概念之提倡(論文)莊緒龍(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

無錫產業強市戰略研究(研究報告)錢喜中(無錫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李仲貴(無錫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佔麗(無錫太湖學院)等

無錫商會史(著作)湯可可(無錫市檔案局)主編;王海寶(無錫市工商聯)、浦文昌(無錫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用生長定義教育——孟曉東與語文生長課堂(著作)孟曉東(無錫市錫山區教育局)

關於我市城市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和重點工程共建共擔共享機制的研究(研究報告) 高聖華(無錫市財政局)、楊百海(無錫市財政局)、潘福林(無錫市財政局)、馬元燕(無錫市財政局)、胡雯雯(無錫市財政局)

無錫招商引資機制創新和優化研究(上中下)(研究報告)李偉剛(無錫市人民政府研究室)、陶琦(無錫市人民政府研究室)、朱永福(無錫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中國城鎮化土地徵收衝突治理模式轉型研究(論文)王華華(無錫市委黨校)

檢察建設初論(著作)李樂平(無錫市人民檢察院)、韓彥霞(無錫市人民檢察院)

基於空間分異的我國農村金融改革特色化研究(著作)董金玲(徐州工程學院)

「十三五」時期非公經濟「兩個健康」發展戰略和路徑研究——以常州市為例(研究報告)王建華(江蘇理工學院)、查豔(常州市委統戰部)、朱正奎(江蘇理工學院)、謝忠秋(江蘇理工學院)、李梅香(常州市委統戰部)、陳曉雪(江蘇理工學院)、李剛(江蘇理工學院)、俞超(江蘇理工學院)、劉寧(江蘇理工學院)

死刑案件檢察監督研究(著作)張加林(常州市司法局)、姜濤(南京師範大學)等

虛擬存在的美學研究(著作)楊建生(常州工學院)、呂在(常州信息學院)

常州曲藝史(著作)言禹墨(常州市文化藝術研究所)

財政專項資金管理中的風險防範(論文)喬俊傑(常州市財政局)、沈才(常州市財政局)、孫蓉蓉(常州市財政局)、桂萍(常州市財政局)、王欣冉(常州市旅遊局)、徐明星(常州市財政局)、王珏(常州市財政局)

盛宣懷與中國近代化(上、下冊)(著作) 陳吉龍(常州市炎黃文化研究會)主編

基於功能設計的圖書館「十三五」發展戰略構想(論文)許曉霞(蘇州圖書館)、陸秀萍(蘇州圖書館)

關於助推全市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的建議(研究報告)蘇州市政協文教衛體委員會

蘇州文化創意產業與金融融合發展的現狀與建議(研究報告)廖文杰(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絲綢志(著作)蘇州絲綢志編纂委員會

「蘇州製造」轉型破局之探討——深圳、杭州、蘇州三城比較研究(研究報告)蘇州地稅局課題組

蘇州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實踐與創新(研究報告)蘇州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蘇州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研究院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研究(研究報告)朱晨(蘇州市財政局)

江蘇縣域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問題研究——以張家港「一中心、雙總分、數位化」公共文化服務模式為例(研究報告)陳世海(張家港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李忠影(張家港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邵海宇(張家港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法治理念下的行政程序證據制度研究(著作)陳峰(蘇州市政府法制辦公室)、張杰〔江蘇鐘山明鏡(蘇州)律師事務所〕

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的探索及建議——以南通市為例(研究報告)劉召(南通市委黨校)

有趣的語文:一個語文教師的「另類」行走(著作)凌宗偉(南通市通州區金沙中學)

前蘇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嬗變的原因及啟示(論文)朱聯平(南通市委黨校)

法的沉思(著作)王曉如(南通市保險行業協會)

教師八大功課(著作)李明高(連雲港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編著

融合式適應體育教學法(著作)李沛立(連雲港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下好生態「先手棋」打好綠色「發展牌」——基於蘇北其他四市比較的淮安生態綠色發展路徑初探(研究報告)淮安市聯合調研組

以農民集中居住為支點  以土地制度改革為槓桿 著力撬動新型城鎮化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研究報告)郝道君(淮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張延峰(淮安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姚鳳雷(淮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魯振湖(淮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王中書(淮安市規劃局)、黃春(淮安市住建局)、趙天(淮安市委農工部)、儲衛東(淮安市國土局)、倪軍(淮安市國土局)、左宏(淮安市國土局)、王建綱(淮安市國土局)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參考淮安的實踐(研究報告)時洪兵(淮安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姚鳳雷(淮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許軍(淮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孫建林(淮安市委農工部)、陳開昶(淮安市國土局)

關於檔案執法監督檢查的決策諮詢報告(研究報告)朱鴻英(淮安日報社)、林華東(淮陰師範學院)、謝雨(淮陰師範學院)、談有法(淮安市檔案局)

關於淮安市重點中心鎮建設的調研報告(研究報告)黃克清(淮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金寶(淮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單君(淮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陳健(淮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華貴(淮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段明祥(淮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曹雨(淮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在建言中見證淮安發展:2013-2016年重點調研報告集(著作)朱毅民(民進江蘇省委員會)、朱潔(淮安市政協經濟科技委員會)

鹽城地區精準扶貧與農民增收研究(研究報告)吳先國(鹽城市審計局)、孫紅青(鹽城市審計局)、陳玥光(上海地方稅務局)、蔡書亞(鹽城市審計局)、郭紅(鹽城市審計局)、陶振華(鹽城市審計局)

史海鹽蹤:鹽城海鹽文化歷史遺存(著作)鹽城市政協學習文史委員會編

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研究(研究報告)揚州市委研究室課題組

與時代發展同步——校長治校的實踐獨白(著作)周俊(江蘇旅遊職業學院)

政校行企四方深度合作辦學創新研究與實踐(研究報告)陳康林(揚州技師學院)、商玉美(揚州技師學院)、居遠山(揚州市運輸管理處)、門濤(揚州市運輸管理處)、韓彬(揚州技師學院)、周秋菊(揚州技師學院)、姚恆梅(揚州技師學院)、羅傑(揚州技師學院)、程芳(揚州技師學院)、袁法軍(揚州技師學院)

鎮江投資及營商環境調查報告(研究報告)國家統計局鎮江調查隊

完善環境保護稅制建設的建議(研究報告)吉秋根(泰州地方稅務局)、劉富民(泰州地方稅務局)、袁曙明(泰州泰興地方稅務局)

泰州市新經濟發展案例分析研究(研究報告)李佔國(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泰州分院)、焦金芝(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泰州分院)

列寧的階級觀國家觀社會主義觀及其當代價值(論文)朱妙寬(興化市委黨校)

江蘇地區明代澆漿墓及出土服飾的初步研究(論文)郭正軍(泰州市博物館)

「網際網路+農業」:引領宿遷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引擎(研究報告)宿遷市委黨校課題組

司法的劇本與表演(著作)崔永峰(宿遷市中級人民法院)

刑事責任理論研究(著作)尹維達(宿遷學院)

公報PDF版瀏覽、下載:省政府關於公布江蘇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的決定(蘇政發〔2018〕143號).pdf

相關焦點

  • 省政府關於江蘇省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的決定
    省政府關於江蘇省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的決定 發布日期:2011-03-25 15:19 字體:[大 中 小] 省政府關於江蘇省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的決定蘇政發〔2011〕32號  2011年3月25日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2007年以來,全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實踐,積極開展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和應用,取得了可喜成績。
  •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喜獲13項江蘇省第十六屆 哲學社會科學優秀...
    江蘇省人民政府近日發布《關於公布江蘇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的決定》(蘇政發〔2020〕106號),根據《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勵辦法》,省人民政府決定,授予748個項目江蘇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東南大學為第一單位獲獎27項,第一單位及參與獲獎累計40項。
  • 江蘇省政府關於公布江蘇省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的決定
    江蘇省政府關於公布江蘇省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的決定 發布日期:2014-10-13 15:14 字體:[大 中 小] 蘇政發〔2014〕106號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根據《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勵辦法》,省人民政府決定,授予498個項目江蘇省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其中,一等獎59項、二等獎144項、三等獎295項。
  • 日語學院馬駿教授榮獲北京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近日,北京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公布。我校日語學院馬駿教授著作《漢文佛經文體影響下的日本上古文學》獲北京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主持、完成、在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5項。《日本古代文學「和習」問題研究》入選2011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系列論文《書證:<日本書紀>祥瑞災異記載的比較文學研究》獲第六屆「孫平化日本學學術獎勵基金」論文類二等獎。另著有《萬葉集「和習」問題研究》,合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商務基礎日語》等11部,發表論文70餘篇。
  • 教育部公布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選結果
    、關於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教育部組織開展了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獎工作。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獎勵的決定》,正式公布獲獎名單。經專家評審、面向社會公示、獎勵委員會審議通過和教育部批准,共有1539項成果獲獎。
  • 南通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擬獲獎成果公示
    根據《南通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勵辦法》(通政辦發[2017]106號)規定,經組織專家組初評、複評,評出南通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擬獲獎成果70項,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51項,現將擬獲獎成果向社會公示。
  • 山東省第三十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獲獎名單公布
    山東省第三十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獲獎名單暨2018年度(第十二屆)山東省社會科學突出貢獻獎、學科新秀獎獲獎人員名單(公示)  山東省第三十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會議於6月25日-29日在萊蕪舉行。今年網上申報通過資格審核的成果1118項,經各有關單位推薦,536項成果進入評選。
  • 資訊| 我校榮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我校榮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關於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獎勵的決定》(教社科〔2020〕4號),經專家評審、社會公示、獎勵委員會審議和教育部批准,共有1539項成果獲獎。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申報工作的通知教社科廳函〔2019〕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印發的《關於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
  • 關於表彰菏澤市第二十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決定
    日期:[2010年08月06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7] 關於表彰菏澤市第二十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決定 為進一步繁榮發展我市哲學社會科學,為菏澤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更好更快發展提供理論支撐,經菏澤市第二十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委員會評審,決定授予《關於菏澤市財政惠農政策貫徹落實情況的調查與思考》等8項成果一等獎,授予《風雨滄桑六十載 春華秋實譜新篇
  • ...寶政函 寶雞市人民政府關於寶雞市第十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
    發布機構:市政務公開辦 發布日期:2019-12-24 09:02:20 名  稱:寶雞市人民政府關於寶雞市第十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通報
  • 山東省第三十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獲獎名單來了
    6月25日至29日,山東省第三十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專家評選會議在萊蕪舉行,共評選出250項獲獎成果,其中特等獎並一等獎1項,一等獎29項、二等獎100項、三等獎120項。同時經投票確認,授予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的2項成果為特等獎。
  • 山東省第三十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獲獎名單暨2020年度(第十四屆...
    山東省第三十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會議於2020年9月7日-9日舉行。今年網上申報通過資格審核的成果1172項,經單位(部門)推薦,603項成果進入評選。
  • 重慶工商大學3項成果獲第8屆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日前,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於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獎勵的決定》,公布了本屆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的評選結果。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是目前國內人文社科領域最具公信力和影響力的重要獎項,每三年或四年評選一次。
  • 山東省第三十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出,250項成果獲獎
    9月11日,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委員會會議在濟南召開,審核通過山東省第三十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和第十四屆社會科學突出貢獻獎、學科新秀獎獲獎結果。今年的省社科優秀成果獎評選,網上成果申報數量1314項,通過審核的成果1172項,經過各授權單位組織推薦,603項成果進入評選。
  • 教育部:第八屆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啟動申報
    1月25日,教育部網站發布了一項重要文件《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申報工作的通知》,教育部正式決定啟動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申報工作。
  • 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榮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
    我校榮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關於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獎勵的決定》(教社科〔2020〕4號),經專家評審、社會公示、獎勵委員會審議和教育部批准,共有1539項成果獲獎。
  • 青島理工大學喜獲2項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獎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8月29日訊(記者 張雅新)近日,山東省第三十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正式公布  雲樂鑫博士(左二)  據悉,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獎是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最高的成果獎項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獎勵意見》規定,按照《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工作實施細則》要求,經客觀賦分、專家評選、會議評選和山東省社科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委員會審定,本屆社科優秀成果獎共評選出249項優秀成果,其中一等獎30項,二等獎99項,三等獎120項。
  • 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獲獎名單公示
      山東省第三十一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會議於8月22日-26日在萊蕪舉行。今年網上申報通過資格審核的成果1075項,經各有關單位推薦,546項成果進入評選。經過客觀賦分、專家評選和省評選委員會會議審定,最終確定249項獲獎成果,其中一等獎30項、二等獎100項、三等獎119項。
  • 西北大學6項成果獲第八屆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近日,《教育部關於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獎勵的決定》公布,西北大學共6項成果獲獎,獲獎總數及等次創歷史新高。獲獎成果中,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西北大學名譽校長張豈之先生作為主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理念讀本》榮獲普及讀物獎;段清波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國歷代長城發現與研究》、梁星亮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和屈健教授主持完成的《20 世紀「長安畫派」及其影響研究》、任保平教授獨著《經濟增長質量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