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祖國的中國紅
聞健,中共黨員,武漢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軟體工程1701班學生,曾任武漢科技大學「英才領航班」(青馬工程班)班長和計算機學院學生會主席。在校期間,積極參加各項學科競賽及校園活動,取得高等數學競賽省級二等獎,國家級三等獎,華中地區數學建模三等獎。
服役期間受部隊表揚和嘉獎3次,被評為「優秀義務兵」。2017年退役復學後,同戰友創辦武漢科技大學迷彩社軍事類社團,並擔任副會長一職,將迷彩氣息帶進大學校園,每年進行徵兵宣講和國防動員等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榮獲「徵兵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熱衷於公益事業,積極參與無償獻血,累計獻血52次,達98個治療量,19600毫升。榮獲2016-2017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被評為武漢地區高校無償獻血形象大使十二強選手以及武漢科技大學「最美獻血者」。
傾情投入志願者工作,參加中國2019世界集郵展覽志願者,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遊泳測試賽以及正式賽志願者,2019全球創投大會深圳站志願者,第九屆艾景國際景觀設計大會志願者等多次志願者活動,被評為「標兵青年志願者」等稱號。
參加兩次暑期支教活動,榮獲「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西藏服役,他是保家衛國的中國紅
大好男兒,攜筆從戎,服役西藏是他高遠的志向。聞健是2015年5月在學校報名入伍的,也是那年武漢科技大學自願去西藏地區服役的學生之一。儘管父母反對,但他一心堅持「要到高原去,到邊境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明天我要上前線了,去守國旗。也許你們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們已經陰陽相隔。不能盡孝是我終身的愧疚。會緊張但是我從來不慫,也更沒有後悔過穿上這身軍裝!穿上這身衣服,就得扛起這份責任。」這是他在出徵前給父母遺書裡寫下的句子。自此,青年懷揣夢想,開始漫長西行。
雖早有準備,但惡劣的環境、劇烈的高原反應、新兵訓練的艱苦,還是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衝擊。高原缺氧、精神緊繃、荒無人煙,這都是對心理和生理的極度考驗。身前飄揚的軍旗,身旁筆挺的戰友,肩上看不見的責任,是他們咬牙堅持的意義。逐漸地,他和戰友適應了雪域高原的強光,習慣了臉上的新痂換舊疤,手繭皴裂依舊能堅持握槍訓練。都說西藏軍人苦,就算躺著也是一種奉獻。但要保家衛國,就要苦練殺敵本領,強化軍事素質。
在軍事訓練中,聞健堅持對自己提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各項訓練都認真刻苦,以優異的表現贏得班長,連長和指導員的一致好評。
三個月的新兵訓練結束後,聞健再次主動申請去最艱苦的基層連隊,被分配到特務連,成為一名偵察兵,開始了兩年的軍旅生涯。那年,國際形勢突變,聞健所在的連接到命令趕赴邊境線,他接到的任務是到最前線護衛國旗。接到指令,時刻準備上戰場。30多個日夜,他和戰友衝在最前,在國境線上挺起脊梁,護衛國旗,保衛家國,他們寸土不讓。
江山如畫,歲月安好,只因有他們負重前行。
高原蒼莽,六月飛雪,巡邏山路上充斥著未知。國境線上,2017年6月30日,是離聞健退伍倒計時62天,是聞健和戰友參與行動的第28天,更是寸步不能退讓的又一天。
身前,是五星紅旗,背後,就是祖國的邊防底線。這一天,聞健所在的部隊與某國部隊繼續在邊境對峙,高崗上飄揚的五星紅旗,身後是億萬祖國人民,氣壓低、局勢緊、空氣凝固、血液沸騰,肢體衝突已然無可避免,卻已來不及擔心和後怕,那一刻,縈繞在他心頭的,是軍人使命不可辱,祖國寸土不可丟。軍旗上的中國紅,是聞健心中最閃亮的光。
從賽場到鄉村 他是志願奉獻的中國紅
退伍不忘軍魂,只是「戰場」轉移。戰友依舊守護著那面飄揚在國境線的五星紅旗,他也將以另一種方式將中國紅帶到每一個祖國需要的地方。退役復學後,志願服務是聞健新的「戰場」。
他是軍運賽場的「小水杉」。當聞健得知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將在武漢舉辦時,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他認為如果能夠服務於這樣一場軍人的盛會,將會是一次刻骨銘心的記憶和經歷。他攜戰友一起,報名成為一名軍運會志願者。
長達三個月的線下培訓,場館實踐,以及線上學習和測試賽,他從不缺席,軍運會開幕,萬眾矚目,他們穿著綠白相間的志願者服裝,青春挺拔,「小水杉」一亮相,就成為賽場一道亮麗風景線。賽程期間,他擔任志願者助理,參與幕後工作,和其他志願者一道,出色的完成了各項任務,獲得各方讚譽。
他是徵兵入伍的宣傳員。2018年3月,聞健和退伍戰友成立武漢科技大學迷彩社,志願開展徵兵宣講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他堅持帶領迷彩社成員進行早訓,帶領成員強身健體,為入伍做準備。近兩年,迷彩社很多同學先後入伍,也不乏選擇服役於偏遠邊疆省份的社員。
他是志願鄉村的好老師。聞健堅持嘗試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開展志願服務。2019年7月,他首次嘗試做知識的傳遞者,到山村做支教老師,期望給孩子們帶去知識和希望。
炎熱的暑假,通山縣燕廈鄉的留守兒童在聞健的帶領下跑操、打球、團隊素質拓展,音樂課上,聞健展現自己多彩特長,教樂理、教笛簫、教紅歌,將愛國素養融入支教課程,獲武漢科技大學「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稱號。半個月之後,聞健又馬不停蹄趕往新洲進行下一項農村支教,由於出色的表現,他榮獲了武漢市「新洲區優秀青年志願者」稱號。
在校期間,聞健參加了多項大型志願者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志願者精神,多次被評為優秀志願者,標兵志願者。
獻血52次,他是挽救生命的中國紅
三年大學時光,52次獻血記錄,20多本獻血證、10餘張獻血卡、進入造血幹細胞捐獻庫、以過萬選票被武漢人民推選為武漢地區高校無償獻血形象大使十二強。聞健將中國紅,融於血液,又默默將殷紅的血液,獻給城市、獻給人民、獻給生命。
從2014年進入武漢科技大學以來,聞健一直積極參與無償獻血,期望儘自己的一份力,能挽救他人的生命。
截止目前,短短幾年之內,聞健省內外已累計無償獻血52次,共計98個治療量、19600毫升,相當於把身體的血液換了5次。他獲得了2016~2017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也申請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捐獻造血幹細胞給需要的患者。
堅持自律,帶動燎原青春。聞健一直是同學們口中的「大哥」、心目中的「大神」。在校期間,聞健從未拋棄在軍營養成的各項好習慣,每日早起鍛鍊,風雨無阻。
他參加各項公益志願活動,成績依然優異:每年獲得二等以上獎學金。數學競賽國家級三等獎,數學建模大賽華中區三等獎,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等榮譽從未間斷,同時他還擔任校青馬班班長、學院學生會主席、迷彩社創始人等職務。
相同的時間,為什麼他能做到那麼多事?聞健說「堅持。唯有堅持,能將點滴平凡事,築成不凡人生。」
守護人民,他是最美逆行的中國紅
荊楚大疫,學子憂心。庚子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一切變了模樣。聞健作為武漢回襄陽人員,第一時間向村裡匯報了自己的行程,當即被村裡要求在家自我隔離。
家國有難,素履之往。禍不單行,此時父親重病,聞健費力將父親送入醫院,日夜守護。身處疫情信息的洪流中,24小時在醫院兼顧學業和陪護,每日睡在走廊上的聞健心中焦慮萬分。
陪護期間,他眼睜睜地看著隨著疫情嚴重,醫院病人越來越多,病房後面的感染科住滿了新冠肺炎患者。目睹了醫院的種種悲歡,人世間的洶湧情感,全社會抗疫的波瀾壯闊,聞健焦急地想為家鄉、為國家做些什麼。
父親好轉出院之後,他便立刻積極投入到抗疫一線,成為村裡的大學生志願者,也成為了千千萬萬90後大學生志願者的一員。帶著青年一代的擔當與軍人的品質,他扎入鄉土,為老鄉們傳遞科學防疫知識、消除恐慌,協助村委會做好疫情的防控管理、對獨居的老人提供上門講解服務。
值班期間,村口關卡處的貨車擋住了救護車的生命通道,聞健便和一起參與抗疫的志願者協力將車推開,為生命救援開闢通道。工作中他能力強、反應快、為人親和、任勞任怨,村民對這個軍旅作風明顯的小夥讚譽有加。
一路從西藏走來,聞健帶著全身自信與傲骨,帶著雪原風霜與灼灼熱血,帶著一心所系的中國紅。他用年輕的初心、黨員的擔當和軍人的風採,一路詮釋著祖國當代青年的無畏與堅守、信仰與大愛。
實習編輯:鄭世鑫
責任編輯:陳薇薇
中國大學生網(微信ID:dxszzcn)
投稿:china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