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巴黎的事件餘波未了,各國領袖就忙不迭地展示起了他們對技術的無知。在英格蘭諾丁漢的一場活動上,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David Cameron)提到,過去英國能夠插手任何形式的通信。信件、電話和網際網路通信都可以攔截而獲取情報。但在他看來,諸如Snapchat和Facebook的WhatsApp(想必還包括其他無數較小眾的版本)等服務都構成了威脅,因此不應該放任自流。
與卡梅倫同一黨派的倫敦市長鮑裡斯·詹森(Boris Johnson)則表示,「公民自由什麼的我不關心。只要構成威脅,他們的電子郵件和電話就要監聽起來。」一位被普遍視為英國首相未來人選的人說出這話,未免令人發怵。歸根結底,他就是說,我們必須都放棄隱私權,才能保護自己不受恐怖威脅。他肯定會說只想監聽恐怖分子,但在這個「後斯諾登」時代,我們都知道這究竟是怎麼運作的。
但據卡梅倫所說,規矩就是,「要麼把服務訪問權交出來,要麼就別想在英國運營。」這算哪門子民主?民眾將他們推舉出來,是要他們服務於民,將納稅人的錢利用起來,把國家治理得更好。而不是讓他們監視民眾,收回民眾的自由與權利。讓他們掌權,不是說他們對技術的了解就可以連我們十幾歲的孩子都不如。
政府的說法是,情報機構無法自由訪問諸如Snapchat和WhatApp等移動服務。想必他們聯絡過這些公司並要求監聽消息,但遭到拒絕。這樣一來,唯有竊聽和憑法庭判令調取信息記錄兩條路。前者也許管用,因為可以實時監視當前經由網絡的信息;但後者未必,如果這些公司誠如所言不保留信息記錄的話,就行不通了。
阻止普通人在移動即時通訊客戶端做些尋常的事情,這樣做有多愚昧暫且不提,恐怖分子進行秘密通訊的技術手段是早就已經存在的了。兩臺機器通過Tor相互通信,並通過IRC伺服器進行256位加密,這同樣令人頭疼。政府不難看到有對話在進行,但信息源及其目的地,以及消息內容都保護得相當嚴密。
又或者,你可以使用VPN創建屬於自己的絕對安全的網絡。大公司的企業網絡中就會用到這個,使員工在世界各地安全無礙地訪問公司系統。現在我們認為恐怖分子也會效而仿之,這有那麼不可理解嗎?
歸根結底,英國政府想要的(法國似乎也是一個路數)是模仿中國。網際網路流量都要經由政府防火牆,只有獲準的網站和服務才能被訪問。要真正將人們能與不能訪問哪些東西管控起來,這是唯一尚且可行的辦法。但即便如此,VPN也可以輕易將其繞過。
這樣的文章寫著寫著,就會給人留下偏執幻想的印象。但政府說我們的安全受到恐怖分子威脅、因而必須交出控制權以保障安全的時候,我們就聽得跟真的一樣。其實,恐怖分子的目的就是想讓我們恐懼正常生活遭到破壞。而讓他們慶幸的是,對技術一無所知的政客們已經幫他們代勞了。
卡梅倫在發言中總結道,「任何政府的首要責任,就是確保國家與人民的安全。」聽上去值得稱道,但實際是個騙局。大部分民眾並未受到恐怖主義的迫切威脅,所以,阻止民眾使用政府無法訪問的應用,這不是為了安全,而是政府想獲取控制權。
要理解政府存在的目的,我就會看看美國《獨立宣言》。「人皆生而平等,享有造物主賦予給他們的不可剝奪的權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才在人們中間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當權力,則來自被統治者的同意。」就連法蘭西共和國的國家格言「自由、平等、博愛」也是關於自由意志、人人平等與民眾團結。
因此,違背人們的意願、阻止他們使用某些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違憲的。英國的問題在於沒有成文憲法。沒有這樣一份文件將民眾(包括筆者在內)的任何權益納入保障。由此,如果說我的自由受到威脅,那麼卡梅倫的威脅比誰都大。而這與我對政府的期待恰恰是背道而馳的。
譯 丁盈幸 校 李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