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兒 | 十一月,秋冬交替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十一月,本是秋冬交替的季節,而今年的秋天卻被寒冷強勢驅逐。還未享受她的優雅,人們就已乖乖套上秋褲,貼上暖寶寶,在大風中體驗拉尼娜這個「小女孩」帶來的寒意。

十一月天氣關鍵詞

未入冬已凍哭,原來是「拉尼娜」來搗亂了

溫度突降,降水偏多,「好冷!好冷!」已成為近來長江以北地區人們的口頭禪。然而,這一切都跟拉尼娜現象有一定的關係。「拉尼娜」的原意是「小女孩」,也稱為「反厄爾尼諾」,一般以Nino3.4區(西經120°至170°和南北緯5°之間的赤道太平洋海區)的海溫距平指數來判定。當該區海溫距平低於負0.5℃,則稱之為進入「拉尼娜狀態」;若「拉尼娜狀態」持續5個月以上,則判定為一次「拉尼娜事件」。

2016年8月,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距平指數達到負0.53℃,標誌已經正式進入「拉尼娜狀態」

「拉尼娜事件」會導致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偏低,從近13次拉尼娜年我國平均一年氣溫距平可以看到,大多數拉尼娜年冬季氣溫都偏冷。如2000年的「拉尼娜事件」導致2000至2001年冬季東北、華北地區氣溫明顯偏低;還記得2008年初南方出現大範圍低溫雨雪冰凍嗎?那就是拉尼娜惹的禍。

但同樣是超強厄爾尼諾轉拉尼娜的1998年至1999年冬季,我國大部地區氣溫卻偏高明顯,主要是因為上世紀80到90年代我國氣候變暖速率都非常快,1998年又是一個厄爾尼諾年,整個大氣增溫都非常快,所以到了冬季,全球變暖和厄爾尼諾造成的暖背景並沒有消退,拉尼娜產生的降溫要比大的氣候背景下的升溫小的多,所以那一年繼續維持暖冬狀態。

因此,從歷史統計來看今年出現冷冬就不足為奇了。根據氣候專家預測,今年冬季,受拉尼娜影響,我國總體將出現偏冷的情況,但是偏冷不是全國性的,南北差異很大,相比較而言,我國北方偏冷的程度更為明顯,對持續偏暖的地區會出現偏冷的狀況。

你那裡入冬了嗎?

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其實,我國幅員遼闊,除全年無冬的華南沿海和長冬無夏的青藏高原地區外,各地的冬季並不是同時開始的。從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來說,以下半年連續5天平均氣溫降到10℃以下的第一天作為冬季的開始。

根據這個標準,我國近一半省會級城市的平均入冬時間都在11月份。全國最北部的漠河及大興安嶺以北地區,9月上旬率先進入漫長的冬季;10月上中旬,西北、東北的部分地區先後邁入冬天的門檻;北京於10月下旬也已是一派冬天的景象;11月份,南至長江流域逐漸入冬;12月初,冬季逼近兩廣北部的武夷山脈和南嶺北坡。

按照這一標準,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冬季應該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個季節,在省會級城市中,冬季長度佔全年一半以上的城市有7個,其中西寧和哈爾濱平均冬季時間最長,達到207天,佔全年56.7%。

2016年的第一場雪來得要早一些!

冬季,初雪是一件影響廣泛的大事。俗話說「瑞雪兆豐年」,對於北方種植冬小麥的農民來說,絕對是個好兆頭;而在南方的蔬菜種植區與北方的牧區,初雪的到來意味著凍害和草料的減少,根據初雪日期及時採取相應的防禦措施,已經成為農牧民的習慣。另外,交通、電力、醫療、環衛、供暖運行等行業的人員同樣關注著初雪何時到來。

根據歷史資料,我們可以計算出各大城市的平均初雪降落時間。從10月開始,隨著氣溫不斷下降,我國從北至南大部地區的降水形態逐漸由雨轉換到雪。從常年省會級大城市出現第一場雪的時間來看,初雪集中在每年10月中旬到次年1月。11月,將有7個城市迎來初雪,而12月是初雪出現最為集中的月份

而今年,受較強冷空氣影響,10月27日,呼和浩特、蘭州和銀川迎來了今年的首場雪,比常年平均初雪時間都來的早了些。這次冷空氣將北方的小夥伴從初秋直接拽到了隆冬時節,真的是冷哭了的節奏。目前來看,11月冷空氣還會比較頻繁,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

冷空氣也分三六九等?

進入秋冬季節後,冷空氣頻繁南下,雖然全國各地的氣溫均呈下降趨勢,但不同地域不同時期遭遇的冷空氣絕對不是一個級別哦!根據強弱程度,我國將冷空氣分為五個等級:弱冷空氣、中等強度冷空氣、較強冷空氣、強冷空氣和寒潮

大風降溫「自保七式」

冷空氣一來,呼吸系統的疾病也跟著高發起來,目前,醫院門診呼吸道疾病比往年同期有增長趨勢。專家建議可以適當服用預防感冒的藥物,比如板藍根,或者多喝熱水,還可以做做刮痧、拔罐,尤其是用中藥泡腳等預防感冒的措施。

此外,在大風來襲的時候,可參照以下「自保七式」安穩過冬:

第一式:口罩加身,保暖防病

口鼻是呼吸道的門戶。口罩則是必不可少的防寒工具,既可以有效防止灰塵、浮沉侵襲肌膚,又可以防止被凜冽的寒風吹得生疼。

第二式:溫水洗臉,多喝熱水

洗臉水溫控制在20-37℃,選用保溼效果較好的護膚品。

多喝熱水,每天的飲水量因人而異,但「多喝熱水」在大風降溫的時候,絕不是敷衍。

第三式:戴上護膝,保護關節

很多人會在大風天氣時感到關節疼痛。尤其是騎車出行的時候,不妨戴上護膝、護腕,保護關節。

第四式:開窗換氣,以適溫差

室內外溫差過大也會導致疾病高發。可以視外面空氣情況,每天開窗通風兩次,每次30分鐘左右。

第五式:異物入眼,眨眼勿揉

大風天氣容易導致異物進到眼睛裡。建議多眨眼以促進淚液分泌,將其排出,避免用力揉擦使異物劃傷角膜或導致異物嵌入角膜內從而造成感染髮炎。

第六式:心血管病,盡少出門

氣溫驟降,容易誘發中風、腦梗塞、心肌梗死等疾病。心腦血管病人除了必要的保暖外,大風天儘量別出門,若非出去不可,最好在10點以後,外出時最好帶點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藥物。

第七式:穿衣適度,增強免疫力

在保證身體不冷的前提下,不宜捂得過嚴,捂出汗反而會降低免疫力。

 

新華網數據新聞部 中國氣象網 聯合出品

編輯:楊艾艾 王美麗

資料來源:中國氣象網、國家氣候中心、中國天氣網、央廣網

相關焦點

  • 秋冬交替 運動時胸悶是咋回事兒
    秋冬交替季節,氣溫低,溫差大,容易使人體機能失去平衡。陣陣寒潮,會使冠心病人血管收縮,血粘度增高,導致冠心病發作。部分心梗患者在發病前一段時間會出現胸悶、胸痛、頭暈、出冷汗、噁心嘔吐或短暫失去意識等症狀,一旦出現這些情況要及時去醫院診斷治療。
  • 秋冬季節交替 注意預防感冒
    秋冬季節交替 注意預防感冒四季輪迴,季節變化,現在正是秋冬兩季的交替之時,天氣也是忽冷忽熱,讓人措手不及。而在冷熱交替的時候,也就成了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那麼,在秋冬季節交替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預防感冒呢?
  • 秋冬交替醫生支招防治鼻炎
    原標題:秋冬交替醫生支招防治鼻炎昨日立冬,又一輪冷空氣正在路上趕來。近期天氣乾燥,晝夜溫差巨大,你的身邊是不是咳嗽、噴嚏聲此起彼伏?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李永賀教授表示,秋冬交替之際,不但「老鼻炎」容易出現不適,沒有病根的大人孩子也一樣容易中招,原本是普通的感冒流涕(急性鼻炎)等上呼吸道症狀,如果處理不當,病程遷延不愈也會發展成慢性鼻炎,反覆發作,影響生活工作學習。當下如何在生活中防範感冒和各種鼻炎發作?中招了怎麼辦?
  • 記者提醒:秋冬交替 當心「胃腸型感冒」
    記者提醒:秋冬交替 當心「胃腸型感冒」 字號:小大 2013-11-07 16:45由於「立冬」處秋冬季節交替之時,溫差較大,空氣品質下降,因此易引發流行性感冒。近日,記者從婁底市各大醫院、診所了解到,最近患「胃腸型感冒」的患者明顯增多。家住月塘附近的劉女士說,上周四下午,原本活潑可愛的女兒忽然變得非常安靜,並不思飲食,緊接著就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劉女士趕緊送女兒去婁底市中心醫院檢查。
  • 秋冬交替吃什麼好 這些食物不可少
    已經進入11月份了,又更接近冬季了,在這樣秋冬交替的季節裡,你做好準備為身體保健了嗎?秋冬可是很容易生病的季節,所以說,平日裡要做好保健工作,從而確保身體健康。建議從飲食下手,也就是吃一些對身體好的食物,幫助滋養身體。
  • 秋冬交替鼻炎變本加厲 你該怎麼辦?
    打噴嚏、流鼻涕、嗅覺的下降、甚至頭痛頭暈,這些都是鼻炎帶來的困擾。尤其在秋冬交替的季節,氣候的突然變化,人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下降,加上換季時節呼吸道感染疾病增多,鼻炎就會突襲。像對蟎蟲等過敏的過敏性鼻炎、容易流鼻血的乾燥性鼻炎都是比較常見的。還有一種類型的鼻炎,我們又稱為特發性鼻炎或者血管運動性鼻炎,它多半沒有過敏原,但是跟氣候的變化相關,症狀也跟過敏性鼻炎比較像,主要跟病人的神經調節功能失調有關係。
  • 秋冬交替季節 這些生活小細節你要注意
    那麼在秋冬交替的季節,我們在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呢?小編帶你了解下!&nbsp&nbsp&nbsp&nbsp1、注意補充水分和保暖;&nbsp&nbsp&nbsp&nbsp因為這個季節空氣乾燥,因此補水必不可少。
  • 十一月「極簡風」穿搭示範:秋冬的知性優雅,分分鐘氣質爆棚!
    十一月「極簡風」穿搭示範:秋冬的知性優雅,分分鐘氣質爆棚!終於迎來了十一月,十一月也意味著秋天已經過了一大半了,所以今天要和大家推薦的就是關於十一月最適合的一些穿搭了,十一月是秋季,秋季最流行的風格可以說是「極簡風」了,為什麼說「極簡風」非常的適合十一月呢?因為極簡風其實就是極致簡單的風格,在秋季不用穿的太過於花哨,只要簡簡單單的反而能成為最好看的仔!
  • 老話說冬至前後,閻王收人,為何秋冬交替時,老年人死亡率較高?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到秋冬交替的時候,尤其是冬至前後的時候,就比較容易聽到有人離世的消息,而春夏兩季相對來說就比較少。可能很多人認為這是胡說,但是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冬季去世的人要比其它季節明顯多,多了4萬多左右,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秋冬交替、冬至前後的時候,離世的人的比較多?
  • 秋冬交替季節,寶寶經常感冒,如何才能讓寶寶快樂地度過嚴冬?
    在秋冬交替的時節病感冒病毒更是猖獗,只要稍微不注意,孩子就可能會得感冒。感冒還會引起一系列的併發症,比如發燒什麼的。因此,在冬季來臨之前,我們一定要給孩子做好防護準備。因為如果孩子生病的話,家長看著孩子遭罪,心裡也不會好受。
  • 「健康」秋冬交替時,警惕小兒肺炎
    秋冬交替時警惕小兒肺炎
  • 秋冬交替,心血管疾病高發,日常做好3件事,保養血管,預防血栓
    據統計:每年到秋冬季節交替的時候,心血管疾病的暴發率都遠高於其他疾病。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提高養護心血管的意識,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秋冬交替時期心血管病高發的原因是什麼?這是因為在進入到秋冬季節後,氣溫會大幅度下降,而人體受到氣溫的影響,血管會產生收縮,而且這個時候人體出汗量會減少,血容量卻會隨之增大,會導致血壓升高。除此之外,受到外界冷空氣的影響,人體中血流速度會加快,血管受到的外圍阻力隨之會增強,容易出現血管梗塞。
  • 秋冬交替「十娃九咳」,心大的父母只會煮梨水,聰明的父母有方法
    馬上立冬了,又到了秋冬交替的時候,每次一換季,孩子就很容易生病。前幾天咳嗽的孩子全都讓家長領回家了,幼兒園的小朋友之間相互傳染很容易。隔壁鄰居翠翠前幾天就把孩子從幼兒園領回家了,有時候在門口都能聽到孩子經常在家裡咳嗽。
  • 秋冬交替要養肺,少做三事,堅持三種行為,幫助潤肺養肺
    導語:秋冬交替,氣溫變化多,身體會容易受到影響,引發很多的不適。尤其是肺部,最容易被變化的天氣影響到。肺若是不好了,就會影響到正常的呼吸,我們的身體可能會因為缺氧而產生很多問題。所以秋冬交替要注意養肺,呼吸順暢了,身體才會輕鬆一點。
  • 周杰倫經典專輯推薦《十一月的蕭邦》
    周杰倫經典專輯推薦《十一月的蕭邦》《十一月的蕭邦》是周杰倫在2005年發行的專輯,專輯由12首歌組成。周杰倫非常喜歡蕭邦,且專輯在十一月發行於是本作命名為《十一月的蕭邦》,蕭邦和蕭邦其實是一個人,只是兩岸翻譯不同。
  • 百年扁氏:秋冬交替季節,三個養生小常識,不要錯過
    秋冬交替季節,三個養生小常識,不要錯過 俗話說秋天來了應該得多注意,來年絕對不生病,所以秋冬季節是人體抵抗力最差的一個時間,學會養生保健就能夠保證自己少生病,那麼在這個時間我們應該如何去注重養生這個問題呢?下面幫助大家分享幾個小常識,家庭必備小手段。
  • 秋冬交替之際,多給家人喝這湯,清甜潤肺,孩子常喝不咳嗽
    秋冬交替之際,多給家人喝這湯,清甜潤肺,孩子常喝不咳嗽!秋冬交替,氣溫轉涼,換季時總是會感冒咳嗽,尤其是孩子們,在今年這種特殊的情況下,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注意,給孩子提高免疫力,儘量不要感冒或者發燒。時間到,銀耳雪梨蓮子湯就煲好了,甜甜的又不膩很好喝,全家老幼皆宜,秋冬交替之際,多給家人喝這湯,清甜潤肺,孩子常喝不咳嗽!
  • 從雙喜亭到濠西書苑,秋冬季節交替之際,飽覽濠河撩人景致
    欣賞完雙喜亭,繞過河畔的枝丫樹影,穿越青石小路的蜿蜒曲折,沿途看到黃櫨、楓楊、海棠、香樟等樹木,正在完美地進行著季節交替。紅葉如流火,近看紅豔豔;黃葉如金箔,遙望金燦燦。在秋冬交替之際沿著河邊散步,心情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無意間釋放。散步的樂,只可獨自體會,散步的美,只可自己意會。
  • 秋冬交替,最深的那抹黃,閃亮在皖西學院銀杏大道!
    秋冬交替,六安迎來一年當中的顏值巔峰。每年這個時候,不少市民都有一個最美的期待:皖西學院的銀杏大道的葉子黃了嗎?有沒有進入最佳觀賞期?今年受疫情影響,校外人員不能進入觀賞了,接下來,我們就通過本欄目記者的鏡頭一起去看看今年的銀杏大道。
  • 秋冬交替猛打噴嚏怎麼辦?分清感冒和鼻炎,聽好醫生一席話
    秋冬交替 「寒溼」入鼻,季節性鼻炎泛濫!接近12月,廣州天氣將逐漸趨向寒冷、溼冷,鼻腔是呼吸系統的門戶,寒氣從鼻子先行進入,所以鼻子是最容易受到寒邪侵犯的部位。今年20歲的小金也是鼻炎的「受害者」,小金正在廣州某大學就讀大三,近一個月來常出現鼻塞鼻涕,有時還伴有鼻血,睡覺時鼻子交替堵塞,如果用嘴巴呼吸,喉嚨又乾燥不適,最後導致難以入睡。小金屬於典型的鼻炎患者,沒有感冒發燒,但卻鼻塞鼻涕不斷,吃感冒藥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