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疾風知勁草,從來板蕩見忠臣

2020-12-16 拾文化

湖心亭看雪

自古疾風知勁草,

從來板蕩見忠臣。

前半生的公子哥,

後半生為什麼沒有變成賣國賊?

文/風月明

明末清初的張岱,有一個奇人、妙人、痴人。

他曾經走上過人生的巔峰,也曾墜落過低谷。

但是我一直認為,張岱,是中國官場之外文人的最真實寫照。

這個人的人生有多奇妙,我們看一下他的墓志銘就可以窺探一二了。

張岱《自為墓志銘》

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 ——張岱《自為墓志銘》

古往今來,能為自己寫墓志銘,寫完後還能流傳下來的,都是妙人。

萬曆二十五年,張岱出生於一個官宦世家。

他的高祖父張元忭當過狀元,祖父也考上了進士。

四代為官,顯赫一時。

出生在這種家庭裡的張岱,身上很好地擁有了兩個特質:有才、有錢

和歷史上無數個才子一樣,張岱也有一個一鳴驚人的童年。

當時江南地區的文人領袖叫陳繼儒,是一位大家,也是張岱的祖父張汝霖的好友。

陳繼儒經常到張府做客,有時還騎著張汝霖送給他的一頭鹿,因此還獲得了一個雅稱「鹿公」。

陳繼儒聽說年幼的張岱很有才華,就想考考他。陳繼儒環顧四周,發現一塊屏風上有一幅太白騎鯨圖,就出了個對子:太白騎鯨,採石江邊撈夜月。

張岱不愧於神童之名,馬上對出下聯:眉公跨鹿,錢塘縣裡打秋風。

陳繼儒開懷大笑,從此對張岱更加喜愛了。

這幅對聯除了對仗工整外,還有一處細節值得注意,就是「打秋風」這個詞。我們知道,打秋風是一句方言,是佔便宜,順東西的意思。

很明顯,這是年幼的張岱在調侃德高望重的陳繼儒老來自己家混吃混喝。

這一年,張岱僅僅8歲。

作為一名世家公子,喝茶,一定是件大事。

不僅僅有專業的程序套路,還要焚香沐浴。

所謂「茶淫橘虐」,說張岱沉浸在泡茶、品茶的世界裡無法自拔。

泡茶,必須要有好水。

張岱飲茶的水,是他跋山涉水,找到的一口名為「禊泉」的古井。

這口泉的泉水,甘甜清冽,入口甜美,無論是飲茶還是釀酒,都是上上之選。

「禊泉」借著張岱的名聲,很快傳遍了大街小巷。

可惜啊,人怕出名豬怕壯,市民們蜂擁而至,要一品為快。

最後官府見大家實在太過瘋狂,直接宣布把「禊泉」收歸官府。

說實話,這帶貨能力,比如今的明星們強了何止百倍。

現在的文藝青年,三句話不離電影。

張岱那會的文人也一樣,只不過那時候沒有電影,只有戲。

張岱愛戲。

他不僅愛聽戲,還親自上臺演戲、唱戲。

發展到後來,張岱還自己寫戲、排戲。他曾動用巨資,建立一個戲班,取名叫「蘇小小班」。再後來更是開班授課,教別人演戲。宛如今天教小戲骨們演戲的大導演一般。

放到今天,他就相當於一個人兼任了演員、編劇、導演、製片人等所有角色,可以說是有錢、有才、任性的典型代表了。

小戲骨這種東西,幾百年前就有了

對於演戲、排戲這塊兒,張岱也不謙虛,曾說:嗣後曲中戲,必以餘為導師。

就是說以後那些演戲的角兒,都得尊我為祖師爺。

中國古代的才子,大多風流,張岱也不例外。

他喜歡的套路叫做:「揚州瘦馬」。

所謂的「揚州瘦馬」,簡單來說,就是養成系的小老婆。這些年輕女子從小被專門的機構養起來,長大後賣給有錢人做妾。

張岱是這行的佼佼者。他甚至專門寫了一篇文章,來教有錢人怎麼辨別「揚州瘦馬」的優劣。

如果我們用今天的價值觀來審視張岱的前半生,那麼他就是一個遊手好閒不做正經事的富二代。

活脫脫一個「張思聰」。

張岱的前半生,就是這樣荒誕。

如果人生有四季,在明朝滅亡之前,張岱的生活,都是春天。

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斷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張岱《自為墓志銘》

此時的張岱已經年近半百了。

所有人都以為,狂瀾之下,張岱會像很多軟腳蝦文人一樣,成為清朝馬蹄下的又一個「奴才」。

出人意料的是張岱沒有。

他當然沒有能力拿起刀槍,反抗侵略。

但他仍然有勇氣遁居深山,不問世事。

隱居兩個字,說起來很簡單。

可對於沒有了親人、朋友、僕人,遠離了曾經的繁華和熱鬧的張岱來說,居住深山的頭等難題就是要自食其力。

他放下了讀書人的筆墨,拿起了鋤頭和農具,自己開荒、種菜、挑水、施肥。

他在《陶庵夢憶·自序》中寫道:雞鳴枕上,夜氣方回,因想餘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

受不了農民生活的張岱,也曾想過以死殉節,但是一本書救了他。

這本書叫《石匱書》,是張岱的好友祁彪佳的遺作。大致內容是明末的一些野史和故事。

祁彪佳在弘光元年(1645年)沉池殉國。他曾託夢給張岱,讓他編完《石匱書》。

1654年,《石匱書》編寫完成。這本書記載了明王朝從洪武到天啟之間的大小事。

可是,張岱還是覺得缺了些什麼。

1656年,張岱開始著手編寫《石匱書後集》,要把崇禎和南明時期的事情也記下來。

對於明王朝的覆滅,張岱在寫史中也產生了自己的看法,他把矛頭指向了明末的黨爭,連東林黨為首的清流一派也沒有放過。

張岱在《與李硯翁》中寫道:

朋黨之禍,與國家相為始終。東林首事者,實多君子,竄入者不誤小人;擁戴者皆為小人,招徠者亦有君子。

在清流一派心中,黨派的利益甚至高於國家利益。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利益,哪管它天下百姓的死活,江山社稷的安穩?

再聯想到因為水冷而拒絕殉節的東林黨領袖錢謙益,可以說張岱的觀點是很有道理的。

張岱書法

作為一名前朝遺民,張岱在堅守氣節的同時,還不得不看著親人故友一個個離去。他親自寫下一篇篇祭文。

1663年8月,張岱的堂弟張培因病去世。張岱做祭文《祭伯凝八弟文》。

1665年,張岱撰文《自為墓志銘》。

1637年8月,張岱好友熊佳去世,張岱作《祭祁文載文》。

1675年,好友周懋榖去世,張岱作《祭周戩伯文》。

……

直到約1680年,八十多歲的張岱走完自己曲折離奇的一生,他給自己寫的墓志銘,也終於用上了。

張岱一生的文學成就頗高,尤善小品文,被譽為明清「小品文聖手」。

《湖心亭看雪》還入選了初中語文課本。

可是,這些都不如他的人生有意思。

張岱的前半生可謂是色彩斑斕,從他自撰的墓志銘可以看出,一名玩物喪志的公子哥兒該有的惡習,張岱幾乎是一個都沒有落下。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堪稱五毒俱全的紈絝子弟,卻在遭遇國破家亡之際,表現出了堪比英雄烈士的可貴氣節。

莎士比亞說過,逆境可以檢驗一個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才可以顯出非常的氣節。

我們不應該輕易去判斷一個人的品行,即使今天的我們有著缺點和不足,也不能說明天的我們不會去選擇做一個英雄。平凡的人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

當考驗來臨時,英雄才會誕生。

. End .

相關焦點

  •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中的「板蕩」是什麼意思?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這句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誇讚別人的時候能夠經常聽到。
  • 疾風知勁草
    【出處】《東觀漢記·王霸傳》:「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始驗疾風知勁草。」釋義:從潁川跟我一起的人大多都不在了,而只有你一直留在我身邊,這正是驗證了」疾風知勁草「這句話啊。【近義詞】烈火真金 日久見人心 路遙知馬力【反義詞】人心隔肚皮 知人知面不知心【造句】疾風知勁草,經過這場鬥爭的考驗,說明我們的幹部和群眾立場是堅定的。
  • 2020海澱初三一模作文《疾風知勁草》
    題目ー:《後漢書·王霸傳》中,漢光武帝曾對王霸說:「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努力疾風知勁草。」「疾風知勁草」,意思是說只有經過疾風的考驗,才會知道什麼是勁草,比喻危險和困難往往能夠真正考驗出個人的意志和品質。請以「疾風知勁草」為題目,或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記敘身邊他人的動人事跡,或表達自己的思考感悟,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 鄭玉超│板蕩識忠臣(隨筆 外一篇)
    板蕩識忠臣□鄭玉超範鑫和岑文本都是唐朝有名的忠臣,和魏徵一樣敢於直言。「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在狼煙四起、危機四伏中,李世民做到辨識良臣、知人善任實屬不易,對駁他面子、直言無忌的範鑫和岑文本,不是棄而不用,而是大膽提拔,把力挽狂瀾、救國於危難之際的範鑫擢升為兵部侍郎,將明析利弊、如實記載歷史的岑文本任命為秘書郎,此舉更是難能可貴。
  • 一天一個成語78·疾風勁草.應該是jing,不是jin
    【成語出處】《東觀漢記•王霸傳》:「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始驗疾風知勁草。」【成語示例】被堅執銳,或有其人,疾風勁草,歲寒方驗。他就像疾風勁草般,面對任何困難總是屹立不搖。4. 蘇武北海牧羊,疾風勁草,始終不屈。5. 被堅執銳,或有其人,疾風勁草,歲寒方驗。6. 所謂疾風勁草,不到最後關頭,很難看出節操是否堅貞。【成語故事】
  • 劉雪隱:甘做基層田野上的一叢「勁草」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五言絕句將他那個時代的「能臣幹吏」比作是「勁草」,既道出了「能臣幹吏」產生的不易,也提供了如何識別「能臣幹吏」的方法。物換星移,知古鑑今,不僅古代的「能臣幹吏」是「勁草」,我們新時代的青年幹部也應該是基層田野中的一叢「勁草」,不管風霜吹打,不怕日曬雨淋,自始至終紮根在這基層的沃野上,向陽生長。甘做「勁草」,當築信仰之基。「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信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得以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 「疾風知勁草」、「腹有詩書氣自華」:60個名句出處,你知道多少?
    《賦蕭瑀》唐·李世民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長安古意》(節選)唐·盧照鄰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集杭州俗語詩》清·黃增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裡出西施。有緣千裡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痴。
  • 勸世七律十首:自古榮華空若夢,從來富貴幻如煙
    自古榮華空若夢,從來富貴幻如煙。近日,古典君就再次溫習了最經典的勸世詩歌集《增廣賢文》。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吧。——皛玊題記《七律·淡泊又何妨》(平水韻七陽)此生平淡又何妨?凡事焉須太逞強。
  • 勁草,在疾風中生長
    勁草,也要在春雷潤雨中破土而出。多年競技體育蘊藏在身、心中的,爭強好勝的基因,在時代變革的氣場下發力了! 去拼搏,去競爭,去高考!我向部隊提出了,要復員,回去考大學。整整六年的青春,獻給了軍旅。所以,部隊領導非常理解和開恩。辦完復員、安置手續,已是1978年4月1日。距離7月20號高考還有110天。